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挖掘“暗示”信息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wmy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常常把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过分地斟酌词句称之为“咬文嚼字”。然而,在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过程中,有些题目中的字眼儿一经“死抠”“咬”“嚼”,考生便会顿觉眼前一亮,原本闭塞的解题思路之门便一下子被打开,显得豁然开朗。如果在日常备考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将这种做法加以强化训练以形成习惯,那么,考场上的解题速度以及表述语言的准确性便可大大提高。
  
  一、“咬文嚼字”审清题目暗示的答题内容
  
  以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长城》一文为例。23题的题目是:“最后一段写道:‘但人们告诉我:外层空间能看到的地球上惟一的人工痕迹,就是你呵,长城!’(1)这段文字与倒数第三段的关系是什么?(2)联系全文看,这段文字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这个题目中的第(1)问指向明确,而且难度也不大,易回答。第(2)问考生回答出第一个要点“这段文字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也没有多大问题,但完整地答好第二个要点“这段文字表明中华民族能承受住改革开放的冲荡”却有点不易。其实,细心的考生在“咬”“嚼”审读过程中只要不放过题目(2)中的“联系全文看”这个提示就会意识到,回答本题时,首先要立足于题目本身提供的文章最后一段文字,特别是其中的“惟一”和“人工”两个关键词。其次,还要把答题的区域放宽到“全文”这个大背景下去思考。“全文”写了些什么呢?回过头来看,我们知道,作者写长城经受那么多的磨难而不垮,曾想通过闭关自守来寻求安全而不能。如今她却主动敞开了胸襟,这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和自信。最后,再把题目中的(1)和(2)两个问题以及引文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可知,文章倒数第三段表现了“中华民族能承受改革开放的冲荡”。这样看来,只要我们“咬”“嚼”题目中所提示的“联系全文看”这个指令并由此想开去,就会比较容易、快速、完整而准确地写出第(2)问的答案。
  
  二、“咬文嚼字”审清答题角度
  
  回答现代文阅读试题不仅要弄清答什么,还应懂得怎么答,从哪个角度作答,命题人对作答有什么限制。对于这些问题,命题者也常常在题目设计时作出暗示。
  2000年高考语文全国卷《长城》一文21题问:“这篇散文中,(1)作者对历史上的长城的评价是什么?(2)又是如何看待长城的现实的?”
  这个题目中的第(1)问,考生回答得都比较准确,面对第(2)问,不少考生却提取了原文第8自然段中的“正因为如此吧,现在你敞开胸襟了。你毫不羞怯地迎来了四面八方的亿万游人”两句话。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考生在审题过程中忽视了题目中“看待”一词所暗示的信息。其实,“看待”同第(1)问中的“评价”一样,都是要求考生对作者对长城的历史和现实的观点态度作出回答。既然答题的内容要求是观点态度,那就暗示考生的答案当为议论性文字而不是描述性文字,它应该是作者对现实中的长城的一种理性思考的结果,而不是感性认识。所以学生所答的这两句话仅仅提出了本段的描述中心,是一种对长城的感性认识,而真正揭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能表明作者理性思考的则应是“他们的来,使你显得十分开放,而又充满自信”一句。
  再如:2002年春季高考语文全国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一文的23题:“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意。”
  我们可作如下的“咬”“嚼”审读:“偏见”即偏于一方的见解。审读题目时,从“偏见”一词前面的定语可知,它是指“西方世界数百年”来对自己占有美洲的单方面的见解,是与作家加莱亚诺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见解。再比照阅读原文中“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这两个句子,我们便不难从第一句话中看出“西方世界数百年”来①把自己占有美洲一直看成是发现,②把印第安人看成罪人。经过这样一番“咬”“嚼”审读,答案即可写出。而不少学生对答案第二个要点的表述却是“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这样作答,表明考生除对原文中的被动句“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不能变通而使答题角度与题干中“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保持一致外,对第二个分句“遭到灭绝性的杀掠”究竟写的是见解不是行为也缺乏作“咬文嚼字”的审读。这自然就影响了答题内容和表述语言的准确性。
  纵观历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横看全国一些独立命题省份的高考试卷,类似“根据文意”“通观全文”“从文中看”“结合上下文”“请用自己的话作答”等这类具有提示作用的题目不胜枚举。它们看似无足轻重,但考生如果忽视了它们的作用,就很难写出完整而准确的答案来。
  应该说,审题意识往往被多数考生所忽视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最近笔者所在班级期中考试试题中,有一道注明“请用原文语句回答”要求的题目,竟有近一半的考生忽视了这个要求,其审题的随意性可想而知),而能够做到“咬文嚼字”的审读题目者更是少之又少。如果我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对此不加重视,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现代文阅读的备考训练将是盲目的、缺乏实效的。
  所以,教师和学生在日常备考训练中,一定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比如,每次解题之前,先将题目中自认为关键的词圈点出来,然后说说自己这样圈点的理由,逼着自己把“咬文嚼字”的审读题目落到实处,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效果一定会好得多。(作者单位:河北省正定第三中学)
其他文献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1年定居四川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草堂时所写在蜀国的头两年,杜甫有过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因此心情也比较舒展愉快他写了一些蜀中的风土人情和山水风景诗,展示了杜甫的五律的另一面这类的诗有:《田舍》《西郊》《江亭》《春夜喜雨》等《春夜喜雨》表面上看是一首咏物写景诗,其实更
期刊
习惯上说的辛派词人是指活跃在12世纪下半叶词坛上,词风倾向豪放{1}一派的爱国词人其代表作家有辛弃疾陆游张孝祥韩元吉陈亮刘过等历来人们提及辛派词,多以“豪放”一语概括之,事实上,辛派词人的词作不尽是“豪放”,还不乏幽愤悲凉及深婉纤丽之作  辛派词人所处时代的政治局势较此前安定,但靖康之耻及山河破碎的现状仍激发无数胸怀天下的文人“要补天西北”,“不斩楼兰心不平”这种强烈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便催生了大
期刊
散文是一种抒写主体感受的“言情”艺术,是主体性很强的文学体裁。它重在作家主体意识的坦诚流泻,并抒写作家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切感悟;言我之情,弹拨“自己”的心声,从而去表现自己,也表现、批判现实世界的各方面,揭示创作主体的个性与人格,传达对人生自然社会的真知灼见。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说:散文就是要“表现自己”;郁达夫先生也曾说过:散文就是要“表现作家的个性”。因此,散文是有“个性”的,阅读散文就应
期刊
案例背景说明:    高中语文第一册(人教版必修)选入了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获得者川端康成的说理散文《花未眠》这篇小品不事铺张,意随笔到,引人深思  高中阅读与鉴赏的目标:“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对阅读教学的建议:“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第6条指出:“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20世纪60年代德国康斯坦茨学派创立了接受美学理论体系。它把读者作为文学的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把文学的观念由作家——作品转到了文本—
期刊
鲁迅先生的小说,历来在塑造人物方面非常成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这些人物如果离开了小说中非常独到和精妙的典型环境,则无疑没有了生存的空间。可见,读鲁迅的小说,不可遗忘的是他的典型环境的开拓。下面笔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鲁迅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描写。  一般来讲,自然环境常常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出现在作品之中,体现出某种地方色彩,同时起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性情的作用,而细细品味鲁迅小说中的自然环境却
期刊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点绛唇》)的充满纯真的童年,以及“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中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少女生活,随着宋代社会的动荡而成为美好的往昔。处于两宋之际,士大夫沉溺之时的李清照常有众浊我清,众醉我醒之感。她在《夏日绝句》中喊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她不
期刊
乐府诗歌《陌上桑》和《木兰诗》历来很受读者青睐,流传千古,至今仍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它们深刻、丰厚的思想和艺术魅力,使得千百年来花木兰的人物形象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秦罗敷也由此成为中国美女的通称。两首诗歌虽然形成的时间不同,但无论是外在表现形式还是人物的独立人格都全方位呈现出“至美”,这种超越现实的“至美”贯穿始终,使得两首诗歌在诸多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一、与命运抗争的主题    《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前些日子,笔者有幸聆听了九节以科普说明文《神奇的极光》与《这个世界的音乐》为课题,充分调动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中语文优质课。在一饱变幻莫测的美丽极光的眼福和美妙动听的各式音乐的耳福之后,心中有些许遗憾:随着互联网的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强调在课堂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给予学生更鲜明的感官刺激以激发学习的兴趣时,我们丢失了语文的原汁原味。  这让笔者记起一则
期刊
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品质。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产生疑问并解除疑问的过程。相反,如果没有自己的问题,没有自己的思考,就永远不会有创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倡导学生主动发现并提出问题。而在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却很少见到学生主动提问,即使是所谓启发式教学,也一般是教师问什么,学生答什么。学生虽然也去思考了问题,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设置的问题,其实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