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力调查及策略分析

来源 :高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obertrob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构成,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既是当前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综合人文素养的外在体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可小觑的重要传播力量和传播载体。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口语能力、口语传播、口语认知及口语应用方面的态度观念及问题现状,结合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等相关理论,将“口语传播力”概念引入到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分析和调查研究中,通过考察大学生口语传播与当下传播语境及社会情境的关联性,分别从口语传播的内驱力、担当力和创新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提升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路径,为进一步构建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认知观念和文化共识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性策略建议。
  关键词:口语传播力;内驱力;担当力;创新力
  一、引言
  所谓口语传播力,就是当代大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声语言传播手段,实现与传播对象的话语双向沟通互动并达成彼此的话语意义建构共享,进而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既是发展素质教育、实现“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综合人文素养的重要体现,更是“国家语言能力的基础和支撑”。[2]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网络时代快速发展,“人类交际空间不断扩大,海量信息的即时便捷与不同语言的沟通障碍并存”,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能力也越来越受到新科技和跨文化语境的挑战。2017年,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留学生杨舒平,在其毕业演讲中因不当的口语内容在网络上传播引发了意想不到的舆情危机。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不仅影响个人,也关乎国家;不仅是当代大学生深层认知观念和价值态度意识的外在体现,更是“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的重要传播力量和传播载体。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研究成果逐步增多。《大学生语言能力研究》综合分析了当今大学生语言能力的现状和组成结构;刘传清、肖劲松主编的《大学生语言能力训练指南》则侧重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实操训练;相关论文成果则多集中于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培养与提升的方法与途径方面,也有基于普通话水平测试谈大学语言能力的教育与提升,或是针对某一类型大学生,如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研究主体对大学生群体的社交语言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
  但从既有成果不难发现,相关研究仍存在不少待完善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1)大多数研究未能针对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的问题现状给以更深入的实证考察或调查研究,缺乏科学的调查数据支撑。只有唐明洁、张丹丹、杨艳秋项目组针对 500 名来自不同学科门类、院校层次、学科专业的非语言专业大学生的调查分析,但其研究范围也仅仅局限于“语商”的狭窄角度,只反映了大学生语言能力的某一个方面。(2)针对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问题,给予切实可行的策略研究较少。其中,论文《大学生沟通表达能力培养与教学实践研究——以“大学语文”教学为例》解析了当代大学生沟通表达能力欠佳的原因,但其中的策略建议因囿于当前高校大学语文教学,缺乏更普遍的适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3)针对大学生“口语传播力”的研究尤为薄弱。从中国知网只查找到王壮辉针对播音主持专业和师范类专业大学生的口语传播能力思考和建议,研究对象相对单一,对于当前“提升口语传播”最为迫切的非播主专业和非师范类专业的大学生缺乏有效关照。(4)已有研究多从认知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单一领域加以研究,针对大学生语言能力的“跨学科”研究亟待提升和发掘。
  2017年1月17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中对高校学生语言能力建设明确提出“学生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和训练”。相比之下,当前针对“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调查研究及现实困境分析却显得尤为“滞后”和缺失。
  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焦点小组访谈两种研究方法,针对当代大学生在口语能力、口语传播和口语认知及口语应用方面的态度观念及问题现状,结合新闻传播学、应用语言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首次将“口语传播力”概念引入到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的分析和调查研究中,通过考察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与当下传播语境及社会情境的关联性,分别从口语传播的内驱力、担当力和创新力三个方面提出了改进提升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路径。
  二、 样本数据
  本文选择深圳大学作为考量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认知样本和调查对象,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攻读的专业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文史哲理工医等11个学科门类,调查范围较宽泛,选取的调查样本具有普遍性;其次,深圳大学作为特区大学,与深圳的城市特色贴合度高,深圳充满竞争的创新氛围、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以及移民城市独有的包容活力都为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提供了更为迫切的提升需求语境,也更能体现本研究的调查目的,即通过了解考察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与当下传播语境及社会情境的关联性,进一步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认知观念和话语传播效力,为进一步构建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认知观念和文化共识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性的策略建议。
  本文数据来源和调研分析共分三个阶段完成。调研前期,主要是问卷设计,确立调查对象,充分利用社会软件和电子邮件实施远程调查,并通过网络(主要是手机移动终端)进行问卷发放;调研中期,项目组结合前期调查问卷反映出的焦点问题,借助专访,对大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分层深入调研,分别对具备专业话语能力(播音主持专业)和非专业话语能力且来自不同地域的大學生做了一对一深度专访,并从交谈内容中补充提炼获取相关数据;调查后期,侧重回收整理分析问卷调查结果,主要是通过焦点小组讨论,重点梳理采访及专访内容,并得出结论。调查环节程序相对全面,数据支撑相对有力。
  本次调研在不到一周内共计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47份,从样本数据看,调查对象性别构成较为合理,基本代表深圳大学在校大学生性别比例。其中,女性学生94名,男性学生53名(见图1),男女比例约为0.56:1;从文化程度看,本科学历占比65.31%,硕士及以上占比34.69%(见图2)。   从样本选取的学科背景看,人文社科类有118人,占比80.27%,自然科学类29人,占比19.73%。此外,涉及问卷对象的大学生分属全国多个省份(见图3),问卷调查有效率和有效样本为100%,调查的实施从开始到结束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三、 现状认知
  从本次调查中不难看出,目前在校大学生(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对于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口语传播力的基本认知是正确、规范的。他们明确口语传播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影响,在日常沟通中呈现出自信度高,社交能力和话语权意识强,接受新鲜事物快,思维敏捷等特征。这些都构成了以90后为主的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力认知的整体识别及分析符码。
  (一)对口语能力认知度高,但理解却显偏颇
  从调查结果看,多数大学生对自身口语能力的重视度和识别度非常高。有95.24%的调查对象认为口语表达交际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0.68%的调查者认为口语能力“不重要”。这也表明,尽管在新媒体语境下手机、微信等新媒体正在建构新的社交沟通网络,但当代大学生对人际沟通及口语交际的认知度和沟通欲仍持有较高的渴望,口语传播能力不仅在大学生人际交流、生活就业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当代大学生顺应社会、自我价值认同和事业提升发展的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职能,其中76.87%的调查者认为口语表达会影响自身就业,尤其是对个人就业时的面试成功与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调查数据也显示,尽管当代大学生对口语能力很看重,但对“口语能力”的理解和认知仍显局限和偏颇(见图4)。其中79.59% 的调查者认为所谓的口语能力就是“懂得说话的艺术”,63.27%的调查者将“口语能力”的实质性意义理解为“好口才,能说会道”,大多数人对“口语能力”的认知仍停留在“口语表达”的浅识层面,仍局限于表达艺术形式,不少人认为表达技巧决定了口语传播能力的优劣,而对口语传播内容以及口语传播能力赖以生成的知识背景、思维逻辑、价值观点以及社会语境认知的评判关注了解甚少,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能力的认知培养和共识引导仍显迫切。
  (二)口语传播自信度高,但现实沟通顾虑多
  在本次调查中,当被问道“你觉得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吗?”调查结果呈现出两组对比较鲜明的数字。一方面,73.47%的调查者认为自己基本可以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见图5),22.45%则认为“完全可以”实现与他人的有效沟通。超过九成的被调查大学生对自身语言沟通状态和实现交流目的都较为满意。
  但另一方面,调查数据也同时暴露出了当代大学生“自信”背后的沟通顾虑。近一半的调查者表示“不愿主动沟通表达”,此外,“不愿意尬聊”和“没有共同话题”则成为干扰当代大学生群体和他人沟通最大的问题和阻碍(见图6)。
  通过跟踪访谈得知,当代大学生在沟通中的顾虑有一部分源自固有观念和“刻板印象”。比如,在“不愿主动沟通表达”的当代学生群体中,有近一半的受访者对“中国人不善表达”的说法持高度认同,但更深层的原因却是不愿意在沟通中遇到不熟悉的人或话题而导致“尬聊”,为避免在沟通时出现尴尬,当代大学生往往会通过选择“不愿意主动沟通”以实现“自我保护”。还有一部分沟通顾虑则是源于对自身“意见孤立”的畏惧,尤其是当网络平台充斥着大学生活,虚拟空间交往形式的多元化很容易在网络上形成话语合力进而构成网络舆论群体。作为网络主力军的大学生群体,囿于自身的思维水平和认知能力,很容易倾向于跟随“多数意见”成为“沉默的大多数”,以此避免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尤其在讨论一个具有争论性的问题时,这种人云亦云、跟风附和不仅使大学生难有话语担当,更会导致当代大学生在“避免孤立”的自我保护中丧失客观判断事情的担当精神和社会责任。
  换句话说,当代大学生“不愿主动沟通”的问题,其实并不完全如大学生自己所认定的,是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不足和欠缺,而是他们对隐含在口语交际深层次的“沟通态度确立”、“话语关系把握”、“共识信任建立”和“话语责任担当”等方面的担忧和顾虑,这些才是大学生在口语能力提升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深层话语问题。
  (三)对沟通驾驭度要求高,但缺乏更有效的交流互动
  传播力,简言之,就是实现有效传播的能力。如果从传播效果这一视角来思考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究竟是什么影响了大学生口语传播效果?他们在沟通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什么?有哪些因素干扰了大学生人际沟通质量?
  当被问到这一系列问题时,本次调查结果再次显示出,在实际的沟通过程中,“语言技巧”的确不是干扰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及人际交流的主要障碍。“词不达意”等表达技巧的困扰所占比重不足三成(见图6)。进一步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大学生普遍认为,决定语言沟通质量效果的因素更多来自于自身对语言的驾驭能力(见图7),当代大学生对自身在人际沟通过程中所能发挥的话语引导作用,对传播过程中的话语权有着更为强烈的诉求;另外,有17.69%的受访者认为沟通过程中对交际圈的认同与否也是影响口语传播质量效果不可忽视的因素(见图7),尤其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们更愿意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使用来筛选自己认同的朋友圈和交际圈。
  除此之外,从以上饼状图还不难看出,有31.97%的调查者认为沟通过程中双方互动性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彼此沟通的质量和效果,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对于口语传播的质量并不囿于“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播,反而更希望通过互动实现愉悦的沟通。如果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决定传播效果的因素,除了传播者,也取决于受傳者,受传者既是讯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反馈者。一次有效的口语传播过程,受传者一定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通过反馈活动来影响语言传播者,正是在这样的反作用下,才促成了话语信息的良性互动和有效传播。同时,对“互动性”的关注也让我们进一步理解大学生对沟通过程“驾驭”的隐层含义,即在口语传播和人际沟通中,既要积极争取成为话语传播主导者,同时也乐于作为受传者接纳良性的互动和反馈。那么,是否能通过当代大学生认同的交际圈为他们提供更有营养更符合他们接受特质的信息内容?有哪些渠道能为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诉求提供更有益的反馈和满足呢?   (四)对口语传播力提升意愿强烈,但提升渠道狭窄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3.27%的大学生认为自身的口语能力需要改变,持有“迫切需要改变”的想法也占23.13%,这表明,当代大学生对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挖掘仍怀有较大的期待,超八成的大学生愿意为此作出努力和改变,对当代大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的引导教育空间仍旧非常大。
  另外,在当代大学生看来,有效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渠道选择仍较局限,位列前三分别是“参与社会公共活动”、“观看电视节目”、“网络视频学习”(见图8);相反,“参加语言培训班”、“选修大学公选课”等以往高校大学生主流学习方式成为了当今时代大学生们的末位选项。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以及人类时间碎片化分布,借助媒体视觉终端以及运用新媒体方式学习成为了现代大学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不二之选;而原本需要耗费大量整体时间及花费开销的语言辅导班和大学公选课逐渐被取代。简言之,随着时代不断进步和科技的日益革新,大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开放程度更高,对于网络及新媒体技术的依赖在不断加强,但现实所能提供给当代大学生口语能力提升的渠道却明显滞后和缺失。因此,当我们认为当代大学生越来越沉迷于网络编织的相对封闭的“交流场域”中时,是否能考虑为他们提供更多社交情感沟通语境和现实口语交际平台?
  四、 策略建议
  (一) 建构传播语境,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内驱力
  内驱力这个概念主要经历了“需求—动力(动机)—精神动力—内驅力”的产生过程(如图9)。[2]在丹尼尔·平克看来,内驱力是一种媒介概念,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内部唤醒状态或紧张状态,表现为推动有机体活动以达到满足需要的内部动力。[3]简言之,内驱力与个人心理需求相关,是内心为了获取某种需求或精神力量而进行的一种个人或社会行为。
  从本次调查问卷中不难看到,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内驱力呈现出相互矛盾的两面性。一方面,口语传播内驱力严重不足甚或缺失。对不感兴趣的事物往往表现出“不积极,不主动,不理睬”的消极态度,比如,不愿意尬聊、找不到共同话题和不愿主动沟通表达等。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对提升口语表达及传播内驱力方面的意愿又很强烈,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交流和思想沟通有较强的渴望。
  从内驱力的产生和实现看,它虽然存在于机体内部,但其生成诱因却存于机体的外部,这个诱因就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内驱力正是个体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且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4]也就是说,内驱力的获得不仅来自主观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受到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与调整。而有效的口语传播实现也是依存于情境中的全方位交互过程。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实际上也是一个有意图的、由语言符号互动所达成的话语意义建构与共享的过程,是在一定的语境和沟通情境中实施的。正如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所说:“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5]所以,要想激发口语传播主体的内驱力,积极构建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的外部语境显得尤为重要。
  从本次调研结果看,当代大学生能够有效运用身边公共资源、借助现代科技的便利来疏通传播渠道,“观看电视”、“网络视频”等是最经常的选择,尤其是在当前技术融合、游戏盛行的年代,大众媒体在营造大学生口语传播语境方面仍担任着重要的“议题框架”的功能:传媒以赋予各种“议事话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们对周围语境“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因此,要构建大学生口语传播语境,首先就要能善用媒介,有效开发利用传统大众媒体及新媒体网络平台,为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力的提升提供重要的 “话语引导”。比如在媒体宣传、新闻文艺、报刊出版等方面“倡导文明用语,抵制低俗语言,为当代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语言文明和舆论氛围”[6]。其次,大众媒体创造的“媒介语境”要能切合当代大学生实际问题,与大学生群体的需求导向积极对接,多报道有趣味、有营养的“议题设置”,避免大学生口语传播认知语境的单调匮乏。比如,中央一套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节目组针对当下青年人思想就业爱情生活等现实问题,邀请嘉宾与现场大学生共同分享对生命的感悟。第三,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互动平台,尤其是微信微博朋友圈,这是当代大学生获得话语意义交换和自我认同最经常面对的口语传播情境,多开发新媒体话题获知渠道,比如“微博每日热搜”以及“微头条热点话题”等新媒体渠道的推送。此外,还要积极利用校园网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语言及网络话题的教育和引导,比如“大学生论坛吧”的开设,在“公共议题”中找寻既有新闻价值又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的事件多加讨论,不断拓展口语传播的渠道和空间,提供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绿色口语交际平台。
  (二)增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担当力
  从本次调查中,我们也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尽管对周围变化敏感度高,认知度强,但认知视野相对狭窄,易从主观出发,缺乏对较广阔社会范围的认知和事务间的关联性归纳和提炼,缺乏必要的话语责任和舆论担当。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网络言论自由不仅使大学生个体语言所产生的影响力快速放大,也同时刺激了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被束缚和被压抑的情感,促使大学生的话语通过网络得到极致释放的同时,更容易因其“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价值取向扭曲” [7]等问题引发舆情危机,甚或成为加剧社会不安定因素。
  对于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担当力的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提升当代大学生口语传播的担当力,实际上就是提升当代大学生在口语交际、网络沟通、对外话语传播中对社会民情的关注、对社会矛盾和问题的客观分析,以及积极解决的责任、能力和态度。   从本次调查中也能清晰看到,“参与社会公共活动”成为当代大学生提升口语表达能力的首选渠道。因此,积极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走出去”的姿态,积极投身公共社交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更能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和担当精神。比如深圳大学的“萤火虫计划”从2005年成立至今,先后到全国五个省近20个村镇开展萤火虫支教,帮助支教当地筹集款项支持教育设施建设等活动,在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服务基层社会的实践体验中增强了当代大學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三)培养文化共识,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创新力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当代的大学生群体不是没有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而是不愿意和彼此不认同或不熟悉的人主动产生沟通行为,不愿意看到因为“圈子不同”或者因为彼此缺乏共同话题和谈资而出现“尬聊”。这显示出,当代大学生对待口语传播,主要看重两个方面因素:传播过程中传受双方对于传播话题的共识认同,以及传播双方在传播语境中的互动影响。如果当代大学生对所接触的口语传播个性或群体缺乏认同和共识,就很难有强烈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主动地进行沟通交流,也就难以产生传播双方的共识和良性互动,进而影响口语传播效果。因此,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力,就要能培养共识,增进彼此认同。
  美国学者格伯纳的“培养”理论表明,“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8]。这其中,培养“文化共识”是最为重要的内容,因为,一个社会群体中的文化无疑“是该组织成员创造和发展的所有事物,包括价值观、信仰、语言、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他们的传播方式、传播态度等”[9]。换句话说,文化渗透在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中,就大学生的口语传播来看,文化既影响大学生日常交谈的内容,还影响着对沟通媒介的选择运用,也影响着彼此传播的方式,以及沟通和劝说他人的策略。
  尤其是在多样化的跨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要在持有不同文化信念、价值观念或行为方式的人们间传播,更需要有充分的文化理解力,通过“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来构建文化共识,树立文化自信,实现文化创新,这就需要开发出更多符合大学生口语传播特点的培养内容和培养渠道。比如,“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的设立,旨在梳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和民族思维方式,体现中国核心价值的思想文化术语,用易于口头表达、交流的简练语言客观准确地予以诠释,这也为当代大学生在对外交际和口语传播中“传播好中国声音”提供了共识依据和传播标尺。此外,当代大学生通常会借助各种社团、学生会组织等来实践自己的社会沟通和口语传播能力,可以通过引导开展读书分享、经典诵读、辩论竞赛以及阅读进社区等多样社团活动,营造积极的口语表达和学习交流氛围。比如,深圳大学朗读社曾多次举办“唤醒耳朵——艺术诵读进校园”等活动,既结合了中外文学经典,也通过“社团进中学”学以致用,强化了语言表达的文化传承功能,提升了口语传播文化内涵。与此同时,更要正视大众媒介在引导当代大学生文化共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据了解,2016年火爆荧屏的《中国诗词大会》约有4.86亿人次收看,成为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之后的又一优秀电视文化传播品牌。尤其是在当今泛娱乐化和流行文化语境下,以《朗读者》《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电视文化类节目,为当代大学生创新口语传播内容提供了诸多积极向上、有文化内涵、有艺术品位的“话题谈资”。
  四、总结
  作为国家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和代表,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对于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口语传播力,首先要能为大学生建构一个良好的传播交际语境,要能依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多种传播平台为大学生设置“口语传播议题”,充分调动当代大学生参与社会讨论和思想交流的口语传播内驱力;其次,要提升当代大学生在口语交际、网络沟通和对外口语传播中的话语责任担当以及直面话语矛盾的能力,通过深入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的话语担当力;第三,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思想的依托,更是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增强经典阅读,进一步整合当代大学生原创语言文化品牌活动,强化高校语言文化传承功能,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文化共识和文化认同,提升大学生口语传播质量和文化创新力。
  参考文献:
  [1]曹佳.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战略思考——2015年“语言政策及语言规划研讨会” 暨“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会成立大会”综述[J].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2015:6.
  [2][4]林炼琦.在校大学生内驱力影响机制及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3.
  [3](美)丹尼尔·平克.驱动力[M].龚怡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89.
  [5](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瞿铁鹏,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83.
  [6][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10-15.
  [8]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205.
  [9](美)约瑟夫·A·德维托.人际传播教程(第12版)[M].余瑞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4.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生学习活动本质决定他们应当被纳入科学共同体范畴。广义的学术道德指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行为应当遵守的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的综合体,具有普遍性、稳定性和他律性。狭义的学术道德指科学共同体成员的学术行为实际遵守基本伦理道德规范的水平,具有特殊性、可塑性和自律性。科学共同体内部由低到高三个层次成员的学术道德分别对应前因循、因循和后因循水平。研究生处于科学共同体的第一层次,学术道德发展对应前因循水平
期刊
摘要:完善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并规范其运行对于独立学院具有特殊意义。独立学院教代会制度运行失范主要表现为制度缺失严重、行政主导明显和代表参差不齐。当从健全制度体系、突出监督功能和做好选拔培训等方面来规范独立学院的教代会制度的运行,促进独立学院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独立学院;教代会制度;广东省  独立学院在不到20年的短时期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截至2017年7月全国独立学院为266所,在
期刊
摘 要:seminar教学模式是欧美高校课堂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及学术自由。约克大学是加拿大在校学生规模第二的研究型大学,其本科生和研究生课堂普遍采用seminar教学模式。该模式具有互动性和研究性的特点,能够创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文章结合约克大学的教学实践对semi
期刊
摘要:为适应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发展战略和企业界对工程人才能力期望的变化,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学院重构新学制、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开设项目教学课程。围绕项目教学的探索性、实践性和协作性等情境特征,该学院充分发挥研究生助教的优势,通过降低生师比、打造学习共同体,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专注度和组织效率,实现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双向”综合培养。探析该学院研究生助教制度的构建原则、岗位设置、培训课程、激励约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实施了大量政策工具。通过对2006-2016年44份主要政策文本定量分析发现:法规管制政策工具应用过溢;税收优惠、金融支持、部分公共服务以及需求型政策工具应用不充分,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周期政策工具分布不够合理。对此,应整体降低法规管制政策工具使用频率,加大税收优惠和财政支持政策工具应用力度,进一步完善部分公共服务政策工具,加强需求
期刊
摘 要:荷兰《标准化评估指南(2015-2021)》是最新版本的在荷兰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开展科研评估的制度框架。它搭建了由“科研综合实力”(研究成果质量、社会相关性、战略可行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博士培养、科研诚信、组织多样性)两大维度及六项一级指标共同组成的指标框架,采取自我评估和外部同行评估并行的模式实施评估。评估单元需在自评报告中根据自身的战略定位,选取最能反映自身特色、绩效和未来发展的指
期刊
摘要:校长作为大学“掌门人”,与大学组织变革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关系。本研究基于108所“211工程”高校的学科动态调整数据和大学校长履历数据,利用统计检验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大学组织变革意识和强度的校长特征。研究发现:校长的选拔方式对大学组织变革意识和强度均有显著影响;与学校关系越紧密、越熟悉校情的校长在变革决策中越显得保守。具体来说,内部提拔产生的校长、有“本校血统”的校长、无海外经历的校长、
期刊
摘要:以CSSCI期刊2010-2017年收录的有关高校智库研究的论文为研究对象,采用Bicomb2.0和SPSS20.0作为研究工具,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共词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绘制出高校智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结果表明高校智库研究主题聚焦于高校智库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功能、运行机制与建设路径、国际比较与协同创新、支持保障与资源整合研究等四个主题。未来高校智库研究还要更加重视理顺高校
期刊
摘 要:运用文献法,从分析框架、研究主题、影响因素等三个方面,梳理国外学者关于国际学生流动的研究现状。结果表明:国外国际学生流动研究的分析框架更为丰富,推拉理论、人力资源理论、文化资本理论、国际移民理论等成为主流研究框架;研究主题进一步拓展,从主要聚焦流动规模、流动结构及其国家间的比较研究,转向国际学生流动的影响因素、国际学生主体留学经历与适应性、国际学生流动与人力资本和文化资本的再生产、国际学生
期刊
摘要:民办高校内部治理中普遍存在的科层管理与强行政弱学术的治理模式导致了治理结构僵化与学校创造力不足等问题的出现。这种治理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长远发展,迫切需要变革现有模式,优化内部治理结构。扁平化内部治理模式因其在理念与实践上的优越性凸显其在民办高校治理机制优化实践中的必要性。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在实施扁平化管理与民办高校内部治理机制优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若要进一步提升改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