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学记之三十八:考试过关有没有诀窍?

来源 :出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liun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国内时,常听人们议论,国外学习很轻松,下午三、四点钟就下课了,作业很少,课程简单。大学非常容易申请,不用考试。这对高考时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国人来说,自然具有不可抵挡的诱惑力。这些论点不能说它是完全错误的,但至少是片面的。
  课程简单吗?的确,我上过一节高中数学课,它就是我们初二学过的内容。几乎不用听,那么简单的题,闭着眼睛也能算出来。在大学里,所有和计算有关的课,学起来很轻松。举一个很夸张的例子,我大二的“数学经济”因为老师讲得慢,我两、三节才去听一次,期中考试居然全部算对,拿到了一个罕见的满分。但这能证明我学得轻松吗?恰恰相反,从新学期一开始,我没有一天敢掉以轻心。几乎每天学到11、12点,尤其像《法律》课,不用说写作业了,就是书上的案例,我看起来都很费劲。当地人可能两小时就读完,我需要费时10个小时,是人家的5倍。到考试时,通宵不睡也是常有的事。
  大学是很容易进,只要申请。但拿什么申请呢?合格的高中毕业成绩。只这一点,就把多少小留学生阻挡在大学门外。就算进了大学校门,说是三年,但是据官方统计,平均挂一门课以上的就达到了80%。大学三年读成四年是很平常的。这多出来的一年,又是将近20万人民币的费用。所以耍按时毕业,节省费用,惟一的办
  考试过关有没有诀窍呢?其实最大的诀窍就是没有诀窍。按老师要求的做,每门课一周三个小时的课时,上课以前,平均要花两个小时预习,上课认真听讲,下来时,写作业、小组讨论占用近三个小时,要用二个小时消化课堂所讲的内容,一门课课下的功夫就是7个小时,一学期四门课又是多少呢?当然,有的课,是我们所擅长的,学起来很轻松,像《金融》、《统计》之类的课,我一周顶多三个小时搞定了。就是这么个笨办法,如果能一丝不苟地坚持下去,及格是没有问题的。但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真没有那么容易。这一切没有任何人强迫监督你,一切都靠自觉,需要极强的自制力。
  就说李涛吧,他是我CIC学院的同学。广州人,小伙子长得很清秀。在国内的基础并不差,高考时还上了二本的录取线。因为他报考的学校录取线比他的成绩高出两分,又不甘心上三本院校,就办了出国手续。到澳洲上了三个月的语言课程,直接上了大学。先学Diploma,是大专也相当于大一的课程,然后直升大二。但就这Diploma的八门课,他前前后后已挂了三门。八个月的课程,至今一年半过去了,还在CIC学院呆着呢。其实说起来,他是个上进心非常强的小孩,并不是那种混日子的。我到CIC学院时,从亚历山大转过来三门课,分数都比较高。李涛看了我的成绩单,颇不服气,雄心勃勃地说:“到期末考试时,如果我的‘管理会计’成绩能上来,和你还有一拼呢!”小孩子谁没有点好胜心,他这么一说,反倒激起了我的斗志,我可不想让别人超过我。那个学期,我们俩都很辛苦,每人报了四门课。每周打工时我上两个早班,一个夜班。他每天一下课,匆匆吃口东西,就跑到一家公司,做三个小时的清洁。周末两天,给一家搬家公司打工。他也想极力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我每次见他,他都紧锁眉头:“压力大得不行。”考试前在一起复习的时候,我发现他知识要点掌握得支离破碎的,我担忧地说:“马上就考试了,你这种程度怎么及格呢?”“没事,考试前一周,我就不打工了,突击一下就行了。”“你平时是不是从来不预习和复习呢?”他不耐烦:“我也想啊,但是可能吗?每天背着沉重的吸尘器,走来走去的,整整三个小时。晚上到家,累得就想往床上躺,能坚持听课就不错了。”
  果真考试前他没有再打工。但我上课见他时,脸色更憔悴。他解释说:“昨晚熬了一夜。”我心里挺担心他的。澳洲的考试和国内有不一样的地方,它很注重平时的表现。平时不下功夫,连要点重点都抓不住,考前再刻苦也基本等于无用功。他的学习习惯、方法、技巧都有不小的问题。果不其然,成绩下来时,四门课挂了两门。挂两门,按当时的汇率,就是2万3千多人民币。比他一个学期的打工收入多多了,这才叫得不偿失。又不敢告诉家里,只能独自吞咽这颗苦果。
  他终于算过帐来了。新的学期开始时,他宣布一个小时的工都不打了,把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那段时间,我发现他的学习挺有效果的,但经济就有些紧张。就这样,不知怎么搞得,到期末时叉挂了一门。按照正常进度,他现在该读完大二了,但依旧在CIC学院呢,整整拖了一年。大二、大三,课程会越来越难,按他家的经济情况,会很吃力的,父母和他会承受更大的压力。现在他从来不说和我有一拼这句话了。我很怀念当初那个好胜的男孩,只是现在他已经斗志全无了。
  高宇峰完全属于另一种类型的学生。他在国内学习成绩一般,父母是做生意的。当初送出来时,家里人希望他学士、硕士、博士一路读下来。他刚到珀斯时一切都很顺利。不到十天就找了份工,后来又找了个网管的活,税后工资14块呢,还能捎带着玩玩游戏,挺美的。小家伙踌躇满志第一年就要申请西澳大学的预科。妈妈羡慕地说:“高字锋真强,适应环境能力强,还能上西澳大学这样的名校,比在国内强多了。”我当时也想,如果他真申请成功了,我也能步其后尘,缩短高中和预科时间。但是,天不遂人愿,他因为偶尔迟到,上课睡觉,对学习的热情并没有保持多久,成绩每况愈下。高中毕业拖了一个学期又一个学期,无奈后来上了Tafe课程。
  我是幸运的,没有挂过课。有时候运气好,还能拿个全年级最高成绩证。除了自己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辛苦,还有一个很有用的小窍门。一到新学期选课的时候,我选两门自己感觉最吃力,最不擅长的科目,像《信息技术》或《法律》。而像《公司法》这样号称我们会计和金融专业的魔鬼课程,通过率极低,只有48%。学姐学长的经验,把它放在暑期课程里,容易过。即使万一挂了,也不记入档案。我真的这样做了,效果挺好的。而在正常学期里,选课程时,可以考虑两门自己发怵的课,配两门轻松的课,这样到期末复习时,不至于手忙脚乱。因为两门简单的课,平时的作业、报告已经拿到了40多分,期末及格是没有什么悬念了。发挥好一点,都可以拿80分。这样就能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啃的骨头上,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攻坚战。像《法律》课,我学习时,教科书、重点和老师要求的部分,几乎都要看五遍。第一遍,不知道它说了些什么;再看第二遍,好像知道大概意思了,第三遍基本能看懂:看到这份上,人早已是头晕眼花了。这时候我要在图书馆时,往往到一楼要杯咖啡提提神,或者找一处僻静的草地闭目养神一会儿。在家里的话呢,就吃点东西,看一会儿好笑的碟片放松一下。看第四遍进行记忆,最后一遍分析、归纳总结,找出内在关系。整个过程枯燥之极,稍有一点松懈,就很容易放弃了。三十多门课,就这样一门门拼,真的不轻松。
其他文献
美国东北部城市布法罗,位于伊利湖东端,尼亚加拉河源头,紧邻加拿大,隶属纽约州,是该州仅次于纽约市的第二大城市。这里不仅历史积淀、文化底蕴深厚,在美国人心中有着重要位置,而且自然风光旖旎,景色秀美,是享誉世界的旅游胜地,不久前应移居当地的好友之邀,我走进了这座美国边境名城。  城市景色秀美,满目青翠鸟语花香  乘飞机前往布法罗,飞抵城市上空时,从空中俯瞰下去,我不觉眼前一亮,映入眼帘的除了各种色彩的
期刊
从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的“蓝血世家”主导美国政治经济,到犹太族群进入上层,再到新近知识精英快速崛起,美国的上层社会结构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教育又在其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惟才原则”的上升和“贵族统治”的终结  从两次世界大战开始,前述“贵族统治”局面开始弱化,而逐渐向“能人统治meritocracy”或曰“惟才原则”演变。这里有许多历史因素,特别是美国向中西部不断扩张的“新边疆”世纪的终结,促使
期刊
在全球各移民国中,加拿大有一个相当有特色的别名“中国富豪的后花园”。仅演艺圈就有公众熟悉的徐帆、蒋大为等明星入籍加拿大。而在移民加拿大的道路上,加拿大联邦投资移民项目又因风险小、有政府保障而受到中国富人的欢迎。  公开资料显示,联邦投资移民在过去28年时间里总共吸引了超过13万的移民进入加拿大,其中多数来自中国。然而,2月11日,加拿大财政部长吉姆·弗拉厄提在向议会提交“2014年经济发展计划”时
期刊
尽管马云表态不会移居香港,但近年来香港对于吸引内地优质人才的态度非常开放,目前已有数万名内地富豪通过“投资移民”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做‘杭州佬’挺好,没有任何想改变现状的计划。“针对网上传言的”移民香港“一说,马云回应称,家在杭州,户口在杭州,从没有考虑过移民到任何地方。  日前有媒体称,马云已通过“优才计划”落户香港,预计在201 5年底就会正式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查阅
期刊
7月5日  7月5日,是我来夏威夷的第3个星期六。第1个星期六,买了几件家具;第2个星期6,因为汽车出了故障,未能去买GARAGESALE,所以,未添置什么物品。对第3个星期六,我充满了期待。  早晨5时许起床。这里天亮得早,4点多钟,窗外的森林和峡谷里,已经传来雄鸡报晓之声了。烧水喝茶,并写了博文“夏威夷10日谭”后,我就开车出发了。  我住在一处山谷里,不是谷底,而是山上,谷底的大树,将阳台的
期刊
棉花博物馆  (接上)再见了,陈纳德。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房车行驶大约20分种左右,路边有个广告牌“棉花博物馆”。  人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但对博物馆的痴心一片还是战胜了疲惫。想不到这一进去,我惊喜万分。  不起眼的棉花博物馆里面,我竟看到了陈纳德。这是陈纳德家乡的人民为他设立的纪念馆。纪念馆陈列了飞虎队的遗物和原始资料。纪念馆里陈列着:  刊登着陈纳德作为1942年时代周刊新闻杂志封面人物的杂志
期刊
2015留学美国要注意各大学的特色要求。可能你想要去某一个知名大学留学,但是害怕自己的能力不足,达不到名校的要求,所以就不敢申请。也有可能,你觉得自己的能力很好,完全可以考取某所大学,但是不要太过自大,有可能你就会败在一些细节上。  如果你想要去美国留学名校就读,这些院校对同学们有什么特色的要求?  哈佛大学:需要多牛才能去?  首先这学校注重SAT分。2250以下的大陆学生一般会被直接刷掉,这个
期刊
在伦敦这座真正被国际化了的都市,每天走出门,你可以看到各色各样的人种在街头穿行,同时有将近300种语言在每一个角落里流动:而只要你想,你可以在这里找到你所向往的任何文化与品位的东西,5英磅的歌剧院歌剧票,甚至是面额为负数的旅行机票……狂欢节的放纵,可以让整条街道的居民因无法忍受而搬离。  这种自由的恣意挥洒,超乎想象。  “伦敦真的是个好地方,只要你有时间,只要你想,在伦敦你可以找到世界上任何东西
期刊
小城小家  我们住在一个很可爱的小城,它的名字叫“ElCerrito”。我先生把它音译为“爱色人多”。它静静地躺在旧金山海湾的东边,邻近著名学府柏克莱加州大学(UCBerkeley),距旧金山约20多分钟车程。因为位于内海,所以海水总是静静的,没有旧金山海滩的惊涛骇浪,也没有那么大的风。比起马克吐温所形容的拥有“世界上最冷的夏天”的旧金山,要暖和很多。  我们的住处是一所红色屋顶的房子,占地约有5
期刊
不久前,英国北英格兰一间名为Barrowford Primary School的小学校长瑞秋·汤姆林森(RachelTomlinson)和小学老师艾米伯基特向六年级学生发放成绩单时,附上了一封鼓励的信,告诉孩子“分数并不意味着一切”。  未曾料到,这封信经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并由网友上传至Facebool(等社交网络后,引起强烈关注。小编查看了相关英文报道,如《独立报》称之为“beautif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