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教学浅谈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m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对中学化学的课程模式问题有不少争论,有推崇“学科中心论”的,也有推崇“社会中心论”的,不同的课程模式在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的编写中也都有体现。回顾建国以来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写历史,总是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之间来回摇摆,时而以“学科”为中心,时而又以“社会”为中心,而“文革”中的“以典型生产引路”、“以化学工业生产为主线”的教材编写,把“社会中心论”推到极端。课程模式在“学科中心论”和“社会中心论”间的来回摇摆,本身就说明了这两种课程模式都有其长处,但又有其明显的不足之处。于是又有人提出了“融合论”,意在将这两种课程模式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以求使课程模式更完美。下面就以下几方面谈一点体会与认识。
  
  一、构建教材体系
  
  1、教材体系的构建应反映高中化学课程内容间的内在联系,体现学科的基本结构,能把高中化学中的最基础最重要的知识串联起来,使它们散而不乱,前后照应,循序渐进,即起到骨架的作用。对于高中化学来讲,最能体现学科基本结构的是课程内容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亦即化学理论。其中,物质结构理论和物质变化的理论是高中化学中的最重要理论。高中化學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包括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晶体结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等;物质变化的理论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反应的规律、有机物的合成等。这两部分理论相互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研究物质结构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研究物质的变化,并利用物质的变化来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而相应地,根据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也可以进一步来探究物质的结构等。
  2、理论与元素化合物知识穿插编排,使理论的教学能在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并使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也能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这是我国多年来中学化学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不应丢弃。当然,在具体穿插编排这两部分内容时,更应关注理论内容,因如果在穿插编排时遇到矛盾的话,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在理论内容。尤其要精心处理好理论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上升与螺旋上升等问题,因为这些往往是教材能否易教易学的关键。
  
  二、加强化学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对于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任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发展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还是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都离不开化学实验。因此,应该十分重视对实验教材的编写。改革实验教材的主要问题是要转变实验教学的价值观念,明确实验教学的作用不仅仅只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或者验证某些知识,而是具有多种功能。应使化学实验贯穿于教材的各个环节,如新课的引入,重点、难点的突破,设疑和研讨,小结和复习,习题和课外活动等,以尽可能地发挥实验教学的综合效益。实验教材的编写应该考虑目前各学校的实验条件,但也不能为目前的实验条件所限。要有一个与高中化学课程任务相适宜的实验目标,适当增加实验的数量和提高实验的质量。在目前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基础上,可以考虑适当编入一部分边讲边做实验,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某些单纯注入结论式的编写方法,增加学生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可克服目前教材中有些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内容雷同的不足。如果单从实验技能训练由易到难的角度考虑,学生分组实验教材自成体系、独立成册可能更好些。但从化学教学总体效果考虑,将学生实验与有关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编写似乎更好一些。可以考虑今后高中化学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可分插在有关章、节之后,使教材中的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成为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体现教学方法改革
  
  教材改革本身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不仅涉及课程模式,而且还涉及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教学时,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内容以及编写方式有很大关系。这是因为教材在编写时,其内容的组织和表达等,必将自觉或不自觉地渗透编写者的思维方式和教学意图,因此,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师在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者一定要认真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及时总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和好方法,为推动广大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条件。概括而言,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启发式教学,即从各章、节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特点出发,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研究讨论和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本身,而且也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中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有整体观念和综合观念,即应避免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简单化和僵化。不是任何教材都适宜采用“读读、议议、讲讲、练练”或“边实验、边观察、边讨论”的方法的,也不能使教材完全程式化,限制教师只能按照教材的编写程序来教学,而是应精心处理好教材内容、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实验条件以及电化教学手段等各个要素,谋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它能够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小学教材的课文均是古今中外文质俱佳的范文,融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于一身。让学生真正理解、系统领悟,感受其真、其妙、其美是我们的教学目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利用朗读这一重要
期刊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效率就是教学的生命。尤其是高中的语文教学,相对于初中小学来说课堂容量更大,需要教的东西更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四十五分钟以内尽可能的利用时间提高效率,不要做一些无谓的浪费。但是现在在教学中仍然充斥着不少的浪费时间的现象。这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把这些不良习惯改正过来。新课程,新教材,要求新课堂。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教师的教学活动充满了新意与生气,但也有不少教师因为驾驭课堂教学能力限制,
期刊
要想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的原因:一是数学基础较差。良好的数学基础对进一步学好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学习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对一些基础不太好的或者一些意志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失去信心,难以坚持下去。二是对学习好数学失去信心。有些同学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较多,心理适应能力较差,虽然努力了,成绩却不见起色,久而久之,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三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科学。在教学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是广大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语文课堂教学的体会。  1、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有的时侯利用课文本身具备的戏剧性,创设一种表演情境,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而迅速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在教学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过程中,有一些十分适合表演的素材。如骗子织布的动作,老
期刊
语文是一门集文学性、音乐性、思想性、艺术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综合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陶冶情操的最佳载体,但经过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发现课堂教学中总有学生表现出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等状况,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去探求现行新课程标准条件下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相关要素,从而达到每堂课都能起到成功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良好的師德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
期刊
新课标下的课堂应该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营造宽松开放的课堂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创设一个互相尊重、理解、宽容的课堂学习环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
期刊
由于传统教育的滞后性,曾扼杀许多创新的火花。历史课堂曾几何时被“枯燥”、“一堂死水”词语所代替,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台下听得昏昏欲睡。学生课内不想听,课后不想学,几乎对历史没兴趣。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如何让历史“活”起来?其根本出发点在于如何建立学习历史的激励机制,培养其对历史的兴趣!事物的发展总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内因决定外因,外因反作用于内因,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那么,历史学
期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现在的21世纪,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的不断突破,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对当今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信息化的趋势,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有效措施,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其中加强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也成为各国的共识。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的伟大力量,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究竟教给了学生什么,学生能够收获什么,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要实现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一个切合学生实际的可以实现的平台,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使学生能自己跳起来摘桃子,这就必须解决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如何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特
期刊
作文不仅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而且是衡量一个文化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但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一听到“作文”两个字,就感到头痛,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勉强写出的作文也往往千文一面,极少文采,味同嚼蜡。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呢?  1、鼓励学生扩大阅读。古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