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人类的智慧之光将我们的生活点缀的五彩缤纷、赏心悦目,其中光学原理和技术的应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我们日常生活中光学原理的应用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九龙杯的秘密
  九龙杯是传说中的稀世珍宝,在一个小巧玲珑的酒杯里斟满酒后,杯底就出现九条神气活现的龙,在云间翻腾飞跃,像要飞出来的样子。如果把杯里的酒喝光,龙就不见了。
   其实用我们学过的光学知识去分析,就一点也不神秘了。九龙杯由杯碗、杯底和杯座三部分组成,杯座和杯底之间放有画着九条龙的画片,杯底是一个下表面是平面、上表面是凸面的、焦距很大的平凸透镜。相当于一个象差很大的放大镜。
  当杯内没斟酒时,画片通过平凸透镜成一个放大、正立的虚像。像的位置在平凸透镜的下方,而且得到的像很大,通过杯底只能看到这个虚像的很小部分,再加上这个平凸透镜像差也很大,得到的是模糊不清的像。所以人看不到(或看不出来)龙的画片。
  如果在酒杯内斟满酒以后,酒相当于一个平凹透鏡,物体通过凹透镜会得到缩小的虚像,把杯底成的虚像缩小了,人就能看到画片的全景了。再加上酒形成的平凹透镜产生的像差与杯底成的象差刚好相反,可以互相抵消,人能看到的像就清晰了。
  透明液体不同的形状,可以起到各种透镜的作用,比如人的眼睛,就是用液体形成的透镜来成像的,我们不是看的很清楚吗?
  九龙杯的原理是物体通过两个透镜成像,如果这两个透镜配合的很好,就可以消除象差,得到非常清晰的像。照相机的镜头往往使用透镜组,就是为了减小象差,使照片更清楚。
  二、防盗门的猫眼
  
  
  解:目前市场上出现防盗门镜(俗称“猫儿眼”),正看和倒看的效果迥然不同,而此种门镜的光学原理,为透镜成像应用的实例。现把门镜的作用及其成像的光学原理简述如下。
  1.门镜的作用
  从室内通过门镜向外看,能看清门外视场角约为120度范围内的所有景象,而从门外通过门镜却无法看到室内的任何东西。若在公房或私寓等处的大门上,装上此镜,对于家庭的防盗和安全,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门镜成像的光学原理
  门镜是由两块透镜组合而成。当我们从门内向外看时,物镜L1是凹透镜,目镜L2是凸透镜(光路见图1)。物镜L1的焦距极短,它将室外的人或物AB成一缩得很小的正立虚像A′B′,此像正好落在目镜L2的第一焦点之内,L2起着放大镜的作用,最后得到一个较为放大的正立虚像A″B″,此像恰又成在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对于门外的情况,就看得清楚了。
  
  
  那么,同样通过此门镜,为什么从门外向里看(倒看)时,却什么也见不着呢?
  在倒看时(光路见图2),L1变成了目镜,L2则成了物镜,室内的景物AB,通过会聚透镜L2后的折射光束本应生成倒立的实像A′B′,但在尚未成像之前就落到发散透镜L1上,由于 L1的焦距极短,最后得到的正立虚像A″B″距目镜L1很近,只有2~3cm,又由于门镜的孔径很小,室外的人不得不贴近目镜 L1察看,这样,人眼与像A″B″之间的距离,也只不过2~3cm,这个距离远小于正常人眼的近点,因此,对于室外的窥视者,室内的一切当然也就“视而不见”了。(近点是人眼能够看清楚物体的最小距离。近点距离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正常青年人的近点约10cm,但正常人到50岁时,近点大致为40cm。)
  3.门镜成像的有关估算
  此门镜的凹透镜L1的焦距约为 1cm,凸透镜L2的焦距约为3.5cm,两透镜间的距离约为2.1cm(与门厚大致相等,但两镜间距离可适当调节)。
  3.1.正看时的成像计算
  如图1所示,假定门外的人AB距物镜L1 为1m,即物距为100cm,焦距为-1.0cm,根据透镜成像公式可求出A′B′的像距v1.(1/100) +(1/v1)=1/-1.0 得 v1=-0.69(cm)
  对于凸透镜L2来说,虚像A′B′成了目镜 L2的实物,物距为 0. 99cm+ 2. 1cm=0.39cm.由于此物距小于L2的焦距3.5cm,A′B′落在L2的焦点之内.再次运用成像公式,求出A″B″的像距v2.(1/3.9)+(1/v2)=1/3.5得 v2=-26. 4(cm)
  这说明,像A″B″是虚像,且正好成在正常人眼的明视距离附近。因此,室内的人不用开门,就能洞察门外的动态。
  我们还可估算出现像的大小,L1成像的放大率m1=-0.99/100, L2成像的放大率m2=-26.4 / 3.09.故像A″B″总的放大率为m= m1m2=26.14/309≈1/12,像比实物小。
  3.2.倒看时 的成像估算
  如图2所示,假定室内的人或物AB与凸透镜L2亦相距1m,运用透镜成像公式得
  (1/100)+(1/v3)=1/3.5 解之得 v3=3.6(cm)
  即像A′B′距L2为3.6cm,距L1则为1.5cm,由于此像在未成之前已被凹透镜发散.因此,对于凹透镜L1来说,A′B′是虚物,物距为-1.5cm.再次运用成像公式得:
  (1/-1.5)+(1/v4)=1/-1.0 解之得 v4=-3.0(cm)
  这说明,最后所成之像A″B″是个虚像,成在目镜L1的右侧3cm。那么离室外观察的人眼也差不多只有3cm左右,远小于人眼的近点,因此,从室外通过门镜看室内,只能是“窥”而不可见,图谋不轨者只能“望门兴叹”!
  (作者单位:安阳市第八中学)
其他文献
【正】 在一片指责与争论声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中超联赛终于拉开了帷幕,首轮六场比赛表现出的火爆程度令人吃惊,断腿事件、集体罢赛的花絮,对抗激烈的比赛场面以及差距不断
常听学生说,现代文阅读是一个“黑洞”,无从下手,碰运气兴许还能考好。其实,这些学生还没意识到许多潜在的阅读能力在不知不觉中起作用。现代文阅读是一种限制性阅读,是一种综合性智力活动。高考现代文阅读能力考查,最基本的、最主要的着眼点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其立足点在于考查考生是否读懂了所给予的阅读材料。要做到真正读懂当然与考生的语文素养有关,但关键还是要有科学的方法。要遵循科学的解题步骤、掌握有效的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语文教学;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的巨大的推动力。教学时要利用數学本身的魅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有许多同学在踏进中学大门的同时就已经担心起能否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本身是一门内容抽象而枯燥的学科。因此,如何把要学生学数学变成学生自己要学数学;把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有趣这就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重大课题。因为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是学好数学的保证。若能做到这一点,我想我
在一切的创造发明活动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基础,而创新能力是核心。广博的科学知识、敏锐的观察能力、创造性的想像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等形成了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特殊才能的创造能力,即科学家等杰出人物的创造能力,他们的发明创造对整个社会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前所未有的。另一种是自我实现的创造能力,即对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独特的。中学物理教材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
亚洲正在快速进行城市化,并日益走向“消费型社会”,从全球来看,亚洲的固体垃圾管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根据已有数据及发展趋势可以预测2005年的垃圾数量及成分,基于低收入国家
《浮力》一节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四节的内容。因为一次物理教学比赛的原因。这一课我连续上了三次,第一次是比赛之前的试上,第二次是借班比赛,第三次是在我自己班的新授
【正】 TWINS 1 范尼&克鲁伊维特 1976年7月1日 很多人在提起这对荷兰兄弟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本届欧洲杯上,范尼出场了荷兰队全部的5场比赛,累计参赛4
我的父亲38年前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卒年64岁。今年6月12日是父亲102周年诞辰纪念日,让我想起了父亲的诸多往事。  父亲生前酷爱读书,也爱存书,而且非常关心儿女的文化生活。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除了新华书店,附近的百货商店也都开始大量卖解禁的书。中国的四大名著、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冯梦龙的《东周列国志》,还有巴尔扎克的《幻灭》、雨果的《悲惨世界》、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莎士比
【正】 有些东西不是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就能消失,比如说误判。对此,球迷和球员都深恶痛绝,但也深表无奈。就误判的出现,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有如下见解“误判是足球的一部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