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职业院校办学回到育人本义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9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本义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36-02
  这几年,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问题,业界众说纷纭,见仁见智。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刘兰明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说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当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除了具有出色的一技之长之外,还具有较高综合素养的人时,职业院校的学生才会生活得‘更有尊严’,我们的职业教育才能真正从边缘走到中心,才能真正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除了职业院校的校长说过这样的话,用人单位代表也曾有过类似的表达。在教育部2008年12月举办的由全国百所示范高职与百家领军企业参加的“双百”论坛上,三星电子(苏州)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委书记李成春就曾指出:“相比专业技能,企业更看重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对企业的认同感。技能不足的员工,我们可以通过不断的继续教育培训,将其打造成行家里手;而专业技术很精的人,如果对企业没有认同感,甚至整天得陇望蜀,这山看着那山高,也不会受到企业的欢迎。”
  用人单位这样“自私”而直接的表述,显然有些出乎大家(包括许多职业教育的专家学者,更包括长期在职教一线工作的领导和老师,还有学生)的意料。近几年,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职业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欢迎,职业院校的就业率甚至超过了许多本科学校。对此,很多专家学者将其归因于职校生的专业技能较强,入职后上手快、适应期短,为用人单位节约了培训时间和成本。对照李成春书记的观点,这些观点显然不够全面。
  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和功能定位问题,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讨论、争论,虽然目前尚无系统的、公认的、权威的定论,但在不断的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职业教育的使命不只在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样重要,职业教育迫切需要回归本义。
  职业教育的本义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很容易犯一个非常低级的错误,即抛开教育谈职业教育。众所周知,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部分,一种类型。然而这些年,由于职业教育长期不受待见,属于弱势教育,因而自上而下对职业教育的宣传推介力度较大、范围较广,时间长了,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和技能培养使命被过分强化,使得许多人(包括职教办学者)不知不觉中忽略了职业教育的“教育”属性,这是当前职业教育办学的一个重大误区。
  “教育”有廣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是指根据社会一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思想境界、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孟子·尽心上》有明确记载:“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而在西方国家,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为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藏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使人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显然,从词源上讲,西方的“教育”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通过专门化的外界训导,激发受教育者主动地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而我国有些灌输教育行为则更注重通过目的明确、组织有序、计划系统的教育行为,让受教育者成为施教者所期望的个体。
  通过这样的追溯和比较,我们可以对教育的内涵和使命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引发学习,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以及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习的途径则是“经历、实践、探究和听讲”,这恰是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独特之处。
  实践中,我们无须刻意地将职业教育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并赋予其特定的“专业技能”特征。在强调职业教育独特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作为“教育”的育人本质,离开“教育”本源来谈职业教育,很多实践都会偏离正确的航道。
  职业教育究竟是什么?从“排除法”的角度来看,职业教育理应与许多常规的“教育”划清界限。
  职业教育≠学历教育。长期以来,普通教育以升学为目标,以灌输为手段,让一批又一批学子走进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拿到了心仪的学历文凭,普教由此越来越受到家长青睐。相比之下,职业教育本应扬长避短,专注本职,却无奈难以抵挡长期不受待见之苦,也都纷纷办起了“高复班”“综合班”“升学班”,以多少学生考取大学作为学校的名片,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在国家普职沟通“立交桥”的政策之下,这一现象呈现愈演愈烈之势,许多中职学校几乎没有“中职”学生,学历导向过火,有必要及时予以纠正。
  职业教育≠就业教育。近几年,“以就业为导向”一直是职业教育的金科玉律。追本溯源,其本意是要职业院校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承想具体的实践中,这一准则不知不觉中演化成“以就业为目标”,出现了片面追求“简单就业”“一时就业”的倾向。于是,临毕业前猛补面试技巧“抱佛脚”、弄虚作假提升“就业率”逐渐大行其道,削弱甚至取消本应正常开设的许多常规课程。结果,“就业率”是提升了,学生入职后的幸福感却不强,许多学生甚至因为缺乏职业发展“后劲”而失去上升通道,逐渐产生职业倦怠,这显然与职业教育育人本义相去甚远。
  职业教育≠技能教育。职业院校重视技能培养,本是大众共识,也是天经地义之事,但凡事不能过头,否则就会走入“技能至上”“能力越位”的误区。重视技能培养的办学指导思想并不简单等同于育人目标。这几年,各级技能大赛越办越火,虽然基层学校饱受竞赛设备供应商“绑架”技能大赛之苦,却逃不出由政绩至上编织的“牢笼”,疲于参赛,应付参赛。有机会参加比赛的极少数同学挤占了学校有限而宝贵的实训资源,让绝大部分同学承受教育不公,无法进行正常的技能训练和提升。同时,反复参加比赛的“小众”也只能通过强化重复训练达到熟能生巧,却离自主创新越来越远,这样的毕业生迟早会被机器人所取代。
  职业教育≠培训教育。以培训为主业和特色的蓝翔技校,是我国职业培训教育的一面旗帜和镜子。在职业教育举步维艰、中职学校普遍面临生源危机的大环境下,“蓝翔”为什么能做大,为什么能实现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全日制、学历教育职业院校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相比学历教育,培训教育周期短、见效快,因而深受低层次求职者的青睐。但如果中职学历教育也都“舍长求短”办成培训教育,长期下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一定会成为中职毕业生的职场桎梏,职业教育也将逐步沦为急功近利的末流教育。
  职业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必须引导职业教育回归本义,摒弃功利色彩,将培育学生职业素养作为第一要务。只有紧紧抓住“培养素养全面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根本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学生职业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关注学生的职业发展、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职业教育才能走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监督体制.但是,我国现有的行政监督机制在其内在结构、运作机理和功能释放上都还存在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在构建和完善行政监督新机制的
通过对用户组合及用户购买的总产品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制造企业在哪些方面利用服务使产品具有差异性,以及如何强化这些差异性.利用这些差异性,使无形的服务成为有形产品的重
【关键词】职业学校;职普比;瑞士经验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38-01  《南方周末》刊文报道,瑞士仅有820万人口,人均GDP却超过8万美元,是全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瑞士的职业教育十分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双轨制教育体系”的国家,只是到近代,学徒制才转身为企业、高校、社会各界协作的职业教育体系。在瑞士,15岁的年轻人在
在总结了确定货物原产地意义的基础上,依据WTO<原产地规则协议>,对我国的原产地规则立法的完善提出了若干建议.
所研究的吸附在肉类表面上的两种互生菌群pseudomonas fragi和Brochothrix thermophacta,能很容易而且很迅速地吸附到瘦肉组织和脂肪组织上。为了了解静电在细菌吸附到肉类表面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用测定电子迁移率的方
概括介绍中国传统中医药对酒的认识及使用,接着深入分析酒依赖的中医学机理,认为酒依赖才五脏皆损,并伤及气血,一旦停饮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戒断综合征”。综合分析各种症为现,对酒
【摘 要】《中小学书法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日常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需要充分开发书法教育课程资源,完善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模式,通过书法教育让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在汉字文化中得到不断熏陶,实现个性发展,达到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书法课程;教师培养;环境文化;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
针对中外合资企业目前在制度、文化、劳资关系、污染、产品成本、股权分配比例、信用关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等角度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摘 要】《小学硬笔习字》每学期都会随着教科书一起发到学生手里,教材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配套。虽是与语文教材配套,但她并不是语文教材的附属品。细究这本习字册会发现她处处独运匠心,不仅是最好的配套教材,更可以作为独立练字的字帖使用。如何发挥她的最大价值,让她为孩子们书法水平的提高起到最大化作用呢?本文就《小学硬笔习字》的使用做了一些实践和探讨。  【关键词】习字册;习字指导;贯通语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