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年创造100个百万富翁不是梦!”、“300%的投资回报,您还等什么?”、“10天引爆市场!国际名品登陆中国!”……
这些充满诱惑的招商广告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当然,有些广告可能是货真价实的,但也有一部分广告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预谋的骗局,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稍微不慎就会踩进这个危险的雷区,成为又一个招商骗局的牺牲者。
到底这些广告和信息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个是商机、哪个是陷阱,需要细心鉴别。
“假洋鬼子”大行其道,如何揭穿假面具
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假洋鬼子”,留过洋,剪过辫子。谁知,距离小说所述年代过了近百年的今天,打着“洋鬼子”招牌的招商广告扑面而来,不管去过东洋还是西洋,或是压根哪儿都没有去过,这些“假洋鬼子”就在市场上竖起一杆大旗,做起“国人”的生意来。
由于国内崇洋媚外消费心态的普遍存在,一些国内的产品于是打着外国公司的名号、披着洋品牌的外衣出现,迷惑消费者和投资者。他们常用的手法是先在国外注册一个或几个洋公司、洋品牌,报装一部电话,然后在国内大城市的繁华区租借一个装修华丽的办公场所搞授权销售经营。
目前的家电业、音响业、烟酒行业、服装业和餐饮行业等都存在“假洋鬼子”四处招摇撞骗的现象。
现在很多中国的本土服装企业,从品牌命名到宣传推广,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国外的品牌来运作经营,这已经成为服装业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一时间,服装市场充斥着太多的洋面孔。
“假洋鬼子”为什么能大行其道?其实,揭露这些“假洋鬼子”的面目并不难,只要仔细查询他们的身份、他们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质量与正品有着相当的差距。只是当这些“假洋鬼子”在市场上开始抛头露面的时候,没有人问他们从哪里来,没有人对他们自报的家门进行核实。
“样板市场”虚假繁荣,慎对“障眼法”
现在,有的厂家搞起了“样板市场实效佐证”,通过样板市场操作效果向商家们证实他们对产品的承诺,这仿佛是一件厂商都十分满意的方法。
大凡让人虔诚地追求一种信念或理想,必须先让你的追随者看到光明的前景,或让“事实”说话。换句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聪明的“猎手”总是在距离陷阱较近的地方投放一个诱饵。营造一个表面繁荣的样板市场,当你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招商方面就会搬出类似“某某市场只有10万元投入,当月就盈亏平衡,第二个月就赢利20万元,第三个月赢利若干万元”。反正让你听过之后感觉,如果不做这个品种的代理简直对不起上帝。然而,那个样板市场是真是假你也没弄清楚,定金或首批货款已经划到厂家的账户上去了。
目前通过样板市场的示范性作用来招商的企业很多,但样板市场也良莠不齐,由于一些代理商过分相信样板市场的操作方式,想简单复制迅速赚钱,导致一些企业不计成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选择一到两个样板市场进行短期轰炸,大力炒作,以此造就虚假繁荣,吸引经销商来考察市场,达到最终圈钱的目的。
招商中样板市场很多时候也存在着“水分”和“障眼法”,经销商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应招者”,也是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
“样板市场”真真假假,应该慎对,仔细验证:其一,多和普通消费者沟通,随机地找一些当地的消费者和业内的同行,了解他们对这个产品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真假样板市场,消费者和同行的意见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其二,杀个回马枪,现场轰动是真是假,很难判断,如果招商会之后,隔上几日,再去了解一下,得到的信息会真实得多。
承诺无法兑现,看广告识规律
这世上最动人最具煽情性的语言除了男女情话之外,恐怕就是招商广告了:“进货十万,送您十万,外加一台××车”、“零风险加盟××,轻轻松松赚百万。”这样的招商广告语随处可见。
当包装、样板市场等招商前提都已经准备到位后,有条件的厂家或营销公司便在央视、地方台或专业媒体大肆投放招商广告造势,大力宣扬“××”新产品具有××高科技,市场需求如何之巨大,是快速发财的绝好机会,诚征各地经销商。
当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将大笔大笔的购货款打到招商方的账户后,同时,大批大批的货物由厂家的仓库转移到代理商的仓库中来,代理商眼望产品简直就像看到了金山一样,抓紧扩充销售队伍,严格培训产品和营销知识,快速无盲点铺货……然而在雷厉风行的终端铺货之后,厂家方面信誓旦旦的各种承诺却迟迟不见兑现。如承诺的央视广告不见踪影、地方广告支持渐渐降温,最后干脆彻底消失。当代理商因产品疗效差、广告支持无法兑现、库存积压严重、货品批号老化等原因要求厂家按合同退货返款的时候,厂家便有一万个理由拒绝你,退货简直难于上青天。
招商广告的核心是制造诱惑,因此如何抵挡诱惑同时洞察出可能的商机,是应招者面对这些信息时的首要关口。稍稍研究一下到处都是的招商广告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招商者在招商广告中一定是将能够产生“诱惑”的信息从位置到尺寸等做到极致。无一不从字眼上挖空心思,以期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怀揣资金寻找投资项目的经销商应该保持理智清醒的态度,看到如此挑逗性的招商广告后,一定要了解公司的实力、品牌的知名度、产品是否有独特卖点,切忌冲动。
魔高一尺,还须道高一丈
目前国内招商市场的混乱程度绝不亚于传销被禁止前的情景,到处充满了险恶的骗局和粗糙的游戏。因受不住“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而砸锅卖铁前来“应招”结果却因“中招”而倾家荡产者有之,兴致勃勃携巨资杀入准备大展宏图却因不明其中奥妙而片甲不留、轰然倒地者有之。
经销商一定要心思细密理智,做出较为准确的渠道风险和投资回报率测算分析。寻找到能把渠道当作产品来做,视经销商的钱为己出,视经销商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愿意和你成为“一家亲”的企业,来和你一起踏踏实实树品牌,扎扎实实做市场。
对于招商者的伎俩和表演,小本经营者要锻炼好自己的眼力。当然也不必对此失去信心,免疫力提高了,风险自然就小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被一些表象所迷惑,掌握一些识别真假的方法,那些虚假招商就只能“看起来很美”,而不会上当受骗。
这些充满诱惑的招商广告似乎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当然,有些广告可能是货真价实的,但也有一部分广告的背后,却是一个个预谋的骗局,不明就里的投资者,稍微不慎就会踩进这个危险的雷区,成为又一个招商骗局的牺牲者。
到底这些广告和信息中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哪个是商机、哪个是陷阱,需要细心鉴别。
“假洋鬼子”大行其道,如何揭穿假面具
鲁迅在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假洋鬼子”,留过洋,剪过辫子。谁知,距离小说所述年代过了近百年的今天,打着“洋鬼子”招牌的招商广告扑面而来,不管去过东洋还是西洋,或是压根哪儿都没有去过,这些“假洋鬼子”就在市场上竖起一杆大旗,做起“国人”的生意来。
由于国内崇洋媚外消费心态的普遍存在,一些国内的产品于是打着外国公司的名号、披着洋品牌的外衣出现,迷惑消费者和投资者。他们常用的手法是先在国外注册一个或几个洋公司、洋品牌,报装一部电话,然后在国内大城市的繁华区租借一个装修华丽的办公场所搞授权销售经营。
目前的家电业、音响业、烟酒行业、服装业和餐饮行业等都存在“假洋鬼子”四处招摇撞骗的现象。
现在很多中国的本土服装企业,从品牌命名到宣传推广,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国外的品牌来运作经营,这已经成为服装业界一种普遍的现象,一时间,服装市场充斥着太多的洋面孔。
“假洋鬼子”为什么能大行其道?其实,揭露这些“假洋鬼子”的面目并不难,只要仔细查询他们的身份、他们的背景,更重要的是这些产品的质量与正品有着相当的差距。只是当这些“假洋鬼子”在市场上开始抛头露面的时候,没有人问他们从哪里来,没有人对他们自报的家门进行核实。
“样板市场”虚假繁荣,慎对“障眼法”
现在,有的厂家搞起了“样板市场实效佐证”,通过样板市场操作效果向商家们证实他们对产品的承诺,这仿佛是一件厂商都十分满意的方法。
大凡让人虔诚地追求一种信念或理想,必须先让你的追随者看到光明的前景,或让“事实”说话。换句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以,聪明的“猎手”总是在距离陷阱较近的地方投放一个诱饵。营造一个表面繁荣的样板市场,当你还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招商方面就会搬出类似“某某市场只有10万元投入,当月就盈亏平衡,第二个月就赢利20万元,第三个月赢利若干万元”。反正让你听过之后感觉,如果不做这个品种的代理简直对不起上帝。然而,那个样板市场是真是假你也没弄清楚,定金或首批货款已经划到厂家的账户上去了。
目前通过样板市场的示范性作用来招商的企业很多,但样板市场也良莠不齐,由于一些代理商过分相信样板市场的操作方式,想简单复制迅速赚钱,导致一些企业不计成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选择一到两个样板市场进行短期轰炸,大力炒作,以此造就虚假繁荣,吸引经销商来考察市场,达到最终圈钱的目的。
招商中样板市场很多时候也存在着“水分”和“障眼法”,经销商如何做一个安全的“应招者”,也是个值得探讨的大课题。
“样板市场”真真假假,应该慎对,仔细验证:其一,多和普通消费者沟通,随机地找一些当地的消费者和业内的同行,了解他们对这个产品的感受和想法,无论是真假样板市场,消费者和同行的意见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其二,杀个回马枪,现场轰动是真是假,很难判断,如果招商会之后,隔上几日,再去了解一下,得到的信息会真实得多。
承诺无法兑现,看广告识规律
这世上最动人最具煽情性的语言除了男女情话之外,恐怕就是招商广告了:“进货十万,送您十万,外加一台××车”、“零风险加盟××,轻轻松松赚百万。”这样的招商广告语随处可见。
当包装、样板市场等招商前提都已经准备到位后,有条件的厂家或营销公司便在央视、地方台或专业媒体大肆投放招商广告造势,大力宣扬“××”新产品具有××高科技,市场需求如何之巨大,是快速发财的绝好机会,诚征各地经销商。
当全国各地的代理商将大笔大笔的购货款打到招商方的账户后,同时,大批大批的货物由厂家的仓库转移到代理商的仓库中来,代理商眼望产品简直就像看到了金山一样,抓紧扩充销售队伍,严格培训产品和营销知识,快速无盲点铺货……然而在雷厉风行的终端铺货之后,厂家方面信誓旦旦的各种承诺却迟迟不见兑现。如承诺的央视广告不见踪影、地方广告支持渐渐降温,最后干脆彻底消失。当代理商因产品疗效差、广告支持无法兑现、库存积压严重、货品批号老化等原因要求厂家按合同退货返款的时候,厂家便有一万个理由拒绝你,退货简直难于上青天。
招商广告的核心是制造诱惑,因此如何抵挡诱惑同时洞察出可能的商机,是应招者面对这些信息时的首要关口。稍稍研究一下到处都是的招商广告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律:招商者在招商广告中一定是将能够产生“诱惑”的信息从位置到尺寸等做到极致。无一不从字眼上挖空心思,以期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
怀揣资金寻找投资项目的经销商应该保持理智清醒的态度,看到如此挑逗性的招商广告后,一定要了解公司的实力、品牌的知名度、产品是否有独特卖点,切忌冲动。
魔高一尺,还须道高一丈
目前国内招商市场的混乱程度绝不亚于传销被禁止前的情景,到处充满了险恶的骗局和粗糙的游戏。因受不住“天上掉馅饼”的诱惑而砸锅卖铁前来“应招”结果却因“中招”而倾家荡产者有之,兴致勃勃携巨资杀入准备大展宏图却因不明其中奥妙而片甲不留、轰然倒地者有之。
经销商一定要心思细密理智,做出较为准确的渠道风险和投资回报率测算分析。寻找到能把渠道当作产品来做,视经销商的钱为己出,视经销商的事业为自己的事业,愿意和你成为“一家亲”的企业,来和你一起踏踏实实树品牌,扎扎实实做市场。
对于招商者的伎俩和表演,小本经营者要锻炼好自己的眼力。当然也不必对此失去信心,免疫力提高了,风险自然就小了。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只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不被一些表象所迷惑,掌握一些识别真假的方法,那些虚假招商就只能“看起来很美”,而不会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