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认知失调理论是态度改变的理论之一,以往关于认知失调的研究证实,减少认知失调必须从态度着手。偏见作为一种错误的态度,由错误的认知引起,偏见的消除也要从认知及态度改变出发。本文从认知失调与偏见的概念、形成及减少等方面出发,对二者关系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认知失调;心理;偏见
一、认知失调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也可以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性: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他认为人们都有维持自己观点一致性的需要,如果人们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就会出现心理紊乱或不安,产生认知失调[1]。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有些因素相独立,有些相互关联,有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有协调或失调,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有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便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或行为的改变[2]。为了克服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采用的方法有:①改变原有态度;②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③让一致性的认知更重要;④让自己相信冲突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⑤改变行为[3]。
二、偏见
偏见是一种错误的态度,若一个人对某社会群体有偏见,就会倾向于用消极方式来评价其成员。它是一种不公正的态度,是预先就有的判断[4]。阿伦森认为,偏见是人们依据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有针对性的负面态度[5]。偏见与态度有关,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偏见在行为上体现为歧视,在认知上体现为刻板印象[3]。刻板印象可作为偏见的一部分,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刻板印象是纯认知的,而偏见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人们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得而来;动机理论认为偏见是群体间竞争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人格障碍。认知理论则认为,认知偏差也可能会导致偏见[6]。现实生活中,错误的判断和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会造成偏见。
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和心理现象[7],消除方法有:①改变刻板印象。让个人树立无偏见的信念来降低刻板印象,进而消除偏见[8]。②延伸接触假说。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并非必须,个人只要知道其所在群体中已有人和其它群体的人建立了良好关系,群体偏见就会消除[9]。③内群认同普遍模型。不同群体的个体视他们为单一的社会实体成员时,他们之间的主动接触增加,群体间的偏见会随之减少[10]。
三、认知失调与偏见的关系
减少认知失调,必须从态度与认知的角度出发,而偏见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一种态度,因此,偏见对认知失调的产生和减少有重要意义。同时,认知失调发生后产生认知失衡,会进一步导致偏见的产生。偏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人们产生偏见的过程需要对偏见团体产生刻板印象,并激活刻板印象,否则就无法产生偏见的行为和情感。可见,刻板印象的产生与否直接影响偏见的产生[11]。
人们倾向于将信息分类组合形成新架构,并依赖潜在不准确的判断法则和有误的记忆过程来解释新信息,社会认知的所有这些层面都会导致我们形成消极的偏见。相反,偏见又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
认知失调引起的焦虑紧张会导致态度发生转变,若发生负面变化,则会产生偏见,减少认知失调必须从态度改变做起,由此,偏见在认知失调的产生与减少过程中发挥着重大意义。偏见作为态度的一种错误认知,会增加认知失调的产生,因而,要消除偏见,必须减少认知失调,使认知达到平衡,进而产生新的正确的认知,如此,也会进一步减少偏见的产生。
參考文献:
[1]熊和平.认知失调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8(4):57-59.
[2]张倩苇.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设问题情境[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1999,12:22-25.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50-155.
[5]任海英.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143-146.
[6]布恩 埃克斯特兰德编,韩进之等译.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知识出版社,1985.
[7]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50 -155.
[8]Monteith M. Self-regulation of prejudiced responses: Implications for progress in prejudiced reduction effor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 (3):469-485
[9]Pettigrew T F. Generalized intergroup cont act effect s on prejudi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7, 23 (2):173-185
[10]Gaertner S L, Mann J A, Dovidipo J F, et al . How does cooperation reduce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 i t 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4): 692-704.
[11]李忠,石文典.国内外民族偏见理论及研究现状[J].广西民族研,2008,1(91):24-29.
作者简介:王霞,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
关键词:认知失调;心理;偏见
一、认知失调
每个人的心理空间中包含多种多样的认知因素,这些因素是人对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包括观念、信仰、价值观、态度等许多方面,可以是某种行为的表象或再现,也可以是对未来事件的期待。随着人当前社会活动的内容不同,各种有关的认知因素会以各种组合方式并存于人的当前意识中。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三种可能性:协调、失调和不相关。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认知失调理论,他认为人们都有维持自己观点一致性的需要,如果人们做了与态度不一致的行为,就会出现心理紊乱或不安,产生认知失调[1]。人的认知由许多因素构成,有些因素相独立,有些相互关联,有关联的认知因素之间有协调或失调,在对待任何问题和事件上,人总有保持其各种认知协调的倾向,有保持自身态度与行为协调一致的动机。一旦不协调,便产生矛盾和冲突,人就会感到紧张不安,便会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的内在动力,以获得内心平衡,从而达到知识、信念、态度或行为的改变[2]。为了克服认知失调引起的紧张,人们采用的方法有:①改变原有态度;②增加更多一致性的认知;③让一致性的认知更重要;④让自己相信冲突是因为自己没有选择;⑤改变行为[3]。
二、偏见
偏见是一种错误的态度,若一个人对某社会群体有偏见,就会倾向于用消极方式来评价其成员。它是一种不公正的态度,是预先就有的判断[4]。阿伦森认为,偏见是人们依据错误或不全面的信息概括而来的、有针对性的负面态度[5]。偏见与态度有关,态度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偏见在行为上体现为歧视,在认知上体现为刻板印象[3]。刻板印象可作为偏见的一部分,但二者有本质区别,刻板印象是纯认知的,而偏见具有更复杂的结构。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是人们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学习得而来;动机理论认为偏见是群体间竞争的结果,也有人认为是一种人格障碍。认知理论则认为,认知偏差也可能会导致偏见[6]。现实生活中,错误的判断和推理,无知的肯定和否定,都会造成偏见。
偏见作为一种态度和心理现象[7],消除方法有:①改变刻板印象。让个人树立无偏见的信念来降低刻板印象,进而消除偏见[8]。②延伸接触假说。个人之间的直接接触并非必须,个人只要知道其所在群体中已有人和其它群体的人建立了良好关系,群体偏见就会消除[9]。③内群认同普遍模型。不同群体的个体视他们为单一的社会实体成员时,他们之间的主动接触增加,群体间的偏见会随之减少[10]。
三、认知失调与偏见的关系
减少认知失调,必须从态度与认知的角度出发,而偏见在某种程度上来看是一种态度,因此,偏见对认知失调的产生和减少有重要意义。同时,认知失调发生后产生认知失衡,会进一步导致偏见的产生。偏见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成分,人们产生偏见的过程需要对偏见团体产生刻板印象,并激活刻板印象,否则就无法产生偏见的行为和情感。可见,刻板印象的产生与否直接影响偏见的产生[11]。
人们倾向于将信息分类组合形成新架构,并依赖潜在不准确的判断法则和有误的记忆过程来解释新信息,社会认知的所有这些层面都会导致我们形成消极的偏见。相反,偏见又会影响到人们的认知。
认知失调引起的焦虑紧张会导致态度发生转变,若发生负面变化,则会产生偏见,减少认知失调必须从态度改变做起,由此,偏见在认知失调的产生与减少过程中发挥着重大意义。偏见作为态度的一种错误认知,会增加认知失调的产生,因而,要消除偏见,必须减少认知失调,使认知达到平衡,进而产生新的正确的认知,如此,也会进一步减少偏见的产生。
參考文献:
[1]熊和平.认知失调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8(4):57-59.
[2]张倩苇.运用认知失调理论创设问题情境[J].学科教育理论研究,1999,12:22-25.
[3]侯玉波,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4]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50-155.
[5]任海英.我国艾滋病歧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143-146.
[6]布恩 埃克斯特兰德编,韩进之等译.心理学原理和应用.知识出版社,1985.
[7]张中学,宋娟.偏见研究的进展[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50 -155.
[8]Monteith M. Self-regulation of prejudiced responses: Implications for progress in prejudiced reduction effort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3, 65 (3):469-485
[9]Pettigrew T F. Generalized intergroup cont act effect s on prejudic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1997, 23 (2):173-185
[10]Gaertner S L, Mann J A, Dovidipo J F, et al . How does cooperation reduce intergroup bias Journal of Personal i t 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59 (4): 692-704.
[11]李忠,石文典.国内外民族偏见理论及研究现状[J].广西民族研,2008,1(91):24-29.
作者简介:王霞,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