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观察•实验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细读书,多设问,培养自学能力
  物理学知识是物理现象本质的反映,它向人们叙述了这些现象及其基本规律.不过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物理语言则是严肃的、准确的,通常是精心设计的.既然语言的教学离不开阅读,因此物理阅读这种教学方法,就有了它的必然性、合理性.物理阅读过程与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包含对语言文宇、物理量符号、术语、公式、图像等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形成和内化,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同时,物理阅读又是一个不断假设、猜想、推理这样一种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由于物理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和严谨性、抽象性等诗点,使得物理阅读又有不同于一般阅读的特殊性.认识如下这些特殊性,对物理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教材的阅读,主要包括课前阅读,课堂阅读和课后阅读.
  课前阅读,有的放矢,根据课本内容的不同,结合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想.通过阅读,对新课内容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弄清知识点,找出重点、难点,作出标记,以便在课堂上听教师讲解时突破,攻克难点.
  课堂阅读,就是在进行新课的过程中阅读,对于那些重点知识概念、规律等要边读边记.对于关键的字、词、句、段落要用符号标志,只有抓住关键,才能深刻理解,也才能准确掌握所学的知识.精读细抠,明确概念、规律的内涵和外延.在阅读时,若遇疑难,要反复推敲,为什么这么说,能不能那样说,为什么,弄清其原因.对教材上的各种结论,不仅要善于从正面提出问题,还要善于反向思考.如“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而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物体是不是都没有受到外力作用呢?通过反向思考,有助于弄清结论成立的前提,并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阅读,结合课堂笔记,在阅读的基础上勤总结、归纳.新课结束或学完一章后,结合课堂笔记去阅读,及时复习归纳,把每节或每章的知识按“树结构”或以图表形式归纳,使零碎的知识逐步系统化、条理化.通过归纳,可以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网,结成体,以便加深理解,使知识得到升华.
  二、细观察,会观察,培养观察能力
  观察是学习物理获得感性知识的源泉,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初中阶段主要观察物理现象和过程,观察实验仪器和装置及操作过程,观察物理图表、教师板书等.(1)观察要有主次,如在观察水的沸腾时,要围绕下列问题观察:沸腾前后气泡发生的位置、气泡大小、多少,温度计的读数怎样变化(2)观察要有步骤,复杂的物理现象,应按照一定的步骤,一步步地仔细观察.如在“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中,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要观察所使用的压强计,观察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U形管两边液面出现的高度差,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将水倒入烧杯中,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是否出现高度差,根据观察判断水的内部是否存在压强;保持金属盒所在的深度不变,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各个侧面,比较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有什么关系;将金属盒放入不同深度,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怎样改变;观察在同一深度清水的压强和盐水的压强是否相同.(3)观察时要思考.如在引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前做有关演示时,当观察了同一高度处的小车从斜面上分别经过毛巾、棉布、木板表面时运动的距离越来越远后,要认真思考:小车在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大小跟什么有关?当小车在光滑的平面上无阻力运动时,运动的距离将有多远?经过观察、思考、推理后,加深对定律的理解.
  三、勤实验,会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研究物理学的根本方法.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它对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能力,提高实验技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实验是连接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实验首先为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奠定了表象基础,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个具体形象的物理模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由抽象思维形成具有思维特征的物理模型.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感知,那么在主体和认识客体间就缺少必要的中介物.例如,在讲电和磁的关系时,只有做好实验,学生才能发现、理解电生磁、磁生电、磁场对电流有作用等物理现象,形成清晰的物理模型.
  学生头脑中有时积累了一些感性材料、生活经验,但有些经验是模糊的、动摇的、甚至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进行生动演示,突出主要部分,使模糊的得以鲜明,对错误的加以改正.例如: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运动和力有些模糊的认识.在教学中就要做好斜面小车实验,分析实验,推出牛顿第一定律,在这基础上更好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在头脑中形成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正确模型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学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处处考虑如何让学生学得明白,学得深刻,学得扎实,学的灵活,学得有用,要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探究性教学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理念,即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物理教学的内容。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进行物理教学,合理地使用教学工具、选择教学形式和内容,通过各种教学环节,建立概念得出规律,符合现代物理教育理念。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探究性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初中物理探究性教学实践做了反思。  一、探究性教学的认识问题。有的教师认为探究性教学就是做物理实验。这种概念是不正确的,物理探究
期刊
一、问题起因    在一次听课中曾有这样的一个对话,“为什么要学压强?”“为了考试。”听了真想笑但又笑不出来。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知道学它有什么用只知道是为考试,降低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所以,物理教学不能忽视这个为什么教学即这个“理”字,要培养学生说理、明理、论理、用理,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    二、问题症结    反思教师为
期刊
物理教学要真正做到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就必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学生有了提问和质疑的意识,学生对所学知识才有探究的兴趣,才会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心理倾向。笔者认为,学生物理知识和规律的获得应该经历“质疑-探究-感知-释疑-内化”这样系统的思维过程,而这一获知过程中,质疑是前提,是揭示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的原动力所在,也是其科学素养得以提高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质
期刊
近年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在高考中经常出现,这类问题的解决涉及了很多数学思想和方法,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学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本文对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作一分析。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方法可按以下顺序进行选择。
期刊
新理念教学倡导尊重学生,体现创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创设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教学的环境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荷兰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自己把要学的知识去发现或创造出来.”学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究事物的本能与需要,这种本能和需要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它来激发学
期刊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习兴趣是一种自觉的动机,具有追求探索的倾向,是数学学习中具有创造性态度的重要条件.数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力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浓厚的兴趣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注意集中于数学学习,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学习,并乐于迎接学习中的各种挑战.在教学中如何吸引学生、启发学生、提问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
期刊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的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苏科版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材能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习生活实际中的数学知识.它既有生动有趣的数学探究性活动,又有丰富内涵的研究性课题学习;既有动手操作为主的数学实验,又有动脑思维为主的思辨研究,可以作为学生数学课外活动素材使用.  一、数学活动课的认识  数学活动课就是从教育目标出发,以学生的学习兴
期刊
人们受到惯性思维和方法的影响,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学生经常对公式法则的顺向使用,更容易囿于原有的解题模式,尤其是遇到下面不易解决或具有特殊关系的问题时,常常是“落套”,而不能跳出“圈外”,其结果很容易形成了“细绳拴大象”中的“象”。
期刊
近年来高考中常遇到有关焦点三角形的计算问题,这类题目通法是根据定义求解,但在具体解题时常常因为计算量大而半途而废.若能借用焦点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SF1PF2  =b2tan  θ2  =  c|y0|  =12  PF1PF2sin∠F1PF2  (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或  SF1PF2  =b2cotθ2  =c|y0|=12  PF1P
期刊
抽象函数的推理问题是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它着重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抽象函数问题由于没有给出解析式,故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其性质隐而不露,常使学生感到“无法可依”.本文将结合实例就这类问题的解题规律及一般思路作一分类解析,以便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抽象函数问题分类解析如下.    1.一次函数型  例1 已知函数f(x)对一切实数x、y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