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我有意让学生思考“为了什么而学习”的时候,总会面临两种比较尴尬的境况。一是小心翼翼地把学习跟考试、成绩分割开来,进而将学习拓宽至知识掌握以外的范围。所谓“小心翼翼”,一方面是发现一些学生经过之前的教育阶段,已经被塑造得将学习窄化为通过做题练习和考试掌握知识,这种认识和相应的实践给学生的心理乃至生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所以有必要通过这种分割引导学生“走出来”;另一方面,又不能分割地太开,因为这些引导可能变成学生仅仅表达不满情绪而忽视乃至推脱自己学习责任的借口。
二是学生对这一问题缺乏思考、反思的过程,可能因为没有时间。由于成绩对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教师纷纷从学生手中抢时间,作业铺天盖地,以至于教师都会发出“作业做不完是正常的”的感叹。在“跑操是一种锻炼”的时间概念下,学生要是还想阅读一些书籍,极为紧迫。这不是一句“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可以解决的。如果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么很多教育活动都在生产不值得过的人生。何况,我们的反思更多关注考后总结呢?所以,刚遭遇“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会觉得开了一扇窗,没有然后。
曾有学生因找不到学习动力而找到我,想要从我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启发点。但最终也没有什么确定的结果。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差异很大,他可能不会因为写作业可以回避农活的辛苦而努力学习,也不太会只在有限的学习层面才能显示自己之于同龄人的不同。当然也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读书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呢?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吗?这两件事情都比较难保持,因为学习不见得是一件特别令人快乐的事情。快乐对于学习很重要,不一定意味着学习有提供快乐的功能吧?
比较有趣的,还有学生面对“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的心态。一般说,有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后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样,这在青少年阶段是正常的。但一旦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仓促间便开始寻找答案。除了没有觉得这个问题紧要的部分人以外,有的说将来要学理科做某个职业,有的说要考到年级的前多少名,有的说要进入重点班、重点大学。这些都是很确定的目标,但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这些目标却要寻找动力的,往往徘徊。有学生表示自己想要找到一个动力,希望借着这个动力好好地度过三年。我有种隐约的不安,仿佛感到我们的教育除了没怎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以外,还教给学生一种想要“一劳永逸”的精神习惯。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不仅仅需要跟自己好好相处,还需要应对不确定的境况。有可能,与不可控、不确定的东西共处,会是一种生活状态,不知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
情况也不是那么的不好,社会毕竟向开放和多元迈进了一些。多聊两句就会发现学生知道的道理甚至比我还多,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也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志同道合聊两句,话不由衷不搭理。他们不仅仅会告诉你“父母、老师关心成绩”“学习为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也会反问“大人们都说‘学习不是为老师,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可是我分明感到我的学习牵涉甚广,不属于或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所以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为了不辜负父母含辛茹苦可不可以?为了考好一点以减少压力,或者获得尊重,可不可以?为什么要说求知欲,是为了显得那么不功利吗?
其实,如果“社会化”确实是教育的关键点之一的话,那么对个体的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属于个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应该是多元化的,毕竟社会是复杂而多面的。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是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并留出空间,让他们好好面对。这个追问,可能是终身的,不停止的。
二是学生对这一问题缺乏思考、反思的过程,可能因为没有时间。由于成绩对教师和学生的压力,教师纷纷从学生手中抢时间,作业铺天盖地,以至于教师都会发出“作业做不完是正常的”的感叹。在“跑操是一种锻炼”的时间概念下,学生要是还想阅读一些书籍,极为紧迫。这不是一句“要提高学习效率”就可以解决的。如果说没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那么很多教育活动都在生产不值得过的人生。何况,我们的反思更多关注考后总结呢?所以,刚遭遇“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的时候,部分学生会觉得开了一扇窗,没有然后。
曾有学生因找不到学习动力而找到我,想要从我的经历中找到一些启发点。但最终也没有什么确定的结果。因为,我们的成长环境差异很大,他可能不会因为写作业可以回避农活的辛苦而努力学习,也不太会只在有限的学习层面才能显示自己之于同龄人的不同。当然也因为,这已经不是一个读书可以立竿见影地改变命运的时代。那么,他还剩下什么呢?求知的欲望,学习的兴趣吗?这两件事情都比较难保持,因为学习不见得是一件特别令人快乐的事情。快乐对于学习很重要,不一定意味着学习有提供快乐的功能吧?
比较有趣的,还有学生面对“为了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的心态。一般说,有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后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样,这在青少年阶段是正常的。但一旦他们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仓促间便开始寻找答案。除了没有觉得这个问题紧要的部分人以外,有的说将来要学理科做某个职业,有的说要考到年级的前多少名,有的说要进入重点班、重点大学。这些都是很确定的目标,但有少部分学生没有这些目标却要寻找动力的,往往徘徊。有学生表示自己想要找到一个动力,希望借着这个动力好好地度过三年。我有种隐约的不安,仿佛感到我们的教育除了没怎么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以外,还教给学生一种想要“一劳永逸”的精神习惯。但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不仅仅需要跟自己好好相处,还需要应对不确定的境况。有可能,与不可控、不确定的东西共处,会是一种生活状态,不知道我们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准备好了吗?
情况也不是那么的不好,社会毕竟向开放和多元迈进了一些。多聊两句就会发现学生知道的道理甚至比我还多,他们对于很多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也知道其他人的看法,志同道合聊两句,话不由衷不搭理。他们不仅仅会告诉你“父母、老师关心成绩”“学习为了上好大学、找好工作”,也会反问“大人们都说‘学习不是为老师,不是为了家长,是为了自己’,可是我分明感到我的学习牵涉甚广,不属于或不仅仅属于我一个人,所以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为了不辜负父母含辛茹苦可不可以?为了考好一点以减少压力,或者获得尊重,可不可以?为什么要说求知欲,是为了显得那么不功利吗?
其实,如果“社会化”确实是教育的关键点之一的话,那么对个体的教育从来不仅仅是属于个体。学生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应该是多元化的,毕竟社会是复杂而多面的。我们需要做的可能是引导他们思考这个问题,并留出空间,让他们好好面对。这个追问,可能是终身的,不停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