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理论及其在人事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s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激励理论在人事管理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心理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如何激励人的问题,并提出了种种理论。双因素理论指出,保健因素的运用得当可转化为激励因素,运用不当却相反;强化理论利用行为结果对动机的反作用;期望理論主张,在设置目标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公平理论认为,惩罚公平,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人事管理在运用激励理论时,应结合实际,科学配置。
  【关键词】 人事管理;激励理论;探讨
  一、前言
  激励,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条件来满足人们的需要,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的活动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状态之中。一般的激励行为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引起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指向并达到目标。需要满足,激励状态解除,又产生新的需要,周而复始、延续不断地进行,产生激励作用。学校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的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实现一定的目标。只有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才能保证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而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具体措施,其实质就是要采取各种形式的激励手段,所以说,教职工积极性的激励是学校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激励理论的实质和作用就是强化人的动机,改造人的行为,使之朝着达成组织目标的方向发展。因此,要想办好学校,作为学校管理者就必须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激励理论,这样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二、激励与激励理论
  激励就是激发与鼓励的意思,通俗地说,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使其把潜在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其实质就是通过影响人的需求或动机,从而强化、引导或改变人们的行为向有利于组织目标发展的行为过程,它具有提升积极性、维持积极性、保护积极性的功能。激励以满足人们的行为需要为基础,人类的行为需要有效的激励,有效的激励离不开正确的理论指导。由于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活动的复杂性,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激励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激励理论。激励理论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出现,是行为科学中最发达、最核心的部分,它研究人的积极性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根据动机需要理论,承认、肯定并关心职工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鼓励人们为追求和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努力。根据前人研究层面和侧重点的不同,我们可把激励理论具体划分为需要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强化型激励理论。
  三、运用激励的主要原则
  1、要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根据马斯洛和奥德弗的需要理论,不同的人存在着不同的需要,且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不仅存在物质的需要,还有精神方面的需要。因此激励方式也应该是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其中物质激励是根本,精神激励是基础,两者要有机结合。物质激励就是针对人的物质需求,提供相应的物质资源,如资、奖金等。对物质的需求我们应给予应有的重视,因为物质需要是第一位的,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精神激励的作用。精神需求与物质需求是并存的,精神需求有时甚至能对物质需求产生替代作用。与物质激励相比,精神激励能在较高层次上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激励程度大,维持时间也比较长,高校应充分运用。
  2、要让每一位教师都有参与集体管理的机会。目前在发达国家的企业管理中,人们把参与管理活动作为一个重要的激励因素。实践表明,参与商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能有效增强成员对集体关心度,提高集体的凝聚力。通过参与管理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强教师对自己在集体中的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是在他感到集体的成功包含了自己的一份功劳和辛苦时,就会产生一种成就感;另一方面,参与管理活动,会使教师成为集体中一个积极的活动分子,从而满足其归属感和受人赞赏的需要;而同时获得的尊重,也会增强教师的安全感和责任心。目标管理强调全体员工积极参与过程管理,能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其道理就在这里。
  3、要在集体内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研究认为,群体是人们满足安全、归属、自尊和角色承认需要的社会活动场所。良好、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可以营造一种安全感。群体中和谐的人际关系使人得到积极的友情和支持,从而获得归属的满足。个体在集体中获得的相应的地位、认同、尊重、关怀,分享成功的快乐、失败或挫折的痛苦,可以满足人自尊的需要。通过需求的满足,个体可以经常与大家交流意见,以求获得对某些不确定、无把握看法的支持,从而增强个体的自信心。而且通过这种交流意见获得支持和关怀,个体也从中得到群众对他本身价值的承认,进而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群体良好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个体的行为规范也形成有力的控制和调节。因为群体意识的形成会增强个体对群体的责任感、成就感,加强个体对自己行为的约束以服从群体的利益要求,同时群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使其受到某种压力而自觉地服从群体的规范。个体在群体中获得的认同、尊重或信任,对个体行为也是一种积极的校正。因此,在学校内营造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调动教师积极性和自觉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四、科学运用激励方法
  高级职工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知识分子,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共同为企业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但由于岗位不同以及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每个职工对企业所作的贡献也存在差别。因此,对职工的激励也应适当划分层次,要有重点和针对性。对有突出贡献或起主导作用的企业骨干、企业带头人等应给以相应的高层次激励,一般职工则给以较低层次的激励。这样,不同层次的激励就刺激了不同层次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由于改革滞后,我国职工的高层次激励,尤其是专项激励普遍偏少,力度不足,中低层次激励偏多,且针对性差。这种缺乏层次、重点和针对性的激励方式往往使高层次职工只能得到许多中低层次的激励,尽管数量很多,对他们却起不到激励作用;中等层次职工若有适当的激励,是最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高级优秀人才,但他们对高层次的激励却望尘莫及,只能得到低层次激励,而低层次职工几乎得不到激励。长此以往,其结果只能使激励成为高、中层次职工的保健因素而失去其应起的作用。当然激励也并不是设置越高越多越好,我们要注意激励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以激励能调动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宗旨。同时在激励过程中,要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严格按标准控制激励的层次和质量。   五、实现激励手段的多样化与动态化
  1、注重激励的层次性及其有效性。人的积极性来源于动机,而动机又来源于人的需要。每个人的需要不同,而且不同时期同一个人的需要也是有变化的。要使师资管理对所有的职工都发挥激励作用,且对每位职工的不同成长阶段都有激发力量,则必须实现激励手段的多元化和动态化。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在管理实践中,为了增加企业职工的满意度,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管理者除了应致力于改善每个职工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环境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为他们提供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促进他们的进取心。目前,高级职工的“低层次需要”已获得满足,或者说“保健因素”已基本具备,而权利需要、归属需要和成就需要—激励因素,正是他们所追求的,也是当前高级职工管理中较忽略的问题。事实证明,恰恰是这些高层次需要的激发力量最强,时间最持久。因此,在进行企业队伍建设时,一方面,要考虑到职工需要的多层次性和多元性,做到激励手段的多元化,如物质激励、尊重激励、参与管理激励等,使每个教师的需要都有机会获得满足;另一方面,则要考虑到职工专业发展和成长阶段的不同,其需要也有不同的特点,实现激励手段的动态化,即使对同一名职工根据其需要的变化,对其激励的措施和方法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2、客观地评价每位职工的成绩。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个人不仅关心自己经过努力所获得的报酬的绝对数量,也关心自己的报酬和其他人报酬的关系。人们在付出劳动得到报酬之后,会进行纵横向比较,如果报酬不合理,就会产生不满。因此,学校应客观地评价每位教师的成绩,坚持公正公平原则,以减少因分配不公而引起态度涣散、消极对立等不良后果。公平理论着眼于“分配公平”,即个人间可见的报酬的数量和分配公平。但由于受多种因素制约,事实上要做到最终分配结果的公平是不可能的。相比较而言,在当前高校人事管理中,我们更应考虑“程序公平”,即用来确定报酬分配的程序的公平。有研究表明,分配公平比程序公平对职工的满意感有更大的影响,相反,程序公平更容易影响职工的组织承诺、对上司的信任和流动意图。所以企业在制定分配政策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决策过程公开化、民主化,应遵循一致和无偏见的程序,采取类似的措施增加程序公平感。通过增加程序公平感,教师即使对奖酬金、个人晋升、进修提高和其他有关个人问题不满意时,一般也会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领导和组织。
  3、要把企业目标与职工个人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人的激励最為持久而且最为强烈的因素莫过于对个人发展的追求,只有建立在与职工个人发展目标相统一基础上的激励才能变成促使人们自觉自愿的能动性。因此企业应重视学科发展和整体实力的提高,并给予职工适当的权力和一定的自由度来支配他们自己的科研活动,来承担责任,使职工的工作本身变得更具有内在意义和更高的挑战性,以增强职工的成就感和自我实现感。企业只有在人事管理中尊重职工个人发展,特别是引导并鼓励职工个人的发展才能有效地提高职工整体水平和实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研究和运用激励理论,探索和完善激励机制,抓住和用好激励因素,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企业人事管理工作者必须善于分析研究、勇于探索创新,才能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时代的发展,使自己的工作起到不断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三多.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2]易晓明,彭雅静.激励理论对高校教师薪酬制度改革的启示[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9)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装饰工程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然而各装饰企业必须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不断地改进革新技术,加强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控和管理,才能提升整个行业的施工水平,促进行业积极向上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对建筑装饰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及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建筑装饰;施工管理;存在问题;管理措施  引言: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优化建
期刊
【摘 要】 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及人民群众的安定生活,压力容器产品的制造监督检验在根源上确保了压力容器的安全性能,因此严格执行法规标准、把握过程关键要点、提高监检质量对压力容器产品的安全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压力容器的安全管理,阐述了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  【关键词】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定期检验  引言:  压力容器的监督检验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要遵守国家相关法
期刊
【摘 要】 随着房地产业的发展,工程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涉及建设专业及领域更多,技术更新更快,应不断地学习积累,与时俱进,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文主要通过对房建施工中质量与安全管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具体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房建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前房屋施工建设过程中质量与安全管理依然存在许多棘手的问题不容乐观,因此必须要制定完善的施工安
期刊
【摘 要】 随着高校的持续发展,众多高校形成了多校区格局。如何做好多校区的安保工作,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者结合工作的实际,提出了多校区安保工作的模式、体制建设的新的思路和创新安保工作新的路径。  【关键词】 高校;安保;思路  随着高校的持续发展和内部管理改革的不断深化,多校区高校的安保工作较好了进行了实质性的融合,充分贯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工作方针,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力保障了多
期刊
【摘 要】 土木工程与造价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不仅工作量大、难度系数高,而且对土木工程建设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土木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要注意事先管理、主动管理,而土木工程的造价控制要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以更好地完成各项工程,实现较为理想的投资效益。  【关键词】 土木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有效控制  一、土木工程管理概述  土木工程是为了建造各种工业设施,应用建筑材料、机械设备
期刊
【摘 要】 焦炭在高炉内起着发热剂、还原剂、料柱骨架的作用,对高炉的冶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高炉炼铁生产的基础,是高炉操作稳定顺行、获得先进生产指标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探讨了冶金焦质量与高炉操作、高炉冶金焦质量管理方法。  【关键词】 高炉冶金焦;质量管理;方法  众所周知,焦炭在高炉内有四种基本功能:(1)高炉料柱的骨架;(2)还原剂;(3)燃料;(4)渗碳剂。随着高炉氧煤喷吹技术的发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城市发展资源的日益紧张,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正面临着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暖等制约发展的环境因素。我国应对气候变暖、生态恶化等发展难题。越是发达的城市对能源的需求量越大,其所面临的资源问题更加紧张,这就要求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低碳理念将成为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规划就是为了能够正确预见城市发展的方向,城市规划的创新源于现实存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并且逐渐接近了国际发展水平。结构成本对整个建筑行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几乎占据了整个建筑成本的一大部分,因此,为了降低成本,保证建筑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就需要建筑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采用优化技术,优化技术是保证降低成本的重要前提。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大力采用先进的结构设计方法,保证设计内容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而为建筑行业的
期刊
【摘 要】 松风台古银杏保护区绿地通过对古树和历史遗存的保护、展示和重现,体现了城市历史和文化,绚丽自然景观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和谐交融。在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提供市民游憩场所,为建设和谐城市发挥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就保护千年银杏古树,让传统与现代共荣展开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保护;银杏古树;传统;现代共荣  松风台古银杏保护区绿地位于平湖市区环城北路与建国路口,原为古松风台遗址,
期刊
【摘 要】 随着我国各项基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行业格局逐步搭建起来。近年来,社会产业结构的变革使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尤其是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凸显。所以,在维持国家行业发展的同时,维护环境及资源平衡极为重要。本文就基于节能降耗下的我国工民建施工节能技术做以阐述,剖析节能降耗技术的实际应用状况,以及节能降耗技术的具体施工策略,以期为建筑行业施工环节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