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米看起来是现在最接近BAT的一个词儿,它创造了很多个第一。最让人惊讶的是它在过去1年之内的膨胀速度—在中国,还没有哪家公司,尤其是做硬件的制造业公司,雪球滚得如此之快。2013年我们把小米公司列为年度公司时,就对它的以小博大、迅速成长感到好奇,那时它还只有手机这一个产品,而在1年之后,它的估值就猛增了350亿美元,投资了25个硬件公司,布局了多个领域……
本期的封面故事就是沿着1年350亿美元的线索展开,探究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且观察它从创业公司一步跨越为大公司之后,内外面临的挑战。
我们之前的一些顾虑在过去1年里真的发生了—尽管在手机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小米也遭遇到天花板,向海外扩张时,一些未补齐的短板已成为其致命的风险,比如2014年12月,它在印度因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而被全面禁售。
所有新公司只有两条路能走:要么死掉,要么变成熟。它们经历了最初的快速扩张期,最终还是要有一些科学而系统的打法让自己与自己的规模相匹配。
小米的生态圈是一步战略好棋,迅速做大了它的格局。但我们通过对它的观察,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担忧:这家新公司似乎只是把过去的一些发展问题暂时搁置了,没有真正去解决,但随着公司变大,这些问题是藏不住的。
比如小米现在还在按照创业公司的思路管理这家“大公司”,而它的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员工已经超过4000人,不可能再依靠雷军和他的几位合伙人透支个人精力、亲力亲为的方式,去带动整个公司的发展—按照德鲁克的思路,这样的管理者并不具备企业家精神,也无法让公司永续创新。
小米需要合理的制度和管理架构,其中也包括对人才的激励。假如未来计划上市,它可能还需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和一套公司治理机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一定要走向官僚,事实上,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看上去不错的公司都昙花一现了,就是因为它们只顾着膨胀这件事本身。
即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一些积累了百年的商业常识也依然奏效。科学的制度不仅仅存在于一家公司的内部,也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上。小米对它的共生圈—它的合作伙伴和一些竞争者—也需要拿出管理智慧。但现在看来,小米Mafia自成一派,这家公司几乎是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在打造整个生态圈,不管是对它投资的公司,还是被它的低价策略打压的其他新公司。
雷军当然可以把这种残酷解释为优胜劣汰,但就像娄晓晶本期所写的话题提醒的:大力出悲剧。这不是在教大家以中庸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事情,而是凡事都应施以合理的处理方式,才能避免发生类似本期特别报道记录的上海新年拥挤踩踏事故。假如看向那些卓越的10倍速大公司,你会发现它们通常都有意保持稳定的步伐,不会透支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小米变大了,它需要思考的事也变多了。
本期的封面故事就是沿着1年350亿美元的线索展开,探究这家公司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且观察它从创业公司一步跨越为大公司之后,内外面临的挑战。
我们之前的一些顾虑在过去1年里真的发生了—尽管在手机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小米也遭遇到天花板,向海外扩张时,一些未补齐的短板已成为其致命的风险,比如2014年12月,它在印度因涉嫌侵犯爱立信专利而被全面禁售。
所有新公司只有两条路能走:要么死掉,要么变成熟。它们经历了最初的快速扩张期,最终还是要有一些科学而系统的打法让自己与自己的规模相匹配。
小米的生态圈是一步战略好棋,迅速做大了它的格局。但我们通过对它的观察,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担忧:这家新公司似乎只是把过去的一些发展问题暂时搁置了,没有真正去解决,但随着公司变大,这些问题是藏不住的。
比如小米现在还在按照创业公司的思路管理这家“大公司”,而它的估值已经达到450亿美元,员工已经超过4000人,不可能再依靠雷军和他的几位合伙人透支个人精力、亲力亲为的方式,去带动整个公司的发展—按照德鲁克的思路,这样的管理者并不具备企业家精神,也无法让公司永续创新。
小米需要合理的制度和管理架构,其中也包括对人才的激励。假如未来计划上市,它可能还需要一个高效的董事会和一套公司治理机制。这并不意味着公司一定要走向官僚,事实上,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很多看上去不错的公司都昙花一现了,就是因为它们只顾着膨胀这件事本身。
即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依靠所谓的“互联网思维”,一些积累了百年的商业常识也依然奏效。科学的制度不仅仅存在于一家公司的内部,也体现在整个产业链上。小米对它的共生圈—它的合作伙伴和一些竞争者—也需要拿出管理智慧。但现在看来,小米Mafia自成一派,这家公司几乎是用一种残酷的方式在打造整个生态圈,不管是对它投资的公司,还是被它的低价策略打压的其他新公司。
雷军当然可以把这种残酷解释为优胜劣汰,但就像娄晓晶本期所写的话题提醒的:大力出悲剧。这不是在教大家以中庸的心态去面对所有事情,而是凡事都应施以合理的处理方式,才能避免发生类似本期特别报道记录的上海新年拥挤踩踏事故。假如看向那些卓越的10倍速大公司,你会发现它们通常都有意保持稳定的步伐,不会透支公司的可持续性发展。
小米变大了,它需要思考的事也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