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及综合防治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xgod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溧水县及周边地区呈逐年严重发生态势,发生面积逐年扩大,成为该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总结了溧水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其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溧水地区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防治;江苏溧水
  中图分类号:S435.111.4 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20-0192-01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病毒病,具有暴发性、间歇性和迁移性等特点。其病原由灰飞虱以持久性方式传播,灰飞虱在发病植株上吸食10~15s就可以获毒,获毒灰飞虱可将病毒经卵传给下一代,下一代若虫不需要吸食有病的水稻植株等寄主就可传毒,持续到第6年的第40代仍有较强的传毒能力。带毒灰飞虱在水稻上取食数分钟后水稻植株即可染病,最短3min,一般10~30min,经过13~17d的潜伏期后即表现症状。得病早的全株病苗枯死,得病迟的不易抽穗或抽畸形穗,结实率低,此病一旦侵染,因无药可治而死亡,是毁灭性病害,故被称为水稻癌症。
  
  1溧水县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危害特点
  
  1.1发病时间早,病害发生历期长
  条纹叶枯病大发生年份见病期早,秧田期即开始显症,最早6月上旬见病,大田于6月中旬見病,至9月初,部分田块仍不断有病株出现,整个发病时间长达90d左右。
  1.2显症高峰表现次数多
  常年水稻大田一般出现3个显症高峰,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为第1显症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初为第2个显症高峰期;8月下旬至9月初为第3个显症高峰期;3个显症高峰发病程度表现不一,常年第1峰与第2峰发病较重,第3峰发生略轻,但有的年份(如2004年)第3显症高峰发病也较重,这主要取决于各显症高峰前田间灰飞虱数量及带毒率。
  1.3栽培方式不同发病程度差异大
  常规移栽稻重于抛栽稻,抛栽稻重于直播稻。溧水县常年育秧一般在5月10日左右播种,6月10日前后移栽大田,使得水稻苗期与1代灰飞虱成虫迁移高峰吻合,大量灰飞虱在麦收结束后迁移到秧苗上进行传毒,导致条纹叶枯病普遍发生,而直播稻一般在6月上旬后期播种,基本错过麦田灰飞虱迁移峰,病害发生情况一般较轻。
  1.4田间症状表现不一
  水稻条纹叶病由于灰飞虱传毒,病害显症的水稻生育期不同,可出现假枯心、黄化枯死和假白穗3种症状类型,一般秧田至水稻分蘖期(第1显症期)表现为假枯心;水稻分蘖末期至拔节期(第2显症期)属于黄化枯死型,表现为叶片褪绿,黄化植株矮缩,最终植株枯黄而死;水稻孕穗抽穗期(第3显症期)出现假白穗型,不能抽穗或抽畸形穗,也有出现穗小粒少的情况。3种症状类型以第2种全年发生为重,为害损失也最大。
  
  2发生原因
  
  2.1冬春气候有利于越冬代和1代灰飞虱的存活繁殖
  近几年,由于越冬期气温偏高、春天回暖较快,特殊的气候条件导致越冬代灰飞虱存活率高,越冬场所麦田发生基数大,是影响条纹叶枯病发生的主导因素。春季繁殖率高,越冬代若虫3月中下旬习化,滞留在麦田繁殖1代,麦田繁殖1代倍数达30倍以上,虫量300万头/hm2以上,最高达1 500万头/hm2
  2.2传毒介体灰飞虱带毒率高
  条纹叶枯病发生轻重与灰飞虱带毒率密切相关,带毒率越高,发病越重。近几年,溧水县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面积都较大,使得灰飞虱的带毒率居高不下。据测定,溧水县2005~2009年麦田越冬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分别为20.0%、12.5%、18.1%、17.8%和17.5%;2005~2007年秧田1代灰飞虱的带毒率分别为8.0%、8.0%和19.5%。大流行的灰飞虱带毒率指标为12%,可见溧水县多年多代次带毒率超过大流行的指标。居高不下的带毒率为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流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2.3品种抗病性缺乏
  控制条纹叶枯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是栽种抗性品种,既优质高产又抗病的品种较少,生产上虽然出现了一些抗性较好的品种,但综合抗性差,有的品种只抗条纹叶枯病,而高感其他病害,或易倒伏,有的品种品质和产量并不理想。近几年溧水县主栽品种以武运粳7号、武育粳20、南粳44为主搭配种植镇稻10号、宁粳3号、扬粳4083,种植的感病品种达85%以上,主体品种感病是导致此病发生严重的关健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条纹叶枯病发生严重的难题,必须选育推广优质高产且抗病性强的品种。
  2.4耕作制度的变化
  灰飞虱在溧水县能越冬,为常发性害虫。种植制度的单一化造成毒源寄主多,传毒媒介生存条件好。多年来溧水县耕作制度为稻麦两熟,油菜种植面积减少,不少田块冬春休闲,加上田块周围的田埂、沟边、路边和田中长满看麦娘,罔草等灰飞虱喜食的杂草,改善了越冬代和1代灰飞虱生存繁衍的环境条件,使越冬的带毒灰飞虱数量增加。
  2.5品种布局的变化
  近几年溧水县粳稻种植大面积推广,杂交稻种植面积减少,对灰飞虱的发生较为有利。一方面推迟了水稻的生育期,粳稻成熟期在10月中旬以后,迟的田块在10月下旬,较杂交稻成熟期推迟15d以上,延长了灰飞虱的繁殖期,缩短了水稻和小麦的间隔期,从而有利于稻田灰飞虱迁移到麦田上生存;另一方面粳稻熟相好,使成熟后仍杆青叶绿,为第5代灰飞虱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3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目前尚无特效药,根据病害的发生特点,在此病害流行期间只有坚持综合防治措施,使灰飞虱发生量、带毒率和病毒源逐年下降,从源头上进行遏制,才能使条纹叶枯病逐步减轻。
  3.1推广抗耐病品种
  从2003年以来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情况看,镇稻10号、11号,盐粳系列发病较轻,在水稻综合性况相近的情况下,可选用这些抗病品种,压缩武育粳7号等感病品种的种植面积,从而降低病害流行风险。
  3.2完善耕作制度
  大力推广秋熟水旱轮作,夏熟麦油轮作,秋耕灭荐,压低灰飞虱越冬基数,适期推迟水稻播栽期,避开1代灰飞虱迁入高峰,减轻大田期2代发生基数。
  3.3推广轻型栽培
  大力推广塑盘育秧、机播稻、抛秧稻,扩大旱育秧,减少水旱秧。实行秧田集中连片、集中防治,减轻发生危害。
  3.4物理防治
  推广应用防虫网,无纺布笼罩秧苗,阻止灰飞虱迁入,保护秧苗免受灰飞虱传毒为害。
  3.5化学防治
  (1)结合麦子穗期病虫防治,在麦田1代灰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对所有麦田田边、沟边等地用药防治,减少向秧田和大田迁入的虫源基数。
  (2)药剂浸种,结合恶苗病、线虫病防治,加5%锐劲特进行浸种,控制早期灰飞虱迁入秧田为害。
  (3)狠治秧田期、大田前期,压低传毒虫量,在灰飞虱1代成虫迁入时即用药防治,持续到拔节期,全程药控,及时扑灭迁入之虫。
  
  4参考文献
  
  [1] 黄娟.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的防治现状及其对策[J].上海农业科技,2009(2):96-97.
  [2] 于宝龙,隋学军.浅谈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与防治[J].北方水稻,2009,39(2):47-49.
  [3] 吴永生,季万红,陈金宏,等.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综防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8):51-52.
  [4] 朱训永.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年大发生原因浅析及防治研究应用[J].现代农业科学,2009(2):102-103.
  [5] 史洪中,郭世保,陈俊华,等.水稻条纹叶枯病成灾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4):63-65.
  
其他文献
为表征推进剂装药羽流烟雾的空间分布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烟雾透过率分布的烟雾面积测试方法,即将火药装药燃烧流场烟雾的光学特性(透过率)与烟雾的物理特性(面积参数)同步进行测量
The experimental values of the enthalpy of formation of two isomeric 3,4- and 3,5-dinitro-l-(trinitromethyl)-lH-pyrazoles have been obtained (261.5q-5.0 and 246.4q
由于传统的高炉炼铁方式投资大、能耗高、流程长、污染较严重,而我国焦煤短缺、价格昂贵,同时,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高炉炼铁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克
一、以清理整顿村集体机动土地为切入点根据有关调查显示:2003年底,新疆沙雅县村级集体资产总额6840万元,但负债总额却高达3100万元.全县156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年均收入在10-2
建立了超声波清洗RDX过程中空泡溃灭过程的数值模型,并从微观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了空泡溃灭产生的高温、冲击波和瞬间能量释放等潜在的引爆风险。结果表明,空泡存在空间
大力加强我国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而把高校当今的文化建设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力传承、弘扬中华楹联文化。如能运用好楹联学习、
1.均衡性转移支付。主要用于解决“吃饭”问题,目的是均衡县(市)财政之间的基本保障水平。
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福建省15所主要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设施现状、使用情况和体育经费进行调查,从中发现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中存在有一
介绍了天津钢管制铁有限公司为了更换高炉损坏的冷却壁,采取了空料线降料面的停炉方法裸露冷却壁的实践。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炉况调剂得当,利用耗风量和煤气成分的变化判断料面
指出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重要性,以及区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对区试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技术队伍不稳、业务水平不高、投入不足、基础不牢等,并提出提高区域试验质量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