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是与社会及文化环境密不可分的。社会文化的提高是受教育教学来承载的,新学科、新专业的发展又依托于社会文化所存在。开办一个新专业,没有生源,或是培养学生无处就业,这样的专业就很难发展甚至灭亡。从电子管风琴传入我国,业内的识之士就意识到在高等音乐院校开设电子管风琴专业的必要性,教育家们抓住机遇,顺应了时代潮流,开拓了这一新教学领域。专业教育的繁荣同时有促进了电子管风琴专业的发展,社会又会产生新的需求。社会需要人才,学院输出人才,这就是哲学经济中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在这种“供给关系”的作用下,电子管风琴的教育事业才会顺应时代大潮,创新这一时代领域。
关键词:教育 体制
电子管风琴转瞬间已有近30年的历史,虽然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有着一定的发展,但发展仍有些缓慢,要总结过去历史,并中得到些受益匪浅的经验,在总结中不断思索、探索并发现中国电子管风琴在教育发展中的缺点和不足。电子管风琴必须走出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
1、政府、学校的政策性支持不够,资金投入少
对于电子管风琴来说,是由沈阳音乐学院的沈晓明教授把电子管风琴引入国内,走人过门以来,政府对各大院校的电子管风琴专业的投入不多,学校举办的很多文艺活动,所需乐器的配备,教师的选聘,音乐会的举办等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各个院校运用自己的经费自行解决,刚传入中国时电子管风琴的价格相对较昂贵一些,所以配备起来较困难,所以配备了极少数量的乐器,所以普及到全国各大院校不是很容易。所以希望政府能为了培养国民的普遍音乐素质,能对电子管风琴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便电子管风琴有更雄厚的使用设备。
2、当前教育体制的限制
国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丰富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学习,减轻学生负担,但升学是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学校的最大压力。很多学生在学校忙功课,回家忙课程提高(培训辅导班),无暇顾及音乐爱好和兴趣。就算社会上开有音乐培训班,也是为了升学的手段之一,或者是为了考取艺术院校,因此,在电子管风琴发展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狭小。
3、电子管风琴专业基本应从基础抓起
对电子管风琴的错误认识,因为电子管风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产品的产物,也有人误认为伴奏花哨,他被误认为是“大玩具”,难等大雅之堂,其实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技艺手法上要求相当严格,要求全身的很多部位同时运动,协调配合,它的奏法上都有很规范的要求,首先要学习电子管风琴要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也就是说要想更好的使身体的很多部位更好的协调配合,要先将两只手很好的配合,然后才是双脚的演奏,这就表明了要想发展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就应该从基础抓起,对双手的配合有着很强的能力。
4、政府、院校对电子管风琴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电子琴的学习者数量逐年增加,慢慢普及,被人们所认识。从小能够培养音乐的感觉,音乐素养。电子管风琴虽已有30年的发展光景,还未被人们所认知,直至2011年春晚,“玖月奇迹”的出现,让人们从未闻、未见到了解、认识。使电子管风琴这件乐器变得众所周知。它具有多种音色、多种节奏,表现各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和人类对宇宙世界赋予想象的梦幻音色,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单人就可以演奏出的、极具魅力的、是大型乐队音响效果般的音乐,是手脚并用的乐器等突出特点,被称之为“神器”。这对促进电子管风琴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电子管风琴要想得到发展就应常通过媒体,把更多、更好的演奏家推出来,让大家对电子管风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很认识,多举办学术交流会、课题研讨会、观摩会、以及巡回性质的专场音乐会,这些成为我们大家专业实践活动的一个探索焦点。这种认识让电子管风琴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凝练清晰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所有名校,一个共同的特点。当然,这与高等院校的历史文化关系极大,是几代人探索中产生结果,是学校历史光荣的传承,更是现代教师团队的结晶。对于电子管风琴来说,要想在众多音乐专业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并壮大发展其关键是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对于电子管风琴的教学,我国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音乐教育体系中有关电子管风琴相关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虽已建立了培养目标,但是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并且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多少先进经验借鉴,因此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教学上没有具体的章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明确的办学思想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每门专业课程要想成功,必然有一套它自己成功的、独到的办学理念作为支撑,明确了办学理念也就明确了该专业办学模式运行的基本思路。沈阳音乐学院从办学以来,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艺术教育的教学特点,明确地提出了“面向社会,为了就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促进了电子管风琴教学的进步与规范化,各大院校认识到电子管风琴的重要性,开展专业教育,就业者从业于诸多音乐院校.这样的模式又为学习者提供了升学就业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有良好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最合适的人才。培养的人才要优秀、要一专多能,而且要适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子管风琴专业课程如果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按部就班的教学,不考虑现代化社会需要发展的要求,不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就一定无法继续向前推广和发展,如果持续维持发展现状,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杠杆,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教育家、演奏家,使专业不断做强、做大,从而普及到各所院校,以至推广全国。
参考文献:
[1]王晓伟.浅谈钢琴协奏曲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和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2]尚方.电子管风琴教学探索[J].剧作家.2008(02)
[3]刘蕾.浅谈管风琴與羽管键琴的历史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关键词:教育 体制
电子管风琴转瞬间已有近30年的历史,虽然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有着一定的发展,但发展仍有些缓慢,要总结过去历史,并中得到些受益匪浅的经验,在总结中不断思索、探索并发现中国电子管风琴在教育发展中的缺点和不足。电子管风琴必须走出自己的一条教学之路。
1、政府、学校的政策性支持不够,资金投入少
对于电子管风琴来说,是由沈阳音乐学院的沈晓明教授把电子管风琴引入国内,走人过门以来,政府对各大院校的电子管风琴专业的投入不多,学校举办的很多文艺活动,所需乐器的配备,教师的选聘,音乐会的举办等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各个院校运用自己的经费自行解决,刚传入中国时电子管风琴的价格相对较昂贵一些,所以配备起来较困难,所以配备了极少数量的乐器,所以普及到全国各大院校不是很容易。所以希望政府能为了培养国民的普遍音乐素质,能对电子管风琴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以便电子管风琴有更雄厚的使用设备。
2、当前教育体制的限制
国家不断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丰富学生的物质文化生活学习,减轻学生负担,但升学是大多数的学生、家长、学校的最大压力。很多学生在学校忙功课,回家忙课程提高(培训辅导班),无暇顾及音乐爱好和兴趣。就算社会上开有音乐培训班,也是为了升学的手段之一,或者是为了考取艺术院校,因此,在电子管风琴发展空间被挤占的越来越狭小。
3、电子管风琴专业基本应从基础抓起
对电子管风琴的错误认识,因为电子管风琴是现代电子科技产品的产物,也有人误认为伴奏花哨,他被误认为是“大玩具”,难等大雅之堂,其实电子管风琴的演奏技艺手法上要求相当严格,要求全身的很多部位同时运动,协调配合,它的奏法上都有很规范的要求,首先要学习电子管风琴要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也就是说要想更好的使身体的很多部位更好的协调配合,要先将两只手很好的配合,然后才是双脚的演奏,这就表明了要想发展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就应该从基础抓起,对双手的配合有着很强的能力。
4、政府、院校对电子管风琴在社会上的宣传力度不够
近年来,电子琴的学习者数量逐年增加,慢慢普及,被人们所认识。从小能够培养音乐的感觉,音乐素养。电子管风琴虽已有30年的发展光景,还未被人们所认知,直至2011年春晚,“玖月奇迹”的出现,让人们从未闻、未见到了解、认识。使电子管风琴这件乐器变得众所周知。它具有多种音色、多种节奏,表现各音乐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节奏类型,丰富多彩、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和人类对宇宙世界赋予想象的梦幻音色,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单人就可以演奏出的、极具魅力的、是大型乐队音响效果般的音乐,是手脚并用的乐器等突出特点,被称之为“神器”。这对促进电子管风琴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电子管风琴要想得到发展就应常通过媒体,把更多、更好的演奏家推出来,让大家对电子管风琴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很认识,多举办学术交流会、课题研讨会、观摩会、以及巡回性质的专场音乐会,这些成为我们大家专业实践活动的一个探索焦点。这种认识让电子管风琴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凝练清晰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是所有名校,一个共同的特点。当然,这与高等院校的历史文化关系极大,是几代人探索中产生结果,是学校历史光荣的传承,更是现代教师团队的结晶。对于电子管风琴来说,要想在众多音乐专业中办出自己的特色,并壮大发展其关键是要明确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理念。对于电子管风琴的教学,我国正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音乐教育体系中有关电子管风琴相关专业发展时间较短,虽已建立了培养目标,但是指导思想尚不明确,并且在发展的同时没有多少先进经验借鉴,因此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教学上没有具体的章程,缺乏系统性、规范性,明确的办学思想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专业发展的方向,每门专业课程要想成功,必然有一套它自己成功的、独到的办学理念作为支撑,明确了办学理念也就明确了该专业办学模式运行的基本思路。沈阳音乐学院从办学以来,不断摸索,形成自己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和艺术教育的教学特点,明确地提出了“面向社会,为了就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促进了电子管风琴教学的进步与规范化,各大院校认识到电子管风琴的重要性,开展专业教育,就业者从业于诸多音乐院校.这样的模式又为学习者提供了升学就业的机会,从而促进了电子管风琴专业教学的良性循环,使学生有良好的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为社会和企业输送最合适的人才。培养的人才要优秀、要一专多能,而且要适合该专业的培养目标。
电子管风琴专业课程如果一直延续着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按部就班的教学,不考虑现代化社会需要发展的要求,不在教学上不断创新,就一定无法继续向前推广和发展,如果持续维持发展现状,必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电子管风琴专业教育必须进行自主创新,以市场为导向,以教学质量为杠杆,来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教育家、演奏家,使专业不断做强、做大,从而普及到各所院校,以至推广全国。
参考文献:
[1]王晓伟.浅谈钢琴协奏曲在双排键电子琴上的改编和演奏[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4(04)
[2]尚方.电子管风琴教学探索[J].剧作家.2008(02)
[3]刘蕾.浅谈管风琴與羽管键琴的历史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