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

来源 :湖北教育·新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200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老师脾气温和,为人谦逊,大家都觉得他是好人。Q老师觉得自己的专业水平不差,他从一所985著名高校毕业,做学生时很勤奋,常拿奖学金。然而,自己学是一回事,教别人又是另一回事。一名好的教练员可能曾是一名蹩脚的运动员,而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可能执教水平很糟糕。Q老师不幸就是后者。
  Q老师似乎天生就不知道怎么教学生,他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讲了一节课,大多数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学校曾安排一位有经验的教师带教他,他表面顺从,内心却不认可。带教老师第二次听他的课,发现他依旧如故。
  Q老师以为学科能力就是一切,他自己热衷于做题,讲课时总是高屋建瓴,且不由自主地越讲越难,全然不顾学生的反应,学生考试成绩惨不忍睹也就可想而知。他不能理解的是,在一名教师的专业能力中,指导力比学科能力更重要。
  指导力有许多表现形式,如组织管理能力、吸引注意的能力、激励能力、因材施教的能力等。但本质上,我认为是建立与学生的连接。学生为什么能从教师这里学到东西,是因为教师与他们建立了连接。
  一名新教师进课堂,在不认识学生的情况下,最需要做的是连接。例如,开场白先简单介绍自己,无论是幽默自嘲,还是自夸炫耀,只要能引起反馈,都是好的暖场。比较稳妥的做法是,找一个与学生的共同点,就好比在他乡遇到一个陌生人突然发现是老乡,于是迅速拉近距离。
  我喜欢使用的,是讲一两个笑话活跃气氛。或者在讲课的间隙,做一个停顿,目光快速扫过全场,与听众做一个眼神的连接。有时,我也会以一个问题开场,问题必须有趣,听起来不复杂但值得探索,然后将听者的思维连接到我要讲的内容上来。
  Q老师在连接方法上有一个致命的错误,那就是他很少主动在课后与学生接触。他内向而害羞,不善与人交往,由此,丧失了重要的与学生建立连接的机会。
  一名教师能够放下尊严,在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个性,倾泻自己的情感,很容易与学生建立长久的连接。前提是,教师具有较强的控制自我情绪的能力。他可以大笑,可以大哭,可以狂喜,也可以狂怒,但是不失控,不失态,生动洒脱又戛然而止。这样的老师无疑具有个人魅力,通过这种个人魅力与学生建立的连接会持续若干年,学生毕业多年依然会在记忆里栩栩如生。
  与一名个体学生建立连接的方法更简单,就是持续地关注、欣赏、鼓励与支持。没有人会抗拒这种力量,士为知己者死,所有的人都有报答知遇之恩的冲动。
  人生有三件事最重要:旅游、阅读与发呆。旅游是与社会及世界建立连接。别人活腻的地方对我来说却是那么新鲜,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如果能做一些功课,建立一些与历史文化有关的连接,则收获更大。阅读是与他人建立连接。我们读的不是书,而是故事,是思想,是人,通过阅读,我们与古往今来的人交往,在某一点有醍醐灌顶的感觉,那是跨越时空与作者实现了连接。发呆则是与自己建立连接。别人以为发呆看的是风景,发呆的人真正看的是内在,独处,静修,放空心灵,在心灵深处与自我连接。
  互联网的本质也是连接。在不相干的事物间建立连接,便是创新。由是观之,我们的应试教育所摧残的,其实是学生建立连接的能力。当需要创意时,只能蹩脚地模仿、复制、抄袭。
  如果没有与学生的连接,则任何知识传授无意义。这是2014年美国国家年度教师肖恩·麦库姆的演讲语录。我要说,如果没有与世界、他人与自我的连接,则人生无意义。
  (责任编辑 王玉梅)
  万玮: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校长,著有《向美国学教育》《用服务的态度做教师》《教师的五重境界》《班主任兵法》系列三部等。
其他文献
2012年5月,我踏入正面管教家长课堂,课前准备时,用三千多字描述了孩子所带来的挑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挑战就是——“吃饭”!  正面管教家长课堂有个父母帮助的父母环节,我分享了威威吃饭的问题。在课堂上第一次进行角色扮演,我演威威,Elly和另一个学员演“威威奶奶”和“威威妈妈”。让“我”被两个大人夹在中间,完全动弹不得,一边伸过来一只手,被逼迫着吃饭、吃菜,让“我”感觉紧张、压抑、痛苦、无力,“我
期刊
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或许正是因为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一些教师容不得学生的“忤逆”与“反抗”。教师万不可将学生视为接受教导和知识填充的对象,或者操控的目标。德国教育家马丁·布贝认为,师生间的关系绝不应当是一种冷漠的“我-他”式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应当是一种感受对方情感的“我-你”关系。  教师不仅是教师,同时也是“学生”。尽管师生在知识的积累和储备上是不一样的,但他们在
期刊
有孩子之前,我和丈夫都喜爱远足、爬山、旅行……只要是在大自然里,就一定满心欢喜精神抖擞。有了孩子之后,我们去户外活动的方式变了、主角变了,但享受大自然的本质却没有变。甄小美出生5天,我们就带她到户外散步。她是个在大自然里长大的孩子。  我们住在南方。从她不到一岁时起,每天吃完早饭和午觉醒来,我就带她出门,但不是带着她在小区里聊天,而是我几乎完全跟着她——看花、看海、看船,看人,追鸟、追蝴蝶、追苍蝇
期刊
教育的目的是人类的幸福,而积极教育被定义为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幸福教育。  5年前,我在做积极教育时曾问学生:“什么时候最开心?”出人意料的是,有学生回答:“刮台风时最开心,因为就不用上学了。”学生竟把学校看成比台风还可怕的事物!这不禁让我们担忧下一代的学习目的、动机与判断,这也让我感到进一步推广积极教育的意义所在。  积极教育有许多有趣的理论基础,譬如学会控制欲望对未来的影响等。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
期刊
近日,衡水二中教学楼安装密封的铁栏杆一事,引起了舆论的高度关注。与有形的铁栏杆相比,灼目的火红横幅所渲染的狂热氛围更是一种囚禁心灵的无形桎梏。拆有形的栏杆易,破心灵的桎梏难!  报道中,一名高三学生就一边说着“高三楼才是最封闭的,气氛很压抑,有窗户的地方就都装了护栏”,一边表示“虽然看起来很封闭,但绝大多数学生觉得学校也是为了学生好才安装护栏”。看来,处于舆论漩涡之中的衡水二中的学生和家长们,不仅
期刊
编者按:  撒谎,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而成长中的孩子撒谎,似乎有更多背后的故事,比如因为害怕出现麻烦、逃避指责或惩罚,为了“面子”,甚至故意撒谎等等。我们的童年里或许有过撒谎的故事,那么,为了教育撒谎者,我们老师、家长面对这些形形色色的谎言和撒谎者们,是如何“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呢?
期刊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有很多讲究,万玮老师总结的为师从教五种境界(教知识、教方法、教状态、教人生、教自己),系统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实现途径,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每位教师从教之初都要过一个知识关,这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曾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多样化了,他们所需要的绝非一碗水或者一桶水便能满足,这就要求教师时刻关注本学科
期刊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治学“三境界”,至今仍作为经典励志语录影响着我们。在《教师的五重境界》一书中,万玮老师提出了教师职业发展的五重境界——它们并无绝对的高下之分,只是代表了教师工作的五个不同方面。全书细读下来,令我受益匪浅。  万玮老师指出,只有对世界、对人生、对自己抱有一种憧憬,才会看见不同的教育气象。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专业成长期待决定职业幸福指数,为此,我们需要一种渴求成长的内驱
期刊
内容上体现“众望所归”,激发参与欲  要组织班级活动,就得先从深入的调查和了解做起。活动要以班级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选择贴近大众要求或者共同志趣的项目开展。要及时关注班级动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选择有根据、有基础、“深入民心”的项目去开展。如果有些活动本身是形势需要,活动具有时效性,不妨改变一下活动的开展方式或者组织形式,让活动本身能扎根在学生的心底。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会高涨,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期刊
2008年,当我有了孩子,并经历了一次生死考验后,我对生命、对教育有了新的感知;2009年,当我接触到生命化教育,并经受了他的洗礼后,我对生命、对教育产生了新的激情。于是,我再次踏上了讲台。  再上讲台,我的心情不一样了,我是带着一种父亲的心情来上课的,我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我的孩子一样来教育。是的,因为是自己的孩子,因为是父亲,所以无法逃避,不能急躁,只能坚持。  然而,作为父亲,很辛苦。虽然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