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lnn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创造性地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切实贯彻落实课标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提出的要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自主阅读的意识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能力。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路径为:分析文本,明确提问策略的目标层级;整体教学,引导学生习得提问策略;迁移运用,促使学生内化提问策略。
  关键词:提问策略语文要素目标层级整体教学迁移运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要求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着眼激发学生的提问兴趣;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且能够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创造性地编排了提问策略单元,切实贯彻落实课标对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要求,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运用提问策略进行自主阅读的意识以及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的能力。
  提问策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该要素包含两个要点:一是阅读时要“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问题。为了达成这一语文要素,该单元安排了《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蝴蝶的家》四篇课文,其中,前三篇为精读,后一篇为略读。四篇课文联系紧密,作为一个整体,突出了提问策略训练目标的递进性与发展性。
  一、分析文本,明确提问策略的目标层级
  想要确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需要凭借课文导语、课后练习、泡泡提示等助学系统,洞悉编者的设计意图以及单元内容的内在联系。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课前导语为:“读课文,积极思考,看看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显而易见,这是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再看课后习题,练习一“读完课文,把你的问题写下来”,要求相对更高;练习二为学生提供了一组小组问题清单,要求学生整理问题,并说说自己的发现。旁边的泡泡提示:“我发现有的问题是针对课文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问题是针对全文提的。”这是本文的另一个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针对课文一部分内容或全文提问的方法,并给自己提出的问题分类。练习三“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意在引導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深化思考。
  《蝙蝠和雷达》的导语“一位同学读了这篇课文,针对课题和内容,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了旁边和文后。你的问题是什么呢?把它们写下来,和同学交流”,是对上一课提问分类要求的呼应;文后问题“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是从写法角度提出的;文中“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择路的?”是针对一部分内容提出的。练习二的小组问题清单和问题的讨论又揭示了提问的另一种角度,即可针对课文内容、课文写法,联系生活经验来提问。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同样既呼应上一课,又提出新的提问角度。练习三还要求学生能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从不同提问角度进行提问。这体现了课与课之间教学目标的递进性和螺旋上升性,学习提问策略的层级也在不断上升。
  《呼风唤雨的世纪》和《蝙蝠和雷达》的课前提示有些相似,不过前者的课后练习难度更大些。练习一的要求,是对前两课的承接,而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则是新要求,目的在于让学生明白提问要提“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练习二则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知道提问越能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引发深入思考越好。
  《蝴蝶的家》是略读课文,其导语为:“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这一提示,在巩固前三课学习的提问策略“提出问题—给问题分类—给问题分角度—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尝试解决问题的要求,体现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不同,即精读课文重在“教策略”,而略读课文重在“用策略”,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思考。
  据此分析,可以梳理出本单元课文的教学目标和目标层级(见表1)。
  表1
  课文教学目标目标层级《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学习提问,初步学会整理问题清单。发现可以从“全文”和“部分”提问激发提问意识,学会从第一种角度提问《蝙蝠和雷达》学习提问,在文旁和文后写下问题,整理问题清单,尝试结合内容、写法、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学会从第二种角度提问,让思考更全面深入《呼风唤雨的世纪》学习提问,在文旁和文后写下问题,整理问题清单,筛选对理解课文有帮助、能深入思考的问题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蝴蝶的家》综合运用以上角度提问,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筛选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提问策略单元教学目标的科学设定不仅应基于该单元的语文要素,还应基于阅读策略教学的特点:与学生的阅读学习任务相结合,与对文本的理解相结合,与实际演练相结合,与发现创造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提问策略的同时,提升语文阅读能力。
  二、整体教学,引导学生习得提问策略
  提问策略单元用一个单元教学生提问:单元内的四篇课文联系紧密,以“提问策略”为主线,整体教学,突出四篇课文教学的递进性与发展性。其中,三篇精读课文《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蝙蝠和雷达》《呼风唤雨的世纪》主要指向提问策略的示范与指导,《蝴蝶的家》则更重视学生的实践,主要是总结前三篇课文提出的提问策略,并综合运用。
  为了体现阅读策略单元文本排列的整体性与螺旋上升性,笔者立足整个单元,前后勾连整体教学。《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中,笔者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给问题分类,发现提问的不足。教学过程如下:
  师下面,请小组长梳理小组问题清单,简单统计,上台汇报。请认真倾听每一小组的汇报。听到和自己相同的问题,可以在问题清单上画“正”字。
  生我们小组提出了下面这些问题:“五粒豌豆谁走得最远?”“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为什么?”“母亲怎么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好起来?” “她为什么把一粒豌豆称为一个小花园?”   师这一小组会思考,懂得提出问题,还懂得汇报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都是针对课文部分内容的。有一个问题老师也很好奇,你们再读读看:“母亲怎么相信自己的孩子会好起来?”这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呢?
  生我们想问的其实是:“母亲怎么就相信孩子能好起来?”
  师再想想,“怎么”是不是可以用别的疑问词?
  生我认为用“为什么”更好,因为他们好奇的是母亲为什么会因为一粒豌豆就相信女儿会好起来。
  师是的,用“为什么”这个疑问词,句子就通了。即使是提问,也要表达通顺哦!
  生老师,我发现了,这几个问题都是读了课文的某一个部分就能得到答案的。
  师是的,这样的问题,比较容易提出。老师刚才在教室里转了一圈,发现好多小组都提出了不止一个针对课文部分内容的问题。有没有针对全文提出问题的?这一类问题比较难提。
  生我们组的问题是:“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师你为什么觉得这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来的。
  生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豌豆苗的生长状况和豌豆苗的品质,这些内容贯穿全文,所以这个问题是针对全文提出的。
  师看来,要判断提出的问题属于哪一类,还要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这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鼓励学生自主提问、反复思考、有自己的想法、能自己提出问题上,问题越多越好。本课的其他教学环节,包括给问题分类和纠正错误分类,教师都要“扶着走不放手”,以让学生尽快投入提问策略的学习,直观地了解提问类型。
  《蝙蝠和雷达》的教学重点则是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再读课文,试着从不同角度尤其是写法上提出更多问题。本课的教学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相比,要适当“放手”。在学生了解到可以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提问后,笔者与他们展开如下对话:
  师请一个小组来汇报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提出的问题。
  生我们组一共提了三个问题,分别是:“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无线电波和超声波是一样的吗?”“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受到了动物的启发?”前两个问题是从内容角度提出的,最后一个是从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提出的。
  师你们懂得从内容和联系生活经验的角度提问,非常好。有从写法角度提出的问题吗?
  生书上小组问题清单里有个问题是从写法角度提的。
  师好的,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师针对写法的提问,提问的时候可以用提问词“为什么写”。
  生课文第五小节把蝙蝠比喻成“没头苍蝇”,为什么要这样比喻?
  师还是“为什么写”,这是一个从写法角度提出的问题。还有别的问题吗?
  生课文开头写“清朗的夜空”,后来又写夜空是“漆黑”的,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
  师不错,会提问题。你是怎么想到这个思考角度的?
  生受刚才同学问比喻修辞手法的启发,我就想到,老师平时在教学中会问我们两个词或者句子能不能换,我就试着问问看了。
  師嗯,从写法角度提问还可以用“能不能换”这样的表述。
  生老师还会问我们有些词、句甚至段落能不能删掉。
  师是的,还可以用“能不能删”这样的表述来提问,提得好。
  上述教学,教师在鼓励学生大胆提问、从不同角度提问的基础上,及时引导,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提问角度从内容、生活经验转向了写法,又从写法角度延伸到转换思考角度,让学生对提问角度、提问方法有了更为精准的认知。
  与《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的教学相比,《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中,学生对提问策略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与之前的提问经验相结合。新旧知识点产生碰擦,就容易催生新知。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筛选有价值的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学《蝴蝶的家》,则要强化对前三篇课文所学提问策略的运用,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总之,整体教学提问策略单元,要鼓励学生进行穷尽式提问,创设敢于提问的“场”;要启发学生在观察比对中发现提问的不同层次与角度,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发散性的提问;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辨析,理解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领悟核心问题的标准;要带领学生提炼归纳出核心问题,并带领他们围绕核心问题综合运用提问策略,解决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相互联系、反复练习、步步深入、发现规律、习得方法的前提下,持续提升阅读能力。
  三、迁移运用,促使学生内化提问策略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引导学生习得阅读策略的最终目的是促成他们熟练迁移运用,进而开展自主学习。提问策略单元的教学,就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打开思路,习得提问策略,提出“真问题”,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他们在“习得”的基础上,参与各种形式的训练,迁移运用多种提问策略,最终内化策略。
  通过对前两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分别掌握了观照“全文”和“一部分”,从内容、写法、启示的角度提问的方法;教学《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学会了筛选对理解课文有帮助、能促进深入思考的问题;教学《蝴蝶的家》,学生迁移运用前三课所学的提问策略,同时借助合适的问题阅读文本。笔者分三步引导学生学习:
  第一步:读问题清单,给问题分类。
  这一步,笔者出示了两张问题清单(见下页表2、表3),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其中一张,然后默读课文,从“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可以引发深入思考”三个角度给问题分类。给“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问题标注“△”;给“可以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的问题标注“☆”;给“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标注“○”。   表2
  序号我的问题问题分类(△/☆/○) 123表3
  “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问题(△)“可以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的问题(☆)“可以引发深入思考” 的问题(○)………………在问题清单的帮助下,学生快速对问题做了梳理:“不影响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问题有“家雀儿的家是什么样的?”“课文中的孩子也没见过蝴蝶的家到底在哪里,为什么还说得那么确定?”“为什么说蝴蝶比一片树叶还无力?”等;“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有“为什么用‘喧嚷’来写雨点?能不能换成‘落下’?”“为什么反复出现‘我为蝴蝶感到着急’,目的是什么?”等;“可以引发深入思考”的问题有“蝴蝶的家究竟在哪里?”“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等。
  第二步:筛选问题,选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阅读策略是帮助提升阅读能力的。提问策略的习得也是助力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理解文本能力的重要抓手。整理问题后,笔者让学生从“可以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可以引发深入思考”两类问题中筛选出有价值的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笔者也提醒学生,筛选出来的问题最好能兼顾文本内容、写法、生活经验三个角度,能分别体现文本部分和全文的内容。
  经过实践,学生筛选出了“蝴蝶的家究竟在哪里?”“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 “为什么用‘喧嚷’来写雨点?能不能换成‘落下’?”等既符合学生学习期待,又能凸显学习重点的问题。
  第三步:确定关键问题,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这一步,要求学生互相说说对筛选出来的问题的看法,然后小组交流,确定关键问题,共同合作解决问题。
  学生自由發表意见、小组交流后,认为“蝴蝶的家究竟在哪里?”“蝴蝶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关联全文内容,有助于增进读者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将其确定为关键问题,并且通过联系上下文、查询资料、请教他人,最终很好地解决了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观照了“全文”和“部分”,又梳理了从内容、写法、生活经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策略,使之为自己的理解服务,将其内化为提升个人阅读能力的一部分。
  提问策略的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成效隐匿于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提问策略的教学还需注意两点。首先,它除了体现在提问策略单元的专项教学中,更应体现在常规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提问策略,养成提问习惯。比如,教学一篇课文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阅读,对不明白的地方提问,带着问题学习;教学一篇课文的过程中,让他们带着疑问深入研读文本内容;一篇课文的教学结束,让他们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将提问策略迁移运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其次,提问策略的迁移运用对不同年段学生的要求也应有所侧重。四年级是学习提问策略的起始阶段,只要求学生能从不同角度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到了第三学段,就要求学生不仅能自主提出问题,还要能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特别是能从写法角度提出问题,学会筛选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提问经历,真正让提问策略助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文中介绍了月亮泡蓄滞洪区工程建设现状及其建设意义,从防洪安全、调度运用、建成管理及运用补偿等方面,探讨工程建设完成后尚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1临床资料患者,男,21岁,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头痛、频繁恶心、呕吐、反应迟钝3d,伴抽搐半小时于2006年10月6日入院。该患者入院3d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并给予“双黄连”及“病毒
<正>食品工程,它既包括人类历史上继承、发展千万年的传统食品及传统烹饪技术,又包括富含科技附加值的现代工业食品、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和发展。清真食品工
摘要:图形组织器是用图形呈现文章的脉络,使文章内容更形象化。图形组织器的作用是在某些特定的图示帮助下,让学习者对事物、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根据不同的写作主题、写作类别,在教学中分别引入描述类图形组织器、因果类图形组织器、对比类图形组织器。  关键词:图形组织器小学英语写作教学  刘政良和申昌安在《图形组织器: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发展的学习工具》一文中指出,图形组织器是一种可视工具,是依
本刊讯 近10年来,福建省积极开展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大力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推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截至目前,一大批具有福建地方特色的名优产品经国家质量监督
5个月走遍故宫的“布鞋院长  ”人们常常说,紫禁城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半房子。有谁把每一个房间都走过一遍呢?恐怕连以前的皇帝也没有。单霁翔用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走遍了这里每一问房子。每天4公里,他走破了20双布鞋。600年来,把故宫这么走一遍的,只有单霁翔和他的助理。“布鞋院长”的名号也由此而来。  在单霁翔眼里,故宫不再是一座帝王宫殿,而是一座拥有无穷珍宝的博物院。单院长将故宫的文物都烂熟于心,每
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农村流通融通体系是重庆市委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之一。本文以长寿、奉节两柑桔生产重点区(县)为调研地点,对不同生产经营主体状况及产品流通
教师读的书,除了自己选择以外,还需要有人推荐。顾泠沅先生曾经推荐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的《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一书,我们读后如醍醐灌顶,对自己研究的课题"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