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调查

来源 :福建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ense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网络。”作为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近年来得到了巨大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科学技术对农业的支撑作用日益凸现。为全面了解我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现状,进一步推进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学习贯彻〈农业技术推广法〉主题征文活动精神的通知》湘农业办农技〔2013〕66号文件精神,对我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对应措施。
  【关键词】:农业推广  常宁市  现状
  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当代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繁荣的原动力。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研究国内外农业的发展,可以得出,国内外农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推广的发展。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始终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大力加强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工作,并在上世纪80年代,初步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农业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在实践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领域的理论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构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如何充分发挥好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作用等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地探讨。因此对我国基层农业推广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选定了我国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常宁市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1 常宁市的基本情况慨括
  常宁是传统农业大市,总人口96万,其中农业人口76万,总耕地面积75.39万亩,其中水田面积63.39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较广,播种面积为120万亩左右,粮食年产总量达到近50万吨,我市粮食生产技术的信息推广发布工作主要由市乡农技推广机构来完成,全市设一个市农技推广中心和27个乡镇农技站。市农技推广中心是1984年成立,隶属于市农业局的副科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下辖粮油、土肥、经作、植保等4个专业股站,共有在编在职人员106人。乡镇农技站接受市农业局和所在乡镇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以市农业局管理为主,实行人、财、物、事垂直管理的管理体制,共有在编在职人员268人。
  2 常宁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村改革不断深化,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技术供给主体和需求主体日渐多元化,原有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着严峻挑战和激烈的竞争。为此,我市根据湘政办发〔2010〕71号文件精神,启动了乡镇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但由于目前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致使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为:
  2.1机制不创新,为农服务水平提升不明显
  乡镇农技站的站长长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制不活、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问题,农机站人员业务能力不强、基本保障不好、工作热情不高的农技推广队伍。科技推广不能有效开展,服务意识得到不强;跑项引资成效不明显,农业装备没有有效提高;
  2.2农民科技培训不足,未能充分利用信息平台
  没有有效的开展农民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在2013年全年,常宁市在对农业职业技术培训中仅培训农民300人,而且没有进行深入的宣传,引起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视,农民培训热情不高,没有充分利用现有农业信息服务平台: 12316三农热线、农业网站和短信发送平台的作用。
  2.3管理体制不顺,影响工作开展
  农技推广部门做为改革的“试验区”,乡镇农技部门管理体制不断在市管、乡管和双管之间变动。这种变动的频繁及各地管理体制的不一致,影响了农技部门的稳定性和农技人员的归属感。目前,我市乡镇农技部门虽然是按照“县乡共管、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来管理的,但由于一些乡镇对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认识不足,視农技站为下属部门,致使上级农业主管部门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失去了有效的技术指导和管理,形成了条块分割。据了解,乡镇农技站人员80%以上的时间和精力被乡镇政府安排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仅有不足20%的精力应付性地开展上级主管部门布置的常规业务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导致体系运行不够顺畅,影响农技推广工作开展。
  2.4队伍素质不高,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实际需要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国家取消对大中专毕业生的计划分配,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新进人员基本上以转业退伍军人为主,导致人员文化水平偏低,专业知识严重缺乏。据调查,目前全市在编在职人员268名农技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员占25.8%,大专以上学历仅占8.4%;无职称人员占69.2%,具备中级职称以上人员仅占5.7%。另一方面由于培训体系不健全,乡镇农技人员常年得不到外出学习培育的机会(每年外出培训、学习的人数不到总人数的2%),知识更新慢,信息渠道窄,知识结构单一老化,视野不开阔,特别是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农技人员自身就不了解,更谈不上服务指导农户。乡镇农技人员自身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农业生产发展需要。
  2.5推广的工作条件较差,服务功能较弱
  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普遍都存在着基础设施陈旧、基础科研设备匮乏、办公条件简陋等突出问题。全市27个乡镇农技站,有19个没有独立站房,占总数的70.3%。很多乡镇连显微镜、测量尺、农业科普知识挂图都没有,农技工作者开展技术推广工作主要靠“一张嘴,两条腿”来完成。办公经费更缺,办公电话费自支,就连最基本的纸、笔、墨都是自己掏钱买,更谈不上配置办公电脑,实现办公网络无纸化。出差费、下村车费更是找不到经费来源,都是自己掏钱。由于工作条件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镇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 对常宁市农机推广的几点建议
  3.1理顺关系,完善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
  乡镇农技站(或农技员)的管理,应该本着“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双重领导,合理划分职责,发挥两个积极性”的原则,来实行双重领导的管理体制。基层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所属乡镇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领导,强化农技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监督乡镇农业推广技术人员完成本职工作;协调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支持、监督所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能按相关的政策法规正确行使权益,保护其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应做好相应得协调工作,主要包括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调配、考核、聘用,处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违纪行为,改善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条件等。
  3.2认真落实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三定”工作
  县乡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要切实落实好乡镇农业服务机构的“三定”工作,即定性、定编、定员。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的编制,应当依据全省乡镇机构改革的有关规定,并且要结合所属辖区的物面积来核定编制。各类专业人员配备比例要合理,每个乡镇农技站应配备1名粮油生产技术员、1名经济作物及蔬菜生产技术员、1名植保技术员、1名土壤肥料工作及农业环境监测员、1名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员和1名农业信息员,并配备工勤人员。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细化职责任务,发挥其工作效能。
  3.3建立首问责制
  首问责任制即农业生产者到咨询服务大厅所咨询的第一个农业技术人员对首次受理事项首先负责任的工作制度,被咨询的第一个技术人员是首问人。所有农技工作人员树立为“三农”服务的思想,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熟悉各项工作规则和程序。热情、耐心、细致的做好接待、服务和受理工作,不找任何借口推诿、拒绝、搪塞或拖延处理时间,及时解答或答复的,首问人应按相关规定及时予以办理或当场答复,由于客观原因不能立即解决或当场答复的,必须耐心做好解释、说明、指导工作,明确办理事项或解答问题的时限,并告知有关政策、程序和所需资料。
  3.4建立健全多元推广制度
  创新农技推广管理理念。要充分的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农业专业服务组织、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在农技推广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支持,积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充分的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技术引进、技术指导、农业信息传播、農民培训、试验示范等方面的作用,努力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的程度。加大对涉及农业企业相关政策的扶持,充分发挥好涉及到农业企业在农资配送、、病虫害防治、经营管理、良种供应、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优势,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农业专业服务组织的作用。要依据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服务需求,依托公益性的农技推广机构,发展、培育水稻、油菜、蔬菜等主导产业的专业服务组织,利用其贴近农民的优势,为农民提供良种、生产资料配送、病虫统防、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机耕机收,解决农民想办办不好、想干干不了的事情。加强村级的农业技术服务点的建设。积极的探索村级的农业技术服务点的建设模式,以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技术支撑,依托科技示范户、村级农科员、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头人等,建立开放式运行的村级农业技术的服务点。采取以奖代补、定额补助等方式,对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的建设提供支持。强化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的运行机制建设,让其真正成为连接农民和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的枢纽,作为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的推广点,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的服务点,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动植物疫病防控和的监测点,党的农业政策的宣传点。
  3.5加强常宁农技推广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新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突破口,从科研方向入手,改变方式方法,达到缩短农业科研周期,迅速发展的目的。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科技推广工作基础较差,科技推广人员的知识结构达不到要求,加之长期缺少培训提高,因而很难适应农民对信息服务的要求。通过建立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帮助广大科技推广人员增强科技意识,对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真正发挥其巨大的推进作用。
  3.6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抓好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和再教育工作
  县级财政预算每年应当从新增财力中拿出1%左右的专项款用于对农业科技的投入,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的推广的设施、培训等费用的支出。业务主管部门也应拿出一定费用,加强对在编在职人员的轮流进修,提高基层农技人员业务素质。同时,要强化基层农业推广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提高农技人员的综合素质,适应农业生产发展需要,从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以科普工作为突破口,重点提高农户市场意识、生产技能、科技意识、经营水平和从业能力,着力培养一支善管理、有技术、懂经营的高素质的农民队伍,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及入户率。
  3.7将强对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
  农业生产人员作为农业生产的一线人员,对农业技术的应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加强在农民中对农业技术的宣传,让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有客观的认识,真实从思想上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应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其有效的掌握农业技术,推动农业技术的应用,让农业技术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我国农业发展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现代农业阶段。农业发展方式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传统的土地生产力正被科学技术生产力所取代,农业生产要素越来越呈现市场化的特点。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标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则是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农业发展到现代阶段的必然产物。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好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强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标责任管理,加强农技工作考核,保证农技推广各项工作任务能落到实处,真正让广大农民群众看到科技兴农带来的实惠。
  【参考文献】;
  [1] 伍玲.试论农业信息资源网络化建设与开发[J].情报科学,2004,22(2):163-167.
  [2] 汤锦如等.农业推广学.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2-3.
  [3] 刘靖苏,许文娟,赵爱雪.我国农业信息化网络服务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经济,2006(5):38-39.
  [4] 刘世洪.农业信息技术与农村现代化.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
  [5] 赵继海,竺海康,陈益君.农村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泛其网络建设的若干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0(5):1-5.
  [6] 苏晓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8):204-205.
  【作者简介】;
  申佳,女,1987年3月出生,湖南衡阳市人,湖南农业大学2012级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研究生,衡阳师范学院南岳学院学生辅导员,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其他文献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表达了与时人迥然不同的贫富观念。他对人性中追求财富、耽于享乐的心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主张人们应该正视和肯定这种心理,而且应
概述了温带地区玉米育种资源狭窄对生产所造成的危害问题,回顾了热带亚热带种质的特点及在温带种质改良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及限制因素,介绍了热带种质在温带育种应用所采用的
概述了TAMROCK老式钻车MAXIMATIC H307B的升级改造过程,对钻车改造前后的性能进行了具体比较。
与刘庆邦以前的创作相比《,卧底》在艺术上是一次突破。它通过都市记者周水明到小煤窑做卧底采访的经历,把都市生活与矿井生活连接起来,既披露了下层矿工遭受私营小矿主残酷
通过对黑龙江省1985~1998年间种植面积在1.0万hm^2 以上的玉米品种,占玉米播种面积80%以上的玉米杂交种及亲本的分析发现,全省在80年代应用以吉单101、四单8号、东农248为主,主要
佛教从西汉时期传入中土,便一直潜移默化地在中土传播,作为一种外来文化,被中国人吸收接纳以至成为中国人传统思维的一部分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由于各自的理论不同,佛教想要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状况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等方面。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深入分析和研究这些原
介绍了黑龙江省依安县东荣村井灌水稻区合理规划用地面积、采取措施提高水温地温、合理灌水、选用良种、合理施肥、旱育稀植等多方面措施,收到稳产高产的效果。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应该采取强有力措施,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
辽宁省喀左县地处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年降雨400~500mm,日照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143d左右,全年日照时数为2830.3h,年日照百分率为64%,≥10℃年有效积温在3000℃左右,非常适合发展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