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环境保护的呼声日高,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在学习生活中必须培养生态观念。教师可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入手,增强学生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教学;生态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68-02
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中学生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与现实结合的必然。环境问题像经济、政治问题一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意识深入人心,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生态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
教学目标中的生态观念,有明确的,也有隐含的。
明确的生态观念在以下专题中有体现: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三课《“蒸汽”的力量》中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让学生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参与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科学意识和全球意识。
隐含的生态观念在以下专题中有体现: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的“大跃进”运动,是隐含的破坏环境的一个事例;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中让学生通过数据比较,认识到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的巨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既然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中学生的生态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如何培养呢?
一、与“历史”结合
历史教学要与“历史”结合,这个“历史”为古代历史。中学生由于知识有限,普遍认为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的特有现象,认为古代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对此,我们接触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绘,但中国古代也有环境污染,远的不说,清代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相当严重。
以清代北京为例,沙尘、雾霾天气有不少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初一,京师“忽天气晦黑,有大风从西山来,势极厉,飞沙拔木,震动天地。前门、厚载门(即地安门)一带房屋六畜俱被摄去,居民死伤无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一日,“通州雨红沙,昼晦,张灯火,自辰刻(7~9点)至明晚乃止,家家辇沙十数石”,两天后,文安县亦有风霾“白昼如夜”。另外,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不少地方农业灌溉依赖地下水,容易导致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下沉,如我国的华北地区……
由此可知雾霾、地下水资源枯竭并不是我们现在特有的现象,历史上也存在环境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古人针对环境问题有哪些作为,这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清代的洪亮吉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中就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是引起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在以人口多寡为衡量社会财富标准的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认识弥足珍贵。
清代蒲松龄在《农桑经》一书中,对自明朝以来形成的综合开发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种竹山,必养鸡,竹得鸡矢而茂。养鱼必养羊,鱼食羊矢,速长而肥……”他所提出的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既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传统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思想的继承,是中国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路。
这些都是古人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与“历史”结合,就是要教育学生从历史中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与现实结合
如果“历史”给了中学生一个模糊的生态保护观念,那么现实则给了他们一个直观印象。
上文提到专题三中“大跃进”运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但严重到什么程度,中学生对此了解不深。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材料。如1958年,为完成全国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炼钢用的小土炉,一夜之间骤增。随着土炉数量的增加,燃料也在增加。其中部分燃料是木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出现,給各地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增强中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直观认识,使学生树立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观念。
专题四提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在交通和通讯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不妨将这个“差距”的范围扩大,和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我们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要恢复起来相当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时,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对环保投入达12亿元,既保护了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也向全国人民传达了环保理念。像这样的材料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可以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
专题五中涉及工业革命,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器取代手工劳动;蒸汽、煤炭取代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成为最主要的动力能源;钢铁及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取代石块、木头等自然原材料;火车、汽船取代马车、牛车和帆船;城市取代乡村,自然环境也被污染。可以说工业革命既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过去,西方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现在,人们意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打造开放课堂,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身边污染环境的事例以及面对污染环境的现象该怎样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讨论使用塑料袋的危害有哪些,以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与自然如何达到和谐统一,已经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生态观念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生态史观,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让历史教学与“历史”、现实相结合,引导中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 袁 妮)
[关键词]中学生;历史教学;生态史观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3-0068-02
历史学科在教学中加强了对中学生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是与现实结合的必然。环境问题像经济、政治问题一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保护环境意识深入人心,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因此在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的生态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以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例。
教学目标中的生态观念,有明确的,也有隐含的。
明确的生态观念在以下专题中有体现: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一课《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中要求学生通过对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了解,培养历史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专题五《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第三课《“蒸汽”的力量》中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导致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科技成果是人类对自然认识改造经验积累的结果,……树立重视科技发展的观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专题八《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第三课《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让学生通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参与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带来的问题,培养学生与时俱进、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动向的意识,引导学生形成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树立科学意识和全球意识。
隐含的生态观念在以下专题中有体现: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一课《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中要求学生通过本课学习,理解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艰难,让学生体会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既要关注自身发展,又要关注社会发展,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一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中的“大跃进”运动,是隐含的破坏环境的一个事例;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二课《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中让学生通过数据比较,认识到今天中西部地区在交通、通信方面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的巨大差距,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促使学生努力学习,为西部开发贡献自己的力量。
既然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培养中学生的生态观念,那么这种观念如何培养呢?
一、与“历史”结合
历史教学要与“历史”结合,这个“历史”为古代历史。中学生由于知识有限,普遍认为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的特有现象,认为古代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对此,我们接触的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描绘,但中国古代也有环境污染,远的不说,清代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已经相当严重。
以清代北京为例,沙尘、雾霾天气有不少记载:康熙十五年(1676年)五月初一,京师“忽天气晦黑,有大风从西山来,势极厉,飞沙拔木,震动天地。前门、厚载门(即地安门)一带房屋六畜俱被摄去,居民死伤无数”;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二十一日,“通州雨红沙,昼晦,张灯火,自辰刻(7~9点)至明晚乃止,家家辇沙十数石”,两天后,文安县亦有风霾“白昼如夜”。另外,由于农业生产需要,不少地方农业灌溉依赖地下水,容易导致该地区地下水资源枯竭,地面下沉,如我国的华北地区……
由此可知雾霾、地下水资源枯竭并不是我们现在特有的现象,历史上也存在环境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那么古人针对环境问题有哪些作为,这是中学生需要学习的。清代的洪亮吉在《意言》的《治平篇》和《生计篇》中就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是引起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在以人口多寡为衡量社会财富标准的封建社会,能有这样的认识弥足珍贵。
清代蒲松龄在《农桑经》一书中,对自明朝以来形成的综合开发模式进行了总结,认为:“种竹山,必养鸡,竹得鸡矢而茂。养鱼必养羊,鱼食羊矢,速长而肥……”他所提出的合理利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思想,既是对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也是对传统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思想的继承,是中国农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相结合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路。
这些都是古人针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历史教学与“历史”结合,就是要教育学生从历史中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与现实结合
如果“历史”给了中学生一个模糊的生态保护观念,那么现实则给了他们一个直观印象。
上文提到专题三中“大跃进”运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相当严重,但严重到什么程度,中学生对此了解不深。我们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相关材料。如1958年,为完成全国钢产量1070万吨的指标,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炼钢铁运动。炼钢用的小土炉,一夜之间骤增。随着土炉数量的增加,燃料也在增加。其中部分燃料是木炭,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乱砍滥伐现象的出现,給各地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通过这些资料,可以增强中学生对这段历史的直观认识,使学生树立了生产力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生态观念。
专题四提到我国东西部之间在交通和通讯方面存在的差距,我们不妨将这个“差距”的范围扩大,和西部大开发联系起来。为了缩小东西部差距,我们国家制定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在西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生态环境脆弱,一旦被破坏,要恢复起来相当困难。修建青藏铁路时,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政府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对环保投入达12亿元,既保护了铁路沿线的生态环境,也向全国人民传达了环保理念。像这样的材料可以应用到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在关注社会发展的同时,亦可以注意到日常生活中的环境保护。
专题五中涉及工业革命,自工业革命发生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机器取代手工劳动;蒸汽、煤炭取代人力、畜力、风力和水力,成为最主要的动力能源;钢铁及各种人工合成材料取代石块、木头等自然原材料;火车、汽船取代马车、牛车和帆船;城市取代乡村,自然环境也被污染。可以说工业革命既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过去,西方国家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现在,人们意识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应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另外,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横行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们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时,打造开放课堂,让学生结合现实,谈身边污染环境的事例以及面对污染环境的现象该怎样做。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日常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讨论使用塑料袋的危害有哪些,以培养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与自然如何达到和谐统一,已经引起人们的思考,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培养他们的生态观念尤为重要。
培养学生的生态史观,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从学生、教学内容的实际出发,让历史教学与“历史”、现实相结合,引导中学生去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