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9.408
近3年来,我院聘用护士52名,占全院护理人员的比例的54%,其中大专学历35人,中专19人,年龄19~28岁,平均22±2.2岁,护龄1~6年,现将管理与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管 理
报名条件:30岁以下,全日制中专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注册,热爱护理事业。
录用程序:①应聘护士交验护理相关毕业证书、身份证、护士资格证、护士执业证书;②对应聘护士进行政治、业务考核,体检合格后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③拟聘用护士试用期3个月,经考核合格,呈报卫生局备案,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④医院与聘用护士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待遇问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根据学历、职称与本院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通过国家专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可以聘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培 训
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组织为期3天的培训,医院办公室进行医院发展史和院内规章制度教育;护理部负责沟通技巧、护理理念、护理礼仪、核心制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服务用语规范、相关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感染管理科讲解《医疗废物条例》、《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知识。通过典型事例进行人格素质教育。
上岗培训:上岗培训以各科室为主,选派思想作风优良,工作严谨,业务素质高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进行带教工作,在尊重聘用护士个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规范分段进行培训,以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①重点培训:护理部每周组织1次中医药知识讲座,各科室每月两次业务学习,要求聘用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护士长或带教老师针对患者提问等方式促进她们的学习。各科室根据情况安排操作示范,让她们练习并考核;在工作中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了解抢救程序和抢救工作的敏捷性和严谨性;要求聘用护士在1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操作项目。②半年后培训:进一步熟悉护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及专科技术操作,掌握专科健康教育,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分管患者,履行相应的职责,参与病房管理,病情观察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熟练配合抢救危重患者,参加继续教育及中医药知识的学习,鼓励参加在职学历学习,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护理查房,技术操作训练和考试等,有计划的完成安排轮科。③护士职业形象的培训: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宣传教育,在护士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组织多种形式的护士职业素质与行为规范训练。④运用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励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使每个人感到才有所用,力有所展[1]。与正式护士享有同等的待遇,奖惩分明,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给予重用,送出进修、带教、教学讲课。提高聘用护士地位,消除自卑感。医院每半年进行德、能、勤、绩考评激发聘用护士的责任感和进取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护理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
讨论
在探索聘用护士的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首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相配套;其次,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制定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制度运行的规范性,先进性。不足之处是医院管理层中仍然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护理工作内涵,以为临床护士的数量满足即可;对聘用护士享有同工同酬的待遇有异议,持保留意见;由于体制的局限,仍然有部分聘用护士流失。
通过对我院聘用护士的管理和培训,解决了临床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管理与培训,护理队伍在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技能操作、护士学历等方面明显提高。先进的医院护理文化能对整个护理队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起导向、凝聚、约束、修正和辐射作用,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层,其中精神文化层是核心。营造一个和谐的、能留住人、吸引人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聘用护士管理体制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赖以追求的目标,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玉萍.聘用制护士现存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2):359.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的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
近3年来,我院聘用护士52名,占全院护理人员的比例的54%,其中大专学历35人,中专19人,年龄19~28岁,平均22±2.2岁,护龄1~6年,现将管理与培训方法介绍如下。
管 理
报名条件:30岁以下,全日制中专及以上护理专业毕业,取得护士执业资格并注册,热爱护理事业。
录用程序:①应聘护士交验护理相关毕业证书、身份证、护士资格证、护士执业证书;②对应聘护士进行政治、业务考核,体检合格后择优确定拟聘用人员;③拟聘用护士试用期3个月,经考核合格,呈报卫生局备案,聘任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④医院与聘用护士在平等自愿,协商的基础上,签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
待遇问题: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后,根据学历、职称与本院正式职工享受同等的工资待遇,通过国家专业资格考试并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可以聘用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参照有关规定执行。
培 训
岗前培训:由护理部组织为期3天的培训,医院办公室进行医院发展史和院内规章制度教育;护理部负责沟通技巧、护理理念、护理礼仪、核心制度、护理文件书写规范、服务用语规范、相关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培训;感染管理科讲解《医疗废物条例》、《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等知识。通过典型事例进行人格素质教育。
上岗培训:上岗培训以各科室为主,选派思想作风优良,工作严谨,业务素质高的护师或者主管护师进行带教工作,在尊重聘用护士个性的基础上,按照职业规范分段进行培训,以强化职业道德的教育。①重点培训:护理部每周组织1次中医药知识讲座,各科室每月两次业务学习,要求聘用护士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专科护理知识,护士长或带教老师针对患者提问等方式促进她们的学习。各科室根据情况安排操作示范,让她们练习并考核;在工作中参与危重患者的抢救,了解抢救程序和抢救工作的敏捷性和严谨性;要求聘用护士在1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操作项目。②半年后培训:进一步熟悉护理基础理论和技术操作,掌握专科护理常规及专科技术操作,掌握专科健康教育,熟练应用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分管患者,履行相应的职责,参与病房管理,病情观察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熟练配合抢救危重患者,参加继续教育及中医药知识的学习,鼓励参加在职学历学习,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护理查房,技术操作训练和考试等,有计划的完成安排轮科。③护士职业形象的培训: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宣传教育,在护士中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组织多种形式的护士职业素质与行为规范训练。④运用激励机制和淘汰机制:激励本身是一种精神力量,使每个人感到才有所用,力有所展[1]。与正式护士享有同等的待遇,奖惩分明,对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给予重用,送出进修、带教、教学讲课。提高聘用护士地位,消除自卑感。医院每半年进行德、能、勤、绩考评激发聘用护士的责任感和进取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护理岗位上做出好的成绩。
讨论
在探索聘用护士的管理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存在的不足。首先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要相配套;其次,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要根据自身特点设计,制定方案。这样才能保证制度运行的规范性,先进性。不足之处是医院管理层中仍然对护理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片面理解护理工作内涵,以为临床护士的数量满足即可;对聘用护士享有同工同酬的待遇有异议,持保留意见;由于体制的局限,仍然有部分聘用护士流失。
通过对我院聘用护士的管理和培训,解决了临床护理人员短缺问题,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通过管理与培训,护理队伍在理论知识、业务知识、技能操作、护士学历等方面明显提高。先进的医院护理文化能对整个护理队伍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起导向、凝聚、约束、修正和辐射作用,它包括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层,其中精神文化层是核心。营造一个和谐的、能留住人、吸引人的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一个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聘用护士管理体制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赖以追求的目标,从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玉萍.聘用制护士现存问题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5,19(2):359.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
许多中医人常常听到这句话,“不为良相,愿为良医”。它把“医”与“相”并提,更使人深觉学医责任重大。据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卷十三《文正公愿为良医》记载:
宋代名儒范仲淹,有一次到祠堂求签,问以后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祈祷说:“如果不能当宰相,愿意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长叹说:“不能为百姓谋利造福,不是大丈夫一生该做的事。”后来,有人问他:“大丈夫立志当宰相,是理所当然,您为什么又祈愿当良医呢?这是不是有一点太卑微了?”
范仲淹回答说:“怎么会呢?古人说,‘常善用人,故无弃人,常善用物,故无弃物’。有才学的大丈夫,固然期望能辅佐明君治理国家,造福天下,哪怕有一个百姓未能受惠,也好像自己把他推入沟中一样。要普济万民,只有宰相能做到。现在签词说我当不了宰相,要实现利泽万民的心愿,莫过于当良医。如果真成为技艺高超的好医生,上可以疗君亲之疾,下可以救贫贱之厄,中能保身长全。身在民间而依旧能利泽苍生的,除了良医,再也没有别的了。”
这就是后世相传“不为良相,愿为良医”的由来。那些胸怀大志的儒者,把从医作为仅次于致仕的人生选择,正是因为医药的社会功能与儒家的经世致用(即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比较接近。元代戴良说的好:“医以活人为务,与吾儒道最切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