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技术下的小学语文合作探究学习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_wsx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让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统一。
  一、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的欲望
  (一)引入情境,激发探究心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心理上的愉悦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利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心理动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学还是那样刻板,按老办法、老观念去教。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定会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续。教师应不断创设情境,开成连动的整体情境。无需教师分析,就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导入时课件出示有关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短片,让学生初步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让学生通过画面感知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产生走进文本的欲望,达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乐于合作与探究
  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抓住学生“好奇”与“好动”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中生动有趣的素材,让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合作起来。
  (一)通过多媒体的虚拟性来突破时空的限制,吸引学生探究
  计算机可以随时为我们展现上至宇宙天体,下到海洋地心的风貌,也可以将古今中外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等生动逼真地表现出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为教师引导学生参与互动、探究学习带来了便利。
  例如《猫》一课,我把小猫的样子、照镜子、玩电脑的情境制成课件,通过多媒体展现在学生面前。猫的叫声与顽皮的游戏图,使学生发出天真的笑声,迫不及待地去读课文,体会作者看到刚满月的小猫淘气时的情感。
  (二)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素材帮助理解,突破难点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现代信息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三、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常用的课堂教学形式有:“小组合作学习”,将全班固定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小组人员按好、中、差均衡搭配,安排一名负责、优秀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共同学习小组合作要求,即组员必须在组长的安排下有序交流,人人参与,要认真倾听他人的发言,并对他人发言做出评价。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针对各组的合作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但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内容以及训练要求把握合适的时机进行合作性学习。
  (一)涉及知识面过多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当学生因知识储备和生活阅历的限制独立完成有困难时,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启发,多角度思考,充分发挥其群体创造性。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写介绍“世界遗产”的导游词。课前让学生们利用信息技术课,在网上搜集有关世界遗产的相关介绍。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先在组内进行交流,评选出小组代表。然后请每组的代表,在班级进行汇报,最后评选出最佳导游词。这样,既让每个学生拓宽了知识面,也训练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二)有争论性的问题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争论性的问题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只知结果不知过程,反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就会越辩越明。如读完《龟兔赛跑》这则寓言后你有什么感想?这个问题就可充分发挥小组讨论的优势,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要学习乌龟坚持不懈的精神;有的说不要学习兔子的骄傲自满;有的说乌龟的胜利只是侥幸,要想战胜兔子还得想办法提高速度。可见学生们表现出来的创新意识是多么强烈。
  (三)信息反馈中的合作交流
  在实践中,因为多媒体网络环境有交互功能,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作品拿到展示台上进行展示,并与学生建立实时的交流互动,学生也可以展示的内容,按照老师的指导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好句子优点在哪,差句子差在何处,内容合适不合适,用词恰当不恰当,标点有没有问题等每个细节都显示在屏幕上,整个修改过程学生全程参与,既节省了反馈时间,又培养了参与意识和修改能力。
  总而言之,在多媒体环境下,语文学科的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乐于探究,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与教师、同学、媒体以及文本之间的交流,使得学生思维相互激励,语言得到强化,养成了合作的良好习惯,不但丰富了情感,而且增强了在教学中的人际交往,并最终促进了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考试题出现了突出的变化,那就是课程观取代教材观。如何在高三复习阶段快速、高效地备考,就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复习方法。  一、研究高考,更新教学观念  (一)转变教材观  传统教材观:教教材;以教材为中心;以教材为基本依据。现代教材观:用教材教;以课标为中心;教材只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应拓展教学资源。  (二)转变学生观  传统学生观:以教师为中心;师道尊严,老师讲授,学生被
期刊
创造教育是开发人的创造能力,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教育。创新能力是21世纪合格人才最重要的素质。实施创造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我认为,数学课堂应该成为学生主动探求的过程,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过程。通过教学过程,使每一位学生的创造潜能、个性品质得以全面展现,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唤起创新意识,
期刊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历史总摆脱不了“二流学科”的尴尬境遇,应该承认这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当然这也增加了历史教师的工作难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历史课堂中贯穿趣味教学是其中的有效途径之一。近代中国史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说:“我是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的一种叫‘趣味’的元素抽出来,只怕所剩的仅有个零了。”
期刊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教学进程紧密结合时,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来说是难能可贵的,也为新型的教学结构创建提供最理想的教育教学环境。  一、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理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进行各学科“四结合”教改实验的重要理论基础。所谓四结合应包括四个方面:各学科在先进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改革;教学中充分体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
期刊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在各科教学中要始终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也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把思维和兴趣结合起来,将会更加完美,达到更好的效果。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每个教师十分关心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吃透教材,把握教材中的智力因素,积极地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从心
期刊
作为一线的小学数学老师,首先要考虑数学课堂中如何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观念。教师自己首先要弄懂有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含义是什么,这样才能以较高的能力驾驭数学课堂,才能进行有效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数学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的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何做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
期刊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语文教学,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肢解的人,甚至被窒息的人。要彻底扭转这种“目中无人”的教学局面,必须进行价值本位的转移,即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注重学生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与人文关怀深度融合。  一、关注学生个性与人性  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自觉地发展自己人性的成分,发展自己心灵深处真善美的成分,由自在的人变为自为
期刊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就道出了合作学习的真谛,也阐明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国家由于人口众多,学生数额大,班级人数少则40~50人,多则70~80人。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成了我们教师热衷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可是,并不是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就能到达预期的效果。现行课堂上小组合作出现了形式上的倾向,不考虑教学内容的需求、不在乎学生的思维状态,只是
期刊
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个体,能力发展的基本趋势总是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自我中心”到“逐步社会化”,从低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到高级水平的“协调发展”。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独立操作的能力、获得和运用新知识时呈现的智慧能动性以及独立感受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欲望,这些正是学生创造性能力发展的基础。而数学本身就是思维的体现,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在小学数学教
期刊
电脑绘画是在传统绘画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绘画艺术。一方面,它继承了传统绘画艺术的基本特点,如构图、造型、着色等;另一方面,它具有传统绘画艺术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如它的方便易用、新颖独特以及效果的丰富多样等。因而,电脑绘画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电脑绘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且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培养独特的创意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