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展示方式问题研究初探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60720372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空间是大众最为聚集的区域,其对非遗的展示传播效果最佳,受众面最广。但目前除了博物馆等专业的展示空间,大众难以在城市其它空间中接触非遗。非遗在城市空间中的展示方式急需研究,以扩大非遗的展示传播途径,促进非遗的保护传承。如何规划设计非遗在不同城市空间中的展示方式以达到最佳地保护非遗项目和向大众传播非遗文化是研究的主要目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空间;展示
  一、问题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多处简称非遗)在城市空间中展示方式的研究,是建立在对非遗保护的原则和城市空间分析的基础上,研究非遗特定的展示方式。
  自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正式的官方用语和操作概念,人们越来越关注非遗。对遗产的关注,是怀旧情绪,也是对当下世界迅速变迁的一种回应。在历史遗忘与重构中,许多古老珍贵的文化传统都已凋零成为遗产。
  近年,随着非遗的传承与保护观念深入人心,非遗展示的时代意义日趋凸显。而非遗的展示也是非遗重要保护方式之一。非遗具有多样性,城市空间的非遗展示必须有其特定的展示方式,对非遗展示方式的研究能拓展非遗的传播理论,在不同城市空间中向大众展示传播非遗文化,是保护遗产的一大新动向,对完善非遗的传承与保护理论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空间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要素的运行载体,各类活动形成的功能区构成了城市空间的基本框架。不同的展示内容需要不同的展示方式,在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传承的今天,与人密不可分的城市空间已亟需新的方式来向大众呈现非遗。展示方式的设计需考虑人、物、社会以及空间的关系,好的展示方式能促进非遗的传播,结合非遗内容,融合展示艺术,通过现代展陈形式、理论等分析,让城市空间成为展示非遗的良好平台。
  二、研究现状
  从 20 世纪中叶起,部分国家就开始抢救和保护非遗。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的重视,人们对非遗的认识也越来越强。非遗的研究,包含了方方面面:单一项目的深入研究、对非遗的实践应用研究、对非遗学理的探讨、讨论地域性非遗、讨论非遗与教育关系等等。非遗作为展示的主体是近几年遗产热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展示。文化展示并非新鲜事,早在18世纪就被展示为公共的、可参观的空间,而现代意义上的“展览”即“公众展示”也在这个时期形成。
  文化遗产展示最初是针对文物。随着时代发展,已无法满足公众更好地了解遗产。因此遗产的展示有了新的要求,完善的遗产展示不仅要展示历史遗存的物质实体、自然人文环境,还应包含相关技艺、人文信息等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公众对非遗越发重视,使得非遗不再沉静于博物馆、收藏室,而是逐步进入社会生活。在大众最熟悉的城市空间,非遗的丰富性要求其展示方式考虑综合性和多维度。
  眼下,保护非遗是浩大复杂的文化传承事业。非遗保护发展工作日渐完善,财力物力投入增大,专门展示非物质文化的空间应孕而生。部分策展人、设计师、博物馆学专家从功能和形式的角度参与到非遗展示工作中来。
  我国城市空间中非遗展示方式研究相较国外还有欠缺,近年保护非遗的思潮涌来,推动了对无形文化收藏和展示的研究。但关于如何在城市中展示非遗还是个相对空白的领域。
  三、研究内容
  1、传统的城市展示空间研究
  以部分城市为例,从城市中传统的展览展示空间,例如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入手,研究传统城市空间的非遗展示方式的现状。
  2、城市中可开发的展示空间研究
  以部分城市为例,考察城市中与文化、艺术有融合性,或是人文气息浓郁、人流量庞大的公共空间,研究其是否有展示非遗的可行性。在具有可行性的待开发城市空间中,对于非遗的展示研究其创新的方式。
  3、展览展示方式研究
  通过资料和实地考察研究文化艺术现有的展示方式,收集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的出现的新型展览展示方式、展示趋势等,分析每种展示方式对传播项目的优劣以及传播效果。
  4、非遗展示方式研究
  通过资料和实地考察研究非遗现有的展示方式,分析每种展示方式对传播非遗项目的优劣以及传播效果。通过收集非遗最新的展示方式,研究非遗展示方式创新的可行性。
  四、研究目标
  立足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以研究不同的展示方式对提升非遗对于大众传播的效果、不同类型的非遗项目需要的不同展览方式、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的特别之处等问题的解决为目标。
  1、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分析
  通过收集、考察手段城市的传统展示空间、城市可展示空间资源开发、展示方式研究、非遗展示研究等数据,分析研究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
  2、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创新
  基于对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的分析,结合展览展示的新动向、城市出现的展示新空间等,研究城市空间中的非遗展示方式的创新。
  五、研究方式
  1、比较分析法:比较不同的展示方式对非遗项目的展示效果、不同的非遗项目的展示方式不同、不同的城市空间的展示方式不同等。
  2、多手段研究方法:个案研究结合综合研究,通过个案研究,分析非遗产不同城市空间中的展示问题,为非遗的传承保护、展览展示探究新方法、新思路。
  3、文献研究法:基于文献研究所获得的基础资料,通过横向比较我国与世界各国非遗产展示方式现状,借鉴别国经验,为我国非遗城市空间展示提供参考对象。
  4、田野考察法:田野考察法是研究非遗的基本方法,深入感受被研究对象,探索最本质的问题。
  5、数据分析法:根据研究需要,通过相关机构、网络、问卷等方式,获得大量数据。
  六、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随着非遗保护传承的推进,非遗展示是关键举措,城市是人口最密集区域,在城市空间中进行非遗展示传播效果最优。结合城市空间、受众、非遗三大主体,以展示方式作为纽带,不同城市空间中采用的非遗展示形式是核心价值,对非遗展示工作有指导性意义,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
  现阶段对于非遗的展示研究是比较丰富的,但是大量的研究针对非遗展示与博物馆的关系、非遗展示与城市的关系、非遗展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非遗展示的传播等等方面,而综合地分析在城市空间中,出现的博物馆、美术馆,甚至是社会、人文环境、商业空间下,非遗的展示方式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展示效果少有涉及。
  城市空間是展示和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将非遗进行形象化处理,在城市空间展示,有助于提升影响力。提升视觉冲击力和提高非遗与相应空间的关联性,更广泛地挖掘非遗的展示方式,保护展示结合,充分融入城市空间,将非遗转化为空间视觉表现方式进行公共展示,具有实践意义与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翔,许瑞生.“世界记忆”文献遗产在城市空间的展示——历史文献公共展示方式的创新[J].规划师,2014(12).
  [2]何宝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空间形式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0.
  [3]尹笑非.公共艺术空间营造与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互动性策略[J].文化遗产,2012(1).
其他文献
【摘要】:舞蹈艺术堪称人类之母。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种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艺术形式之一,浓缩了全人类的生命状态,随着人类不断的文明演进而不断的发展,不论是在远古还是当代,也不管是在中国还是世界,舞蹈都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全面的反映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情况。舞蹈主要以感性为主导,为理性思维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不管哪部舞蹈作品都要有相应的理论模式支持。本文将简单分析舞蹈创作中的感性与理性问题。  【关键
期刊
【摘要】:纪录片是一种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它的核心与独特之处就是真实。《活着》以汶川地震丧子家庭重建生活为题材,记录重大历史事件下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精神品质以及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同时也启发受众对“活着”的哲学思考。  【关键词】:纪录片;人文关怀;艺术表现;存在主义  一、以人为本:直接电影下的人文关怀
期刊
【摘要】:明代装饰绘画除了一些寺庙壁画外,主要是木刻插图装饰画。唐代有雕版佛画,宋代有雕版印书,元代有雕版印刷戏文,那么到了明代,自从长篇小说的问世,木刻插图有了很大的发展,所以在明代时期的装饰画中,木刻插图占首要地位。  【关键词】:明代;装饰画;木刻插画  一、明代时代特征  明代结束了元代少数民族的统治,恢复了汉人的统治地位。明代手工业迅速发展,商品经济繁荣,在江南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促使了
期刊
【摘要】:“公共艺术”一词表达的内容十分广泛,一切具有公共性,为公众服务的艺术形式都能被称为公共艺术。 公共艺术作品通常是构成一处特定景观环境的主体和视觉的焦点,在空间形态,比例、色彩、质感、情感等方面协调与周围城市景观空间的关系,构成与建筑及人居环境之间的完整。公共艺术只有与城市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协调一致才是最适宜的,从大环境和系统的角度认识公共艺术景观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蒙德里安作为新造型主义的主要创始人,创作了许多幅“冷抽象”艺术作品,终生从事“纯粹抽象艺术”研究——从几何抽象绘画衍生出来的,排除一切曲线的“平衡论”,成就了蒙德里安在现代主义设计历史上不朽的地位。作为现代艺术运动的重要人物,蒙德里安的艺术理论体系的思想、理念、美学精神对现代主义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他在“平衡论”艺术思想上的探索,直接推动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发展。  【关键词】:蒙德里安
期刊
宋代是中国工笔花鸟画发展的历史高峰,在宋人夺造化而移精神的精湛技法背后,其展现给世人精神世界更为丰厚。自上本科时起,我就开始接触宋人花鸟,并且进行反复的推敲创作。等考上了研究生之后,在导师的带领下,又将宋人花鸟重新临摹,但在研究生临摹跟本科临摹阶段,我领悟了一些新的知识内容,并且改正了在本科阶段所临摹的一些不足之处。在本科阶段对于宋人花鸟的临摹我更多关注的是画面整体的美观与干净,只是看到了一些表面
期刊
【摘要】:从传统包装到现代包装设计的衍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延续。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博大精深,作为历史的馈赠为我们现代设计提供观照的对象。本文主要从传统艺术的主要观照方式进行提炼和思索,从而得出一些传统艺术精神对当代包装设计的启发和思考,从而完善和推动现代的包装设计领域为现代包装设计活动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传统艺术精神;观照方式;包装设计;启发  随着十八世纪工业
期刊
【摘要】:诞生于60年代欧美地区的涂鸦艺术,由于其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具有个性、前卫、批判、讽刺等并特征的绘画图案,迅速在世界各国流行,成为流行艺术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部分,而其对城市文化符号构建的影响也逐渐引起政府和各国民众的关注。本文以重庆市黄桷坪涂鸦艺术街为例,通过分析涂鸦艺术的独特风格以及其代表的社会含义,对涂鸦艺术在城市文化符号构建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简单剖析,并提出运用涂鸦艺术打造城市文化符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交互式设计理念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电子产品设计应用中,在交互设计传播应用的过程中,扁平化设计风格也作为一种新形式平面视觉语言出现,受到国内外设计师的推崇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设计领域。然而就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推广,能否顺应当前市场发展形势,借用新的设计语言进行再设计,从而更好的推向市场,被广大消费者认知并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传统纹样;图
期刊
【摘要】:中国文人画与西方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是两种不同的画派,通过研究两者不同的艺术特征,从而研究出二者之间的艺术精神文化异同。  【关键词】:文人画;抽象表现主义;精神内涵;文化差异  一、中国文人画的兴起与艺术特征  文人画作为正式的名称,是由元代画家赵孟頫提出的。是指中国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所创作的,能鲜明地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具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