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灵魂。用好这一活的灵魂,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又要适应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驱动的传播实踐发展趋势,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充实理论内涵,创新和发展话语表达,真正将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话语。
【关键词】新闻舆论;基本原则;话语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原则、适应趋势、注重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动把握社会传播生态变化及其格局,与时俱进地创新理念、思维与话语体系,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舆论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着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的凝练表达,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实践要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遵循,而且为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指明了方向,成为打破西方新闻学术话语垄断与理论桎梏的思想利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灵魂。用好这一活的灵魂,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又要适应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驱动的传播实践发展趋势,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充实理论内涵,创新和发展话语表达,真正将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话语。
一、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大众传播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使新闻生产与消费、新闻资源与市场、新闻舆论引导与话语表达等都发生了量变与质变。随着人们信息交往方式及其工具的变化,大众传播呈现出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精准化的时代特征。
(一)分众化
美国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指出,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1]这一趋势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日益得到强化。第一是社会分众化。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整合与分化,带来了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分层进一步扩大。即使是年龄、教育、收入基本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思想认识、态度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是选择分众化。人们的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关注多变,越来越不满足于渠道单一、步调一致、内容同质的新闻传播,而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信息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第三是传播分众化。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和移动终端新应用,使得新闻传播的实现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原本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必须将分众化作为制定传播策略的首要因子。
(二)差异化
对象的分众化,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方式必须差异化。唯有通过差异化的传播,才能体现自身特色、吸引受众关注、扩大传播影响、提升竞争能力。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便利性和互动性,使得任何媒体都难以垄断报道资源,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独家报道。新闻传播应当做到同一主题的多样表达,在报道的速度、角度、深度上下功夫,用及时的信息传播、独特的报道角度、深入的新闻分析,跳出低水平重复的同质化竞争,树立新闻媒体品牌和影响力。在传播渠道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党和政府主办的传统媒体,是新闻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应当将一切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包括网站、论坛等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目标受众习惯采用的自媒体,都作为新闻舆论的重要渠道,积极推进多层次、融合式传播,实现对社会成员和各类人群的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在传播方式上,打破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传统模式,顺应移动化、碎片化、互动化的媒介使用潮流,根据新闻舆论主题的不同、传播渠道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需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终端新功能,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目标受众,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和传播参与可能。
(三)圈层化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相同社会经历、文化习俗、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艺术品位的社会个体,聚合在不同的社会圈层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互动和交往,并因此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更多的共同特性。这种社会成员的圈层关系也促进了大众传播的圈层化。其一是传播对象的圈层化。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各种圈层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也深深地打上媒介选择的印记。人们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媒介,以及个人的媒介使用偏好、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所属的社会圈层,形成基于媒介使用的社会圈层。大众传播的对象实际上处于基于不同媒体选择而建构起来的不同圈层之中。其二是传播活动的圈层化。以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为代表的各种智能信息终端的普及,带来了圈层内部传播活动的日益活跃。大众传播活动在圈层中呈现出分化和强化的态势。一方面,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传播在不同圈层中的呈现有着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圈层中对成员感兴趣的内容会予以关注和不断强化。其三是传播影响的圈层化。基于圈层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新型传播方式,更具有启发性、共鸣性、依赖性。人们长期在圈层内部进行的信息或观点分享活动,虽然无法完全解构和取代传统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但会在圈层成员之间累积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等认识上的共振效应,在提高圈层共识度、促进成员同质化上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精准化 大众传播的效果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的精准化。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搜集和分析,使得对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策略选择和效果评估有了更加客观的依据。大众传播由此可以细分受众、明确目标、精准传播。首先是精准的受众分析。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偏好等进行客观量化分析,塑造出无限接近真实的受众个体形象。原本大众传播中面目模糊、难以区分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为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独特个体,并能够被划分为具有某类特点的受众类型。传播活动得以精准定位受众。其次是精准的传播策略。针对性越强的传播活动效果越好。这就要求面对差异化的受众,必须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基于对目标受众特点的精准研究分析,传播主体得以围绕传播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设计指向明确的传播方案,确保传播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提升传播效率。再次是精准的效果评估。采样式的受众反馈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出受众整体对传播活动的评价。大數据资源提供的各种点击率、满意度等数据,让传播主体能够实时了解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态度和评价,定量分析传播效果,并动态修正传播行为,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活动的价值。
二、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基础问题,决定着新闻制度、体制、伦理等方面。从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出发,着眼于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结合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应当在立场、方法、权利、义务和空间等五个方面加以确立,立足于“五个统一”,即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的立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所在,即新闻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究竟应该为谁服务。马克思曾就《新莱茵报》被控案对报刊的使命作出回答:“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对新闻舆论的基本立场,这与其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建党立场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新闻舆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党服务,坚持党的立场就是坚持人民的立场,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新闻舆论的立场所在,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首要原则。新闻舆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表达人民群众心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要把爱党、护党、为党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内在地统一起来,不能加以割裂,更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呈现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特点时,更要注重把新闻舆论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广大群众信任的知音。
(二)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在解决了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之后,必须进一步回答如何服务的问题,即新闻舆论的方法和手段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新闻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同时,新闻所产生的社会关注引发社会舆论,而社会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并具有强制作用的力量。舆论导向成为影响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观念坐标和思想指向。因而,确立新闻舆论的方法原则,既要从新闻价值出发,把握真实性与关注性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将真实的、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出来;又要从舆论导向出发,把握思想观念的维度和向度,将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人民呼声通过舆论表达出来。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是内在关联、有机联系的矛盾统一体,讲价值就要讲导向,讲导向也要讲价值,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事实上,人们在以新闻手段选择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诉诸媒体传播时,已经将导向意识植入其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话语符号先行或潜行,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的格局与走向。西方新闻学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所谓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将事实隔离于观点,将新闻脱离于政治,不仅是新闻理想主义的幻象,无法摆脱国家、政府和媒体所有者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而且在新闻价值要求与现实社会需求上形成悖论,使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出现较大反差,同时也无法解决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商业利益间的矛盾。如果说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立身之本,那么坚持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就是新闻舆论的立足之要。坚持新闻真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新闻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望者。
(三)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以话语方式作为承载,不仅仅是以符号工具反映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思想,而是通过人们的信息交往活动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新闻舆论实质上构成了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社会话语权,如何将新闻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党的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需要从权利上确立基本原则。新闻舆论只有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要,促进社会信息占有从不对称到对称的有序流动与分享,才能在新闻舆论反映社会现实的实践中,真正将社会运行状况和秩序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为人民发挥意志表达、利益维护、价值守望的功能。因此,新闻舆论要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全面反映社会现实,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为前提,将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在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应当看到,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立足于新闻舆论的真实性这一客观基础,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在动机与效果上都体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舆论监督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违法违规、失信失德、敷衍塞责等问题,批评典型的人和事,其目的在于找出症结、激浊扬清,通过表达民意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实现党的主张与民心所向的同频共振。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的原则,关键在于把握好新闻舆论的时、度、效,以正面宣传作为新闻舆论的“压舱石”,以事实和真理作为新闻舆论的“定盘星”。 (四)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主体除了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外,还有广大社会组织、普通个体借助于开放性数字平台的参与。在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下,每个人在进行自由表达的同时,只有承担与之相关联的社会责任,才能达成服务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传播秩序。因此,应当从新闻舆论主体义务方面确立基本原则,与新闻舆论主体权利方面的原则相对应,形成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为新闻舆论的传播秩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既是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的法治思维和伦理要求,又是广大社会成员应有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无论是为人民代言,还是直接表达个体的自我心声,都要把法律和道德赋予的社会责任扛在肩头,成为有责任、有担当,讲法律、讲道德的新闻舆论的发声者和参与者。在现代社会开放的传播环境下,充分的表達自由意味着充分的责任担当,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新闻舆论作为一个社会的温度计、风向标,其主体只有基于社会责任的表达,才能在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赢得信任、巩固信任,形成良好的传播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坚持新闻舆论表达与责任统一的原则,就是从根本上关注共同体命运、维护共同体利益、实现共同体发展,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团结,为实现共同体的目标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五)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
从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来看,社会个体生存与发展对传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新媒体生态下,人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新闻舆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作用,借助于数字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功能拓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使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生态还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覆盖的地域限制,将整个地球纳入互联互通的数字信息共享圈中来,使新闻舆论从一地一事一议的狭小空间转变为各地多事众议的全球公共空间。因而,应从新闻舆论的空间转换方面确立国内与国际统一的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新闻舆论在意识形态最前沿所发挥的作用,真正让新闻舆论为党和人民所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繁荣所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所强调的“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就是从新闻舆论的战略高度和时代特征出发,对新闻舆论在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空间发挥好意识形态前沿作用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在全球传播的大格局下,新闻舆论要改变以往将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互区隔、互设边界的状况,真正将国内话语权与国际话语权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国内讲好人民群众故事、反映时代发展气象、表达党和人民的心声,又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社会面貌、表达中国立场和愿望,将中国主张的核心价值和彰显的时代精神熔铸成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坚持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关键在于加强新闻舆论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跨媒体、全空间的新闻舆论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其把握新闻规律、驾驭传播手段、开拓新闻视野、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新闻舆论的阵地和传播平台打造,形成有影响、有权威、能主导、善创新的新闻舆论专业机构,使中国传播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匹配,掌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
确立新闻舆论基本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其传播实践,而传播实践离不开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创新、完善。特别是伴随着媒介融合的持续深入,不同媒体所呈现的不同话语体系和风格也形成了交会、碰撞、彼此渗透的态势,共同融入跨媒体、全空间中来。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不仅要将其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3],强化媒介资源和新闻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而且要从新闻舆论传播实践的话语支撑入手,适应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的传播趋势,创新表达、精准传播,实现新闻舆论的话语新建构。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着力点在提高对受众和参与者的认知影响力、情绪感染力、符号接受力和价值认同力四个基本方面,需要从跨体系构建、跨阶层共鸣、跨媒介融通、跨文化交流入手,不断加以探索、总结和完善。
(一)跨体系构建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其作为人们思维、表达和交往的工具存在,在新闻舆论传播实践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新闻舆论的功能只有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才能实现,话语质量的高低和接纳水平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的社会功效。话语质量是形成新闻舆论话语权的根本,接纳水平是实现新闻舆论话语权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话语包含着各种要素和特性,如概念的创新、话语逻辑、说服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基础等[4],要形成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必须为其中的观念和看法提供包括科学依据、道德精神和利害关系论述在内的强有力的逻辑论证[5],从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不是仅仅将观念流于政策性的宣告。应当看到,高质量的话语虽然为新闻舆论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但并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新闻舆论主流话语的传播效果实现,还必须与之相配套,建立起适合于传播对象接纳的话语形态和认知水平。存在于新闻舆论中的政治型话语、学术型话语、社会型话语三种主要话语体系,分别以主流意识形态语言、符合学术规范的语言及理论建构、符合大众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语言为手段和工具,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或受众。[6]这些异质性的话语体系在实现各自群体信息交往的同时,在公共话语空间还缺乏相互转换与贯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效应。特别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话语体系各说各的,角度、出发点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有很大差异甚至在价值观层面出现冲突,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沟通犹如‘聋子之间的对话’”[7]。因此,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从跨体系构建出发,通过打通不同类型的话语体系,促进政治、学术、社会型话语之间的有机转换和适度融合,使不同的受众群体能够在各自认知水平上接纳、认同主流话语,进而发挥好新闻舆论主流话语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引领力。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搭建桥梁,与各类型话语主体共同承担起新闻舆论话语跨体系构建的任务。 (二)跨阶层共鸣
话语作为人类发明并使用的交往工具,明显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话语权的形成则基于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能够被人们认同。新闻舆论话语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观念持续地产生影响,形成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凝聚力和精神向心力,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建立话语权和领导权。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新闻舆论话语,在政治和文化两个维度上确立领导权,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地统一政治导向和政治共识,而且需要遵循话语权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以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形成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从文化领导权中产生”“正是由于文化领导权的拓展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领导权才得以巩固和发展”。[8]新闻舆论话语在人民群眾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播桥梁作用,需要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价值对话关系,以文化和政治认同为目标,主导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情感、理想共鸣,赢得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因此,新闻舆论话语创新应当立足于跨阶层共鸣,不仅仅把话语作为人们了解和掌握真理的手段,而且作为建设意义、促进理解、促进共鸣的手段,在增强话语亲和力的同时,使之具有更强大的情绪感染力,使主流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涵,通过有温度的话语浸入人们的心田。互联网所搭建起的社会成员交往平台,将各阶层不同个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等置于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为新闻舆论话语的交会地和共鸣场。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提高对这一新闻舆论场的价值凝聚意识,多发声、善共鸣,精引导、聚共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建网络清朗空间,共育社会核心价值,共享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三)跨媒介融通
话语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表达思想,与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媒介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意义上,不同的媒介对应于不同的符号系统,新闻舆论也常常以媒体类型来划分。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媒介时代,它将传统媒体分别承载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所有符号系统,共同纳入进来并形成全新的交互体验,开启了新媒体革命的征程。在新媒体革命的推动下,一个全新的融合媒体生态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新闻舆论的内容、渠道、平台,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都在“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9],形成技术、用户、产品、组织等新的架构。媒体融合将不同形式的话语符号系统汇聚到一个新平台上,创造出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生活场景,丰富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应当看到,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话语力聚合与话语力分散同时共存的效应,形成了一个新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各种形式的话语符号集中呈现在一个平台上,让人们能够集中地、便捷地获取各种形式的话语信息和思想,并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带给受众第一视角和情境沉浸体验,实现话语力高效聚合与快速穿透。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用户的“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了原有的权威话语中心”[10]。因而,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顺势而为,从跨媒介融通入手,着力提升新媒体用户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符号接受力,以专业化、高质量,跨媒介、会融通的深厚话语功力,实现关注聚焦、智能分享与持久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普及,新闻现场化、舆论实时化、服务定制化等正在成为常态,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生成时效和媒介融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跨媒介话语能力建设,将成为精准投放、精准推送,赢得传播优势的关键一环。
(四)跨文化交流
任何话语在其形成、丰富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文化,话语本身作为文化的产物,内在地蕴含文化意义,同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得益于话语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新闻舆论在获得由跨国媒介所创造的全球话语平台的同时,也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话语平衡。国际新闻舆论话语权背后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更加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国际秩序维护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硬实力优势和在话语体系所构建起的全球传播空间中,以维护资本主义核心利益为其新闻舆论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平等对话、文明共享、价值和谐的全球传播空间,对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历史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其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通过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话语能力,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传播开来,以不断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4@ZH037)
参考文献: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9.
[2]马克思.新莱茵报审判案[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
[4]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5]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6]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7]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8]梅景辉.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6-3-23.
[9]胡正荣.构建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N].人民日报,2015-10-11.
[10]陈力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悖论[N].人民日报,2015-10-11.
编校:郑 艳
【关键词】新闻舆论;基本原则;话语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必须坚持原则、适应趋势、注重创新,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主动把握社会传播生态变化及其格局,与时俱进地创新理念、思维与话语体系,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闻舆论是执政党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着自身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以“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48个字的凝练表达,不仅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实践要求,作为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基本遵循,而且为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建构指明了方向,成为打破西方新闻学术话语垄断与理论桎梏的思想利器。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的灵魂。用好这一活的灵魂,既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又要适应以数字技术应用为驱动的传播实践发展趋势,把握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丰富和充实理论内涵,创新和发展话语表达,真正将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观念优势转化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主流话语。
一、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
以电子计算机和数字信息技术等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新的大众传播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传播平台的应用,改变了媒介的社会结构和组织形式,使新闻生产与消费、新闻资源与市场、新闻舆论引导与话语表达等都发生了量变与质变。随着人们信息交往方式及其工具的变化,大众传播呈现出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精准化的时代特征。
(一)分众化
美国未来学家埃尔文·托夫勒指出,当代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趋势是: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传播渠道数量倍增,而新闻传播媒介的服务对象逐步从广泛的整体大众,分化为各具特殊兴趣和利益的群体。[1]这一趋势随着社会整体的发展日益得到强化。第一是社会分众化。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的整合与分化,带来了急剧变化的社会结构和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社会分层进一步扩大。即使是年龄、教育、收入基本相同的社会阶层,在思想认识、态度观念、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往往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第二是选择分众化。人们的教育水平、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价值多元、需求多样、关注多变,越来越不满足于渠道单一、步调一致、内容同质的新闻传播,而是倾向于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信息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第三是传播分众化。各种互联网新技术和移动终端新应用,使得新闻传播的实现方式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可能性,原本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受众概念越来越模糊,人们在新闻传播中的参与意识越来越强,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日益明显。因此,互联网时代的大众传播,必须将分众化作为制定传播策略的首要因子。
(二)差异化
对象的分众化,决定了新闻传播的内容、渠道和方式必须差异化。唯有通过差异化的传播,才能体现自身特色、吸引受众关注、扩大传播影响、提升竞争能力。在传播内容上,互联网时代新闻报道的及时性、便利性和互动性,使得任何媒体都难以垄断报道资源,对一个新闻事件进行独家报道。新闻传播应当做到同一主题的多样表达,在报道的速度、角度、深度上下功夫,用及时的信息传播、独特的报道角度、深入的新闻分析,跳出低水平重复的同质化竞争,树立新闻媒体品牌和影响力。在传播渠道上,报纸广播电视等党和政府主办的传统媒体,是新闻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应当将一切提供新闻信息服务、具有媒体属性和舆论功能的传播平台,包括网站、论坛等网络媒体、微博、微信等目标受众习惯采用的自媒体,都作为新闻舆论的重要渠道,积极推进多层次、融合式传播,实现对社会成员和各类人群的全面覆盖、有效覆盖。在传播方式上,打破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传统模式,顺应移动化、碎片化、互动化的媒介使用潮流,根据新闻舆论主题的不同、传播渠道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需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终端新功能,创新形式、丰富手段,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有针对性地推送给目标受众,为人们提供多种选择和传播参与可能。
(三)圈层化
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相同社会经历、文化习俗、兴趣爱好或相似的经济条件、生活形态、艺术品位的社会个体,聚合在不同的社会圈层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互动和交往,并因此互相影响、互相融合,形成更多的共同特性。这种社会成员的圈层关系也促进了大众传播的圈层化。其一是传播对象的圈层化。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和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各种圈层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也深深地打上媒介选择的印记。人们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媒介,以及个人的媒介使用偏好、习惯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所属的社会圈层,形成基于媒介使用的社会圈层。大众传播的对象实际上处于基于不同媒体选择而建构起来的不同圈层之中。其二是传播活动的圈层化。以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为代表的各种智能信息终端的普及,带来了圈层内部传播活动的日益活跃。大众传播活动在圈层中呈现出分化和强化的态势。一方面,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传播在不同圈层中的呈现有着较大差异;另一方面,不同圈层中对成员感兴趣的内容会予以关注和不断强化。其三是传播影响的圈层化。基于圈层关系的社会成员之间的新型传播方式,更具有启发性、共鸣性、依赖性。人们长期在圈层内部进行的信息或观点分享活动,虽然无法完全解构和取代传统大众传播对人们的影响,但会在圈层成员之间累积对新闻事件、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等认识上的共振效应,在提高圈层共识度、促进成员同质化上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精准化 大众传播的效果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播的精准化。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搜集和分析,使得对大众传播的受众分析、策略选择和效果评估有了更加客观的依据。大众传播由此可以细分受众、明确目标、精准传播。首先是精准的受众分析。大数据的开发和利用,能够对受众在传播过程中的行为、习惯、偏好等进行客观量化分析,塑造出无限接近真实的受众个体形象。原本大众传播中面目模糊、难以区分的受众群体,被还原成为个性鲜明、千差万别的独特个体,并能够被划分为具有某类特点的受众类型。传播活动得以精准定位受众。其次是精准的传播策略。针对性越强的传播活动效果越好。这就要求面对差异化的受众,必须采取差异化的传播策略。基于对目标受众特点的精准研究分析,传播主体得以围绕传播诉求,制定有针对性的传播策略,设计指向明确的传播方案,确保传播活动沿着既定的方向进行,提升传播效率。再次是精准的效果评估。采样式的受众反馈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能全面真实反映出受众整体对传播活动的评价。大數据资源提供的各种点击率、满意度等数据,让传播主体能够实时了解受众对传播活动的态度和评价,定量分析传播效果,并动态修正传播行为,最大化地实现传播活动的价值。
二、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新闻理论的基础问题,决定着新闻制度、体制、伦理等方面。从新闻媒体的政治属性与传播属性出发,着眼于新闻传播中的矛盾运动与关系建构,结合大众传播的时代特征,新闻舆论的基本原则应当在立场、方法、权利、义务和空间等五个方面加以确立,立足于“五个统一”,即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
(一)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的立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所在,即新闻舆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重要构成,究竟应该为谁服务。马克思曾就《新莱茵报》被控案对报刊的使命作出回答:“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2]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对新闻舆论的基本立场,这与其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的建党立场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除了忠实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外,没有其他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也是党的最高价值取向。新闻舆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党服务,坚持党的立场就是坚持人民的立场,两者具有内在统一性。因此,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是新闻舆论的立场所在,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首要原则。新闻舆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表达人民群众心声,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新闻舆论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要把爱党、护党、为党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内在地统一起来,不能加以割裂,更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尤其是在大众传播呈现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特点时,更要注重把新闻舆论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阵地、广大群众信任的知音。
(二)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在解决了为谁服务的立场问题之后,必须进一步回答如何服务的问题,即新闻舆论的方法和手段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新闻以自己特定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所在。同时,新闻所产生的社会关注引发社会舆论,而社会舆论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并具有强制作用的力量。舆论导向成为影响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观念坐标和思想指向。因而,确立新闻舆论的方法原则,既要从新闻价值出发,把握真实性与关注性两个有机联系的方面,将真实的、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通过新闻手段反映出来;又要从舆论导向出发,把握思想观念的维度和向度,将正确的、符合实际的人民呼声通过舆论表达出来。新闻价值与舆论导向是内在关联、有机联系的矛盾统一体,讲价值就要讲导向,讲导向也要讲价值,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事实上,人们在以新闻手段选择值得关注的社会生活诉诸媒体传播时,已经将导向意识植入其中,所持有的思想观念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话语符号先行或潜行,进而影响社会舆论的格局与走向。西方新闻学所标榜的“新闻专业主义”所谓中立的立场和客观的报道,将事实隔离于观点,将新闻脱离于政治,不仅是新闻理想主义的幻象,无法摆脱国家、政府和媒体所有者对新闻话语权的操控;而且在新闻价值要求与现实社会需求上形成悖论,使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之间出现较大反差,同时也无法解决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商业利益间的矛盾。如果说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的立身之本,那么坚持价值与导向统一原则就是新闻舆论的立足之要。坚持新闻真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必须贯穿于新闻舆论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使新闻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政策主张传播者、时代风云记录者、社会进步推动者、公平正义守望者。
(三)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以话语方式作为承载,不仅仅是以符号工具反映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认知与思想,而是通过人们的信息交往活动构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新闻舆论实质上构成了影响人们思想与行为的社会话语权,如何将新闻舆论话语权掌握在党的手中,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需要从权利上确立基本原则。新闻舆论只有通过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需要,促进社会信息占有从不对称到对称的有序流动与分享,才能在新闻舆论反映社会现实的实践中,真正将社会运行状况和秩序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为人民发挥意志表达、利益维护、价值守望的功能。因此,新闻舆论要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原则,全面反映社会现实,弘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以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为前提,将新闻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在社会主义新闻实践中。应当看到,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不是互相矛盾的,而是内在统一的。两者都立足于新闻舆论的真实性这一客观基础,都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在动机与效果上都体现“四个有利于”,即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舆论监督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违法违规、失信失德、敷衍塞责等问题,批评典型的人和事,其目的在于找出症结、激浊扬清,通过表达民意诉求、推动解决问题,实现党的主张与民心所向的同频共振。坚持知情与监督统一的原则,关键在于把握好新闻舆论的时、度、效,以正面宣传作为新闻舆论的“压舱石”,以事实和真理作为新闻舆论的“定盘星”。 (四)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
新闻舆论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其主体除了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外,还有广大社会组织、普通个体借助于开放性数字平台的参与。在开放的大众传播环境下,每个人在进行自由表达的同时,只有承担与之相关联的社会责任,才能达成服务于人与社会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传播秩序。因此,应当从新闻舆论主体义务方面确立基本原则,与新闻舆论主体权利方面的原则相对应,形成主体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体,为新闻舆论的传播秩序构建提供理论基础。表达与责任统一原则,既是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坚持的法治思维和伦理要求,又是广大社会成员应有的法律意识和道德底线。无论是为人民代言,还是直接表达个体的自我心声,都要把法律和道德赋予的社会责任扛在肩头,成为有责任、有担当,讲法律、讲道德的新闻舆论的发声者和参与者。在现代社会开放的传播环境下,充分的表達自由意味着充分的责任担当,没有责任的自由只能导致社会的无序和混乱,给人民带来灾难。新闻舆论作为一个社会的温度计、风向标,其主体只有基于社会责任的表达,才能在社会关系的构建中赢得信任、巩固信任,形成良好的传播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坚持新闻舆论表达与责任统一的原则,就是从根本上关注共同体命运、维护共同体利益、实现共同体发展,促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团结,为实现共同体的目标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五)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
从大众传播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来看,社会个体生存与发展对传播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尤其是在新媒体生态下,人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及其结合程度越来越高。新闻舆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和作用,借助于数字媒体工具的广泛使用和功能拓展,越来越凸显出来,使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工作的最前沿。同时,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生态还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覆盖的地域限制,将整个地球纳入互联互通的数字信息共享圈中来,使新闻舆论从一地一事一议的狭小空间转变为各地多事众议的全球公共空间。因而,应从新闻舆论的空间转换方面确立国内与国际统一的基本原则,更好地把握新闻舆论在意识形态最前沿所发挥的作用,真正让新闻舆论为党和人民所用,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繁荣所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所强调的“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就是从新闻舆论的战略高度和时代特征出发,对新闻舆论在国内与国外相统一的空间发挥好意识形态前沿作用所提出的指导思想。在全球传播的大格局下,新闻舆论要改变以往将对内宣传与对外宣传相互区隔、互设边界的状况,真正将国内话语权与国际话语权有机结合起来,既在国内讲好人民群众故事、反映时代发展气象、表达党和人民的心声,又在国际上讲好中国故事、反映中国社会面貌、表达中国立场和愿望,将中国主张的核心价值和彰显的时代精神熔铸成强大的国家软实力。坚持国内与国际统一原则,关键在于加强新闻舆论传播能力建设,一方面要注重培养跨媒体、全空间的新闻舆论专业人才队伍,提高其把握新闻规律、驾驭传播手段、开拓新闻视野、增强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要注重新闻舆论的阵地和传播平台打造,形成有影响、有权威、能主导、善创新的新闻舆论专业机构,使中国传播软实力与硬实力相匹配,掌握新闻舆论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三、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
确立新闻舆论基本原则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和服务其传播实践,而传播实践离不开话语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创新、完善。特别是伴随着媒介融合的持续深入,不同媒体所呈现的不同话语体系和风格也形成了交会、碰撞、彼此渗透的态势,共同融入跨媒体、全空间中来。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不仅要将其理解为“内容生产■产品形态■渠道占有”的“一体”[3],强化媒介资源和新闻生产要素的有效整合,而且要从新闻舆论传播实践的话语支撑入手,适应分众化、差异化、圈层化的传播趋势,创新表达、精准传播,实现新闻舆论的话语新建构。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着力点在提高对受众和参与者的认知影响力、情绪感染力、符号接受力和价值认同力四个基本方面,需要从跨体系构建、跨阶层共鸣、跨媒介融通、跨文化交流入手,不断加以探索、总结和完善。
(一)跨体系构建
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其作为人们思维、表达和交往的工具存在,在新闻舆论传播实践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新闻舆论的功能只有通过一定的话语方式才能实现,话语质量的高低和接纳水平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舆论的社会功效。话语质量是形成新闻舆论话语权的根本,接纳水平是实现新闻舆论话语权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互为补充。话语包含着各种要素和特性,如概念的创新、话语逻辑、说服力、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基础等[4],要形成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必须为其中的观念和看法提供包括科学依据、道德精神和利害关系论述在内的强有力的逻辑论证[5],从而具有强大的说服力,而不是仅仅将观念流于政策性的宣告。应当看到,高质量的话语虽然为新闻舆论话语权奠定了基础,但并不能将之简单等同于新闻舆论主流话语的传播效果实现,还必须与之相配套,建立起适合于传播对象接纳的话语形态和认知水平。存在于新闻舆论中的政治型话语、学术型话语、社会型话语三种主要话语体系,分别以主流意识形态语言、符合学术规范的语言及理论建构、符合大众思维与表达方式的语言为手段和工具,对应着不同类型的社会群体或受众。[6]这些异质性的话语体系在实现各自群体信息交往的同时,在公共话语空间还缺乏相互转换与贯通,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舆论的主流话语效应。特别是“针对同一问题,不同的话语体系各说各的,角度、出发点各不相同,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有很大差异甚至在价值观层面出现冲突,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沟通犹如‘聋子之间的对话’”[7]。因此,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从跨体系构建出发,通过打通不同类型的话语体系,促进政治、学术、社会型话语之间的有机转换和适度融合,使不同的受众群体能够在各自认知水平上接纳、认同主流话语,进而发挥好新闻舆论主流话语对社会认知的影响力、引领力。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在不同话语体系之间搭建桥梁,与各类型话语主体共同承担起新闻舆论话语跨体系构建的任务。 (二)跨阶层共鸣
话语作为人类发明并使用的交往工具,明显带有意识形态的属性。话语权的形成则基于其所包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能够被人们认同。新闻舆论话语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观念持续地产生影响,形成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凝聚力和精神向心力,才能使主流意识形态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建立话语权和领导权。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新闻舆论话语,在政治和文化两个维度上确立领导权,不仅需要自上而下地统一政治导向和政治共识,而且需要遵循话语权自下而上的构建方式,以文化形态、思想理论等形式在人民群众中获得广泛的文化共识和价值认同,形成文化领导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是从文化领导权中产生”“正是由于文化领导权的拓展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政治领导权才得以巩固和发展”。[8]新闻舆论话语在人民群眾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播桥梁作用,需要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建立价值对话关系,以文化和政治认同为目标,主导社会各阶层间的利益、情感、理想共鸣,赢得社会成员的内心世界。因此,新闻舆论话语创新应当立足于跨阶层共鸣,不仅仅把话语作为人们了解和掌握真理的手段,而且作为建设意义、促进理解、促进共鸣的手段,在增强话语亲和力的同时,使之具有更强大的情绪感染力,使主流意识形态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和思想内涵,通过有温度的话语浸入人们的心田。互联网所搭建起的社会成员交往平台,将各阶层不同个体的信息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等置于开放的公共空间,成为新闻舆论话语的交会地和共鸣场。理论工作者、新闻工作者和社会管理者尤其需要提高对这一新闻舆论场的价值凝聚意识,多发声、善共鸣,精引导、聚共识,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共建网络清朗空间,共育社会核心价值,共享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
(三)跨媒介融通
话语通过特定的符号系统表达思想,与用以负载、扩大、延伸、传递特定符号的媒介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传统意义上,不同的媒介对应于不同的符号系统,新闻舆论也常常以媒体类型来划分。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人们带入了互联网媒介时代,它将传统媒体分别承载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所有符号系统,共同纳入进来并形成全新的交互体验,开启了新媒体革命的征程。在新媒体革命的推动下,一个全新的融合媒体生态系统正在加快构建,新闻舆论的内容、渠道、平台,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机制等,都在“以共享化和智能化为特征和未来发展方向”[9],形成技术、用户、产品、组织等新的架构。媒体融合将不同形式的话语符号系统汇聚到一个新平台上,创造出共享化和智能化的生活场景,丰富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和手段。应当看到,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话语力聚合与话语力分散同时共存的效应,形成了一个新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随着媒体融合发展,各种形式的话语符号集中呈现在一个平台上,让人们能够集中地、便捷地获取各种形式的话语信息和思想,并通过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带给受众第一视角和情境沉浸体验,实现话语力高效聚合与快速穿透。另一方面,随着新媒体用户的“表达渠道的扩展,带来话语力的分散和碎片化”“民众在各种问题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消解了原有的权威话语中心”[10]。因而,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要顺势而为,从跨媒介融通入手,着力提升新媒体用户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符号接受力,以专业化、高质量,跨媒介、会融通的深厚话语功力,实现关注聚焦、智能分享与持久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用户普及,新闻现场化、舆论实时化、服务定制化等正在成为常态,对新闻舆论话语的生成时效和媒介融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的跨媒介话语能力建设,将成为精准投放、精准推送,赢得传播优势的关键一环。
(四)跨文化交流
任何话语在其形成、丰富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文化,话语本身作为文化的产物,内在地蕴含文化意义,同时文化的发展与繁荣也得益于话语体系的丰富与完善。新闻舆论在获得由跨国媒介所创造的全球话语平台的同时,也打破了民族和国家的话语平衡。国际新闻舆论话语权背后的国家文化软实力竞争更加凸显出来,成为影响国家战略目标实现和国际秩序维护发展的重要力量。西方国家凭借自身硬实力优势和在话语体系所构建起的全球传播空间中,以维护资本主义核心利益为其新闻舆论价值取向。因此,建立平等对话、文明共享、价值和谐的全球传播空间,对于人类社会的和平发展和历史进步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作为和平崛起的大国,其专业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应当通过新闻舆论的话语创新,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话语能力,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中国精神更好地在国际社会传播开来,以不断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力。
(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为14@ZH037)
参考文献:
[1]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79.
[2]马克思.新莱茵报审判案[M]//.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陈力丹.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媒介融合[J].当代传播,2014(6).
[4]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5]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J].红旗文稿,2010(14).
[6]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7]杨英杰.打通话语体系,实现有效传播[J].中国新闻周刊,2016(8).
[8]梅景辉.当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与发展[N].光明日报.2016-3-23.
[9]胡正荣.构建融合媒体产业的生态系统[N].人民日报,2015-10-11.
[10]陈力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悖论[N].人民日报,2015-10-11.
编校:郑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