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其他学科——乙醇胺塑化木薯淀粉可生物分解材料研究

来源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乙醇胺对木薯淀粉进行塑化,制备了乙醇胺塑化木薯淀粉(EPTS)可生物分解材料.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明,原木薯淀粉颗粒被破坏,乙醇胺已经渗透到木薯淀粉颗粒内部,成功地塑化了木薯淀粉,使其成为均一连续相;将不同乙醇胺含量的EPTS在相对湿度50%(RH=50%)的环境下保存14d,力学测试得出:w(乙醇胺)=30%塑化的EPTS拉伸应力达到7.48MPa,应变为108%,杨氏模量和断裂能分别由乙醇胺塑化玉米淀粉(EPCS)可生物分解材料的75.32MPa、2.305N·m上升到EPTS的93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20年来,许多世界著名跨国公司依靠其品牌和名牌在中国开国际激烈的竞争,美国宝洁公司(Proctor&Gemble Co)是典型之一。
福州市闽侯县博物馆藏有一件清代龙眼木圆雕弥勒佛像。这件木雕作品通高60.5厘米,座高10厘米,宽55.6厘米,厚36.3厘米。底座与雕像皆为龙眼木雕成,呈现龙眼木自然的红棕色。底为荷叶形,底下有四个云头足。弥勒佛右腿弯曲,左腿自然下垂,以洒脱不羁、自然随意的姿态,斜坐于五谷袋上。隆额广颐,笑态可掬,肥厚的双耳下垂至肩。圆润多肉的肩头随意披着一件宽大的衣衫,袒胸露腹。右手靠于弯曲的右膝上,小手指勾垂
期刊
在甘肃清水县西汉名将赵充国陵园内,有一通北周天和二年(567年)的造像碑(被命名为“鲁恭姬造像碑”)。该碑质地为砂岩,碑形呈拱顶碑状,高200厘米,宽85厘米,厚56厘米,右下角微缺。据志书记载,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清水大地震,该石碑被深埋于地下。清道光初年,此碑出土于清水县城北李崖石佛坪。2003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该碑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过酸洗脱灰及腐殖酸提取等方法对伊敏褐煤进行处理,并应用ICP-MS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了稀土元素测定。在对脱灰前后稀土元素与灰分和C、H、O等有机组成元素的相关性以及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