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客

来源 :四川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121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南的秋风从远方飘过的时候,深秋的色彩已经很浓了。刚下过一场细细的雨,青石路上布满了深深浅浅的水坑。
  温浅就是在这样一个淅沥的黄昏走进了远离市中心的小茶斋,她撩起门帘,青绿色的珠帘串子在门口碰撞出轻轻的响声。红木桌,红木椅,实木地板。藏青色的窗帘布松散地下垂,每张桌上都摆着泥塑茶宠、泥塑茶壶。这些被火煅烧过后的泥塑已经不再是泥土了,它传热的能力和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与泥土的距离已经相去甚远,然而它们却是最懂得茶的器皿。这样的茶壶被开水浸润之后,茶香会立即温暖起来。
  她问身着绿罗裙的送茶小妹:“有都匀毛尖么?”
  小妹笑道:“小姐好福气,全杭州就只我们一家有这贵州的毛尖呢!小姐怎会来江南品毛尖?”
  温浅笑而不语,然后发起呆来。她爱茶如痴,寻寻觅觅了江南众多名茶馆和大小茶斋。这间名为“日沉居”的茶斋,她当然不会错过。
  茶叶很快装在茶具里送上来了。她看着小妹熟练灵活地温杯、醒茶、冲泡、滤茶,然后“春风拂面”地分杯,再笑吟吟地请她品尝。她点头示意,小妹会意离去,温浅独享着一个人的安静惬意。她环顾四周,只零星散落着一两个客人。
  茶老板已在茶斋角落的藤桌旁坐了三四个小时,手中执一本古旧的《茶经》。午后人倦,正当他昏昏欲睡之时,送茶小妹的一声清脆将他唤起:“一壶毛尖!”
  一壶毛尖?多少年茶馆中未曾有过钟爱毛尖的客,更何况是这江南。知道毛尖的人也甚少,竟是何人?
  他应声寻去,只见一姑娘坐在篷窗边上,悠然地靠在椅背上,望着窗外。米色的风衣显出她纤细的柳腰和美人削肩,轻轻搭在椅上的玉手纤长指节分明,略略挺直的背脊透出点独立自强的风味。等送茶小妹将茶送去时,她转过正脸来,眉目清晰:微微上扬的柳眉、俏丽的凤眼、挺立的鼻、小巧的唇,分明的五官,清晰的像是彩笔勾勒的线条。一瞬间,他觉得有些似曾相识,竟至于些许恍惚。他看着她将精巧的茶杯放在唇边,静静品茗,她的气质与茶仿佛天然相成,清清的、雅雅的、淡淡的。
  他禁不住,把自己从椅子中抬起,向她走去。
  温浅正发着呆,对面的椅子被轻轻拉开,一个男子的身影坐了下来。只见那人:头发已略显花白,身材却不显发福,里面穿着一件绛红色的中式衬衣,外面一套暗灰色的中山装,脚下一双千层底手工布鞋,金丝框眼镜,面不怒而自威、却也颇为睿智慈祥。此刻,他的脸上正带着一种别样的神采。
  小姐,似乎似曾相识?
  我不曾见过先生,先生有事么?
  没有别的事,只是觉得小姐面善且气质不凡,又有熟悉之感。
  先生说笑了。
  茶老板不以为意地笑笑:“小姐口味很是特别,别的女子喝的多为花茶或龙井,小姐竟对毛尖情有独钟。”
  “云山雾气毛尖嫩,浉水烟波绿茗菁。我向来喜爱毛尖。”
  “真是缘分,毛尖也向来为我所爱。”他伸手:“我是这里的茶先生,这间茶社的主人。 ”
  温浅也伸出手笑曰:“温浅,幸会。”
  茶先生说,你是个很奇特的女孩子,温小姐。我开茶馆这么多年,除了你之外,没有女子再点毛尖。真是些肤浅于表面的爱茶人啊,花茶太过馥郁妖娆,红茶太浓、让人尝不清楚味道。毛尖多好,毛尖也是我最爱的,苦得清香幽静、甜得温暖而不张扬,多好。
  他说:温小姐为何也喜欢毛尖?好巧,好巧。
  她浅浅莞尔,是啊,好巧。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回味苦中带甜。叶泡后独立成片,不粘连、不皱揉成团菜,根根分明,互相独立。打从第一次品它,便知心中已容不下其它的茶。养成习惯,不易更改。我父亲也喜爱毛尖。
  她端起茶杯,习惯性地轻吹一口气息,杯中顺着杯沿的水面立即起了急急的涟漪,她细细品啜,抬头看了看茶先生。
  茶老板朗聲大笑,说得对极了。只是想不到温小姐如此年轻,竟有爱茶一好?如今你这般年纪的小姐,与茶为友的,只怕是不多吧!
  温浅静对:茶清静。生活的喧嚣,往往影响到我的情绪。浮躁、不安,常常溢于言表。要调节种种不良情绪,不然会迁移到周围的人。喝茶,是个很好的调节方式。况且,在某个午后,闲下来什么也没做,哪也不去,就泡上一杯茶,也是难得的享受。
  茶先生微啜一小口茶,道:倒也不需太在意周围的人,人生在世,短短几十载,一切都有因果,又何必强求?不过是做些自己钟爱的事,问心无愧地平静行走于世间罢了。我向来爱茶,因为茶自独芳。
  但先生可曾想过,若太过钟情于内心、随兴而行,会伤了身边的人?
  先生苦笑,自身的悲哀喜乐,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愿讲与别人听罢了。
  温浅笑了笑,是了,家家有难经,人人各有悲。只是我以为其人如茶,先生会像茶般淡薄豁达。
  茶先生笑了笑:小姐,我只是一个历经沧桑后将要迈入迟暮的人。我曾经有家庭、有妻子和女儿,无奈夫妻不睦,我渴望自由与无拘束牵绊,厌倦琐碎争吵柴米油盐酱醋茶,就此分道扬镳,天各一方。我不知没有我她们的生活会更好或更糟,不是不爱,而是深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活法,就像把黄茶汤和绿毛峰混在一起,也是让人作呕的。我时常牵挂着她们,就像茶香总是萦绕氤氲在茶壶边上一样,我希望她们过得好。有朝一日我希望能遇见我的女儿,不去打扰她的生活,只是看见她出落得亭亭玉立、健康快乐,也就够了。
  既如此想念,那先生为何不去看看她们?
  唉……一声长叹。
  年轻时以为这样最好,既已如此,还看她们做什么,徒添纠葛罢了。
  轻轻的幻化成一丝袅娜的烟,盘旋于他二人的头顶。
  他停了良久,深深地看了眼温浅。目光流转、又凝固,最终打破沉寂,身体前倾,问:“敢问温小姐是哪里人?”
  我来自北方那边,马上大一,到这边来读大学。   哦?北方那边么,挺好,挺好。
  茶老板微微一笑,卻又似怅然若失的遗憾。
  温浅也笑了,像是被檀香熏了眼,眼里还闪动着晶莹。
  到了傍晚,三更茶也凉透了。温浅慢慢地站起身,准备道别。茶先生让她稍等片刻,叫人去取来一包用牛皮纸包好的茶叶。
  难得我和温小姐如此投缘,温小姐又如此喜欢茶叶,这是上好的毛尖,带回去方便的时候自己慢慢品吧。
  谢谢先生了。
  小姐可愿留下联系方式?方便时日后再来。
  温浅浅笑,不必了,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若是有缘,定会再度重逢。
  她拎起茶包,将风衣扣好,掀起珠帘,再回头看了看这间不大的茶厅:古雅的陈设、藏青的窗帘、精巧的茶宠、袅袅烟雾的檀香,以及,笑着挥别的茶先生。
  她莞尔,走出门外。
  天色已晚,暮色中的街道寂静下来,青石路旁,几盏纸糊的红灯笼摇曳着,起风了。温浅紧了紧风衣,身边似乎还萦绕着那股清雅的茶香。走了几步,她似乎想起了什么,回头再望了望远处的茶斋,门前空空的,一如暮色的清冷。
  转过头,温浅心中释然,一丝了然浮上嘴角:
  再见,爸爸。
  我是温浅,来自贵州都匀。我还在襁褓中时,爸爸就离开了我和妈妈。对于爸爸的记忆,脑海中几乎是空白一片。妈妈很少提到爸爸,只是我知道,爸爸是个爱茶人,因为家里摆了几整套齐全的茶具。妈妈时常煮茶,最常吃的便是毛尖。每当毛尖的香气升腾起来的时候,妈妈的身影便在水雾中轻轻晃动,温柔而怀恋,那氤氲出的整屋的香味,就像妈妈深藏的感情一点点融化缠绵。我曾是多么地讨厌那个人,讨厌他弃妻子女儿于不顾,却也日夜渴望他回到我们身边、与我相见。妈妈不让我见他,甚至不想让我提到他,直到我十八岁后终于考上浙江大学即将动身的前夜,妈妈把他的照片给我,告诉我,他在那座城中,我可以去找他。
  我去了许多茶馆,不断地找。每当从一家茶香满溢的地方出来,我内心以为的对他的憎恨就少去一分,更多的则是与他相见的渴望。当我踏进第十六间茶馆时,那个从未见过却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面孔映入眼前,所幸,他不认识我。
  我努力维持着从容,与他相谈甚欢。我发现这个我所思念甚久的人,有着我佩服的气度与儒雅。他还记挂着我们,他还牵挂着我们,他还爱着我们,似乎,就已经足够了。
  我终于圆满了我十八年的宿愿,似乎,就已经足够了。
  我考上了名牌大学,如今我已出落得亭亭玉立,爸爸。你会为我骄傲么?
  请原谅我不与你相认,我和妈妈会生活得很好,希望你也能过得好。
  我们都要快乐而富足地活着,因为那是我们共同的期望和牵挂。
  我会如同毛尖,清雅却独立,苦中仍会寻觅着幸福。
  谢谢你,我的茶先生。再见了。
  温浅合上日记本,任由晶莹的泪珠挂在脸上,抱紧了手中的茶包,心里甜甜地拨通电话。是妈妈。
  “妈,我这两天给你寄一包毛尖回来。”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甜椒  汇入岷江的一列列河谷中,曲谷是一条不起眼的夹壁沟,坡陡沟窄,荒山秃岭,不似有人居住。沟里的溪水不大,冬枯夏涨,泛着细浪,潺潺淙淙,欢快奔流。顺着河谷往里走,沟越走越宽,坡越走越缓,层层梯田依山就势,村寨错落其间,树木葱茏,一派盎然生机。  这条沟有一个乡建制,五个行政村,十多個自然村,地域面积大约76平方公里,乡政府驻地河坝村海拔2200米。汶川大地震以前,全乡人口接近三千人。灾后重建外迁
期刊
期刊
期刊
近年来,为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建设保障房社区。研究表明,保障房社区人口结构复杂、弱势群体突出,家庭生计面临严重问题。因此,本次研究尝试界定保障房
一  石岩是深圳的一个小镇,它坐落在群山包围之中。山不高,即便是号称深圳西部最高峰的羊台山,海拔高度也只有五百八十七米。我坠入一个被形象地叫做“坑尾”的地方,坑之下,从前是山陬海噬,改革开放号召人们像憎恨敌人一样赶走贫穷,继而用一支神奇的笔把它描绘得无比繁华,如今它渐入佳境。  石岩有拼凑成繁华南国小镇景象的全部要件:这里有方兴未艾的房地产业,喧嚣的市井,到处都是钻头觅缝的人,骈肩杂沓里偶尔走过几
期刊
泡着温泉看雪山。一句广告词忽悠了小聂十余年,溯本归源,我想这应该是他多年以后成行地球第三极原动力的初始胚胎。在成都,付哥婉转相告:海螺沟冰川最好是11月份去,初雪把冰川上的黄尘覆盖了才好看。有时间倒不如去丹巴看美女看藏寨。  路途如此艰难万险的高原边缘,藏在原始森林中的冰川何以染上黄尘?说话间就走到了这步境地?归结到底还是立地悲剧。海螺沟旅游风景区是这样被介绍的:它是亚洲东部海拔最低、离大城市最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