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要想使学生爱上体育课、上好体育课,必须使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体育兴趣是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它影响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方向、强度和持续的时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搞好体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激发中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感受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乐趣,这对学生掌握知识、学会锻炼的方法、养成好的习惯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并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产生稳定的、持久的体育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一、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场地进行,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合理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一定会给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能刻苦进行锻炼,提高运动水平,逐渐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发展。
二、影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因素
1、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
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多以教师简单的讲解、示范、学生统一练习和自由练习为主,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认真,注意不集中,常开小差,逐渐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为此,体育教师应从教学手段上下功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激发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2、教材的特点
以作者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几年对体育教材的了解,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越强的教材,对学生愈具有吸引力。根据中小学生体育爱好与兴趣的特点,每堂课中主要教材最好只以一项为佳。因为体育教材的掌握除理解、记忆之外,最重要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如果教材内容较多,由于时间关系,每项教材练习时间少,必然导致学生练习的效果差,给学生的练习提高了难度,会使学生觉得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身体素质原因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学生在上学和放学都由家长开车接送,在学校很少参与体育锻炼,身体没得到有效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在上体育课时。因身体素质较差,难以完成规定动作,教师这时如果不及时引导,或所定的标准与学生实际不符,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方法不灵活,加上责备过多,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自然使学生对体育失去信心,产生畏惧感,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4、气候条件和教学条件影响
大多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场地进行,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受到季节、温度和太阳光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安排上应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场地整洁安全,器材放置合理美观,认真备好课,积极创造良好合理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带着兴奋的情绪投入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5、人们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也不让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宁愿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拿来学习也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总希望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作用,使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对人的影响,重视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几点措施
1、思想上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在大多数中小学校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有些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行了,对是否要参加体育锻炼并无关心,担心体育锻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对体育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情绪,上体育课时不认真,能逃就逃,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为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家长和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既是增进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又是未来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从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选择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有外向也有内向。一般来讲,外向型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爱自我表现,爱动;而内向型学生爱静,不爱运动。如何让内向型学生也爱上体育课,成为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采用考试的手段引导这部分学生,但此手段较为被动,不能从心理上满足内向型学生的需要。实践得知,提高内向型学生体育兴趣,较好的办法是让外向型学生带动内向型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开展集体项目的活动,能帮助内向型学生运动起来,能改变内向型学生的性格,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创设优良的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座的内容可以是:奥运会知识、中国体育发展状况、体育明星介绍和预防体育伤害知识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可组织学生收看高水平的比赛或者表演,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体育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现场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心理环境。教学现场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活动场所是否平整、跳高落地区海绵垫长宽是否合理安全、场地界线是否清晰和体操垫的松软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的教与学是否合作愉快,学生相互间合作的凝聚力、顽强拼搏和竞争意识的气氛等。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过去命令式教学、生硬严厉的教学态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帮助,不能采用冷落、视而不见的态度,要不断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5、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游戏手段进行教学,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体育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将运动融于游戏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增,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实践证明。利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能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
6、开展各种体育比赛
参加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途径。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名次优胜经常更换,使参与的学生始终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因而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与竞争,争取成功。学校体育应利用这种办法,培养和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检验体育教学效果。在举行体育竞赛时,学校的表彰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运用兴趣效应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自觉锻炼身体,成为一个合格健康的人才。
一、培养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性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发展。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场地进行,大部分学生对体育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体育教师应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体育课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并合理地运用到体育教学中,一定会给中小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带来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要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了兴趣,学生就会自觉自愿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并能刻苦进行锻炼,提高运动水平,逐渐增强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发展。
二、影响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因素
1、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
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学的形式多以教师简单的讲解、示范、学生统一练习和自由练习为主,没有针对学生的兴趣从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造成了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认真,注意不集中,常开小差,逐渐对体育课不感兴趣。为此,体育教师应从教学手段上下功夫,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传承和改进,激发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2、教材的特点
以作者从事体育教育工作几年对体育教材的了解,娱乐性、趣味性和竞技性越强的教材,对学生愈具有吸引力。根据中小学生体育爱好与兴趣的特点,每堂课中主要教材最好只以一项为佳。因为体育教材的掌握除理解、记忆之外,最重要是进行反复的练习。如果教材内容较多,由于时间关系,每项教材练习时间少,必然导致学生练习的效果差,给学生的练习提高了难度,会使学生觉得无长进而丧失学习兴趣。
3、身体素质原因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中小学生在上学和放学都由家长开车接送,在学校很少参与体育锻炼,身体没得到有效的锻炼,导致身体素质逐步下降。在上体育课时。因身体素质较差,难以完成规定动作,教师这时如果不及时引导,或所定的标准与学生实际不符,对学生要求太严,教学方法不灵活,加上责备过多,会造成学生心理障碍,自然使学生对体育失去信心,产生畏惧感,从而对体育课失去兴趣。
4、气候条件和教学条件影响
大多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一般都在室外场地进行,学生的学习自然会受到季节、温度和太阳光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受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的影响。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选择与安排上应尽可能做到因地制宜,场地整洁安全,器材放置合理美观,认真备好课,积极创造良好合理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进入舒适、安全的教学环境,带着兴奋的情绪投入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5、人们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有些学生家长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文化课好就行了。甚至有个别老师也不让班上成绩好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认为体育锻炼要花费时间,宁愿把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拿来学习也不让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总希望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学习文化课上。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消极的情绪,严重抑制了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应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和作用,使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观念,了解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和对人的影响,重视体育,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从而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激发和培养中小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几点措施
1、思想上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在大多数中小学校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的学生家长和有些老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学生只要学好文化课就行了,对是否要参加体育锻炼并无关心,担心体育锻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对体育不正确的认识,导致学生自然就对体育锻炼不重视,产生抵制情绪,上体育课时不认真,能逃就逃,抑制了学生对体育课学习和参与的兴趣。为此,体育教师应加强家长和学生对体育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既是增进身体健康顺利完成学业,又是未来就业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真正从思想上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2、合理安排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一堂体育课中,教学内容的合理搭配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应选择符合中小学生年龄特征的并富有游戏性和竞赛性的教材,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容。人的性格千差万别,有外向也有内向。一般来讲,外向型学生喜欢体育运动,爱自我表现,爱动;而内向型学生爱静,不爱运动。如何让内向型学生也爱上体育课,成为体育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采用考试的手段引导这部分学生,但此手段较为被动,不能从心理上满足内向型学生的需要。实践得知,提高内向型学生体育兴趣,较好的办法是让外向型学生带动内向型学生共同参与体育活动,这样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开展集体项目的活动,能帮助内向型学生运动起来,能改变内向型学生的性格,同时更好地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3、创设优良的体育文化环境
学校可针对中小学生的特点,利用课余时间定期举办体育知识讲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讲座的内容可以是:奥运会知识、中国体育发展状况、体育明星介绍和预防体育伤害知识等等,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同时可组织学生收看高水平的比赛或者表演,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扩大学生视野,增长体育知识。以此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强烈愿望,培养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4、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包括教学现场的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心理环境。教学现场环境包括:体育教学的活动场所是否平整、跳高落地区海绵垫长宽是否合理安全、场地界线是否清晰和体操垫的松软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的教与学是否合作愉快,学生相互间合作的凝聚力、顽强拼搏和竞争意识的气氛等。为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改变过去命令式教学、生硬严厉的教学态度。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经常同学生一起参加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并且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当学生有微小的进步,教师应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多给予帮助,不能采用冷落、视而不见的态度,要不断鼓励以激发其自信心,使学生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
5、通过游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利用游戏手段进行教学,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体育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选择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游戏,将运动融于游戏之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会大增,教学质量自然会提高。实践证明。利用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活动,能使教学气氛变得轻松愉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幅提高,对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体育兴趣起到积极的作用。
6、开展各种体育比赛
参加体育比赛是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良好途径。体育比赛具有鲜明的优胜劣汰特点,名次优胜经常更换,使参与的学生始终有获得成功的希望,因而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参与竞争,争取成功。学校体育应利用这种办法,培养和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可以了解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成绩,检验体育教学效果。在举行体育竞赛时,学校的表彰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以此来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总之,体育具有别的学科所不具有的乐趣。只有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兴趣,才能更好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运用兴趣效应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使学生自觉锻炼身体,成为一个合格健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