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荠菜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YW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荠菜的生命力极强。
  从前,在农村,房前屋后,墙角旮旯,荠菜有的是,更不用说麦地田野里了。荠菜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无论土地是否肥沃,还是土壤是否疏密,只要它落地生根,便脚踏实地,默默等待春风惠雨。冬寒未尽,春寒还料峭时,它便开始吸收养分,储存能量,舒展筋骨了。细心的你这时就会发现,小路边、田埂旁,乃至湿漉漉的墙根下,稀疏的三角形叶子已探出了脑袋,纤细绿茎的荠菜和那些蓬勃而张扬的肥硕油绿的野菜相比,自有几分单薄和孤苦的气质,不禁让人怜爱驻足。
  北国的早春, 还是冰封大地,白雪皑皑,田野里见不到一丝绿意,而中原大地的田野里早已经绿油油地逼你的眼:灰灰菜、马齿苋、苦苣、苦荬、黄鹌菜、蒲公英,特别引人注目的当然是那时刻散发着淡淡芳香、遍地嫩绿的荠菜……是的,似乎只有等到荠菜遍地,清香飘荡,我们才能从空气中嗅出中原大地春天的气息。
  对荠菜,我有一种深深的情结。
  常常想起小时候跟着母亲到地里挖荠菜的情景:提着篮子,带上小挖铲,在母亲身后,蹦蹦跳跳。看到熟悉的荠菜就奔过去,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子连根挖起。如果一不小心铲高了,断了茎,荠菜叶子也就会散落在地上。儿时的我总想和母亲比赛谁先挖满篮子,当看到母亲篮子里的荠菜越来越多时,我就有点儿手忙脚乱了,后来,我干脆就连不熟悉的野菜也统统不放过……看到自己脚边满满一篮子的野菜,满满的成就感充盈心中。挖的是荠菜,留下的是念想,放飞的是心情,累并快乐着。结果固然重要,而那种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馈赠,也总会让我欢呼雀跃,兴奋不已。
  回家后,和母亲一起把与荠菜叶片很像的黄鹌菜、蒲公英挑出来,再把荠菜仔仔细细择洗干净。一阵忙碌过后,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饭桌上浓郁的荠菜香:清香十足的荠菜糊糊,荠菜素饺子,或混着小鲜肉的荠菜荤包子……特别是看到包裹着浓郁春天味道的荠菜春卷,我和姐弟们早已迫不及待,垂涎三尺了。品尝着自己亲手采挖、参与择洗、制作的荠菜春卷,我的心里更是美滋滋的。香气四溢,唇齿留香的荠菜食品,不仅为家人的生活增添了一道舌尖上的美味佳肴,也为我留下了童年最美好的记忆。
  后来,因工作原因,我远离了生我养我的乡下故土,搬家到了县城。十多年来,尽管我和妻儿经常回家看望仍坚持住在乡下的父母,却很少有机会和爱人、孩子一起再牵着母亲的手一同到田野,访绿色,探春意,挖野菜,吃荠菜;很少再有闲情逸致去触摸一種归真返璞的生活情味了。难怪白居易也会感叹:“碧荑红缕今何在,风雨飘将去不回。惆怅去年墙下地,今春唯有荠花开。”如今,由于人工大棚种植,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荠菜,但其口感和野生的相差很多。野生荠菜的营养价值丰富,可谓百蔬之冠,所以,每到初春前后,母亲都会把自己亲手挖的新鲜野荠菜择洗干净后让我们带回城里吃。哦,我想起来了:有一种思念叫牵肠挂肚。
其他文献
易老师:  不知不觉,您离开我已经22 年了。这么多年来,总觉得您就在某个地方注视着我。  那一年,因偏科严重,我高考失利。家境贫寒,做梦都想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我,遭此挫折,心情万分沮丧。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该何去何从?我好茫然,好无助。是您,把我引进了您创办的免费农民夜校,是夜校那盏明灯把我的心点亮,让我重燃信心,重新振作。  您当然知道,我们村因解放初期易姓与柳姓两大宗族为地界纠纷发生过血
期刊
20年前,我们提前为在世的父母修坟。我请风水先生看地,他说这地方好。修好两座坟后,父母都说好。母亲还说,就算死了,也可以闭上眼了。  母亲走的那年,医生说:“这次你们真要安排好老人的后事了。”我们明白。母亲也清楚,说她想回家,还说故乡老人们都是这样的,不能死在外面。回到家,邻居都说母亲出院就好了,没有人点醒这是回光返照。第二天,母亲说不了话,只是疼痛地看着身边的人。因她说不了话,她的许多旨意身边的
期刊
我上初中时,学校距家6公里。每天穿着妈妈做的布鞋,背着妈妈做的书包,在土路上跑着、跳着,一个来回3个小时,妈妈很惦记。  一天,妈妈去姥姥家回来时,牛车上多了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已看不出是什么牌。爸妈忙活了两天才能骑走。鞍座和脚蹬板是爸爸用木板做的,妈妈用厚厚的棉布包在木鞍座与没有把套的车把上,至今记得坐垫套的黄格布。内胎是新买的,气打足了能看见外胎鼓起的大包。骑时除了车铃不响哪儿都响,只有车闸好使
期刊
“沙沙、沙沙、沙沙……”一片片杏叶,一个个天使,从人间仰望的高处,从不经意间,雪花般纷纷跳下。  这是山城重庆,冬天赐予的一道美好风景。我喜欢这样的宁静:漫天杏叶,黄灿灿的,一片一片,从枝頭,从高空,义无反顾,向着泥土的方向奔去……我挚爱这样的画面:一夜间,山城大街小巷,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仿佛神笔马良,给这座城市勾勒出一幅落叶飘飘的动画。  上班途中,我下意识地驻足,数了数,一行行杏叶落雁一般,朝
期刊
永和九年的那一个日子,兰亭边云集天下的豪情才气,四十二位雅士,临流赋诗惠风和,酒樽举,长袖飘逸。  如果没有一片天朗气清,就没有魏晋风流,一地诗句。如果没有一席谈笑风生,就没有寒雨轻狂,暖風含蓄。如果没有心的自由放纵,就没有爱的奔放,水墨淋漓。如果没有醉意阑珊王羲之,就不会有千古流芳《兰亭序》。  时光柔软的那一次相遇,眉眼间,弥漫三月的春天气息,座上皆豪逸,洒脱无余,一觞酒,一首诗,漂流而去。
期刊
十月秋深,潦水消尽,高木苍瘦,人间陡然静寂了。正是听虫的好时节。  “喓喓、喓喓”一声声,声声入了心。书房内,也不知那只蟋蟀来自哪儿,藏在哪儿,像一个从聊斋里飘入我房间的女子,吹一管寒箫,音凉如水。其实,不必寻它,只需年年此时静坐下来,等它——听这好声音,养一心喧嚣后的静寂。  当然,这只秋虫,不仅仅属于我,它属于很多善于听心的人。也许,它是《诗经》中的那只蟋蟀,一不小心,在这十月的深夜入了我床下
期刊
我的父母是老师,生前颇为节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因为兄弟姐妹多,全家生活过得异常困难。父母临终前没留下什么遗产,但要说父母没有留下一点儿东西也不是,父母走后,留下了一辈子用心血做的一层红砖房和一大摞这个证那个证的,银行卡就没有了。  临终前,父亲把当时仍未结婚的我叫到床前,郑重其事地交代了一件“神圣使命、千秋伟业”。  “儿啊!你一定要把第二层红砖房盖起来!”  我潸然泪下,自我懂事以来,印象里
期刊
印象中,已经好几年没有去浴池洗过澡了。  那天,陪妈妈散步时,她有点儿小心翼翼地问我:“你有空吗?有空陪我去浴池洗澡吧。”我惊讶地说:“咱们在家里洗不是挺好吗?为啥去浴池?”她说:“我想去浴池洗澡,那儿洗着舒服畅快。好长时间没给你搓过背了,还想给你搓搓背。”我赶紧答应:“好,今晚咱们就去。”  掂着一兜要换洗的衣服、毛巾、梳子,和妈妈走在去浴池的路上。想起来,妈妈整理这些的时候明显很兴奋,她絮絮叨
期刊
小时候,奶奶家里养了三窝蜂,用箩筐一样大小的圆木罐倒悬在屋顶,每到深秋,抬头张望,便可以看到麦浪一样鲜黄的蜂蜜挂在木罐里,像农舍屋檐下一簇簇的玉米棒。  仆人都渴望尝尝蜜糖,但外太公常常带着一条鞭子在屋里晃来晃去。他是要以蜜糖换洋枪和银子的。  曾有一个叫阿狗的仆人,因偷吃蜜糖被外太公抽打了一顿,死得很惨。外太公常常拿这件事来教训别的仆人,虽然他们很规矩,但仍得不到信任。所以,蜜糖的挑运和抛售都由
期刊
周末回老家,我去看看乡下空着的房子,我惊喜地发现院子里的那棵桂花树不知何时已经开得很茂盛了。看树上金黄色的小花挤挤挨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地缀满枝头,清香扑鼻,忽然觉得很对不起它,半个月没来了吧,马上就得走,今年连采摘的工夫都没有。初绽的时候,没能见证,再来,是否就是满地的桂花雪了?  带着对家乡桂花的牵挂,再走进嘉绿苑公园,我发现原来这里的桂花也早就开了。也许因为是暗香,也许因为花朵太小,又也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