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院校选修课中,存在着教学管理不够规范、缺少对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成果评估、选修科目少等问题。要有效开发选修课,学校应加强管理与评估,提高教师的素质。
关键词:职业院校;选修课开发有效途径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实质上是课程结构的设计。这里包括课程整体结构即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具体结构即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设计。在实际工作中,课程开发主要指课程标准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载体即教材的编写,是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应达到的目的、选择的内容、采取的结构、评价的标准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职业院校选修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它有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职业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很多课程缺乏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相对不够完整。另外,选修课一般安排在课外时间,客观上也使教学质量的监控难度增加。选修课的考核多采用考查形式,个别抱着混学分心态的学生平时不去上课,考核时则借同学的笔记来应付。任课教师因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做到上课点名,也有个别同学代替别人答到等现象,因而即使有学生缺席,也难以被发现。这就造成出现选而不修、修而不考、考而为学分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影响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缺少对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成果评估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选修课的开发活动,指定了开发者,但却没有纳入学校的整个工作之中,以致选修课的开发成了额外工作,教师不得不在本已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成了个人行为,参与者之间缺乏配合、交流,使本来就不足的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共享;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局限于个人的经验,其开发过程到不得及时的指导,使课程开发成为个人的经验总结。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缺乏应有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三)选修科目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以来,高职院校要求学生要选修够10个学分或全部学分的10%-15%才能拿到毕业证。有的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不久,甚至有的学校刚刚开始实行学分制,学院领导没有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宣传,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目少,加上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不够重视,有的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修够选修课程的学分。
二、开发选修课的意义
(一)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职业院校开发选修课,可以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职业院校的教师结合本专业的优势、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即将开发的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而且有利于形成地区特色,并能解决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缺乏配套校本课程的问题,有利于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急剧变革、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提出了富有弹性的要求。注重实用与就业的职业教育,需要采用灵活的课程,更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选修课程贴近市场需求、灵活性强,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原来的课程内容作出调整,也能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规格变化而灵活进行修改,甚至还可以根据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设置。
(二)有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是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开发是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的开发本身就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选修课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观、师生观。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旋律,鼓励学生探究,允许学生质疑、问难、犯错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也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是有助于教师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必须精通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参与的教师要随时吸收新知识,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开发课程和驾驭课程,并能运用自如,引导学生走向本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双师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需要的人才。
(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是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发各种活动课程,如文化艺术类(艺术欣赏、文学欣赏、中国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与风土人情),体育健康类(生命的奥妙、大学生心理健康、跆拳道、武术、羽毛球)课程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热爱体育、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开发提高和拓展型课程,如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辅导课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析检验工技能竞赛、化工仪表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盆模拟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微机调试员竞赛、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控技能拓展)、学科性专题研究讲座(自动化与市场经济、现代糖品生产与消费)、社会性问题探讨(婚姻家庭继承法)和辩论会等课程。教师通过这些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
三、开发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加强管理与评估
有计划安排选修课的开发。职业院校应有计划让学生在一、二年级修完所要求的选修课学分。教务处可以根据在校生的人数,计算出每学期应开的选修课门数,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实习前修完选课程。学院可以把选修课开发任务下达到每个系部,系部领导动员,充分调动各系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一些专业拓展课程为系部选修课。另外,可以把选修课安排在每天下班前完成,这样方便学生上课,有利于教师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院教学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高职院校应对已开发的选修课进行评价。课程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有三种类型:课程开发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论证;行政部门评审。在评价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自评与他评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应全面考察课程开发的外在因素以及内在的具体条件,认真倾听课程开发教师 的意见和要求;正确看待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成功与失败,尊重开发者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给开发者提供清楚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使课程开发教师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把课程专家请到学院来,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向老师们阐明课程原理,提供课程开发的一般方法,并具体地指导某门课程的开发。这种细致的指导不仅不会阻碍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恰恰正是教师创造能力的源泉。尤其对项目课程开发而言,专家与教师的深度对话应当成为其主要的工作方式。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有敬业精神,在自己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拓,锐意创新,在专业技能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应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力争成为多面能手,做“双师型”教师,为选修课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三)多种开发模式并存
以本校开发的选修课为主。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实训环境,并对开发课程的教师给予奖励,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重视科研,重视课程开发。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从一门到多门,从不成熟到成熟。本校教师开发的选修课基本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
以合作开发的选修课为辅。校际合作开发选修课,可以资源共享,取长补短,降低成本。本校教师与专家合作开发的选修课,前沿性较强,但适应性稍弱。本校教师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选修课,理论先进、资料翔实,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稍弱。教师与领导合作开发的选修课,因为教师与领导对学院的情况最了解,所以开发出来的选修课较适合职业学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艳,微型课程——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角[J]_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3]肖自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职业院校;选修课开发有效途径
课程开发,也称课程设计、课程编制,实质上是课程结构的设计。这里包括课程整体结构即课程方案的设计,课程具体结构即课程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设计。在实际工作中,课程开发主要指课程标准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以及课程载体即教材的编写,是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所应达到的目的、选择的内容、采取的结构、评价的标准进行的可行性研究。职业院校选修课程开发是一种课程开发,实际上是一种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它有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职业院校选修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管理不够规范,教学质量难以监控
高职院校对选修课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教师对选修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很多课程缺乏统编教材,教学内容也相对不够完整。另外,选修课一般安排在课外时间,客观上也使教学质量的监控难度增加。选修课的考核多采用考查形式,个别抱着混学分心态的学生平时不去上课,考核时则借同学的笔记来应付。任课教师因时间关系往往只能做到上课点名,也有个别同学代替别人答到等现象,因而即使有学生缺席,也难以被发现。这就造成出现选而不修、修而不考、考而为学分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选修课的重要性认知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因素影响选修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缺少对课程开发的指导和成果评估
尽管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选修课的开发活动,指定了开发者,但却没有纳入学校的整个工作之中,以致选修课的开发成了额外工作,教师不得不在本已繁忙的工作中挤时间;校本课程开发往往成了个人行为,参与者之间缺乏配合、交流,使本来就不足的课程资源不能很好共享;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局限于个人的经验,其开发过程到不得及时的指导,使课程开发成为个人的经验总结。学校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成果缺乏应有的评估和奖励机制。
(三)选修科目少,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以来,高职院校要求学生要选修够10个学分或全部学分的10%-15%才能拿到毕业证。有的职业院校实行学分制不久,甚至有的学校刚刚开始实行学分制,学院领导没有在教师和学生中大力宣传,教师开设的选修课目少,加上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不够重视,有的学生临近毕业还没有修够选修课程的学分。
二、开发选修课的意义
(一)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特点,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职业院校开发选修课,可以弥补现有课程的不足。职业院校的教师结合本专业的优势、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发展的方向以及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制定即将开发的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而且有利于形成地区特色,并能解决项目教学法实施过程缺乏配套校本课程的问题,有利于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深入。
社会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的急剧变革、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人才提出了富有弹性的要求。注重实用与就业的职业教育,需要采用灵活的课程,更需要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选修课程贴近市场需求、灵活性强,可以根据行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对原来的课程内容作出调整,也能根据当前的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规格变化而灵活进行修改,甚至还可以根据对未来行业发展趋势的预测进行设置。
(二)有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一是有助于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学校是为学生存在的,课程开发是为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的开发本身就是以学生为本,所以参与选修课的开发有利于教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课程开发有利于形成新课程理念的学生观、师生观。校本课程开发使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自主、合作、探究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主旋律,鼓励学生探究,允许学生质疑、问难、犯错误。这不仅有利于学生自身知识的拓展、能力的形成、个性的张扬,也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是有助于教师更新学科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必须精通专业知识,熟悉该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参与的教师要随时吸收新知识,不断充实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合理科学地开发课程和驾驭课程,并能运用自如,引导学生走向本学科的深度和广度。课程开发需要教师具备各方面的知识,视野宽广、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双师型”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中最需要的人才。
(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一是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开发各种活动课程,如文化艺术类(艺术欣赏、文学欣赏、中国文化、中国旅游地理与风土人情),体育健康类(生命的奥妙、大学生心理健康、跆拳道、武术、羽毛球)课程等,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丰富学生的生活,陶冶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艺术、热爱体育、热爱自然的热情,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是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开发提高和拓展型课程,如省级以上技能竞赛辅导课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分析检验工技能竞赛、化工仪表技能竞赛、化工总控工技能竞赛、生物技术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盆模拟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微机调试员竞赛、大学生机械设计与制造创新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数控技能拓展)、学科性专题研究讲座(自动化与市场经济、现代糖品生产与消费)、社会性问题探讨(婚姻家庭继承法)和辩论会等课程。教师通过这些课程,可以指导学生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校就业率。
三、开发选修课的有效途径
(一)学校加强管理与评估
有计划安排选修课的开发。职业院校应有计划让学生在一、二年级修完所要求的选修课学分。教务处可以根据在校生的人数,计算出每学期应开的选修课门数,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实习前修完选课程。学院可以把选修课开发任务下达到每个系部,系部领导动员,充分调动各系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开发一些专业拓展课程为系部选修课。另外,可以把选修课安排在每天下班前完成,这样方便学生上课,有利于教师按质按量完成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院教学部门的管理与监督。
高职院校应对已开发的选修课进行评价。课程评价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概有三种类型:课程开发教师自我评价;同行专家论证;行政部门评审。在评价过程中,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科学性和可行性的关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关系、自评与他评的关系。在评价过程中,应全面考察课程开发的外在因素以及内在的具体条件,认真倾听课程开发教师 的意见和要求;正确看待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成功与失败,尊重开发者的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给开发者提供清楚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使课程开发教师充分利用评价结果。
(二)提高教师的素质
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把课程专家请到学院来,指导教师进行课程开发,向老师们阐明课程原理,提供课程开发的一般方法,并具体地指导某门课程的开发。这种细致的指导不仅不会阻碍教师创造能力的发挥,恰恰正是教师创造能力的源泉。尤其对项目课程开发而言,专家与教师的深度对话应当成为其主要的工作方式。
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新形势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积极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的教学方法。职业院校的教师应有敬业精神,在自己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开拓,锐意创新,在专业技能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应有深厚的知识积累和专业造诣;力争成为多面能手,做“双师型”教师,为选修课的开发创造有利条件。
(三)多种开发模式并存
以本校开发的选修课为主。随着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职业院校越来越重视本校科研水平的提高,不断完善实训环境,并对开发课程的教师给予奖励,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专业教师重视科研,重视课程开发。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在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从一门到多门,从不成熟到成熟。本校教师开发的选修课基本能满足在校生的需求。
以合作开发的选修课为辅。校际合作开发选修课,可以资源共享,取长补短,降低成本。本校教师与专家合作开发的选修课,前沿性较强,但适应性稍弱。本校教师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发的选修课,理论先进、资料翔实,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稍弱。教师与领导合作开发的选修课,因为教师与领导对学院的情况最了解,所以开发出来的选修课较适合职业学院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李艳,微型课程——高职校本课程开发的新视角[J]_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1)
[3]肖自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驱动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
[4]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5]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