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额尔古纳黑山头学校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特别是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学校课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和挑战。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多媒体课件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的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日益综合化和现代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正确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手段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40分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用择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
二、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时机,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和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对信息技术运用时机的把握上。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2.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运用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的。”基于数学知识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功效,一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另一方面,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动态图象演示,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自行探索、创造,可使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这样形象动态的演示,不仅使原本静止的、生硬的东西鲜活起来,还使原来抽象的东西形象起来,不仅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清晰的、深刻的概念,还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模拟操作,深化理解时运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素材,创设思维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景难以在课堂上再现,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丰富有趣的素材,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优化智能结构。
四、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拓展知识,设计练习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恰当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让数学课焕发着活力,是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課堂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张楚廷著,《数学教育心理学》[N].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Z].2001年第4期.
【摘 要】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具有形象性、直观性、生动活泼、信息容量大、知识结构新、应用广、效率高、效果突出、声文图像并茂等特点,可产生常规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实现的效果。特别是教师能够正确、合理地选择和恰当运用信息技术时,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在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也进入了学校课堂,并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带来冲击和挑战。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多媒体课件以生动、新颖、富有童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有力的吸引着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泼、生动地获取知识、信息的氛围。让学生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目标的实现,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等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使我们的教学日益综合化和现代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一、针对教学内容和目标,正确合理地选择信息技术手段
布鲁纳认为:在学校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在有限的40分内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媒体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确定教学目标的同时,要针对教学内容,着重考虑选择什么媒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潜在的积极性。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许多优点,根据教学内容来选用择多媒体,能更合理地发挥多媒体的作用,突出它的优点。
二、抓住课堂教学中的时机,恰当运用信息技术
恰当运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在于:可以大大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使教学具有多样性、直观性和情境性,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学生认知主体的作用;可使学生从一个被动的“听课者”成为一个学习过程的“参与者”,使他们不仅学习了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学习与怎样思考,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能调动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引发认知冲突,从而推动和形成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恰当运用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对信息技术运用时机的把握上。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时运用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的呈现是丰富的,面对如此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
2.强化感知,突破疑难时运用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知觉开的。”基于数学知识的特点,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直观、形象、生动的功效,一方面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信息传播渠道,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另一方面,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概念、法则等既是重点又是难点,这些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给学生形成新的认识结构带来困难,而教师采用多媒体动态图象演示,不僅能把高度抽象的知识直观演示出来,而且其突出的较强的刺激作用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自行探索、创造,可使学生组建新的认知结构。
这样形象动态的演示,不仅使原本静止的、生硬的东西鲜活起来,还使原来抽象的东西形象起来,不仅使学生建立了正确的、清晰的、深刻的概念,还使我们的课堂生动起来,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模拟操作,深化理解时运用
心理学研究认为,思维往往是从动手开始的,切断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关键是依靠动手操作。
三、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素材,创设思维空间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时空限制,很多生活情景难以在课堂上再现,借助电教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丰富有趣的素材,这样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又可以优化智能结构。
四、运用信息技术,深化拓展知识,设计练习多样化
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以及良好学风的养成,必须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实现。在新大纲中明确规定:应使学生“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练习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利用多媒体技术编写的一系列有针对性练习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化学习被动为主动,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让学生轻松巩固已学知识,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提供学生评价和反馈信息的方法与途径。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恰当应用,不仅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而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儿童的思维能力的整体发展,让数学课焕发着活力,是全面提高小学数学課堂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N].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2] 张楚廷著,《数学教育心理学》[N].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年.
[3] “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电化教育研究[Z].200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