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闭塞患者Willis环完整性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

来源 :安徽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_mi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颈内动脉闭塞患者Willis环发育情况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2月宿州市立医院收治的经全脑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内动脉闭塞的45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相关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分为症状组28例和无症状组17例。收集两组患者DSA检查结果,采取定量Willis环评分系统评估Willis环的完整性,分析两组患者Willis环发育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内动脉闭塞患者Willis环评分与NIHSS评分相关性。结果症状组颈内动脉闭塞患者
其他文献
报告1例先天色素性神经纤维瘤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新生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全身营养评估、纠正失血性贫血,改善全身情况;医护协作创面管理、评估伤口,严格无菌操作、隔日换药、加压包扎止血,预防感染;加强母亲营养指导;术前备血,医患充分沟通,取得患儿家长合作和理解。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切除肿物送病理检验。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出血情况,严格遵守无菌技术,但由于患儿年龄小,创面大,切口张力大,在术后第5天出现伤口裂开,经过伤口小组会诊,创面予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运用,术后30天伤口愈合良好。患儿全程经过53天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诊刮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选择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年的E2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实验组(P<0.05),T、LH、FSH、P、PRL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实验组(P<0.05);实验组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尿毒症患者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自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行血液透析的73例老年尿毒症患者,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37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36例)加强常规护理,行血液透析诱导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11%,低于对照组的27.78%(P<0.05)。观察组患者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7.30%,高于对照组的77.783%(P<0.0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对老年骨质流失性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入河南省省立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骨质流失性骨折患者200例,按照麻醉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喉罩全麻)和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切皮时、拔除喉罩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水平;术后2、6、12、24、48 h(T1、T2、T3、T4、T5)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or)和胰岛素(Ins)水平,同时采用
目的:探讨和评估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医院盆底康复中心治疗的6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低频电刺激治疗仪给予盆底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照组患者利用凯格尔盆底肌锻炼。对比盆底肌肌力变化、ICIQ-SF(国际尿失禁评分标准)评估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盆底肌肌力与ICIQ-SF评分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女性
目的 观察应用掺铒钇铝石榴石激光(Er:YAGL)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有窦型慢性根尖周脓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就诊并诊断为有窦型慢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患者腹腔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自噬相关蛋白9A(ATG9A)的表达水平及3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妇科收治且经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为EMS的患者85例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非EMS的妇科患者80例为对照组,其中85例EMS患者依据修正EMS分期分为Ⅰ~Ⅱ期20例和Ⅲ~Ⅳ期6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研究对象及不同分期EMS患者腹腔液中TNF-α、IL-1β及
目的探讨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行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以每位患者左、右侧2颗同名单根后牙共180颗为观察对象,将左、右侧患牙按随机号码表抽样分为观察组(90颗)及对照组(90颗)。观察组在正畸加力后行低强度激光照射颊、舌侧牙槽粘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处理。比较两组激光治疗后第1、3、5、7天疼痛评分(VAS评分),第1、2、3个月复诊时VAS评分,同时比较第1、3、6个月复诊时患牙牙菌斑指数(PI)、牙龈
目的:探讨早期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与常规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某医院接收并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91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7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94例患者,综合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术中及术后结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并对患者术后进行短期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DVT分别为1例和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目的探讨鼻咽部侧位X线片在儿童腺样体肥大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9月淮北矿工总医院收治的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全数字化摄影X光机行鼻咽部侧位X线片检查,测量所有患儿的腺样体厚度(A)、鼻咽腔气道宽度(N)、后气道间隙宽度(PAS),计算腺样体厚度/鼻咽腔气道宽度比值(A/N)。评价患儿腺样体大小,统计所有患儿鼻咽部侧位片X线诊断符合情况,观察并记录所有患儿鼻咽部侧位片X线征象,分析患儿临床症状与A/N值、PAS的关系。结果3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均经鼻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