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局:溃败、复起与走进历史

来源 :紫光阁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笠之死影响有多大?毛人凤的怨言暴露了一个尴尬的现实:当强人戴笠去世后,再也没有一个掌控全局的领导人物,能够全盘继承“戴老板”的庞大事业。
  郑介民
  1946年3月,戴笠意外身亡,由郑介民接任“军统”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与此同时,在各方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军统局”加速走向改组。6月15日,蒋介石就改组事宜指示郑介民“该局撤销后,可以情报厅‘保密局’名义组织核心机构,该核心机构今后之中心工作为对共产党之情报与斗争”。从蒋的指示中不难看出,所谓的“军统局”“撤销”并不是真正取消,而是改头换面成“保密局”,继续为国民党政府从事特务活动,“撤销”两字只不过是为了应付外界压力而玩弄的文字游戏。
  9月20日,“军统局”连续三天在《中央日报》等各大报纸头版刊登醒目启事,略谓“本局业已奉令撤销,今后如有不法之徒,假借本局名义,在外招摇撞骗、敲诈勒索情事发生,应请当地军宪警机关随时查扣法办”云云,对于报端出现的“奉令撤销”一词,连一些“军统”大佬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关于这一点,中共方面倒是看得很清楚,《新华日报》于9月25日指出,“军统局”所谓“撤销”,只是将所属特务分送各机关,使之合法化的烟幕弹而已。
  被迫改组,编制大幅缩减
  “军统局”正式改组为“国防部保密局”后,仍以郑介民为局长,毛人凤为副局长。至1947年12月,郑介民调任国防部次长,由毛人凤升任局长,徐志道为副局長。和“军统局”相比,“保密局”人员大幅缩減,其核定编制仅有6021人。
  “保密局”的内勤组织沿用“军统局”的处、科、股三级体制,但变动较小,设局长办公室和七个处。外勤组织也沿用“军统局”时期的区、站、组体制,而以中共“活动地区为布置之重点”。
  “保密局”时期控制的公开单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程度上都不如“军统局”时期。戴笠在世时,凡是“军统局”掌握的公开单位,几乎全由“军统局”统一安排人事,主管人员不能擅自任用私人。戴笠死后,情况马上变了,一些公开单位负责人对局本部命令阳奉阴违,出缺不上报而自己找人,对派去的人不是说没有缺额安插,便是推说资历不合而拒绝任用。如国防部二厅由“保密局长”郑介民兼任厅长,但副厅长侯腾与“军统”素无渊源。郑介民升任国防部次长后,由侯腾继任厅长,乃在二厅大力排斥“保密局”人员,将各地军政长官公署和绥署二处处长大都更换为其陆大同学。为此,毛人凤曾向部下发牢骚说:“郑先生怎样搞的,在第二厅用一个侯腾,将我们的同志都排斥了,郑先生简直把戴先生的事业都败光了!”毛人凤的怨言暴露了一个尴尬的现实:当强人戴笠去世后,再也没有一个掌控全局的领导人物,能够全盘继承“戴老板”的庞大事业。
  竭力反共,难挽失败狂澜
  “保密局”成立后,原先由“军统局”负责的军事情报、国际情报、电讯监察等业务全部移交国防部二厅、内政部警察总署等公开单位接办,“保密局”的工作紧缩成专门从事反共特务活动。
  1948年,随着国民党军队败绩频传,“保密局”不得不承认,已经到了“必须把握现实,积极作应变之准备”的时候。所谓应变准备:首先“每一地区均力求于共匪来到之先,加强工作,协助军事当局,维持至最后阶段”;其次,“预建潜伏组织,以便于该地陷匪后,接替工作”;最后,为“加速共匪之崩溃,策应国军之反攻,在敌后组织游击武力,建立游击基地”。然而,还没等“保密局”准备就绪,战场形势已经发生剧变。自9月济南解放至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保密局”在长春、沈阳、热河、太原、济南、青岛、北平、保定、唐山、徐州各站全因情势突变而撤销,至于察哈尔、天津等地虽然保留了一些潜伏组织,但“因战局变化太急,以致多数工作干部及电台未及撤出,对潜伏工作殊多影响”。
  徐志道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后,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被迫“下野”,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李宗仁上台后,立即与中共展开和谈,希望由此达成其“划江而治”的目的,于是聲称停止特务活动,将“保密局”缩编成一个从局长到司机一共才75人的小单位,编余人员一律遣散。“保密局”乃一分为二,编制内的几十人由副局长徐志道率领留在南京,组成一个空架子应付李宗仁;其余绝大部分人员则由局长毛人凤率领,在上海建立指挥中心,转入地下活动。
  4月20日,和谈破裂,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此后,随着解放军顺利进军,“保密局”南京、上海、苏南、苏北、浙江、安徽等站纷纷瓦解。此时“保密局”作为特务机关,竟然无法掌握解放军的基本动向,以致各地组织和国民党军队一样,被解放军打得措手不及。自11月至1950年4月,贵阳、桂林、重庆、成都、西昌等地相继解放,“保密局”西南特区及成都、拉萨等站均撤销,贵州站失联,云南站长沈醉在昆明宣布起义。对于“保密局”来说,“最大损失为昆明叛变”,不仅云南站人员或起义或被俘,且由昆明转机准备逃往台湾的西南特区区长徐远举、副区长周养浩、经理处长郭旭、总务处长成希超四名少将以及随行大小特务也都一网成擒。
  迭破巨案,在台重起炉灶
  大陆溃败期间,台面上的“徐记保密局”先于1949年2月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广州,10月再迁重庆,至11月被“国防部”裁员,只剩下“局长”“处长”几个光杆司令。不久,又随国民党当局迁成都,至12月成都解放,遂告覆灭。至于毛人凤的“地下保密局”,除在大陆布置一些潜伏组织和游击武力外,其余两三千人则辗转撤至台湾,设局本部于台北芝山岩,在无薪可领的情况下继续从事特务活动。
  当时国民党当局迁台不久,风雨飘摇,人心惶惶,而中共台湾省工作委员会经过数年的秘密发展,已经在全台各县市建立了组织,随时准备迎接台湾解放。1949年8月,台湾省工委办的《光明报》在台北广为散发,后来就连蒋介石的住处都发现了这份报纸,由此震动了最高当局,蒋介石急召毛人凤,令其抓紧破案。
  此时“保密局”在台湾几乎毫无根基,连大印都是临时刻的,其他工作条件可想而知。毛人鳳平日阴沉冷静,这次领受任务却是满头冒汗。这次帮了毛人凤大忙的是二处处长叶翔之。叶翔之分析了三点:“一、这份报纸应该是在台北办的,因为头一天发生的事,这上面第二天就有评论,若在别地编印,做不到这一点;二、编印地点应该隐藏在学校里,一般民宅不易掩护,这个需要相当人力、工具、场地处理的东西;三、最可能隐藏在中学里,台北有台湾大学和师范大学,但里面保安司令部的人多得很,有这个东西老早就发现了,而中学数目多,场地也够大。”   按照叶翔之的分析,“保密局”向台北各个中学派出便衣监视组,秘密监控各校活动。结果不到一个星期,某中学举行期中考试,“保密局”的监视人员发现试题的字体和《光明报》很像,当即抓捕负责印制试题的人,由此顺藤摸瓜,竟陆续破获了中共台湾省工委“成功中学支部”“基隆中学总支部”“基隆市工作委员会”乃至直属省工委的武工、情报、财务等部,陆续抓捕了基隆市工委书记钟浩东、高雄市工委委员朱子慧、中共台湾省工委副书记陈泽民等高级干部。自陈泽民被捕后,“保密局”根据既有线索加以整理,针对中共分布情况,重新厘定破案计划,最终在1950年4月27日黎明,将化名“老郑”的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捕获于阿里山。蔡孝乾被捕后,不堪刑讯之苦,出卖了台湾省工委整个组织。此外,省工委二號人物陈泽民也变节吐实,供出中共在台湾最重要的两名卧底——“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和联勤总部第四兵站总监陈宝仓,二人旋遭“保密局”逮捕杀害。
  就在“保密局”破坏中共台湾省工委前后,蒋介石“复行视事”,在其“反共复国”的政策下,真假“保密局”终于合二为一,重行编组,仍以毛人凤为局长,潘其武为局长办公室主任,叶翔之为副主任,并兼任第二处(侦防行动)处长。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为垂死的台湾当局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与此同时,“保密局”正式恢复编制,历经大陆溃败之后,终于又在台湾重起炉灶。
  终究翻不起大风浪
  “保密局”在台湾站稳脚跟后,立刻开始“肃清匪谍,巩固反共基地”,并“深入敌后,摧毁匪伪政权”。1950年一年内,“保密局”为刺杀“匪首匪干”“政府投匪人员”和“苏俄顾问技术人员”,并破坏大陆军火仓库、工厂,先后成立两个海上行动队,潜回大陆从事活动。这些活动虽然一度对新中国造成威胁,但往往很快就被消灭。
  除了密派特务人员,“保密局”在退台前后数年间,還在大陆组建了名目繁多的游击队。1951年4月,美国中情局出于“反共”需要,与“保密局”进行合作,在台北双城街成立“中美联合办公室”,以支援“保密局”留在大陆西南地区的游击队,然而美方特务机关的加入,似乎并未对“保密局”的游击工作带来多大起色。这一年,经过解放军的清剿,各游击队能够“电台通报且有战果者”仅剩下9个单位,约11万人。
  1953年解放军加大清剿力度,各游击队逐渐与台湾“局本部”失联,“保密局”鉴于“过分集中,易形成目标,遭匪围歼”,决定“今后大陆游击武力应改化整为零,匿伏生根方式,先求存在巩固,再伺机发展”。至1954年底,“保密局”各游击队多已“化整为零”,尚能和台湾“局本部”联络者不过数万人,再也无法兴起大的风浪。至此,“保密局”针对大陆持续多年的游击工作日渐不振,终于逐渐消散。
  1955年3月,“国防部保密局”改组为“国防部情报局”,根据台湾当局“国家安全局”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原则,原属“保密局”的“保防侦查”等业务拨归“司法行政部调查局”(“中统”后身)办理,原属“司法行政部调查局”的“大陆工作”等业务则拨归“情报局”办理。至此,“保密局”这个和大陆藕断丝连的特务组织名称终于正式走入历史。
  (本文选自东西南北 2017年06期)
其他文献
科学学在我国已经搞起来了,但是各方面的同志对科学学的理解却很不同。有的说,科学学就是科研管理学,因为研究科学学的同志搞的大多是科研管理问题。有的说,科学学就是科技
珠穆朗玛峰是拔起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千山万岭之中的,推而广之,整个青藏高原都可说是珠峰的座基。以广博的青藏高原为基,有喜马拉雅山的座座雄峰相伴。珠峰,这世界之巅何等雄
知识经济发展和繁荣的显著标志就是知识型企业的大量涌现,对GDP的贡献逐步增大。但是,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的同步化,以及知识更新速率的加快,知识型企业所面临的组织环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文的时候,要用‘‘点睛"教学法引导学生写作,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引导学生共同拟题,引导学生学会点题,引导学生巧妙收尾。 The
针对液晶投影器(LiquidCrystalDisplay)能容易地通过图象板与微机连接,接收PC机发出的数字电信号并把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模拟的光信号投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实时控制投影光栅的周期及相移,提出了基于LCD投影
严复和鲁迅都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思想家。鲁迅的早期思想和严复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在1906年以前,严复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众所周知,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曾经
由清江水电投资公司、清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当代经济》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清江杯’企业改革与发展有奖征文”,经过8个月的运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汇集了许多能人志
1984年5月,发生了一起震惊中外的“香港驻军事件”:两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牵涉其中;英方谈判团首席代表、英国驻中国大使伊文思紧张得说英语都磕巴;采访黄华的女记者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无疑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内核,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中,科研体制的改革可谓是一场核变。核有其坚硬的壳,其变之难、
目前在国内虽然实现ERP(企业资源规划 )的企业不在少数 ,但用户数量真正能达到200个甚至以上的却属凤毛麟角 ,而绝大部分用户数都在50以下。一个月前国内著名的电信业老大上海贝尔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