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发的使命与职责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_vis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课程研发,我认为有三个问题,应该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思考。
  一、课程研发的基本方法
  如果把课程本身比作一棵树,我想课程必须向内扎根,向外开枝散叶,向内指向师生生命的深处,向外直面周遭的环境。这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只有枝叶不断地进行光合作用,根才具有扎向深处的力量;只有根不断地输送水与养分,也才能枝繁叶茂。
  在课程研发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敏锐地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敏锐地捕捉课程研发的契机。研发卓越课程不是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不断地扩张,简单地做加法,它必须扎根于学生生存的土壤,面对学生生存的环境,捕捉社会生活对学生素质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比如说北方一些地区的雾霾、各大城市交通的拥堵,甚至巴黎的恐怖事件,这些都是研发课程的契机,都可以作为课程的主题和内容。
  这样的课程才是从生活中来的,这样的课程是与我们教师和学生的生命、生活紧密相连的,它扎根在师生的心灵之中。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去了解发生在自己生活周边的事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思考怎么面对这些事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一颗敏感的心。现在很多人是盲目的,觉得生活中的许多事都与自己无关。“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一定要帮助师生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明白社会上发生的一切都与“我”有关。因此,表面上看来雾霾、拥堵、恐怖事件与我们关系不大,但事实上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与我们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的课程有关。
  二、课程研发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地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事实上,以前很多习以为常的事情,在现代科学技术面前都已经悄悄发生了改变,而且这种变化是广泛而深刻的。
  我最近一直在思考未来学校和课程的样态。
  在原始社会里并没有学校,因为那时采用的教育方式处于传播学所说的表演阶段,意思是说那个时候的教育是表演性的,是由长者与下一代面对面、人对人,通过手势、语言耳提面命进行的。
  后来,有了学校。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巴比伦的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泥板书供人阅读;到了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出现了宫廷学校,这些都是最初学校的雏形。当时,教育处于传播学所说的表述阶段,即可以借助于符号传递信息,不需要完全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这实际上为后来学校的课程提供了一个最初的样本。
  近代学校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而产生。因为工业革命的兴起,需要有更多高素质的劳动者,才能够适应机械化的生产,所以,它需要有规模更大的学校。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和班级授课制,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学校真正像现在这样有固定的班级、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上课时间,其实也只有几百年的历史。
  到了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出现了一个很著名的理论叫“学校消亡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有两个很重要的背景,一个就是他们认为学校教育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学校对于培养优秀才人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当时美国流行的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作为行为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出了“教学机器”的概念。因为当时计算机虽然已经开始出现,而互联网还没有出现,但斯金纳已经天才地预见了现代互联网时代的网络教学方式,还提出了教学步骤。他当时提出了小步骤教学,就是教学要分成若干单元,一个一个单元地学习,由学习者自定步调,及时反馈。这些恰恰是当前互联网翻转课堂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然而,50年过去了,学校不仅没有消亡,还在不断地发展。我们不仅要追问,未来的学校会怎么样?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可能不会消亡,但一定会被改造。未来的学校可能不叫school,而是叫learning center(学习中心),可能不再需要按时到学校去上课。我曾听一个芬兰的教授说他的孩子上午十点钟才上学,下午两点钟就回家了。学生在学校就三四个小时,能有多大的作用?实际上,现在大部分的知识和学习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得。未来的学生大部分的学习可能是在社会、网络及家庭中进行的。
  所以,我们这些做教师、做校长的,要有一点危机感。如果你的学校不能成为一个真正吸引人的学习中心,以后还会有人到你的学校来吗?我曾经动员我的一个朋友赶紧去组建一个学习中心,为未来学校做个模板,作为一种教育创业,定会很有竞争力。美国现在在家学习的人已经很多了,在家学习通过验证、考试后,政府就给他发文凭。美国有相当数量的人在网上学习,也有很多网上学校,可以发文凭。既然人们可以从网上学校获得文凭,为什么还要到学校来呢?他完全可以在家里好好地睡一觉,醒了以后学习,头脑清醒,精力充沛。这样的学习多好,为什么一定要像现在这样,几十分钟坐在课堂里呢?如此完全可以实现定制化,可以跟老师约时间:“老师,我想在星期五、星期六的14点,跟你讨论一下数学的分数问题。”“老师,我想在星期三的下午,跟你讨论一下怎么演讲更能够吸引人。”倘若如此,教师就成为一个成长伙伴和指导者,不需要系统地、按部就班地把知识从头讲到尾。今后大部分的课程完全可以到网上去学,还需要那么辛苦地走读吗?
  不久前,我来到河南郑州市管城区的创新街小学,在看了现场展示后,我发现很多课程是没有必要让教师开的。如今社会资源那么多,很多教师跟人家专业人士比,功力差得远了。这些活动课程,我主张利用社会资源,尽可能请名家大师讲课,而让教师成为课程的组织者、联络者、驱动者。当然,这不是打击教师的积极性而可能是更好的课程研发方式。教师参与课程研发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因为这不仅是对自身的提升,也是一种快乐,而且是师生活动的一种方式。但严格来说,活动课程主要是活动,它活动的成分大于课程的成分。
  我认为,未来的学校和教育有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首先是教育本身变了,或者说教育变成学习了,教育的活动实际上是学习的活动,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学习展开的。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之一,教室现在叫classroom,以后可能就会变成learnroom,或者是studentroom了。所以,学校教育将会真正走向定制化、个性化。当然,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最好还是由国家研发,给大家无偿地配送。8年前,我就建议教育部建一个国家教育资源平台,由国家购买、提供教育的公共服务产品,给每个学校提供尽可能多的高质量课程资源,让大家分享。我始终认为这可能是一个方向。   三、怎样保持课程逻辑的自洽性
  研发课程,逻辑的自洽性是很重要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所有的信息基本上都是碎片化的。碎片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同时也成为我们学习的一个障碍。在研发课程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
  我一直认为,课程也好,教育也罢,是有自己的逻辑和体系的。现在很多学校似乎变成了一个“大杂烩”,没有中心,没有灵魂,没有文化。我认为课程应该有自己的自洽性。我们“新教育实验”的课程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架构?基础是生命课程,因为教育是为了生命而存在的,生命至上,公民课程、艺术课程、智识课程,再加上个性化课程,这个课程架构是一个非常严密的体系。
  比如,我们已经审视过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并不是我们提出来的,但我们新教育的艺术教育完全不同于传统艺术教育的概念。传统艺术教育简单地分为美术课程和音乐课程。我们认为,整个教育都应该是艺术的。艺术是一种精神、一种情怀,也是一种方法。它能帮我们更好地用艺术的眼光看世界,能帮我们更好地创造一个新世界。这就是艺术的作用。所以,我们研发出很多综合性艺术课程,比如读写绘、生命叙事剧等。今后,美术、音乐课程也要有自己的逻辑,什么时候学什么内容,从哪里开始学,这些问题都要经过科学研究,要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安排教学内容。虽然任何知识都可以在任何时候,用合适的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但不管怎样,在人的成长中不同学习内容有不同的最敏感期,在最敏感期教给学生最合适的内容,是教育应该关注的。
  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非宗教的独立教育形态,华德福学校遍布全球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华德福教育主张跟着人的心灵走,跟着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教学的内容。这也是华德福教育最本质的东西。而我们现在的课程还没有完全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安排内容,更多的是考虑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性,而科学家发现世界的规律与人们认识世界的规律并不完全一致。
  比如,关于历史的学习,学生到中学才开始上历史课,而且历史课仅仅给学生传授历史事件的时间、人物、地点、背景、过程、意义。如果应对考试,学生只要掌握这6个要素就够了。这样学历史,就把历史仅仅作为知识记忆了。我认为,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让人成为一个有历史感、有历史情怀、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每个人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每个人怎么写自身的历史,会影响我们如何书写人类的历史。这是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2015年暑假,我组织了7个全国优秀的历史特级教师工作室,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研讨会。我们正在编辑新教育的新历史读本,计划从小学就开始学历史。这个历史读本有望不日正式出版。我们研发课程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学校都做这样的事,但我们的专家团队一定要为大家提供引领。
  再比如,我们新教育做了多年的晨诵课程。我们正在梳理自己的晨诵理论:为什么要做晨诵?什么样的晨诵才是好的晨诵?晨诵怎样才能完全契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怎样才能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真正教给孩子,让中国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扎根在孩子的心中?这些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总之,课程是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重要渠道。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生活,有什么样的课程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课程研发要从碎片化的思考,转向系统化的架构。我们应该把所有的课程打通,让课程真正融入师生日常的生活,让教育真正成为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生活的基石。
  (本文选自作者2015年11月15日在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其他文献
东莞市美诺现象数码热转印技术有限公司是生产销售数码印花、数码印刷用特种油墨、热转印纸和多种专用耗材的专业性公司。公司生产的特种油墨有:热转印彩色打印墨水、纺织品直
求学时期,许新海是家乡江苏省海门市远近闻名的聪明孩子。中考时,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唯一考上师范的学生。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考上师范意味着早早端上了“铁饭碗”。
通过播期试验研究表明:9月上旬播种的冬小麦其各种农艺性状和产量均高于10月播种的冬小麦。因此,隆德县旱作农业区露地大田种植最佳时间为9月上旬,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种植时间
班委,是学生自我管理的集中体现,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得力助手。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委队伍,提高学生的自主教育和管理能力,对班主任把控班级情况、锻炼学生能力、增强班级教育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慎重选择,强化意识  班委是班主任的左膀右臂,也是整个班级正常运转的关键,因此,班主任在选择班委时一定要慎重。我们班的班委自从七年级选出之后,初中三年都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当初在七年级开学之时,我用
借杯子、借笔引发的思考没有老师会否认自己对教育平等价值的追求,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师生交往不平等的现象。这种不平等我也经历过。课间休息,一女生来到办公室:"李老
目的:研究川芎嗪联合丹参酮ⅡA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等容生理盐水)、假手术(等容生理盐水)、模型(等容生理盐水)、地塞米松(5mg·kg^-1)和川
目的:研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来源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多抗原肽对前列腺癌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方法:体外分离培养来源于人白细胞抗原(HLA)-A2.1阳性的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
目的:建立木芙蓉叶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TLC)法对木芙蓉叶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药材中有效成分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木芙蓉叶显微特征明显;TLC
目的:系统评价西酞普兰与阿米替林治疗卒中后抑郁障碍(P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Medlin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数
我们将通过本文看到一个企业是如何从一个小作坊成长为一个专门为小学、初中和高中提供专业服装印刷服务的大型企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