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星

来源 :南方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han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
  划过脸颊
  一滴清泪
  纪念远去的青春
  在夕阳的尾巴里
  闪烁着一个孤独的星
  微微的光亮
  点缀着夜幕徐徐落下
  已看不见
  相知的眼神
  夜里
  泛滥的情绪
  续写着思念的
  影子
  夜
  蒙着厚厚的灰尘
  掩盖了
  思想的棉絮
  流逝的弹性
  慵懒地哭泣
  呼喊远去的河流
  呼喊飘远的雨云
  夜
  残忍的呼吸
  窒息思念的光亮
其他文献
保卫员  兰金甫(1913—1986年),原名兰祖龙、兰金龙,原籍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上堡村。  1927年参加中共领导的于都县游击队。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先后任红三军团六师(兴国模范师)战士,红五军团军团部通信排通信员,国家政治保卫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治保卫局)保卫员等,参加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时,任红五军团三十四师师部保卫员。  落户广西灌阳县
强横和暴力不会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东西,相反,它只能让我们失去身边人的好感,甚至,为之付出代价。  一  从前,有个雪人,他站在一个山坡上,脸正对着太阳落山的地方。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雪人,和士兵一样高大。他有两片碎玻璃做的眼睛,一个石头鼻子,还有一个黑木头做的嘴,手里拄着一根粗大的、疙疙瘩瘩的拐棍。  可是他没有衣服,没有帽子,而山顶上的风真是冷得要命。  “冷死了,我冻得简直像根冰棍,”雪人冻得直叫
我想听你说起岩石和裂缝  在最高处,看风怎样拜伏  我想听你说到拔起与坠落  飞鸟的骄傲,和相遇的疼痛  我想请黄褐色的泥土  准许我,成为一株荆草  与树并肩,把灵魂和语言  深扎进你的骨髓  以此为起点,我想  乘着你的目光开始远足  我要让我的脚印  被每个旷野都看见,并且记住
刚被掀开的这页日历  银杏明黄,而阳光冰冷  有风,轻轻切入我  毛孔虚掩,而真皮层开始龟裂  有叹息,跌进河水  我走进我  一枚枚日子堆出的我  和秒针上脱落下的  无数个我,忽然看见  在滨江公园的此刻的我  像一只狗狗,被时光溜着  每一种气味都未曾见过  又似曾相识,每一个比喻  都充满逻辑又矛盾  正如某年某月的某些人  因为认识了  所以,成了陌生人
一  冯天仙惊魂刚定,饥饿就像一阵风猛刮过来,把她的肚皮吹得紧贴后背。她手伸进竹篓里一连努力了五次,才抓住一只田螺。田螺是与紫苏和八角一同煮的,正散发出一阵一阵香味。冯天仙的涎水从嘴角淌下来,浇湿了压在脸下的地禾(旱稻)秆。这篓田螺原本是冯天仙一家的晚餐,现在被她一个人带了出来。从苦竹底密林中的家里逃出来,刚钻进这个由树枝搭成的山寮,她就瘫倒在地,身体不停地抖动。开始时她以为是山寮在抖,后来才意识
我一转身,就到了园子里。小葵草半懂不懂的样子,我一看就笑弯了腰。泥糊草青青蒙蒙,我又不舍得去靠近。我还是蹦过去,一蹲下来,我竟成了一株想要长大的草。  园子里一畦菜长得最卖力,爹娘最喜欢它们这个样子。每当餐桌上有了菜香味,我家的日子就会笑出声音来。它们才长到一半高呢,我常来园子逗它们玩儿。我伸出小手摸一下它们的头,抚一下它们的面孔和衣衫,它们像是长了脚,忍不住朝我扑过来。水芹、花菜和小青椒,一个个
踏着晚霞,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老家的田野边散步,感受了一场特殊的音乐会。  走在田野的道路上,我发现夏日的夜空格外美丽,每颗星星都眨着眼睛,对着我们微笑。弯弯的月亮戴上帽子,用目光望向我们,仿佛在说:“你们也是来听音乐会的吗?”  忽然,有一只萤火虫从我身边飞过,它好像打著灯笼为我指引方向,这时,稻田传来一阵阵的蛙叫声,好像在大合唱一般。蟋蟀也不甘示弱,唱出了美妙的歌声。蝴蝶伴着它们的歌声,在天空
一个冬天的早上,爸爸妈妈带着我去北京西站奉粥。虽然才早上七点,但那里已经有很多志愿者了,还有一辆装着粥的大车,非常醒目。  一位志愿者看见我们来了,立刻微笑着迎过来,问:“你们是来奉粥的吧?”我脆脆地回答:“对!”于是,她给我们拿来了围裙、套袖、口罩、手套和帽子。帽子上面还有一对白色的翅膀呢,她说:“这是天使帽,只有新来的才能戴哦!”  我们一家人分在奉粥组,十几位志愿者在路边站成一排,有两位志愿
我爱上读书,最早源于爱看书爱写作的爸爸。在我上幼儿园的时候,爸爸就会买很多书回来给我看,一本本图书放满了我的小书架。爸爸会引导我挑选图书,然后拿着他要看的书,坐在边上陪我一起阅读。  那时识字不多,看得最多的就是图画书,看各种各样的图画,看带着拼音的故事内容。看得累了,我就会缠着爸爸给我讲书里的故事。爸爸会抱着我,轻声细语、绘声绘色地讲。通过自己看,爸爸讲,愚蠢无知的农夫、聪慧敏捷的阿里巴巴,机智
八家阿尔卑斯山中最顶级的的滑雪站,每一家,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锻造出来的风俗风情,和着法国独到的气韵。展现着自己的风采。虽然同处阿尔卑斯,但是每一家的雪站因不同的地理地势而不同。有由山村改造而成的冬季运动站,也被称之为雪站;也有被称为合并式的雪站。这种是考虑到冬季运动场地的需求而建的;还有大雪区周边的雪站,其滑雪道可延伸达600公里。不论是哪一种一场或雪站,目的是一场滑雪,收获的却是法式艺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