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庄子立足于“以道观人”的哲学基点,对于生态的整体性和万物的相异性有着非常清晰的阐释,这有助于我们勾画出客观的生态系统框架及其保护策略,这一生态思想对于解决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庄子;生态思想;道;生态链
在先秦文化中对现代生态文明启示最大最为集中的就是道家对天人关系的反思智慧,道家更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所谓“天人关系”问题),而较早地就人们对自然任意妄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发出严厉警告,从而有着较儒家更深一层的忧患意识,这可谓是人类文明的早期所展示出的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物种的基本人文关怀意识。他们在人类早期活动还未面临严重生态危机时,就预见到了人们不善待自己,对自然为所欲为,将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故主张人们要悬崖勒馬、对自然采取无为姿态。
今天,当人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回头看看道家的生态智慧和老庄等先哲对人类早已发出的警告,现代人更应对自己破坏生态平衡、打破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到羞愧,从而迷途知返、与自然重修旧好,拯救生态危机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庄子,在其看似不羁的思想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智慧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的忧患。他把老子的生态观念发展成为一种生态智慧。从其生态智慧的丰富性来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古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智慧的杰出代表。这一生态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极其相似,向人们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和对自然界其他物种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意识。
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罗尔斯顿认为:“我们的人性并非在我们自身内部, 而是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我们的完整性是通过与作为我们的敌手兼伙伴的环境的互动而获得的,因而有赖于也保有其完整性。”庄子思想的立足点是 “以道观人”,即在道的总体性立场上观照和体察人的生命存在本性意义, 探究人的本原、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与人及社会的关系,以消解人生困境,实现人自由存在状态。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一、生态链的整体性
庄子认为道“未始有封”(《庄子·齐物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父》)。但庄子更关注的,其一是“道”的自本性、自为性、自足性。这些都是由道的“无为”性所派生出来的,“夫道,有情有信……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固存”(《庄子·大宗师》)。道是世界的最初的惟一理由,而不是任何事物的结果,它就是自己的原因;其二是道的宇宙万物的总体性。“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庄子·天道》)。“道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即所谓道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而且是“覆载万物者”(《庄子·天地》)。前者,即关于道的无为性,也是道的统一性;后者,即关于道的无不为性,这是道的丰富性、多样性。那么,万物和生命是如何发生的呢? “泰初有无, 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庄子·知北游》)。庄子在《知北游》还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的命题, 并叙述生命的发生过程:“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因此,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精神再形成万物的形体,精神和形体共同构成生命体(包括人)。而“一”与“道”占有同等的基础和枢纽地位。“一”不仅是数量性的概念, 而且是多义、深刻的。“一”与“气”是具有阴阳两种属性的“始有”, 是阴阳两种属性互动性共在的指称, 而区别于“道”的混有混无,非有非无。正如冯友兰所讲“我们实际的世界,是‘一’的流行,此道家看得甚清。”人的生命性存在是不能离开自然万物生态环链的, 人每时每刻都与相关的生态存在发生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不但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人的生态本性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 就是人是整个生态环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人人都具有生态环链性的。”
二、生态链的相异性
人只是生命存在中的一类,万物与人处在不断循环、化生的生态环链的不同环节中。“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 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这一思想大抵可以说是一种粗糙的进化论,但庄子已深刻认识到生物界存在一种内在而且自在的秩序和规律。他认识到“万物皆化” (《庄子·至乐》),“始卒若环” (《庄子·寓言》),而且把人和动物放到平等性、循环性的环位上, 即“万物一齐”(《庄子·秋水》),这是万物生态环链性中相同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万物(包括人)在生态环链中相异性的一面。一是“万物殊性”(《庄子·秋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 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庄子·齐物论》)。二是“物固自化”(《庄子·秋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 夫固将自化。” (《庄子·秋水》)。处在不同环链态位中的万物存在虽有各自不同的习性, 但它们的习性具有同等的不可抹杀的合理性和独立性。
一方面,莊子认识到人源于自然而非某种“神”或“宗教”,祛除了先秦时代神鬼宗教的束缚;另一方面,从人的生成特性来考察,“人与天一也” (《庄子·秋水》)、“天与人不相胜也”(《庄子·大宗师》),这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一个方面,并且这种统一性是站在道之总体性“一”的视域来看的。但是,道在人的生命存在中是一种“天然性”但非“必然性”的获得。庄子看到了人的存在与自然万物相异性的一面,即人的存在、发展形式上常常是与天对立的, 庄子虽没有宋明理学那样深邃而精密地阐释人之道性如何亏损及其原因, 但已充分意识到这种对立是人生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贯穿庄子思想始终的就是强调人应当知“道”,自觉保持对道性的持守, 不失本性。这为庄子生态伦理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P.93
2、冯友兰.新理学[M]. 三松堂全集: 第4卷.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P. 65
3、曾繁仁. 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J]. 人文杂志. 2005.3
【关键词】:庄子;生态思想;道;生态链
在先秦文化中对现代生态文明启示最大最为集中的就是道家对天人关系的反思智慧,道家更关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 所谓“天人关系”问题),而较早地就人们对自然任意妄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发出严厉警告,从而有着较儒家更深一层的忧患意识,这可谓是人类文明的早期所展示出的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物种的基本人文关怀意识。他们在人类早期活动还未面临严重生态危机时,就预见到了人们不善待自己,对自然为所欲为,将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故主张人们要悬崖勒馬、对自然采取无为姿态。
今天,当人类面对越来越严重的生态危机,回头看看道家的生态智慧和老庄等先哲对人类早已发出的警告,现代人更应对自己破坏生态平衡、打破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感到羞愧,从而迷途知返、与自然重修旧好,拯救生态危机和人类自身的危机。庄子,在其看似不羁的思想后面隐藏着深刻的智慧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深的忧患。他把老子的生态观念发展成为一种生态智慧。从其生态智慧的丰富性来看,我们完全可以称之为古代“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智慧的杰出代表。这一生态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极其相似,向人们传达一种人与自然万物平等的思想和对自然界其他物种基本的人文关怀精神、意识。
生态伦理学创始人之一罗尔斯顿认为:“我们的人性并非在我们自身内部, 而是在于我们与世界的对话中,我们的完整性是通过与作为我们的敌手兼伙伴的环境的互动而获得的,因而有赖于也保有其完整性。”庄子思想的立足点是 “以道观人”,即在道的总体性立场上观照和体察人的生命存在本性意义, 探究人的本原、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人与人及社会的关系,以消解人生困境,实现人自由存在状态。庄子生态伦理思想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
一、生态链的整体性
庄子认为道“未始有封”(《庄子·齐物论》),“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父》)。但庄子更关注的,其一是“道”的自本性、自为性、自足性。这些都是由道的“无为”性所派生出来的,“夫道,有情有信……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固存”(《庄子·大宗师》)。道是世界的最初的惟一理由,而不是任何事物的结果,它就是自己的原因;其二是道的宇宙万物的总体性。“夫道,于大不终,于小不遗,故万物备,广广乎其无不容也,渊渊乎其不可测也。”(《庄子·天道》)。“道可以贵可以贱,可以约,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数也”,即所谓道是“无所不在”(《庄子·知北游》),而且是“覆载万物者”(《庄子·天地》)。前者,即关于道的无为性,也是道的统一性;后者,即关于道的无不为性,这是道的丰富性、多样性。那么,万物和生命是如何发生的呢? “泰初有无, 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夫昭昭生于冥冥,有伦生于无形,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物以形相生”(《庄子·知北游》)。庄子在《知北游》还提出“通天下一气耳”的命题, 并叙述生命的发生过程:“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庄子·至乐》)。因此,庄子认为精神生于道,精神再形成万物的形体,精神和形体共同构成生命体(包括人)。而“一”与“道”占有同等的基础和枢纽地位。“一”不仅是数量性的概念, 而且是多义、深刻的。“一”与“气”是具有阴阳两种属性的“始有”, 是阴阳两种属性互动性共在的指称, 而区别于“道”的混有混无,非有非无。正如冯友兰所讲“我们实际的世界,是‘一’的流行,此道家看得甚清。”人的生命性存在是不能离开自然万物生态环链的, 人每时每刻都与相关的生态存在发生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人不但是自然的产物,而且“人的生态本性中包含一个重要的内容, 就是人是整个生态环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人人都具有生态环链性的。”
二、生态链的相异性
人只是生命存在中的一类,万物与人处在不断循环、化生的生态环链的不同环节中。“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 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庄子·至乐》)。这一思想大抵可以说是一种粗糙的进化论,但庄子已深刻认识到生物界存在一种内在而且自在的秩序和规律。他认识到“万物皆化” (《庄子·至乐》),“始卒若环” (《庄子·寓言》),而且把人和动物放到平等性、循环性的环位上, 即“万物一齐”(《庄子·秋水》),这是万物生态环链性中相同性的一面。
另一方面,庄子还认识到万物(包括人)在生态环链中相异性的一面。一是“万物殊性”(《庄子·秋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鰌然乎哉? 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 三者孰知正处?” (《庄子·齐物论》)。二是“物固自化”(《庄子·秋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 夫固将自化。” (《庄子·秋水》)。处在不同环链态位中的万物存在虽有各自不同的习性, 但它们的习性具有同等的不可抹杀的合理性和独立性。
一方面,莊子认识到人源于自然而非某种“神”或“宗教”,祛除了先秦时代神鬼宗教的束缚;另一方面,从人的生成特性来考察,“人与天一也” (《庄子·秋水》)、“天与人不相胜也”(《庄子·大宗师》),这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的一个方面,并且这种统一性是站在道之总体性“一”的视域来看的。但是,道在人的生命存在中是一种“天然性”但非“必然性”的获得。庄子看到了人的存在与自然万物相异性的一面,即人的存在、发展形式上常常是与天对立的, 庄子虽没有宋明理学那样深邃而精密地阐释人之道性如何亏损及其原因, 但已充分意识到这种对立是人生困境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 贯穿庄子思想始终的就是强调人应当知“道”,自觉保持对道性的持守, 不失本性。这为庄子生态伦理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0.P.93
2、冯友兰.新理学[M]. 三松堂全集: 第4卷.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0.P. 65
3、曾繁仁. 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J]. 人文杂志.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