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地震使邻近断层应力增大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1月12日,在距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km处发生了M7.0地震,这次地震使Enriquillo断层上一个长40km的区段破裂。根据2010年5月3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欧洲地学联盟(EGU)大会上提交的研究成果,此次地震增加了该断层上与破裂区段相邻的东段断层上的破裂应力,从而增大了该区段的破裂风险。
其他文献
安徽省地处郯庐断裂的南段,历史地震活动较弱,频度、强度与郯庐断裂北段、中段的差异较大,因此作为未来可能的发震区引起足够的关注。2014年安徽地区地震活跃,MS3.0以上地震活动
衡水冀16井终孔深度1700.41 m,属高温自流井,水温79.5℃,总矿化度44.8 g/L,气体总量较大,水型属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水,不受大气降雨、地表水直接渗入补给。井孔位于华北平原沉降带冀
编者:2009年9月30日,印度尼西亚巴东市发生7.6级地震。之后,印度尼西亚又接连遭受了几次强震袭击,如2009年12月23日6.1级、2010年3月6日7.1级、2010年4月7日7.8级和2010年5月9日7.4级
期刊
卡斯卡迪亚(Cascadia)俯冲带是美国西海岸一个著名的俯冲带,同时也是一个地震高发的板块边界。目前,对太平洋西北地区地震灾害性质的认识不断加深,而且公共机构和私营公司在应对地
地球的固体内核被对流的液体外核包围,由此创建了驱动地球磁场的地核发电机。用压缩体波研究地震显示出内核各向异性结构的半球性变化,但由于受地震和接收器分布状况所限,这一结
印度尼西亚的海啸预警系统于2010年3月开始全面运行。此举越早越好:这一地区时刻面临着海啸地震的威胁。
期刊
地下流体的异常判定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时间尺度及滤波窗口等多种因素都会造成提取出的异常变化时间和形态有很大的差异。水文系统要素受多种因素影响,呈现出非随机却貌似随机的特征,因此,可运用混沌理论的分析方法来提取地下流体的地震前兆信息。本文利用G-P算法重构相空间,对西影井水位1993—2003年的日均值差分时间序列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饱和关联分维数随时间的变化,
目前,测定地震震源机制解较多地通过P波初动、体波波形、面波波形和大地测量数据,然而针对中国测震台网建设之前发生的历史地震,利用以上方法测定震源机制解比较困难。随着测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