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空间中的艺术博物馆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tou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博物馆建立以来,其宗旨就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实现当前及未来人类文明的教育民主化。本研究旨在探索近年来艺术博物馆的新生态,以上海K11为例研究艺术购物中心的现状及其在企业战略、用户体验以及将艺术设计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等方面的互动。通过该研究,我们可以分析艺术博物馆管理的多样性,艺术博物馆的独立存在以及机构是如何通过社交媒体、IT技术、在线网站和商店来实现公共和私人管理的融合。 艺术博物馆教育的未来会怎样?新的趋势是否仍然在履行教育使命?多媒体实现了对观众的接近、吸引和互动。但是艺术博物馆该怎样和观众进行互动?需要如何介入策展项目?我们该怎样将新兴项目与研究整合到艺术博物馆的活动中? 当今的博物馆学、艺术博物馆、策展及其策略等诸多内容已经变得多样化,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展览项目。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试图梳理新型艺术博物馆在商业购物中心中发挥作用的不同方面。通过艺术博物馆教育的具体案例、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了解游客的学习过程、艺术博物馆的学习支撑点、知觉、感觉和心理活动如何成为艺术博物馆展览策划时需要考虑的重要部分。空间、选择的场地、人员、游客与艺术博物馆如何积极互动,以及可用什么工具来帮助游客把握艺术概念、理解艺术作品,从而使观赏者可以创建自己的标准和意见,这是艺术博物馆的核心点。博物馆和商业中的行为主义理论指出,博物馆和商业空间依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與游客互动,这种交流如何至关重要。策展人需要去了解人们想要什么?学习什么?我们承认这种免费的艺术展览场所代表了某种文化福利,在与购物场所同处一个空间的艺术博物馆把艺术史上的著名作品及重要的展览带到这些场所,将公共场所转化成为具有公共艺术的场所。艺术品可以创造情感支撑点并形成与游客较为牢固的关系。我们应该去探究这些行为感知如何影响游客,产生什么样的审美体验,期望参观后阶段产生什么样的行为。我们应该分析一个国家的艺术博物馆如何根据自己的社会文化、经济和历史情况作出相应的对策。公共机构的最大问题之一是资金,而民间机构的最大问题之一是寻找合适的公共空间。商业购物中心通过自己的企业创造出自己的艺术生态,艺术博物馆的资金问题也许就能迎刃而解。
  新的博物馆学对文化传播、与游客的互动交流以及游客对展览的感知研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以艺术博物馆为代表的多学科和多功能交叉的机构融合在教育、休闲公共文化构建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作为城市旅游景点之一。因此,它是助于促进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艺术博物馆是展示城市文化遗产的地方,同时也为来自国外的新展品提供空间,让本地市民或过境游客可以同样在公共空间欣赏艺术作品。
  在香港推出的大中华区K11项目是一个较为突出的案例。其2011年落地上海时已然更加强大和完善。K11是全球首个品牌率先把艺术·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合,将艺术欣赏、人文体验、自然环保完美结合和互动,带出无限创意、自由及个性化的生活品牌,并为大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K11是一家艺术购物商场,与传统艺术博物馆的区别在于,它可以诱导并容纳消费者非计划性的访问。上海K11精选国内外知名当代艺术家的14组作品,分布于上海K11的各个楼层,形成独特的发现之旅,更有专业的艺术导赏员为游客讲解艺术品本身的意义及背后的创作理念。地下层拥有3000平米的艺术交流、互动及展示空间,定期举行免费的艺术展览、不仅会长期展示典藏的本土年轻艺术家的杰作,更通过举办不同的艺术展览、演出及工作坊,透过多种类型的多维空间,让大众消闲或购物的同时,可欣赏到不同的本地艺术作品及表演,以加强本地艺术家与市民的沟通及交流,培养市民对艺术的欣赏,亦让年轻艺术家获得更多机会创作及发表作品,有助于本地艺术生态自然地茁壮生长。
  K11在每个城市均对项目所在的周边区域的人文生活传统及历史地理等进行多维度的与整合,使该区域所沉淀的人文艺术及生活文化得到活化(“Revitalize”)、重塑 (“Retransform”)和再生(“Recreate”),创造出独特的K11多元文化生活区。K11从品牌及其在中国社会获得成功的原因值得令人深思,这种艺术与商业的融合在拉近大众与艺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距离等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在社会文化和艺术教育战略等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
  作为非正式教育机构,艺术博物馆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它是最受欢迎的公共设施,它在人们生活中提供审美体验,创造了快乐和满足。艺术博物馆是实体,将访客带到新环境中,带来对世界观的全新理解。K11艺术购物中心为游客带来平易近人的艺术文化体验。游客中有学习艺术的学生、热心学习的家庭女性、孩子。艺术给公共环境赋予生命,体现了融合营销文化和经济资本,艺术、设计、艺术画廊以及与其他艺术机构合作的新艺术博物馆的运营模式。作为非营利机构,K11通过自己的光合作用策略找到了自我维系的道路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时下,K11正在大力发展合作,扩大文化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正在成为孵化中国新兴当代艺术家的强大机构。K11赢得了不同国家和知名艺术机构的关注和专业尊重。中国新艺术博物馆模式正在日益成为艺术世界、艺术教育、博物馆学和世界文化遗产发展与传播的突破口。通过对K11案例的研究,分析其艺术、商业及传播教育的模式,艺术在商业空间的运行架构创新,可以为今后其他大型商业的空间开发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
  参考文献:
  [1]Roberto Fantoni, F. H. a. M. M. (2014). "The future of the shopping mall." Marketing & Sales, from https://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marketing-and-sales/our-insights/the-future-of-the-shopping-mall.
  [2]Schuster, J. M. (1998). "Neither Public Nor Private: The Hybridization of Museums." 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22): 127-150.
  [3]Shaked Gilboa, I. V.-Y. (2013). "Shop until you drop? An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mall experience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3.
  [4]范昕. (2017). "美术馆版图在申城不断扩容,这座城美在云间水间街巷间." 孔韬. Retrieved 2017/12/3, 2017, from http://wenhui.whb.cn/zhuzhan/yishu/20171203/67280.html?timestamp=1512281718440&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其他文献
【摘要】:设计的灵魂是创新,设计就是从无到有,从不足到完善的创造性的活动。设计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的创新活动。设计是将人类的理想变成现实的创新活动。设计过程就是创造性的思维和活动的过程,是将创新的构思转化为实物的过程。设计的思维应该是创新性思维。设计容很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所有的创造活动,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等…。其实设计是科学、技术、艺术相结合的创新性活动。设计出一
期刊
一  我是在卸甲河边长大的。缷甲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她上接荆州,下连武汉贯通江汉平原,曾经是荆楚大地的交通命脉。这条河碧水连天,渔舟唱晚,水鸟翱翔。每当艳阳天,河面上没有一丝涟漪,水面平静如镜,两岸绿树倒映在水中;每当微风拂过时,微风吹皱了水面,漾起了碧波。那清澈如镜的河水,那袅袅炊烟的村落,那醉人的稻香,是一幅迷人的画,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是一缕永远也抹不掉的情丝.....
期刊
【摘要】:19世纪后期,西方艺术家们的思维不局限于古典主义学院派艺术,他们不仅开始尝试不同的艺术实验,更从与语言完全不同的非西方艺术中寻求灵感。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家所追求的艺术理念如浮世绘般具有工艺性、装饰性和世俗性的作品,在日本人眼中却微不足道, “西方现代绘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错视的三维空间效果的追求回归到了对平面性的效果的经营上,认为绘画性由此得以落实。这一概括相当中肯地揭示了现代绘画发展的
期刊
【摘要】:艺术语言是艺术家们用来表达自己审美情趣的一种媒介或工具,其艺术形式的追求取决于自身人生观、价值观的追求;油画是西方绘画的典型代表,艺术语言是更加丰富,它包括形体、色彩、笔触、质感、构图等;笔触是最能体现画家艺术风格的一门油画语言,笔触承载着艺术家的情感、思想、灵魂,它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和价值,是其他艺术语言所不具备的,它能够体现画家内心世界的精神状态和情感上的微妙变化。艺术家们可以通过富
期刊
作者简介:王祖刚,字宗一,号薪开,憨山。 现就职于九江学院,担任艺术学院绘画教研室主任,艺术学院第一教工党支部书记。  1998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从邹良材、栾布、吴子南、丁成杰、范坚等老师。  2001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省分会。  2009年考入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师从毕宝祥、尉天池、徐培晨、王继安等老师,攻读国画方向艺术硕士,2012年获艺术硕士学位。  2014年赴中
期刊
【摘要】:余华曾表示拉美小说中,独爱博尔赫斯的《南方》与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而这也成为余华最新作品《第七天》中展示拉美元素的重要蓝本。本文将结合《第七天》与这两部拉美小说的文学特点以及写作共性,剖析余华笔下浓厚却又多变的拉美元素,从而探讨余华与拉美文学之间的共性及其延伸。  【关键词】:余华;《第七天》;先锋文学;拉美情结。  一、中国先锋文学与拉美文学  说起中国的先锋文学,其
期刊
【摘要】:在北宋时期,不论是人物画还是山水画、花鸟画都在隋唐五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个时代的绘画风格日趋多样化,技法也更加完备,这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是密不可分的,院体画占据统治地位。而与这种画体截然相反的文人画却出现在这个时期,并且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文人画家,他们常以山水、梅兰竹菊等为题材,借以抒发性灵和个人抱负,标举“士气”,讲究笔墨情趣。文同就是出现在北宋中晚期的,富
期刊
【摘要】:《铸剑》是《故事新编》中的一篇,相较原典,《铸剑》有几处改动,因此鲁迅先生说自己写作“只是铺排”的言论让笔者狐疑是言不符实的。笔者通过细读《铸剑》,将其对原典的新编情节作为切入点,来探讨鲁迅先生是如何构建悲剧性的历史处境中的人物,以期窥探出个体面对悲剧性的境况在代际与更迭中做出的选择与自处自安。  【关键词】:故事新编;反抗;眉间尺;宴之敖  《列异传》、《搜神记》、《吴越春秋》中均记载
期刊
【摘要】:唢呐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在我国更是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我国的唢呐在多个民族中都是重要的乐器,独具特色的音色以及表演风格,使得唢呐成为了一种不可替代的传统乐器。唢呐的演奏发展过程中,很多的表演家都在不断的创新探索,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演奏技巧。在气息方面,对于唢呐演奏者而言是最需要注重的东西,要想吹好唢呐,气息的运用要正确。所以本文针对唢呐演奏中的气息运用方式进行分析,以此来总结
期刊
【摘要】:色彩随处可见,世界也因色彩而精彩。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各类元素中,色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是可见的,是可以触摸的,通过视觉刺激产生反应,传达不同的意义。在视觉传达中色彩作为一种语言,表达不同的意义,色彩既是表面的事物,也可以创造出具有内涵的抽象事物,人们利用色彩视觉传达效应装扮着异彩纷呈的生活,并将设计中的色彩融入生活,突显出色彩在视觉传达设计等方面的地位作用。  【关键词】:视觉传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