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中的文化教学策略

来源 :学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分析,强调在培养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借助于多媒体及其它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一定的文化策略,注重相关文化的导入与渗透,强调拓展文化知识对于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理想的视听说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策略;语料选择;任务型互动;量度适用
  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平面素材转化为视频教学与网络教学形式,为学生创造个性化、自主化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语言与文化融合,集知识性、趣味性、与可操作性于一体,既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渗透,又有系统性的语言输入与输出,配合有文化背景的听说任务,通过视、听、说三方面的内容切实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一、视听说课程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1.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以往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听力教学和口语教学被割裂开来,教学内容和形式单一,加之课堂上教师往往采取平面式的满堂灌,造成学生学习没有主动性,没有参与性,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甚微。当前形势下,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我们教学带来了新的契机,很多教学单位与时俱进,摒弃了陈旧落伍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依托和支撑,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教师不再机械式板书教学,而有了多元化的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我们的英语视听说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声像技术,通过丰富的资源、生动的形式、针对性的训练展現了一个立体化、个性化、自主化的教学模式。
  2.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多媒体技术及资源引入课堂,为学生能学到真正鲜活的语言,真正学会将语言应用于交际创造了条件。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长期偏重于语言形式本身-词汇,句子、结构、语法等,而忽视了语言在交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语言形式的社会文化意义。“听”的教学中学生感到乏味,“说”的教学中学生思维僵化,不会表达,学生无法跨越自己的母语文化局限延伸到另一种语言文化,对“说”也越来越恐惧。
  作为一门技能训练课,视听说教学不是一种单向接受或者输出信息的过程,而是一种以理解为目的的、多层次的、相互功能的、不断进行推测和认知的语言交际过程。因此,要使学生顺利地理解听说材料,提高听说水平,流畅地进行口语交流,教师在课堂内外除了教授语言知识,还要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在文化的层面为学生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提供语境和语用的平台。尤其要让学生注重词汇中、会话中、语篇中的文化内涵,了解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语言行为和宗教信仰方面的差异,积累这方面的词汇和系统认知。文化教学在视听说课程中是非常有效的一种策略,将具体语言和形象语言结合在一起,利用学生喜欢的“视”去达到“听说”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融入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文化教学策略在视听说课堂中的应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影响并制约着语言和语言的使用。进行第二语言教学需要导入与该语言相应的有关文化内容,这已经和正在成为各国外语教学界的一种共识[1]。(陈光磊,1992)因此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英语教学不仅需要从视、听、说等方面进行语言形式的操练,更应注重在操练过程中进行相关文化的导入和渗透,进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文结合教学中的实例,就如何在视听说教学中应用文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1.有文化因素的语料选择
  依据视听说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任务,目前我单位使用的教材是《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二版》,这套教材采用了大量视听语料,单元主题内容有生活性和趣味性,有一定的时代感和文化视角,有与主题相关的口语任务,但综合来看,笔者认为还是出现了文化导入失衡现象,学生对单元主题下文化信息了解不到位,无法了解相关领域中英文化差异,导致了语言交际的失败或低效。教材虽具有文字材料的受限性,但教师在利用视听说教材的同时,可收集各种原声视听说材料,包括录音故事、原版电影录像片、英文报纸杂志、文学作品、流行小说、歌曲、演讲录像,甚至是广告等真实语料,适当地补充或拓展相关的话题的内容。这样的教学环境有效地刺激了教学者和学习者的多重感官,引发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多媒体网络的互动,使课堂呈现一种积极和谐的教学氛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以第二册第一单元Roll over,Beethoven为例,这一单元主题为music,教材提供了大量的听说练习,有listening skills,listening in,speaking out,let’s talk以及further listening,有听有说,内容丰富,不足的是各个环节题目间缺乏联系,枯燥而无趣,学生做题效果不佳。Music本身是文化性、生活性极强的一个主题,需要配以得当的文化教学语料才能展现出其内涵,从而提高学生认知能力。这堂课笔者认为可以加入以下音乐文化教学内容:
  Step1 音频资料:播放Beatles的作品Roll over,Beethoven以及Beethoven的作品Fifth Symphony,进一步介绍Beatles和Beethoven,让学生理解Beethoven所代表的classical music以及Beatles所代表的rock music的不同音乐风格;教师可以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歌曲片段来匹配不同音乐风格,如 《千里之外》-- R & B;Country round--- country music;Just one last dance---Blues等;
  Step2 图片收集:教师可以收集各种东西方乐器图片来引导学生学习更多的乐器词汇,如piano,guitar,violin,saxophone,flute,drum,mouth organ,guzheng,trumpet,pipa,erhu等,让学生辨认古典乐器和现代乐器;   Step3 原声电影:Sound of Music,将这部包含了《孤独的牧羊人》、《雪绒花》、《玛利亚》、《晚安,再见》以及主题曲《音乐之声》众多歌曲的优秀电影介绍给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倾听语言感知爱与自然的文化融合,也能在有主题文化认知和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达到理想的听力效果。
  真实而切合主题的视听说文化材料和有效的文化教学策略构建了一个自然生动的语言情境,将英语视听说课堂塑造成一种充满生气的语言学习氛围,改变了传统教学仅仅依托教材中大量听说练习的单一性,在激发了学生兴趣的同时,大大扩展了学生的自主需求。
  2.特定文化背景的任务型互动
  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还承担着文化传播的任务。教师应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其参与到教师事先设置好的一些互动场景(如情景表演,评论,角色表演,辩论等多种形式)中来,从而在操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过程中让其更深刻地理解相关的中西文化。以第一册中第十单元Have a nice holiday为例,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如下任务:
  Step1 图文匹配: 学生准备大量关于中西方节日的图片,课堂上随机抽取同学展示,其他同学针对图片展示的标志物进行节日搭配。如Pumpkin lamp --- Hallowmas,Christmas trees --- Christmas,lion dances ---- Lantern Festival,couplets --- Spring Festival
  Step2 情景表演: Hallowmas是本单元要讲授的重要节日,教师可以播放《老友记》中关于万圣节party片段,并向学生介绍trick or treat的风俗,使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模仿这一片段中Rachel和孩子们的对话,这样的情境预设能使学生更好地在文化背景下进行口语交际。
  Step3 PPT演示:要求每个小组采用PPT的形式通过东西方节日介绍来了解文化差异。学生们通常能准确流利地介绍圣诞节、感恩节等节日,但却很少能用英文表述中国传统节日的由來和习俗,不懂如何用英文表达“放鞭炮”、“压岁钱”、“贴春联”、“穿龙袍”等,这种典型的中西文化教学失衡现象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强调中西文化对比和渗透。
  任务型英语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为其提供体验、实践语言交际所需的特定文化场景和环境并督促学生完成交际任务。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听觉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另外,教师可介绍一些好的视听材料,学生可利用网络自主地去体验相关的内容。这样既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合作能力,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听说能力的同时,也扩展了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和词汇。
  三、把握文化内容选取的量与度
  视听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传达交际信息。教师需注意在应用文化教学策略时不能随心所欲,信手拈来。束定芳(1996)指出文化内容的导入必须遵循实用性原则、阶段性原则和适合性原则[3]。从这一导向出发,我们应把握文化教学的量与度。
  量即适量:1)文化领域广而深,内容繁杂多样,教师需要适量地、有计划、有系统、有针对性地根据单元主题选取听说文化教学材料,运用恰当的文化教学策略,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和互动性。冗长沉闷的文化媒体信息空洞、抽象,不仅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2)辅助性的文化教学手段要注意量的把控。随着视听说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也越来越多地利用图片、幻灯片、电影、实物等形式引导学生对文化的理解,语言材料也不再是生硬的文字,变得生动活泼。3)鼓励学生课下汲取相关文化知识,通过看原版英文电影和英文书籍探索文字信息背后的文化内涵,如阅读英文小说Gone With the Wind去了解美国的南北战争和农奴制;观看英文新闻报道及收听英文广播,了解国际文化、时事动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讲演、英语角等活动,在某一文化主题下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并进一步进行口语表达实现交际功能。
  度即适度:1)文化内容与视听说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指导学生根据具体的文化情境倾听、辨析和表达语言内容,如同学们在Roll over,Beethoven这一单元中听歌填词的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可以体会到歌唱与对话所展现的不同的语感、语流、语速,而最终我们需要以这种音乐文化背景为依托,去获取歌曲中的语言材料,提高听力水平。2)文化内容的选取要满足学生自身知识构建的需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实际效果为目标,不能生搬硬套,填鸭式、灌输式地进行文化导入会起到负面作用。文化材料过难或者过易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语言内容的理解。3)避免导入个人主观主义文化色彩,如Roll over,Beethoven中speaking out这一部分,教师可以介绍Jazz、Punk等音乐文化特征,但教师从个人情感出发,主观上片面肯定或否定某种音乐形式则容易对学生造成文化误读。
  四、视听说课程的文化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价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在视听说课程的教学评价过程中,多数教师沿用传统的听音频、做试题的考核方式,通过卷面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听力水平,学生关注听到的每个字符每个句子,而不是通过感受一种语言文化的魅力去发自肺腑地融入到语境中;同样口语测试中,教师也往往采取选题式演讲或报告,学生机械式背诵材料,教师偏重于学生在表达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语法及结构功能,即过分重视学生语言形式的掌握能力,而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际。这样的教学评价方式缺少了语境创设与文化导入,把课堂教学中最本质、最根本、最有意义的内容丢失了。教师应更有效地在视听说课程考核中导入文化内容,在考察学生听说能力的同时,通过一些具体题目的设定,考察该课程学到或者已经涉及到的一些文化信息和文化现象。当然教师也可在考试中摄入一些新的文化元素和文化意境,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比如组织学生对听说材料中蕴含的跨文化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设计情境对话,进行角色扮演,指导学生用恰当的语音、语调、语速、情态进行模仿与表演。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准备多个涉及到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中西方文化等内容的情境对话主题,并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整理成一篇演讲稿,随后让学生以演讲的形式完成测试,教师则以学生演讲过程中的情感态度、演讲稿质量、 英语发音、心理素质等为评分标准,结合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给出成绩,以实现评价的有效性与全面性。
  英语视听说课程的设置和教学的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使用英语并能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理解和传达交际信息。虽然外语课堂不是真实的社会交际环境,但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其提供尽可能真实的语境,如图像、录像、声音等作为教学的实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相关文化知识的意义,在跨文化交际中正确地理解和传输交际信息。此外,这种文化教学策略在视听说课程中的应用,也能激发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在语言教学中进行跨文化教育的意识,使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和修养,有利于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不断提高其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光磊.语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2(3)
  [2]胡文仲.文化差异与外语教学 [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4)
  [3]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 [J].外语界,1996(1)
  [4]魏芳.文化背景知识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J].科技资讯,2011(13)
  [5]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1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7月
  [6]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2 [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8月
  作者简介:杨路平 (1981—),女,广州人,广州工商学院外语系讲师。
其他文献
每一部优秀的绘本,每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其实都是作者在以更妥帖的方式向我们介绍这个世界。那么,阅读绘本能带给我们哪些启示呢?通过绘本,我们能够认识自己,能够读懂、控制自己的情绪;而爸爸妈妈也可以通过绘本学到一些与我们沟通的方法。  什么是“未来家庭教育计划”?  2018年起,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儿童中心、好未来教育集团共同组织开展“未来家庭教畜计划”公益项目。项目覆盖全国20余个省(市),1
期刊
王淼  大家平时都去什么地方看动物?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动物园。没错,动物园就是饲养展出动物的场所。为了吸引游客,动物园使出了“浑身解数”,有些动物园还出现了“明星动物”。  今天,我们就去看看那些别具特色的动物园有什么“妙招”。  动物园里走出里市政议员  圣保罗动物园坐落在巴西的一片热带雨林中,是世界十大动物园之一。动物园早期饲养的动物都购自一个小型马戏团。也许是见证了动物在马戏团的悲惨遭遇,圣
期刊
隆冬时节,又到了我们与雪花亲密接触的时候了。自古以来,多少文人雅士为它吟诗作赋,留下脍炙人口的千古佳句。不过,比诗句更美丽的,是雪花神奇的造型图案。很早以前,就有人发现,大自然中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花,就像地球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一樣。这是为什么呢?  美丽的传说  20世纪初,美国一位名叫本特雷的科学家,花了约50年的时间,借助一架显微镜和一架照相机,年复一年地拍摄了4000多张形状各异的雪花照
期刊
中正式步骑枪  口径7.90毫米,枪长1.11米,抢重4千克  配属的刺刀全长575.5毫米,刀身上484.5毫米,刺刀全重0.75千克  使用7.92×57毫米尖头弹,初速810米╱秒,有效射程1000米以上  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四百人号称八百人,孤军奋战。这里说的第88师就是战前国军最精锐的四个德械师之一。  德械师正式名称应该是“调整师
期刊
这是司空见惯的小物,也是設计者眼中打开“脑洞”的按钮。在这位来自德国的插画师Christoph Niemann看来,一些原本毫无关系的物件,也可以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只要你能放开自己思维的缰绳,通过寥寥数笔,它们就能生动有趣地联系起来。不信?你看……  这是半颗牛油果?没错。但是在这里,平常的水果变身为棒球手的手套。  “嘿,接到了”  “看这里!茄子!”如果不仔细看,你可能很难发现照相机原来
期刊
乔乔木和可乐王已经给大家带来过几次相生表演了,这次,为了庆祝牛年的到来,他们又给我写了一个新的相声剧本,我们去看看吧。  咱们俩谁大?  当然是我大!我属牛,今年是我的本命年。各行各业,言必称“牛”,我岂能不大?  要说大,我比你大。我是属鼠的,长你一岁。十二生肖,鼠排第一。你呀,只能算个“千年老二”。  谁跟你谈生肖啦?那是古人排生肖时排错了。十二生肖中,牛身大力大,当数第一。  老虎还是百兽之
期刊
摘要:高校占座现象的蔓延,是有多重因素造成的。通过线上线下问卷及抽查谈话多渠道调查,了解占位问题关键所在,更好的发挥图书馆的服务育人职能,进一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服务育人;德育教育;心理疏导  高校图书馆自修室占座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反而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图书馆经常能看到学生自己或委托他人利用个人物品在图书馆自修室中进行占座,也有“占而不用”的现象,导致
期刊
摘要:《说文通训定声》是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朱骏声的代表作,收字10324个汉字,打破了许慎《说文解字》的体例,将文字部首拆散重新加以组织排列,将字义分为本义、转注、假借、别义四类,是一部从形音义三方面全面探讨词义的著作。本文通过实例论述本义和别义的具体内涵,并试图阐明四类意义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本义;别义;区别与联系  《说文通训定声》共18卷,全书以谐声声符为纲,按音分别归属古韵十八部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注重生活的品质。而在国与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现阶段的高校室内的设计风格,正在一步一步的面向新中式。根据校园的室内设计变得新中式风格,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和传承相关的文化。  关键词:高校室内设计;“新中式”风格;研究探析  引言:新中式的设计风格是将一些传统的古典元素和室内设计巧妙的结合起来,让室内设计的文化变得更加浓厚
期刊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未来的发展掌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手中。作为少数民族地域发展的中坚力量,少数民族高校大学生日后将会实现地区的繁荣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原则。为此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被重视起来,建立一个完善的教育体系流程,来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和觉悟,建立正确的三观。思想政治文化课是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得思政教育的重要渠道,文章分析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