为什么恐惧px

来源 :瞭望东方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j09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X,即英文para- xylene的简写,中文名是“1、4-二甲苯”,别名对二甲苯。这种石油化工品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是芳烃类化学品中和我们日常生活关联程度最高的化学品,虽然用途广泛,但近年来一直被公众描述为带有致命危害的恶魔。PX生产装置的建设计划,也在全国多地招致民众“狙击”。
  作为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议题,“PX困局”以及以其为代表的“化工恐惧症”,在中国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湘洪日前接受《瞭望东方周刊》专访时认为,“PX困局”已非技术范畴内的问题:一方面是专业人士对其安全性不存在争论,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企业的行为惯性,以及社会心态等复杂因素形成的信任危机,最终形成了“PX困局”以及“化工恐惧症”。
  他坦率表示,遭到当地公众强烈反对后就宣布停建,也不是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建设性的方式。
  这位中国石化原总工程师、副总裁同时强调,信息透明化以及更好的科普,才是解决“化工恐惧症”的有效之道。
   PX装置从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瞭望东方周刊》:到目前为止,全球最严重的PX项目事故是什么样的?
  曹湘洪:自PX技术产业化,到2012年全球产量3848万吨、消费量3410万吨,全世界没有发生过重大的PX着火、爆炸、污染事件。
  中国引进的第一套PX装置于1985年开始投产到现在,28年里也没发生过重大事故,应该说PX装置是比较安全的。可以说,只要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就能做到PX的安全生产。
  《瞭望东方周刊》:从理论上讲,PX生产装置可能引发的最严重事故是什么?
  曹湘洪:最严重的事故就是着火、爆炸。如果违反规定,把PX气体扩散出来,和空气充分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爆炸。不过就算泄漏出来,如果没有和空气充分混合,如果没有遇到明火,也不会发生爆炸。
  一般来讲,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绝对禁止明火。一旦发生物料泄漏,我们会严格控制,让操作人员去处理泄漏的状况。
  我在石油化工行业工作几十年,知道PX生产装置在全国的分布,譬如一些大型石化企业,都有PX生产装置。但我没听说过它们何时发生过安全事故,更谈不上PX装置的着火、爆炸。包括前段时间在漳州发生的事故,也不是PX装置的事故。
  《瞭望东方周刊》:在PX生产过程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是哪些?
  曹湘洪:与一般的石油化工产品生产相比,PX装置的操作温度与操作压力都相对较低。在PX装置的操作工艺中,较高的操作压力是20多公斤,这在石油化工装置中属于低压。
  我没有感觉出什么地方特别容易出事故。当然,如果不按安全规范去做,肯定会出事故。物料泄漏以后,在一定条件下就会发生着火、爆炸。
  同时,以我们目前的技术水平,完全可以做到PX装置的安全可靠生产。PX生产过程中,物料没有腐蚀性,不存在设备的腐蚀问题,就不会有物料造成的设备腐蚀穿孔泄漏事件。
  一旦某个区域的机泵、阀门损坏发生泄漏,就会通过现场的可燃气体报警器立刻告知工作人员,及时派出人员去事故位置维修处理。遇到不好解决的问题,可以按动紧急停车按钮把运行中的装置停下来,进行事故处理。
  所以,现有的技术、装备完全可以保证PX生产装置的安全性。PX不像大家说的那样可怕。我在企业管理生产、技术的时候,经常到PX生产岗位去,认识很多一线同志,没有听说有谁因为接触PX得了癌症,没有谁因为接触PX不能生孩子。
  《瞭望东方周刊》:漳州古雷石化厂的事故是怎样的?
  曹湘洪:7月30日凌晨,位于福建省漳州市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的古雷石化厂区发生爆炸。这个事故出得有些蹊跷。我从网上看到说管线出问题,觉得不可思议。我猜想是不是管线材料选择上出现了问题,或者焊接质量有问题。还有,试压试漏工作是否做得好。
  第二天,有一个了解情况的同志告诉我说,是高压加氢装置管线的弯头裂了。据介绍,是使用的弯头质量不合规格造成的。
  高压加氢装置温度高、压力高,设备管线接触氢气,材料的选择很有讲究,需要用双相不锈钢,这个材料比较特殊,做这种材质的弯头需要非常有经验的制造商,设计单位推荐他们选择国外有经验的制造商的产品,但他们为了省钱,选择了国内没有经验的工厂生产这种弯头,结果在使用过程中弯头破裂,造成物料泄漏。这是弯头的质量问题。
  反PX是因为存在信任危机
  《瞭望东方周刊》:近年来,中国各地不断发生反PX事件,它给中国的PX行业带来多大影响?
  曹湘洪:近几年,尤其是这两年,不少民众对建设PX装置持反对意见。有些地方的群众听说要在本地建PX装置,看到妖魔化PX的信息后,就会激烈反对,这确实是对PX装置的误解。
  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存在着粗放发展的问题,尤其一些化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太注重安全、环保问题,安全、环保措施不足,再加上设施管理混乱,出了一些重大事故,对老百姓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
  譬如,大连原油管线曾经发生大火,把原油漏到了海湾里,还造成了消防员牺牲,这让老百姓对炼油有了恐惧心理。
  另外,有些化工产品确实是有毒有害的,由于管理不善,比如污水排放造成周围水体污染,致使当地出现“癌症村”之类的问题,给周边老百姓心理造成打击。
  再加上一些媒体上对PX的一些不恰当、不科学的解释,更增加了居民的恐惧心理。   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请真正的专家研究调查不足,有些所谓的专家并不是业内权威,他们的不当解读也增加了居民的反对心理。
  一些地方公众的盲目反对,极大地阻碍了我国PX的产业化发展。2012年,全国产能883万吨,生产了775万吨,还进口了610万吨。如果PX项目能够正常建设,就不至于进口这么多。
  近几年的反PX事件,致使国内PX生产受挫,不得不从国外大量进口。这就拉动了国外PX项目的发展,影响了PX世界供求关系的格局,抬升了国际价格,间接影响国内产品的价格。
  现在,韩国、日本都在增加PX产能,目标就是瞄准中国市场。2012年,日本PX产能是386万吨,产量是306万吨,本国用掉60万吨,出口了近250万吨;韩国的产能是525万吨,生产了513万吨,出口了195万吨。而我国去年进口的610万吨,主要来自韩国、日本,还有新加坡、沙特阿拉伯。现在,韩国、日本的PX产能还在增加,这就让他们掌握了越来越多的价格主动权。
  《瞭望东方周刊》:据你了解,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是如何看待反PX事件的?
  曹湘洪:可以明显感受到,有些地方政府还是希望在本地建设大型PX装置,带动经济发展。但是一些老百姓不了解真实的PX情况,极大地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决策,有些领导在作决断时很犹豫。
  只要群众强烈反对,政府马上就说不建了。我认为,这不是一种真作为。作为政府,理应积极主动做工作,组织专家把真实的PX生产技术情况和PX的毒性,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把全部真实情况告诉民众,让公众知道真相。要做好群众工作,让大家来接受PX,而不是把PX看成一个妖魔。
  现在,有些政府看到群众激烈反对就退缩。我认为,退缩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应该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企业高层其实也很无奈,想要发展PX产业,满足国内的需求,由于老百姓的反对而无法顺利实施。不过,近几个月以来,我们在一步步把被歪曲的事实逐步告诉公众,可以看到中央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态度是明朗的,不应该妖魔化PX,要还PX清白,鼓励产业的发展。
  《瞭望东方周刊》:对于针对具体项目的反PX事件,国外的结果一般是什么?
  曹湘洪:据我所知,国外没有反对PX的事件。在与国外专家交流中,他们听说中国的民众这么反对PX,觉得不可理解。
  我去年到日本访问,看到一个1939年修建的石油化工厂和居民区只有一条马路之隔,居民和工厂相安无事,他们没觉得有什么问题,生活得很好。
  在国内,已经投入生产的含有PX装置的工厂,周边的居民并没有多少人反对的。反而是新建的项目遭到民众抵抗。
  《瞭望东方周刊》:从反PX事件可以看到,主流科学界的解答并不能让公众信服,如何看待这种科学权威的弱化?
  曹湘洪:像我这样做技术工作的感到很无奈。这是一种信任危机。
  有些老百姓对政府说的、对主流媒体科学的宣传,总是持一概怀疑态度。而对一些网络上、微博中传播的信息,只要是诋毁政府、国有企业的,或者批评官员的,他都相信。
  进而,在一些民众眼里,只要是为地方政府说话的技术人员或专家的话都不可信,只要和他们一起反对地方政府的都相信。这是严重的信任危机。事实上,真正对PX了解的业内专家,态度是一致的。
  对于PX我们没有认知的问题,早已把科学问题、技术问题研究得比较清楚了,所以业内专家没有不同意见。
  让居民监督石化厂的运行
  《瞭望东方周刊》:一般而言,确定一个PX这样的化工项目,其选址程序和标准分别是什么?基本考虑因素是什么?
  曹湘洪:关于选址和标准有一套非常规范的程序。要经过论证,做安全评价与环境评价,还要确定安全距离与卫生防护距离,对周边居民进行适当搬迁。这些工作做完以后,国家才能批准,进而建设。这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不过,一般的PX装置都是和炼油装置一体化布置。在什么地方建炼油厂,要考虑交通是否便利,比如在沿海建还是在内陆建,原油要方便进厂,产品要容易出厂,考虑当地是否有市场需求,等等,要做总体的规划和方案。
  至于PX安全距离,应该是和炼油装置一样,不过各个国家的规范标准不尽相同。国内也有安全距离标准,只是往往被人为地缩小了。过去建设的一些炼化企业离城市很远,随着城市的发展,居民区把工厂包围了,还有些老百姓紧挨着工厂修建住房,在旁边开饭店、做生意,安全距离被这些人为因素缩小了。
  安全、环保的要求,周边市场情况,以及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是否方便,都是选址所要考虑的基本因素。
  《瞭望东方周刊》:那么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都是什么?
  曹湘洪:起决定性影响的,有企业的因素,有政府的因素,也有当地居民的因素。
  企业要建炼油厂,同时配有PX装置,地方政府如果不批复用地,就无法建设。所以,地方政府有很大的决定权。另外也要征得当地老百姓的同意,否则也无法顺利建厂。
  我听说,有些地方把有反对意见的老百姓组织起来,到正在生产运行的PX工厂去参观。在看到PX生产管理得井井有条,厂房没有异味,安全设施非常完备,排出来的废气、废渣、废水得到了很好的处理,参观的群众就都逐渐接受了。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都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我觉得,石油化工企业首先要把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做好;其次,要增加工厂的开放程度,使周边的居民更多地了解工厂,认识到工厂安全、环保的真实情况。
  再次,要让居民监督工厂的运行,尤其是在安全、环保上,企业要自动接受老百姓的监督,现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做到。
  可以在工厂周边设置一些气体分析仪器,每天24小时自动分析周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含量。这些数据可以在网上查询,一旦出现问题,工厂要及时去处理。我在国外访问时,看到有些企业已经做到了,中国的企业也应该可以做到,在周边居民的监督下进行生产。   现在中国石化已经开始做了,公开信息以后,减少了当地老百姓对企业的误解。
  《瞭望东方周刊》:是否可能在外国投资建设PX等化工项目?要注意什么?
  曹湘洪:存在这种可能性。我看到一家浙江的民营企业在东南亚的文莱建设炼油厂和PX装置,把生产出来的PX运送回国。文莱地方政府此前对化工企业的了解不足,他们还组织了一个代表团,到中国石化相关企业进行考察,了解炼油过程,了解PX安全生产状况。
  其实,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也都在国外建设了炼油厂,只不过还没有专门生产PX。
  大家把PX看得太可怕了。PX和炼油是一回事,其实,生产PX比炼油还要温和,还要安全。
  在国外投资化工项目,建设化工厂时,要遵守所在国家的政策法规。当然,也要注意所在国家的社会是否安定,政局是否稳定,有没有政治风险。一些国家虽然有原料,也有当地政府支持,周边居民的态度也很友好,但是政局不太稳定,可能具有较大的政治风险。有时,当地税收政策朝令夕改,也有经济风险。所以要关注所在国家的政治风险与经济风险。
  操作、管理问题导致事故
  《瞭望东方周刊》:公众对PX装置的担心,恐怕和近年来石油化工行业发生的一些事故有很大关系,你如何看待石化行业的安全问题?
  曹湘洪:石油化工行业过去发生过一些重大的事故,给企业带来了损失,也对社会带来了不良的影响。我认为,这些事故的原因绝大多数是人为的,或者是管理因素,或是操作因素。
  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我们已掌握了石油化工安全生产的技术,只要按照技术、规范、标准去做,石油化工生产完全可以做到安全环保。
  2010年的大连原油泄漏事件,在全国造成极大影响。当时工作人员把双氧水加到原油里进行脱硫,从技术上讲,双氧水与原油混合能够脱掉硫化物,从化学反应的角度是可以的。双氧水本身是强氧化剂,温度、压力都需要严格的控制。在那次事故中,原油停止输送后,继续往里面打双氧水,在高温的条件下就爆炸了,结果造成大量原油泄漏。
  将双氧水加到原油里脱硫,这个技术是谁鉴定的?把这个技术用到这个装置里面去,是谁决策的?要不要经过安全论证?
  我是搞石油化工的,知道双氧水是强氧化剂,加到里面超过一定温度,就容易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生热,造成压力的迅速增加,会把管线撑裂。这种可能性完全存在。所以我们对一些问题并不是不了解,而是没有经过论证、分析,没有经过安全论证就批准了技术的应用。这就是管理问题。
  我所经历过的一些事故,都是操作、管理方面的问题。
  作为石油化工生产来讲,确实存在易燃易爆,有些物料确实是有毒有害,但是,物料有毒有害不等于对周边环境有损害,具体操作都是在密闭容器里进行的。所以,要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措施。这都是管理问题。
  应该说石油化工技术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从工艺技术的选择,到设备材料的选择,以及设备制造、施工管理、生产运行,都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完善的规章制度。只要按着规章制度去做,就能保证安全。违反规章制度,就会给你惨痛的教训。
  用科普解决“化工恐惧症”
  《瞭望东方周刊》:中国目前的情况是,一方面对化工生产存在极大需求,另一方面“化工恐惧症”日益严重,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曹湘洪:从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看,化工的产能还要继续增加。国内毕竟仍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化工产品的需求有增无减。
  在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化工产业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主动规划,把化工产业都集中到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使环保、安全问题得到了集中控制。在分布密度上,东部较多,西部也不少。从整体发展态势看,是值得肯定的。
  同时,化工园区的发展也存在着过度、过散、过乱的情况,而且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比较严重。有些地方只考虑地方经济的发展,没有考虑周边的环境容量,致使存在产生污染环境的风险。
  化工项目事故发生的次数和化工企业数量相比,比例是降低的。但是企业的总数在增加,事故的数量还是不少。这几年强调安全生产以后,事故的数量有所下降。尤其是随着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现有措施的安全可靠性和过去相比得到明显增强。
  在石油化工生产中,为了确保安全,形成了完备的规章制度。只要违反规章制度,就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这是制度管理上的问题。
  造成“化工恐惧症”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企业的责任,也有政府的责任。
  企业没有把自身的安全环保工作做好,造成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由于管理出现问题,废水、废气、废渣乱排乱放的问题严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癌症村”,致使老百姓在心理上受到很大影响,大家就认为以PX为代表的化工项目非常可怕。这是企业自身的原因。
  另外,当地政府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在允许化工企业在当地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项目建成后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如何去管控,或者出现安全、环保、监管不足的情况,客观上也造成了一些事故。尤其是环境污染,造成周边居民健康状况堪忧。
  如今,我们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科学知识的普及,用正确的舆论和科学知识来引导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炼油过程,了解化工过程,了解PX安全生产。
  《瞭望东方周刊》:从国际范围看,发达国家目前也有“化工恐惧症”,应该如何更好地向公众普及炼油化工这样的专业知识?
  曹湘洪:科普的工作需要加强,但也面临很多困难,如果还按传统的方法进行科学普及,很难做好,现在很多人更多地通过网络媒体获知信息。但是,媒体报道信息往往具有选择性。电视台也存在着科普节目收视率较低的现状,广播电台也不愿在科普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
  现在,一些真正了解真相的科学家、技术专家都不太敢说话了。当然,作为一名技术人员,还是应该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通过各种渠道如实地告诉大家。
  向公众普及石油化工方面知识的最好主力还是社会团体,比如以各种学会为代表的第三方。要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多渠道、全方位地对公众进行科普教育。
其他文献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道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的关系。  2012年11月30日至12月21日,中国八个民主党派先后举行五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精神,听取并审议本党派中央委员会工作报告,修订本党派章程,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经过选举,八大民主党派新一届领导人亮相:万鄂湘当选民革中央主席
这一天的行程从剑阁一直到了遂宁。  205省道变成了分段命名和收费的一级公路。在大英县境内,新的公路直通遂宁,左面,是老的省道。我上了这条公路。省道边的事物与一级公路边的,显然不一样,农田更多,新房更少,大片的油菜花,比我在任何地方见过的都鲜艳。我的情绪又变好了。  ……这时我经过了桂花镇,沿街有许多旧式房屋。我欲行又止,一直开到镇口,停下车,掉头,开回到镇那端,找了个地方停下车。  一个年轻人走
质量是贴在“中国制造”上的黑标签。消费者一面贬斥“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一面却寄望于严刑峻法。直接提升商人血液中的道德含量,反而不被看好。  2009年,江苏省常州市开始办“道德讲堂”,解决了双桂坊小吃街的地沟油问题。  2011年起,“道德讲堂”向全国推广,一年之后,50个全国文明城市和77 个提名城市共申办“道德讲堂”33000多所。  苏州市的戮力推动,再使苏南隆为道德高地。其先进典型
在没有喝奶传统的中国,“每天一斤奶,健康十亿人”的营销口号使得牛奶深入人心。  在营销广告的强大攻势下,奶粉似乎成了一种“刚需”。香港的“奶粉限购”更把这种需求凸显出来。比如一位网络上被称为“女王”的明星就说:“……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母乳喂养两年后,孩子还是要喝奶粉……不光孩子,病人、老人都需要奶粉的营养补充……”  不知道这位明星对奶粉的认知是不是从广告中学来的,但可以肯定她没有看过或者没有
我真的希望美国国务院里有人可以充分认识到,这种经验是世博之后美国与中国进行公众外交的重要资源。    我觉得学生大使们身上最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似乎随时随地可以想出好办法来暖场和调节气氛,对于中国文化和语言已有一种本能的反应。要知道,在进入第一个电影厅看电影前,他们要面对500名已经等候了数小时的中国观众。  凯蒂告诉我,在电影放映前,他们有大约5分钟的时间欢迎客人,除了介绍安全须知和电影之外,还
过去中国企业都是国有的,导致窗口行业和部分政府部门待客态度非常差,严重缺乏“顾客至上”的服务意识。当时所有来中国的日本人都会有强烈感觉。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但还不能让人满意。  为何中国很难形成“顾客至上”的意识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意识里,“公私脱离”。  比如,在工作过程中会忘记自己是代表公司的。记得有一次,从上海至北京的航班由于突发状况不能起飞,通知播放之后,大量乘客涌向航空公司柜
几年前在日本采访一位政治家结束后,进入到不做记录的聊天阶段时,这位政治家忽然说:“我们(日本)实际上是美国的第52个州。”看到访者有些困惑,他笑了笑说:“加拿大被戏称为美国的第51个州,我们几乎是第52个。”  这句话是玩笑话。可看看日本社会,到处可见美国化、西洋化的生活行为方式,大量英语进入到日语中,日本的外交军事政策也追随和依靠美国,二战后尤其如此。  但2011年3月的大地震,似乎在改变着日
校园生活应该充满美好的回忆,但是室友投毒案却在冲击人们的这个信念。关系不和,或者妒忌,本是小小的情绪,但威力却似原子裂变。  清华大学朱令铊中毒案不仅毁了受害者的人生,也让当年的同学分作两派,反目成仇。凶手没有落网,广大网民自发组织了声势浩大的网络缉凶。从个人到集体,从集体到社会,怨恨的情绪就像石头入水激起的涟漪,越漾越大。  反思,比仇恨更有意义。其实,类似的悲剧,无论在哪一个层面上追溯,原本都
11月26日,在花去3.48亿港币高价拍下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也称《刺绣红夜魔唐卡》)之后,向来高调的中国内地藏家刘益谦在微博上用两个字表达自己的心情:任性!  熟知唐卡拍卖行情的人都很振奋,这幅永乐皇帝御制唐卡是此次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明星拍品,曾长期保持着世界唐卡拍卖的纪录。  《瞭望东方周刊》向香港佳士得求证,早在2002年这幅刺绣唐卡(也称《刺绣红夜魔唐卡》)便曾亮相香港佳士得拍
旅行和旅游业是最古老的职业之一。1000多年前,阿拉伯商人就牵着驼队,沿着丝绸之路往来于欧亚大陆之间。不过,彼时的旅游业还只是不起眼的“灰姑娘”。如今,旅游业已经成为经济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在当年驼队大本营阿拉伯半岛的阿布扎比,世界旅游业理事会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维·斯克斯尔,骄傲地提到了相关的最新数据:2012年全球旅游业直接和间接的经济贡献已达6. 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十分之一。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