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的力量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iry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人能躲过《觉醒年代》的安利。暑期,我就被儿子安利了无数次《觉醒年代》。
  该剧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背景,讲述了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领军人物的艰难探索,蔡元培、鲁迅、辜鸿铭等民国时代文人的革命风骨,以及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英烈人物的热血岁月,当然也有毛泽东、周恩来等新一辈革命领袖的青春时光以及他们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展现了从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家国乱世图。让人们感知革命先辈们壮怀激烈的心路历程,重新认识百年前那段可歌可泣的恢宏历史和壮美篇章。
  《觉醒年代》塑造了有血有肉有理想的风云人物,如,虽“九死而不悔”,有情、有义、有信仰的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放荡不羁真正“一枝独秀”,有气节、有操守、有风骨的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有家国情怀、有时代担当、有鸿儒大德的君子之度,有尊师敬贤的礼仪之风的北大校长蔡元培;还有那个迈着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扛着“不干了”的牌子在门口示威,令网友直呼可爱的鲁迅;甚至连反面人物,那个号称不为官、不爱财、不置妾的“八不”会员吴稚晖,看似不图名利,实则出卖成性的“一人之走狗”……总之都刻画得栩栩如生,非常成功。
  其实全剧最大的泪点当数陈延年、陈乔年兄弟俩。
  “去是少年时,归有英雄身。”时空交错的蒙太奇,两位阳光帅气的中国少年,一步一步走向真理,走向以身殉国的道路,为祖国和党的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陈延年坚持“不闲游、不看戏、不讲衣着”等的“六不”原则,因其工作能力突出被誉为是“富有特殊组织才能之人物”,有“共产党中的两广王”之美称。1927年,在上海被捕,宁死不跪,被国民党反动派乱刀砍死,时年29岁。民国爱情十有九悲,生逢乱世的他们早已将自己许给了国家。延年去法国留学前夕,在小湖边,与红颜知己柳眉道别:“七尺之躯,已许国,再难许卿。”为了革命舍弃的不仅是生命,埋葬的也有爱情。
  陈乔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深受大哥陈延年的影响,生活简朴且意志刚强。1928年被捕,敌人用尽酷刑,但他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严守党的机密,宁死不屈。他豪迈地说:人生总有一死,血不会白流!让后代子孙享受前任披荆斩棘的幸福吧!牺牲时年仅26岁。很多人通过《觉醒年代》才知道他们,然后去了解他们。
  历史也总是那么的机缘巧合。在合肥有一条延乔路,路旁有住宅,有派出所,有小学,有万家灯火,有除暴安良,有祖国的花朵,有国家的希望;旁边还有一条“集贤路”;安庆有集贤关,独秀园陈独秀墓就在集贤关下。并且延乔路短,集贤路长,延乔路和集贤路没有交集,但是两条路都通向繁华大道……
  “以青春之生命,延华夏之华年”,你们的青春换来了今日之“繁华”,今日富强之中国,足可以告慰先烈,这盛世,正如你们所愿!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历史年代里,“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众多人物走到历史前台,演绎出自己的风云际会、人生悲欢。但那些所谓的“名士”,为白话文言而争,为新旧文化而争,为民主与科学而争,但争来争去,终究没争到本质。除了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许多人在国民党执政后,就站在了人民的反面。那些曾经“觉醒”了他人的人,最终却没能“觉醒”自己。“前排”闹闹哄哄,最根本的影响却在“后排”观众,是那个说着湘潭土话的湖南乡下人,以及他身边的追随者们。他们才是真正的“觉醒者”,这些少年走到田野和乡间,走进工厂和矿山,走进人民中间,以星星之火,燎原神州。大浪淘沙,风流云散,那些“大名士”有的销声匿迹,有的叛变革命,有的逃遁台湾,只有这些人站在了共和国的城楼上,俯仰今古,換了人间。
  为什么?究其原因,皆因信仰的力量!
  心中有信仰,人生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李大钊:“九死而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社会主义,绝不会辜负中国!”手铐脚镣,绞索套脖,依然笑看明天。
  毛泽东:“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义无反顾,热血担当,一生沉浮起落,始终意志如磐,信仰如铁!
  周恩来:“吾辈生于20世纪竞争之时代,生于积弱不振之中国,生于外侮日逼,自顾不暇之危急时间,安忍坐视而不一救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生奉献一生情,鞠躬尽瘁始方终!
  建党百年,党史也是人史。党史不光是一本本书、一盒盒档案,党史里,还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一篇篇催人奋进的故事。可以说,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无数党员用鲜血和生命、忠诚和担当、高尚人格和崇高精神书写的一部叫“信仰的力量”的英雄史诗。他们虽遇挫折而愈挫愈勇,虽失败而毫不气馁,虽流血而决不言悔……始终初心不改,信仰弥坚!
  反观,当今一些落马官员,表面是失职贪腐问题,根本是丢了信仰,失了初心。
  《觉醒年代》火爆出圈后一直被网友催问啥时候出续集。有人答道:你现在的幸福生活就是续集,幸福并感激着。要义就是:请铭记你的美好生活曾有无数先辈的负重前行!
  铭记流血与牺牲,方知珍惜当下岁月之静好;铭记奋斗之不易,方知拼搏之力量。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王进喜;带领兰考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不追求轰轰烈烈“显绩”默默无闻奉献的谷文昌;“以干事为责、以干事为荣、以干事为乐”的杨善洲;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抗击非典的领军人物,,80岁高龄的最美逆行者钟南山;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战一线的1800多名扶贫干部……一串串永不褪色的名字,闪耀在时代的浩瀚星空,激荡起祖国的澎湃春潮。
  先辈的青年时代,曾经如此恢宏地点亮历史,这些共和国的英模们自觉接过先辈的接力棒,接续奔跑,现在的我们又怎能辜负这个时代——《觉醒年代》让你“觉醒”了吗?
  想此今日,党的历史已走过百年,先贤们的信仰和人格、理想与精神依然能够烛照今人,中华民族的奉献与牺牲、大爱与大美始终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烈士们的肉体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精神永远傲立着。他们那屹立不倒的精神,将会像灯塔一样,照亮着我们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向前!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那年夏天,初二放暑假,我与弟弟背上行囊,乘车来到离县城百余公里的大山里。那是父亲的老家,镇上的中心小学正在盖教学楼,我们兄弟俩被父亲送到工地上打工。  这对于新事物很好奇的我来说,正好是一次满足心理的机会。有点内向的弟弟不大情愿。我们在中心小学任教的姑父家住下,恰逢暑假学生都放假了,教学楼工地的工人们都住在同一个院子的教室里。  高山的夏夜,天气一点都不热,蚊子也不多,非常舒适。晚饭后,工人们泡上
期刊
武隆,一方神奇、梦幻、翩若惊鸿的山水,一片热情、奔放、生机勃勃的土地。曾经,有一行行深深的红色足印从这里走过、路过、奔跑过。  后坪坝苏维埃政府  时光,慢慢地松开。记忆,缓缓地苏醒。  在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史迹展览馆,我浏览“潮涌川东”“烽火后坪”“丰碑永存”“初心闪耀”这些篇章,翻开一页页后坪坝红色革命的历史,记忆在脑海泛起朵朵红色的浪花。  90年前,在火红的6月,二路红军游击队挺进桐梓山,开
期刊
夏天好,夏天可晒美味黄豆酱。  夏天骄阳,放射炫目之光,热烈如火。赤日炎炎,如蒸锅,像火燒,这是晒豆酱之天。夏天骄阳之火,是力的张扬,有火劲,有激情;夏天之骄阳,它火脾气发作起来,有冲击波,狂勃着雄力,像人体内燃烧的火,血脉奔突。  春秋虽好,却无火热、无雄力,没有激情、没有冲击波,咋能晒出豆酱之美。  炎热之日,晒出的黄豆酱,别物不可比。炎热之日,不仅晒出的黄豆酱美,晒出的豌豆酱、蚕豆酱、冬瓜酱
期刊
去年春风刚起,生机初露之时,妈妈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安详地离开了我,带着她自学成才典范式的几门好手艺,轻盈地走了,匆匆地成了一片春天的落叶。  最初认识妈妈的手艺,是在有了记忆的童年。  那时候农村妇女都喜欢系一种盖面绣花的蓝布或灰布围腰,这种围腰既是一种服装的装饰,系在腰间也能起到保温保暖的辅助作用,围腰上有个袋子,还能装一些小物件及零碎用品。当时昆明行政辖区的官渡、西山、呈贡、晋宁的农村中
期刊
高原上的紫外线把扎西的脸蛋涂上厚厚的高原红。光线穿过自由稀薄的大气落在了正午的拉萨草原连绵不断的山峦,落在了缓缓流淌的拉萨河,落在了河谷草原上放牧的扎西的脸上、身上。他的藏袍簇新,靛黑的颜色已然融入脚下泥土的丰腴与安宁。放牧的寂静中,扎西望着无边生机盎然的深处,情不自禁地从怀里掏出转经筒摇呀摇,好像是平安生活的宣言。  去纳木错中途停车时我偶然遇见了扎西。  他骑着马立在草地上,阳光照在他的左脸上
期刊
喜  那股子喜悦的神色溢于言表。你看他眉飞色舞乐滋滋,就连走路也是哼着小调儿,时不时拍一下你,扮个鬼脸,卖个乖,嘻嘻哈哈就跑开了。他像一阵温柔的春风,吹醒了万物,唤醒了大地,撼动了日月乾坤。他像绵绵的细雨,孕育着生命,滋润着花草,编织出锦绣年华。你看那婚庆典礼上含辛茹苦养育儿,今朝抱得美人归;再看那盼星星盼月亮望眼欲穿,一旦有了好消息,喜极而泣。含喜之人,烈日下也不嫌晒,寒风中也不觉得冷,性子急的
期刊
有为水道途经一处人称为仙风道骨的地方,那便是丹灶管辖的仙岗村了。传说东晋抱朴子葛洪云游四海、悬壶济世到仙岗,看到这里风光秀丽,就在此掘井炼丹,为四方百姓治病,他得道升天后,遗留有一炼丹的仙钵,仙岗之名就是如此得来的。  古村宁静、祥和、静谧,有着众多古井,除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仙迹丹泉”(蟹泉仙井)外,还有低井、圣堂井、井神、仁和井、百岁井、深井、六甲井、七甲井等。我来到相传葛洪清洗草药的井边,只
期刊
人到60岁总喜欢怀旧,在记忆的长河中,那个年代的那些似曾相识的人和事,似乎常常萦绕在我的脑海,因此,很想将那些原汁原味、土里土气,并带有时代烙印、时代色彩的故事讲给大家……  四十多年前的滩上人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达拉特旗,途经境内十几个公社(现称镇),全旗的地理形势是南高北低。有人管居住在黄河冲积平原的人叫“滩猴”,居住在台地及台地以南的叫“梁外人”。我们这些从清代末年或再晚一点走西口定居在与包
期刊
盈盈秋水,斑斓秋韵。风过,浅浅,雨落,翩翩。  一抹秋寒,秋深几许,秋风悲画扇,寒露凝色浓,秋静美,落落行走在铺满落叶的小道,邂逅几缕秋风。深秋,一步步地走来,登上了季节的舞台,带着深情,携着诗意,以浓墨重彩的姿态,一点点的露出了本真的笑颜,为我们唱响了深秋的赞歌。  瞧,家乡晋城,山变了,水变了,一切都变成了深秋的模样,静静的,如一湖澄凈的碧水,可人,可心,恬淡而悠然。婉约的深秋,丽影如画如诗一
期刊
有朋友自远方来,看了太昊陵,关帝庙,又一起去邓城。驱车出商水向西,经马门往北上沙河堤。未到邓城,己让朋友惊叹不己。五步一站,十步一停,但闻镜头响,人向水边去。花间舞蝴蝶,声高惊鸟飞。  不是朋友矫情,朋友酷爱攝影,且是发烧级驴友。但看他那长枪短炮、一应俱全,就是一个走南闯北,吃过“大盘荆芥"的主。景色美极,即使我不谙攝影,也知道处处可入镜,入目皆画屏。  正是春二三月,万物复苏,鸭凫鹅浮,水流潺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