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一起奔跑的人生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hf_l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5月,美国波士顿,中国留学生丁丁刚从哈佛大学法学院LLM(相当于国内法学硕士——作者注)毕业,转身又将投入美国司法考试的准备中。
  29年前,因宫内缺氧,丁丁一出生就被诊断患重度脑瘫。在5份病危通知书以及“将来非瘫即傻”的预言面前,妈妈邹翃燕选择将他留下。
  2007年,丁丁以660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6年考入哈佛。丁丁说,能做妈妈的儿子很幸运。
  邹翃燕是一名单亲妈妈,对她来说,这29年的生活,是一场与儿子一起奔跑的人生马拉松。
  孩子生下来的揪心一幕,刻在邹翃燕的记忆中:全身发紫,不哭也不闹,双眼紧闭。转院抢救,孩子小小的鼻孔一个插着输氧管,一个插着鼻饲管。护士来打针,扎不进,汗珠一滴滴落在孩子皱巴巴的脸上,孩子还是没有丝毫反应。
  “重度脑瘫,没抢救价值了,救下来也非瘫即傻。”医生隔一会儿就来说一遍,“为了孩子和你自己的未来,仔细想想,下决心吧。”
  那晚,邹翃燕把儿子搂在怀里,一夜无眠。江汉平原夏夜的燥热,似乎与她无关。她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儿子耷拉的眼皮上,“我是妈妈,你看看我呀!”“这世界挺美的,你好不容易要走一遭,睁开眼看看!”……
  凌晨5点,孩子终于有了反应——哼唧了一声,像小猫一样。随后终于哭了。医生说,能哭出来,命保住了,但今后的路必将“痛苦艰辛又漫长”。
  她给孩子起名丁丁(第二个字念“zhēng”——作者注)。这是因为她想起《诗经》里“伐木丁丁,鸟鸣嘤嘤”的诗句,砍伐大树都有响动,她希望他至少能在这世界留一点声响。
  让丁丁活下来,是第一个层次。怎样让他活得好一点?这个“好”,照邹翃燕的理解:肢体各项功能逐渐接近正常人,要有一技之长,要有阳光的心态,能在有所作为中体味活着的趣味与价值。
  丁丁1岁前接受检测,智力没问题,但轻度偏瘫,左脚活动不灵活,有运动障碍。他总是流口水,双手没力气,握不住东西,两岁半才勉强学走路。
  邹翃燕带着丁丁四处求医。原湖北中医学院疑难杂症科的医生告诉她,脑瘫按摩治疗,3~6岁是黄金时期,但需持之以恒地科学训练。
  每周按摩3次。邹翃燕下了班,骑自行车带丁丁去。路并不好走。一次下大雪,自行车倒在水坑里,他滚到了地上。妈妈把他扶起来,车倒了;把车扶起来,他又倒了……他哭了,妈妈也哭了。
  娘儿俩泥猴儿似的到了医院。医生感叹:“看这天气,以为你们俩不会来了。”“就是下刀子,也要来。”妈妈斩钉截铁地说。
  每次按摩一个小时,背部的皮被捏起来,一点点捻过。3岁的丁丁疼得龇牙咧嘴,他求妈妈不要去了。
  邹翃燕很清楚,有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如果有很多理由,我就会不断原谅自己”,那就没法坚持了。她必须保持理性——尽最大努力,为丁丁的命运多争取一点逆转的机会。
  走过一路艰辛,希望就像清晨的阳光挣脱云翳,最初是一丝一丝,后来是一缕一缕。
  5岁多,丁丁终于可以双脚同时离地跳一下了。那天,丁丁在院子里逮着人就大喊:“你看我会跳、我会跳!我跳给你看!”那天,丁丁兴奋的样子似乎仍在邹翃燕眼前。
  丁丁小时候,学握笔、用筷子都是艰巨的任务。光这两样,就学了一年。长大后,他感谢有这样明智的妈妈——一桌人吃饭,如果他不用筷子,别人会好奇,还得跟人解释自己患有脑瘫,既麻烦又伤自尊。
  丁丁行动不便,但也造就了做事专注的性格特点。上小学三年级前,因為手指不够灵活,丁丁写字慢。邹翃燕为丁丁申请考试延时,一开始20分钟,逐渐缩短到5分鐘。四年级后,丁丁写字的速度赶了上来,延时停止。
  “妈妈从不辅导我写作业。”丁丁说,小学开学时,妈妈送给他一本《新华字典》。有不认识的字,妈妈就一句话——“自己查字典去。”无形中,丁丁独立学习的能力得到锻炼。
  读三年级时,老师要求家长出试卷给孩子做,做完还要检查、打分。邹翃燕从来不出,都是鼓励丁丁自己出、自己做。邹翃燕统统不检查就打100分。
  一次,丁丁回来闷闷不乐地说:“妈妈,你今天被我们老师批评了,我做的题明明有两道错的,你还打100分。老师说你不负责。”
  “我以后还会天天给你打100分。”邹翃燕很淡定,“卷子既然是自己出、自己做,还好意思做不对?我们的行动比同学慢一点,那更要保证正确率呀。”
  从此,丁丁养成了做一道题,就尽量做仔细、做对的习惯,正确率越来越高。邹翃燕后来总结,丁丁能考取北大、哈佛,与小时候养成的学习习惯不无关系。
  学霸丁丁也有迷惘的时候。
  初中,丁丁被保送进了一所省重点中学。但开学才几天,正在出差的邹翃燕就接到丁丁的电话,“哭着说不想上学了,要我回去办退学手续”。
  原来,军训时练习高抬腿,丁丁站不稳,有的同学也做不好,教官只批评别人。同学质疑,年轻的教官脱口而出“他是脑瘫”。有的孩子便编顺口溜骂丁丁“苕(武汉羞辱人的方言——作者注)”,还将他的文具盒传来传去,嘲笑他,捉弄他。
  邹翃燕连夜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赶回武汉。课间,邹翃燕走上讲台。她说:“同学们,你们都很幸运、很健康,丁丁身体不好。你们长大后,可以当运动员、当兵、当飞行员……去做任何喜欢的事,丁丁不行,他只有读书一条路。现在,他不想上学了,那他以后该怎么办呢?他还会开心吗?大家是不是应该理解他、包容他、帮助他呀?”台下寂静无声。
  那学期期末考试,丁丁考了全年级第一,从此再没受过欺负。长大后的丁丁这样形容这段往事:“虽然妈妈出马,一个顶俩,但一辈子总要妈妈这样操心也不行。”
  在丁丁心目中,妈妈对自己总是循循善诱,“教育小孩用的是智慧”。
  高二时,他一度成绩十分不理想,很失落,反问妈妈为什么一定要考名校。   妈妈带他去东湖边的房子。在1楼,妈妈问:“能看到东湖吗?”
  “不能。”
  上6楼,“能看到吗?”
  “能。”
  “看得清楚吗?形容一下。”
  “不是很清楚,就像一方小手绢。”
  到了20层,东湖水面开阔,尽收眼底。
  “这才是东湖真正的样子呀。”妈妈告诉他,东湖的样子是客观存在的,人在不同的平台,视野不同,看到的景象就有所不同,站得高了,才有可能看到他想要看到的。
  很快,丁丁找回了状态。2007年,他以660分考入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经过多年康复训练,丁丁的身体机能也越来越接近正常人,总体不影响生活,只有诸如穿针引线、科学实验的精细动作无法完成。2011年,他放弃喜欢的环境科学专业,改修国际法,并顺利被保送至北大国际法学院读研。
  硕士毕业后,丁丁在国内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做法务。工作了一年,他感覺还想继续深造。对于哈佛,他原本“不敢想”。
  邹翃燕最了解丁丁的情况:曾两次获国家奖学金,被评为北大三好学生、北大优秀毕业生、北京市优秀毕业生,读研期间也成绩优异。她特意咨询了丁丁的导师,导师鼓励丁丁去试一试。
  原本,哈佛给丁丁发了拒绝信。在看了导师的推荐信后,又给他发了录取通知书,而且免托福成绩。
  把脑瘫孩子送进了哈佛,邹翃燕不觉得自己伟大。她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为了孩子而不断成长进步的妈妈”。自己绝不只是这场马拉松的陪跑者,她也是运动员,伴随医生当年断言的“痛苦艰辛又漫长”,她也收获了力量与快乐。
  20多年前,一家三代4口人挤在20平方米的平房里,雨天,床头床尾摆满接漏雨的盆和桶,窗台上经常长蘑菇。那时,丁丁按摩一次5元,一周3次,而邹翃燕一个月工资才100多元。在中国人还不怎么接受保险的年代,邹翃燕给丁丁买了各种保险,希望他将来能有所保障。她连着做了好几份兼职,每天几乎都是一路小跑地忙碌。
  在丁丁10岁时,因为一些原因,邹翃燕和丈夫离婚了。这对母子约定,不在公开场合评论孩子的父亲。
  一次,她洗枕套,发现白布里有褐色的斑点。那是她做梦无意识哭时留下的泪痕,“有时真的太焦虑了”。
  丁丁读高三时,邹翃燕的父亲、妹妹都因重病而住院,邹翃燕再度压力重重。那年,她唯一一次没能如约参加同学会。同学打来电话,邹翃燕说,快绷不住了,恨不得找个谁都不知道的地方躲起来。
  在另一個房间的丁丁听到了,就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能倒下,你就是我们家的大树,姥爷、小姨、我都是树上的枝丫,你倒了,我们就全完了。你要坚持住哇。等我毕业工作了,我就可以帮你了。”
  夜里,家人都睡下了,不放心的丁丁又跑到妈妈的房里,对妈妈说:“妈妈,再说一遍,坚持。”
  “我不能把自己变成当代祥林嫂。”相比于常人,若要丁丁活在灿烂明朗的阳光下,邹翃燕先要努力修炼成一颗小太阳。
  培养儿子的同时,邹翃燕从未放松对事业的追求:她是副教授,是武汉市教坛新秀、武汉市青年女教职工标兵、武汉市首届优秀青年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也是湖北省礼仪学会副会长、高级形象管理师。
  在邹翃燕的家中,一幅画挂了30年,图中有长着翅膀的小天使。这幅画是邹翃燕怀孕时买的,后来发现丁丁有缺陷,她仍觉得,丁丁跟任何一个孩子一样,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折翼的天使……还是天使呀!”
  对于妈妈的勇往直前,丁丁用行动表达敬佩。丁丁小时候,对穿别人的旧衣服从来没意见。为节约路费,除寒暑假外他都不回家。读研时,他经常顶着烈日从北大走到清华,因为他觉得清华食堂的饭菜更便宜。
  邹翃燕认为,母子俩就像一个大写的“人”字,丁丁是一撇,她是一捺,相互支撑,相伴相生。从死神手里抢回一条命,打破“非傻即瘫”的断言,考进北大与哈佛,这些,都只是一路上的站点,“人生的马拉松没有终点”。
  (大浪淘沙摘自《中国青年报》2017年6月30日)
其他文献
布置房间也是收拾居室的一部分。津端家每年固定在夏冬两季到来之前重新布置家居。平时如果想到什么方便生活的好点子,津端夫妇也会马上实践,改变家居用品的陈设。  由于房子是一居室,做不了换家具之类的大改变,于是津端夫妇经常换床单、被套、靠垫、座套等等;或是变动饭桌的朝向、给立式火盆换个位置……借着这些物件或其位置的变换营造出季节感。  前几天,津端夫妇把工作室的书架搬到了屋子正中间,这样就比以前更方便了
期刊
英国恐惧症专家、精神病学专家伊萨克·马克斯给我们讲述了他的一个患者的故事。一天,这名患者坐车去旅行,当他在看一张蛇的照片时,突然发生了车祸,之后他便患上了恐惧症。他怕的是什么?车吗?不,是蛇!  似乎当我们有权“选择”将哪样事物作为恐惧的对象时,我们的恐惧总会选择最自然、最原始的能造成恐惧的事物。这便是集体潜意识的力量。进化心理学家提出了一个假设:自然选择对人类的生存、恐惧及恐惧症的存在起了一定的
期刊
假设有一个由7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30名律师组成的团队。另外一组的人员构成正好相反:30名工程技术人员和70名律师。那么从一组中随意挑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的概率是多少?接下来,挑出来的人具有以下特征:名叫杰克,男,45岁,已婚,有4个小孩;他保守、谨慎、没有野心;他不关心政治和社会问题;在业余时间他喜欢做手工、驾驶帆船和做猜谜游戏。两组参与者需要猜这个人有多大概率是一名工程师。两组的结论都是0.9,尽
期刊
1  1897年6月7日,吉林富商于文斗家里,得了一個丫头。于文斗请算命先生为新生的女儿合生辰八字,算命先生微微一笑:“恭喜于老爷,您家千金的命是凤命,贵不可言哪!”于文斗吃了一惊:“此话当真?”“千真万确,她是富贵相,一生锦衣玉食,嫁入高门,只是中年或许有疾,晚年……”任凭于文斗心急如焚,算命先生却不肯再透露半个字,匆匆而去。  1911年,私塾先生张超文带其去大草原游玩。这一年,于凤至才十四岁
期刊
读博士的时候,我有幸参加了一个农村灾后重建项目。这个项目在四川攀枝花附近一个很小的村子——马鞍桥村。  2008年8月份,攀枝花也发生了一次地震,那些土房子垮塌得非常严重。  由于洪水冲毁了桥,他们很难去外面运砖或水泥之类的材料来重新盖房子,因此他们的重建工作一直都没有开始。  我也看到很多当地重建的政策说不允许再建土房了,为了安全都要建砖房。  这个项目开始的时候,我的导师吴恩融教授和师兄穆钧博
期刊
有些客人一坐上寿司店的吧台便光顾着讲话,对师傅端出来的寿司连瞧都不瞧一眼,一搁就是五六分钟。  这种行为辜负了师傅事前的用心准备,尤其是亲手捏制的诚意。没有立即享用更是违反了寿司的食用原则。早知如此,师傅一开始就用冷饭来捏,不就好了?或者客人直接去买外带的寿司便当吃,不也一样吗?既然专程到寿司店来享受,我不太理解为什么有客人会这样浪费美食。  很多人都觉得寿司本来就是冷的,任何时候吃都没有差别。那
期刊
为了帮扶全市26万名低收入者,慕尼黑市政府和民间组织制定和出台了許多相关政策和措施。为了让人们对这些政策和措施一目了然,市政府每年都印发名为《在慕尼黑的便利生活》的书籍,约140页,详细介绍该市几百项便利措施,并附有服务机构的地址和电话。通过此书,低收入者可以知道哪里能买到几乎没有用过的二手家具、衣服、鞋子,哪里提供免费食物,哪里可以报名参加政府提供的免费园艺工作体验活动,等。  《在慕尼黑的便利
期刊
中国古代,尧舜搞禅让传为美谈:见贤德者,主动让天下,端的是好!就连韦小宝也知道“尧舜禹汤”是大大的好词。  自然也有些知识分子对禅让制很怀疑。荀子质疑其真实性:“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是陋者之说也。”韩非子更直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意思是:所谓禅让,都是说得好听,实质上,就是强权、逼宫、弑君。  细一想,还真是。中国历史上有年表可查的禅让
期刊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是著名的巴西纪实摄影师。他的早期作品,总是以战争、污染、逃难、饥饿、劳作等为主题。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病”了。后来,他走向自然,进入风光摄影和动物摄影领域。同时,他的“病”在自然那里得到治愈。  《創世纪》这部摄影大作,是萨尔加多用近10年的时间,在全球进行了32次旅行之后才完成的。这部作品记录了那些脱离现代社会印记的动物及土地,呈现了一个仍然保持着原始状态的星球。萨尔加多
期刊
津端修一出生于1925年,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建筑师。快要30岁时,经相亲认识了英子,二人于1955年结婚。英子女士比修一小3岁,当时是爱知县一位酿酒坊主家的千金,从小到大衣食无忧,身边诸事都有仆人代劳,对錢从不计较。  二人结婚后,英子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起来: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她,如今要对一个家庭的收入与支出精打细算;她从前没下过厨房,如今却要每天琢磨怎样才能把饭菜做得更好吃、更健康。  在广岛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