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博弈解释

来源 :时代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hou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余波未尽之时,本文力图通过博弈论的理论工具对此次危机形成的原因、市场机制和拯救过程进行综合性解释。其中,以“囚徒困境”解释危机形成的原因;以“贝叶斯博弈”解释危机形成的市场机制;以“懦夫博弈”解释危机拯救过程。
  【关键词】欧洲主权债务经济危机博弈论
  欧洲诸国的主权债务危机是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对于这次危机的成因和解救策略,国内外都有众多讨论。本文希望在博弈论的框架下对这些成果进行综合性的论述。
  一、危機形成原因的博弈解释
  欧盟对于欧元区成立后的经济风险并非毫无防备。早在1991年签订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就规定了实行单一货币的各国需符合财政赤字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公共债务不超过国民生产总值60%的标准。1997年欧盟各国又签订了《稳定与增长公约》,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国财政赤字若连续3年超过该国GDP的3%,该国将被处以最高相当于其GDP之0.5%的罚款”的条款。
  然而,这些条约最终全部失灵。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讨论。就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欧元区成立之时,区内各国即陷入了“囚徒困境”之中。对于每个国家而言最优的策略,最终导致了对整个货币联盟最劣的均衡结果。
  欧元区的每个成员国都拥有对称的两种策略即:“守约”和“违约”。如果所有国家共同“守约”就可以保持欧元稳定,对于整了货币联盟来说是最优的。但是对于每个成员国来说都有其违约的理由。
  “违约”的动机和收益来源于多种因素。就经济层面而言,《稳约》的条款目的在于保持货币的稳定,但却忽视了经济增长。所以,欧盟各国政府只能依靠单一的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导致赤字持续增加。尤其是,2002年以后美元走软,欧洲央行拒绝降息,加剧了欧洲各国的财政赤字。2003年,法国、德国、葡萄牙首先撞破警戒线。而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欧元区各国几乎全部超过警戒线。对于欧元区各国政府而言,其财政政策带来的通货膨胀成本将由所有欧元区成员国共同承担。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所产生的“搭便车”问题增加了各国增加赤字的动机。
  欧元区各国“违约”也有其国内政治和社会原因。欧元区中的落后国家的民众迫切希望快速达到邻国的高福利水平。在这种社会愿望和政治压力下,政府不得不债台高筑。如希腊国内各个政党纷纷以高福利政策吸引选民。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的福利水平反而降低了希腊的国际竞争力。使之成为危机爆发的源头。
  虽然各国有违约的动机,但按照博弈理论,如果存在着一个可信的约束机制,仍然可以得到整体收益最大的博弈结果。而《稳约》中的确签订了这样的条款。然而现实中这一“过度赤字程序”同样失效了。2003年欧盟委员会对德法实施过度赤字程序的提议被搁置。2005年,欧盟对《稳约》进行修改,允许了德法等国灵活执行《稳约》的提议。在这样的政治妥协之下,《稳约》规定的约束机制实际上成为了一种“软约束”。因此,欧元区各国不可避免的陷入了“囚徒困境”的最劣的结果。
  二、危机形成的市场机制博弈解释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起源于政府层面,却是在市场中酝酿。在资本市场中,发行债务的主权国与购买主权债务的投资人之间存在这一种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即“贝叶斯博弈”。欧元区各国的财政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的好坏只有其自身准确的知道。市场上的投资人无论是国家、机构还是个人都无法准确的获知。投资人只能根据他所获得的有限信息来推测主权国守信的概率。在这一过程中,国际评级机构扮演者尤为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主权国的信用评级,会直接左右投资人对主权国守信概率的预期。
  上文已经说明,陷入“囚徒困境”的欧元区各国都有增加自身公共债务的动机。因而,不论主权国财政状况如何,都会发行债券,获取贷款。因此可以将此博弈简化为一个两阶段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其中,主权国的策略为“守信”,即到期还本付息;或“不守信”,即到期不能还本付息,而进行债券减值。相应的投资人的策略为“购买”和“抛售”债券。主权国知道自身真实的违约概率。而投资人只能知道根据国际评级机构的评级估计对方的违约率。这两者是不对称的。
  主权国选择“守信”,可以得到利息较低且稳定的国际贷款,并且可以使评级机构保持或提高其信用评级。而如果主权国选择“不守信”,将会促使评级机构降低其信用等级,且获得国际贷款的成本上升,乃至于引发连锁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此次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正是2009年12月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开始的。对于如同希腊一样经济长期增长缓慢、财政状况堪忧的国家,其主权债务真实的违约概率应该较高。但是,希腊国内官僚系统隐瞒财政赤字。并在欧元区共同的信用担保的庇护下,希腊主权债务的风险远低于其真实水平。当这些信息暴露之后,投资人修正了他们对希腊主权债务违约概率的判断,因而选择“抛售”债券。这就导致了希腊财政困难加剧,其真实的违约概率上升。此时,评级机构将再次下调其债务信用等级。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投资人进行恐慌性的“抛售”,而主权国则被迫选择“不守信”。
  相对而言,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有较强的能力应对这种危机。因为即使他们的信用评级被降低,仍然有能力选择“守信”,让市场对其重拾信心。但是在货币政策无法灵活配合的情况下,他们仍要承受短期内财政紧缩带来的经济紧缩。对欧元区财政状况较好的德法等国,威胁更大的是由希腊危机引起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欧盟内部长期的经济一体化,各国金融联系紧密,有复杂的三角债关系。所以希腊的债务危机可能导致整个资金链条的断链。
  三、危机拯救的博弈解释
  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财政情况好的国家能够迅速的给予财政情况差的国家以资金支持,使财政情况差的国家有能力继续选择“守信”,那么危机将被迅速控制。但现实中,由于法德的反对,欧盟对于希腊的救援却一再拖延,造成了危机的扩大。当前救助希腊的成本已经远超危机爆发之初。这是因为当危机爆发时,欧元区内部的财政状况好的国家与财政状况差的国家即陷入了一个懦夫博弈之中。
  在这个博弈中法德的策略为“援救”和“拖延”。而希腊的策略则为“求援”和“自救”。“救援”是指法德等国同意欧盟对希腊的大规模的无偿资金支持,并建立一个长效的危机预防和救助的系统。这一策略可以维持欧元区的长期稳定,但在短期内其成本是高昂的。除了需要承担的大笔资金外,德法政府还要面临国内的政治压力。主权债务危机也引发了欧盟内各民族国家之间的认同危机,德国选民并不愿意承担希腊危机的高额救助成本。“拖延”是指法德给予希腊少量的资金援助,而不从制度层面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这会使危机进一步扩大,提高最终的救援成本。但是这一策略可以等待市场的自我调节,寻找在经济和政治两方面都更为有利的救援时机,还能迫使希腊选择“自救”。“自救”策略是指希腊对自身的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整肃税收、提高公共部门效率、降低福利等手段,实现开源节流,扭转自身的财政状况。这一策略在长期中可以根本性的解救希腊的财政困难,但短期内由国内于政治压力将难以实施。而“求援”策略是喊出上述改革的口号而不真实事实,只是以此为条件向欧盟求援,以图暂时缓解危机。
  这一博弈可能的均衡有两个。短期中希腊选择“求援”,而法德选择“拖延”。这一策略组合的结果是危机进一步扩大,带来长期的经济衰退。但问题长期化后,合理的均衡结果是希腊选择“自救”,法德选择“救援”。这可能会促使未来欧盟建立统一的财政政策,从而增进欧洲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吴志成、薛晓源.欧洲研究前沿报告[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周弘、沈雁南.欧洲发展报告(2010~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陈静、张忠永.对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前景的博弈分析[J].银行家,2011(10).
  [4]洪倩霖.欧盟主权债务危机的博弈分析[J].时代金融,2011(5).
  [5]姜玮怡.金融危机下主权债务信用风险博弈分析[J].经济师,2010(4).
  
  作者简介:曹念祖(1988-),男,江苏常州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政治经济学专业2010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政与金融。
  (责任编辑:赵春辉)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法》是研究经济法基本理论及其发展规律的法学学科,是一门独立的部门法基础学科,是为法学专业以及经济与管理类专业所设置的一门基础性课程。由于其课程性质决定,传统的以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为辅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以及应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动态教学法的引入适时而必要。本文以分析传统教学方法中面临的困境为前提,结合实际探讨了动态教学法在经济法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动态教学
自然拼读法是一种教学方法,起源于英国,主要探索单词中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慢慢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越来越
高校中的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场所,所以图书馆,特别是大学里的图书馆有责任也有义务走在社会化前端.现代化网络平台不仅便利了人与人之前的联系,重要的是它们在高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田径社会化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逐步陷入了发展的困境之中.本文针对田径社会化发展所受到的制约进行分析和探究,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才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儿童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甚至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还会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教育工作者应正确认识心理健康,了解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随着时代的发展,旅游资源作为国家一部活的档案教科书,不知不觉中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真实利用的内涵和外延不只局限于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