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思想品德课中的时事教育愈来愈受到重视。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政治试卷,无论实行开卷还是闭卷考试,都更注重体现以社会生活、学生生活为载体,以热点时事为主线,以主干知识为重点的理念,要求学生联系身边生活及国内外时事政策和新闻,考查學生关注现实生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时事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老师们努力的又一方向。笔者在此做了有益的尝试,通过布置不同的时事任务,激活了时事课堂,使时事教育更加出彩。
方式一:时事在线——看时事新闻,讲时事故事。
此项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整理时事资料进行新闻发布。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事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事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时事》、《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学生必须学会在读和看中摘录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发布,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
任务的呈现方式是新闻卡片,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而是筛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5条进行罗列。检查方式是进行新闻发布,若与老师认同一致,则进行表扬与奖励。此项作业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作业负担,反而成了他们兴趣的开始,热衷于看新闻,找新闻,以及课堂与老师的“对对碰”。课堂成了他们表现的舞台,心中有物,自是闲庭信步。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方式二:新闻短评——评新闻事件,品国情国策。
此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评价新闻事件,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要求学生整理完新闻事件后,集中选择一条有感而发进行评论,三言两语即可。通过短评,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再认识,还会有情感上的升华,分析理解能力的提升。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艰难的知识迁移过程,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回顾所学知识,内化主要内容,而且要穿透教材,与社会实际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例如,新闻:由于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原油产量从原来的160万桶骤减至40万桶,国际能源市场进一步出现“恐慌性涨价”。到3月24日,纽约商品市场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飙升了25%以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牵动着全球神经。
评论: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改变的。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尽管只言片语,但显示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际上,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新闻短评,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不只是时政热点本身,而且是热点背后隐藏的规律性东西,这种规律东西怎么得出来的呢?正是与教材结合的关键点。
此方式的呈现方式仍是是新闻卡片,要求学生把评论写在卡片的背面,字数不限,但要体现教材内容。检查方式是课堂与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交流,若赢来掌声或被评为“小小评论家”,则进行表扬与奖励。学生在评论与交流中,有备而来,积极参与,或缓慢陈述或激烈辩论,使整个课堂过程高潮迭起,精彩一片。
方式三:时事测验——你问我答,把握时事脉搏。
美国哈佛大学流传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在时事教学中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索问题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探知的机会。时事测验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承担时事测验的命题任务。学生一旦成为“试卷命题人”,感觉很神圣,往往会挖空心思,创设新意,以显示自己不凡的实力。命题过程和测验过程,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开启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创新动机,体现了教学中的动力性和趣味性原则。
事实证明,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会学的更成功。我认为把命题任务下放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命题人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拆分,学会了多角度考查;其他同学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思考,到讨论,到落实卷面,完成了从 “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而达到学生求知的教学目标。
方式四:要闻剪报——你编我辑,班级时事教材。
此项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结合当前重大时事专题及其内容要点,从能用于剪贴的几种报纸将有关内容裁剪下来,再分类整理成为具有严密系统的专页。然后统一复印,分发给全班,作为班级时事教材,统一学习。
剪报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时事,积累时事资料,培养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动脑、动手从事编辑工作的能力。布置作业时,首先给学生选好题,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自己手头拥有的资料,进行有选择性地裁剪、粘贴、排版。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主编副编,分工落实到人,各负其责。这样作业由枯燥变得很有趣味,并且充满了比赛之间的竞争,队员之间还要互相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学生自编自印的材料,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也为下一步的复习提供了方便。
开学初到现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已经完成了四期剪报的编辑工作,专题分别是《节能减排与我的环保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我看利比亚战乱》、《“校车”事件之评析》等。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利用作业的形式把任务布置下去,把时事学习的一部分任务转移到课下,转化成创新作业,拓展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渠道,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激活了时事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所以该放手时应放手。当然要让学生这种作业方式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要加强指导,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鼓励。
方式一:时事在线——看时事新闻,讲时事故事。
此项任务的目的是让学生收集整理时事资料进行新闻发布。让学生去收集、整理时事资料,就是促使学生把目光从自身和家庭狭窄的空间投向辽阔的社会大舞台,让他们去关注、去体会世界的变化,感受时代的脉搏,从而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人类的良好品质,培养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本着这样的愿望,我要求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时事信息,一方面多阅读各种有益的报刊杂志,如《时事》、《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二是要求学生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学生必须学会在读和看中摘录国内外、省内外甚至区内外的时事要闻。新课开始前,让两三名同学进行新闻发布,要求他们表述清晰简明,突出热点、焦点,避免内容重复。
任务的呈现方式是新闻卡片,要求学生不要面面俱到,而是筛选自己认为最重要的5条进行罗列。检查方式是进行新闻发布,若与老师认同一致,则进行表扬与奖励。此项作业不仅没有给学生带来作业负担,反而成了他们兴趣的开始,热衷于看新闻,找新闻,以及课堂与老师的“对对碰”。课堂成了他们表现的舞台,心中有物,自是闲庭信步。作业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也使学生动手(搜集、整理材料)、动口(口头表达)、动脑(观察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方式二:新闻短评——评新闻事件,品国情国策。
此项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评价新闻事件,加深对国家政策的理解。要求学生整理完新闻事件后,集中选择一条有感而发进行评论,三言两语即可。通过短评,学生不仅有知识上的再认识,还会有情感上的升华,分析理解能力的提升。事实上这也是一种艰难的知识迁移过程,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要回顾所学知识,内化主要内容,而且要穿透教材,与社会实际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例如,新闻:由于利比亚局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原油产量从原来的160万桶骤减至40万桶,国际能源市场进一步出现“恐慌性涨价”。到3月24日,纽约商品市场交易所5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飙升了25%以上,对世界经济造成的冲击牵动着全球神经。
评论: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改变的。我们要树立全球意识和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大踏步地走向世界,更好地为祖国服务。
尽管只言片语,但显示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体现了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实际上,通过师生讨论交流、新闻短评,教师引导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不只是时政热点本身,而且是热点背后隐藏的规律性东西,这种规律东西怎么得出来的呢?正是与教材结合的关键点。
此方式的呈现方式仍是是新闻卡片,要求学生把评论写在卡片的背面,字数不限,但要体现教材内容。检查方式是课堂与老师及其他同学的交流,若赢来掌声或被评为“小小评论家”,则进行表扬与奖励。学生在评论与交流中,有备而来,积极参与,或缓慢陈述或激烈辩论,使整个课堂过程高潮迭起,精彩一片。
方式三:时事测验——你问我答,把握时事脉搏。
美国哈佛大学流传一句话“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在时事教学中也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索问题的习惯,为学生创设探知的机会。时事测验是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轮流承担时事测验的命题任务。学生一旦成为“试卷命题人”,感觉很神圣,往往会挖空心思,创设新意,以显示自己不凡的实力。命题过程和测验过程,引导学生共同关注时事,开启了学生的求知欲,这样既能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投身于教学活动中,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创新动机,体现了教学中的动力性和趣味性原则。
事实证明,给学生一个支点,他会学的更成功。我认为把命题任务下放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命题人学会了选择,学会了拆分,学会了多角度考查;其他同学学会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思考,到讨论,到落实卷面,完成了从 “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材料上升到理性的认识过程”,从而达到学生求知的教学目标。
方式四:要闻剪报——你编我辑,班级时事教材。
此项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结合当前重大时事专题及其内容要点,从能用于剪贴的几种报纸将有关内容裁剪下来,再分类整理成为具有严密系统的专页。然后统一复印,分发给全班,作为班级时事教材,统一学习。
剪报活动,可以促使学生关心时事,积累时事资料,培养收集资料的良好习惯和能力,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动脑、动手从事编辑工作的能力。布置作业时,首先给学生选好题,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自己手头拥有的资料,进行有选择性地裁剪、粘贴、排版。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主编副编,分工落实到人,各负其责。这样作业由枯燥变得很有趣味,并且充满了比赛之间的竞争,队员之间还要互相团结,增强了凝聚力。学生自编自印的材料,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也为下一步的复习提供了方便。
开学初到现在,我所任教的班级已经完成了四期剪报的编辑工作,专题分别是《节能减排与我的环保行动》、《弘扬民族精神》、《我看利比亚战乱》、《“校车”事件之评析》等。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利用作业的形式把任务布置下去,把时事学习的一部分任务转移到课下,转化成创新作业,拓展了学生的感性认知渠道,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激活了时事课堂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时事政治中蕴藏了许多理论知识,如何去挖掘,不是完全靠教师,而主要是靠学生,所以该放手时应放手。当然要让学生这种作业方式可持续发展,教师必须要加强指导,还要及时进行反馈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