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但心理承受能力弱,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心理,致使其在学习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常见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不足,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不感興趣;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个别学生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表现。
2.自我管理能力弱
个别学生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容易出现情绪两极化,对政治漠不关心,对集体冷眼旁观;没有充分的忍耐力,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社会偏见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深感无望。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和自身的一些弱点,部分学生深感无力。
3.自卑心理较重
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表现在精神上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没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4.人际交往能力弱
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早恋现象比较普遍;没有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比较紧张;没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交往圈子比较窄小。一些中职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满足,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将自己置入一种虚拟的世界。
5.择业矛盾困惑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他们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择业时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
二、原因分析
1.专业上缺乏主见
告别初中进入中职学习阶段,每一位中职生都面临着重新定位学习目标的问题。大多数中职生是听从班主任或父母的安排而入学的,所学专业并非自己选择。所以,这就容易使学生在入学后,因专业和兴趣不对口,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
2.缺乏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能够成功地执行产生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信念。部分中职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偏低。
3.教学内容方法滞后
当前,中职学校因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和课程教材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专业特色课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方式老化教条,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小。
4.就业压力大
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很少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的用途,专业对口率偏低,让学生有“学而无用”的感觉。
5.学生存在不健康心理
(1)自负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导致心理失衡。
(2)依靠心理。部分学生在择业之初,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依赖心强。在择业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拉关系、走后门之上,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3)实惠心理。个别学生把就业价值定位在“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的标准上,忽视了个人的专业特点和发展前途。
三、相应对策
针对于中职生的常见困扰问题,学校和老师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改进。
1.加强教学改革
通过提高教师理论课的授课水平,增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加实训设备,改善实作条件,培养中职生动手的学习能力;通过开设网络知识分析课程,帮助他们走出不健康的网络世界;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知识与争取就业的关系,适应竞争的关系。
2.严肃校规校纪
校规校纪是从严治校的“法宝”,也是消除一些不良习惯的有效措施。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规校纪,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应以“五个严禁”为主,即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赌博、上网、抽烟、打游戏,严禁夜不归寝,严禁在读期间谈恋爱,严禁旷课等。
3.加强励志教育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不断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增强他们适应学校、面向社会、挑战未来的能力。
4.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一方面,开设心理咨询信箱,指定专门的老师,对学生的来信进行全面详实地回答,消除学生心中的一些“疙瘩”;另一方面,聘请心理专家到校讲学,从正面讲清心理问题的来由及危害,让一些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
一、常见问题
1.学习目标不明确
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自信心不足,得过且过的现象比较普遍;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文化基础课和思想品德课不感興趣;没有端正的学习态度,个别学生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表现。
2.自我管理能力弱
个别学生冲动性强,理智性差,容易出现情绪两极化,对政治漠不关心,对集体冷眼旁观;没有充分的忍耐力,面对当今社会的文凭歧视、社会偏见和激烈的就业竞争,深感无望。面对家庭经济上的困难和自身的一些弱点,部分学生深感无力。
3.自卑心理较重
部分学生没有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认为自己是被社会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表现在精神上萎靡不振,政治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没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
4.人际交往能力弱
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异性交往观,早恋现象比较普遍;没有正确的师生交往观,师生之间的信任感比较紧张;没有正确的人际交往观,交往圈子比较窄小。一些中职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满足,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将自己置入一种虚拟的世界。
5.择业矛盾困惑
部分中职毕业生在择业时,盲目跟风,随波逐流,采取不切合实际的从众行为。他们没有客观分析自身专业基础、经济状况等各方面因素,择业时既要顾及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又要考虑地理位置、经济收入、福利条件,忽视自身的个体特异性与自我创造性。
二、原因分析
1.专业上缺乏主见
告别初中进入中职学习阶段,每一位中职生都面临着重新定位学习目标的问题。大多数中职生是听从班主任或父母的安排而入学的,所学专业并非自己选择。所以,这就容易使学生在入学后,因专业和兴趣不对口,对所学专业缺乏兴趣,对学习缺乏热情。
2.缺乏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自己能够成功地执行产生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信念。部分中职生对学习缺乏自信,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偏低。
3.教学内容方法滞后
当前,中职学校因教师队伍素质不高和课程教材滞后等因素的影响,专业特色课设置不科学,教学方法方式老化教条,教学内容不够新颖,对学生的吸引力小。
4.就业压力大
很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很少考虑到学生所学专业的用途,专业对口率偏低,让学生有“学而无用”的感觉。
5.学生存在不健康心理
(1)自负心理。部分中职毕业生由于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在择业上好高骛远,期望值居高不下,难以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导致心理失衡。
(2)依靠心理。部分学生在择业之初,缺乏自信心,不敢竞争,依赖心强。在择业过程中,这部分学生把希望寄托在学校、父母或朋友之上,寄托在拉拉关系、走后门之上,缺乏开拓能力、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3)实惠心理。个别学生把就业价值定位在“工资多少,奖金多少,能不能分配住房”的标准上,忽视了个人的专业特点和发展前途。
三、相应对策
针对于中职生的常见困扰问题,学校和老师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改进。
1.加强教学改革
通过提高教师理论课的授课水平,增强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中职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增加实训设备,改善实作条件,培养中职生动手的学习能力;通过开设网络知识分析课程,帮助他们走出不健康的网络世界;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分析就业形势,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知识与争取就业的关系,适应竞争的关系。
2.严肃校规校纪
校规校纪是从严治校的“法宝”,也是消除一些不良习惯的有效措施。学校只有严肃执行校规校纪,才能创造优良的校风、学风和班风,才能弘扬正气,顺利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应以“五个严禁”为主,即严禁打架斗殴,严禁赌博、上网、抽烟、打游戏,严禁夜不归寝,严禁在读期间谈恋爱,严禁旷课等。
3.加强励志教育
中职学校要高度重视,不断进行励志教育,帮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意义,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特征,增强他们适应学校、面向社会、挑战未来的能力。
4.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一方面,开设心理咨询信箱,指定专门的老师,对学生的来信进行全面详实地回答,消除学生心中的一些“疙瘩”;另一方面,聘请心理专家到校讲学,从正面讲清心理问题的来由及危害,让一些中职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作者单位:河北省廊坊市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