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事诉讼调解

来源 :科园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udi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调解是我国民事诉讼中特色的纠纷处理方式,它能降低纠纷解决成本、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提高审判工作效率的价值功效和作用。本文从调解实践入手,对如何创造性开展诉讼调解工作予以阐述。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调解
  
  诉讼调解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民商事案件程序中,在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对争议各方进行疏导规劝,促使其就民事争议通过自愿协商达成协议的活动。诉讼调解作为重要的诉讼机制,不仅具有定纷止争、维护稳定的功能,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诉讼效益,缓解当事人的诉累,节约诉讼时间、降低诉讼成本,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诉讼调解作为我国重要的诉讼制度和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民事诉讼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民事诉讼法》)第九条、第一百五十五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201条,调解适用于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第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它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传统特色的纠纷处理方式。
  一、民事诉讼调解的时间
  按200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答辩期满后裁判作出前进行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各方同意后,人民法院可以在答辩期满前进行调解”,也就是将调解时间定在立案后至裁判作出前这段时间。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中规定“民事诉讼过程中,调解可以在任何一个阶段进行,法院不得以调审分离拒绝当事人进行调解的正当请求”。据此,调解分为庭前调解,庭中调解,庭后调解。
  (一)庭前调解
  庭前调解可分为复查听、证阶段调解和立案决定后至庭审前的调解。法院受理案件后,要基本弄清了当事人各方的主要争执焦点,初步掌握了当事人的思想动态以及是否有调解的意愿,在此基础上找准调解的切入点,然后充分征求当事人各方意见,若当事人各方同意调解应不失时机组织调解。如果当事人在此阶段达成一致意见,握手言和,可以节省诉讼资源和诉讼成本。一般情况下在庭审前组织调解比较有利,由于没有庭审中的激烈对抗与严格的时间限制,各方当事人的思想状态相对较为轻松,一般较易达成调解协议。
  (二)庭中调解
  在司法实践中最普遍适用的是庭中调解,通过开庭,法官已基本查明案件事实,当事人各方随着案件的进展,对“是非”又有了进一步明了,原来的个性化“是非”标准、“公正”标准亦发生了一定变化,在此“事实清楚”,是非分明情况下进行调解,自然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三)庭后判前调解
  《若干规定》将庭审后调解时间界定在判决作出前。经过庭审调查与辩论,当事人虽然有了较深入的认识,但难以完全明确。还需进一步咨询或征求亲属意见,而这些在极有限的庭审中都无法实现,此时当事人虽有调解意愿,但仍心存顾虑,这种情况下,法官最好将调解置于庭后,可以在判决前组织一次调解,当事人顾虑消除后,很可能会选择调解结案。
  二、民事调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各地法院从促进案结事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在自愿、合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调解工作,把调解贯穿于民事案件审判的各个环节,从而为及时解决纠纷、化解矛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在民事调解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法官对调解制度的认识存在问题
  当前,部分法官对调解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认识还不到位,片面地认为选择判决方式比调解方式更符合诉讼公正、效率的本质要求,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少数法官不够重视调解工作,同时在审限的压力下,他们更热衷裁判权的行使,不愿做艰苦细致的思想工作,进而影响了调解工作的良性发展。另由于审判工作任务日益繁重,有些法官为了尽快结案,片面追求办案效率,在违背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进行调解,结果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侵犯了当事人的诉权,损害了法院的形象。
  (二)调解工作机制创新不够
  目前,民事调解工作机制创新不够,诸如尽管对调解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尚未完全制度化,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等。在职权主义影响下的调解过于浓厚。现行的调解模式明显带有浓重的职权主义色彩,自愿原则难以落到实处。由于法官既是调解者又是案件裁判者的双重身份,往往使当事人受到强制或变相强制。裁判者的身份使法官具有潜在的强制力,以合意为基础的调解常常变为法官主持引导下的强制性调解,法官会以审判权为后盾,告知当事人如果不接受调解方案,将来的判决将会对其更加不利,即所谓的“以判压调”。不少当事人迫于压力,不得不同意调解,基于这种因素下达成的调解协议容易导致不公,滋生司法腐败。
  (三)调解质量或效率仍不高。
  由于个别法官在调解中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常使当事人在无准备的情况下被突然通知调解,使其因准备不足而处于劣势;调解时不注意发挥释明引导作用,敷衍塞责,使调解基本处于当事人自调的状态等,从而造成了案件调解质量的低下。造成当前调解效率不高的原因,既有法官调解技巧、语言表达能力、自身人格魅力方面的因素,也有因案件复杂、难度加大,对案件的驾驭能力不足,抓不住争议症结的原因。
  三、加强民事调解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明确调解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和谐司法理念,高度重视调解工作,以促进当事人和睦相处、社会安定为目的,大力提倡和全面落实民事调解制度,强化法官的调解意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以和解的方式解决纠纷,从而保证案结事了。坚持“能调则调,该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正确处理调解与判决的关系。调解也好,判决也好,关键是要在查清事实的前提下用准法律,找到公正的处理方案,围绕处理方案把思想工作做到当事人的心灵深处,引导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确实调解不成的就判,判就得判成铁案,能经受住历史检验。
  (二)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调解机制
  在坚持现有整体诉讼架构不变的原则下,完善和改革内部管理与审判模式。如采取多梯层次、全程调解,形成法官助理—主审法官—审判长—庭长或主管院长多梯次的调解模式,在诉讼的各个环节,即立案、送达、证据交换、开庭审理和宣判等阶段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调解,以尽最大努力促进调解。积极探索建立调解工作激励机制,加大鼓励和奖励的力度,如在办案经费标准中提高调解案件的单案补助标准,年度审判调撤率达到规定指标的给予优先配备装备等措施。
  (三)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
  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处理民事纠纷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特点是方便、快捷、灵活和具有较弱的对抗性,被国际司法界誉为“东方经验”。如何创造性地开展诉讼调解,充分发挥其价值和优势,就要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在民事调解工作中,可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防止各方、包括双方当事人和法官滥用调解,防止不必要的怀疑和风险,防止案件当事人把法官调解当作减少债务的诉讼“技巧”或权宜之计,利用调解之名行逃避法律之实以达到迟缓、拖延时间、规避管辖或作虚假承诺等现象的出现。
  (四)引导和发挥诉讼代理人和律师在调解中的作用
  调解协议能使当事人的利益得到最快的实现,能够在最大限度地息事宁人,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达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和谐统一。 有诉讼代理人和律师代理的案件,如果在案件开庭审理前其诉讼代理人和律师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法院可按收取当事人的其他诉讼费比例标准给诉讼代理人和律师相应的经济补偿;如果案件已经通过开庭,但尚未进入合议判决之前在诉讼代理人和律师的努力下达成调解协议的案件,法院可在收取的其他诉讼费中返还50%。这样诉讼代理人和律师都得到了实惠,同时对其代理人的代理工作也感到满意,只有这样诉讼代理人和律师才有可能积极去配合法院的调解工作。 建议今后在年度执业年审或对诉讼代理人和优秀律师的评选活动中,将诉讼代理人和律师参与调解结案作为一项硬性指标,达不到调结率的要进行业务培训或取消其参加评优活动,这样诉讼代理人和执业律师在诉讼活动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配合法院的调解工作。
其他文献
美国行政协定是美国政府与外国政府签订的协议。美国宪法只规定了条约而没有规定行政协定,行政协定的主要宪法依据来源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判例。不管是总统的行政协定还是国
高校扩招以后 ,特困生已经越来越成为高校学生工作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本文对特困生产生的原因以及困难形式作了简要论述 ,并对如何更好地解决特困生问题及其扩招的意
2018年,国际空间站第54~58考察组乘员为美国100多项新的科学研究提供了支持,在这个独特的轨道实验室实施的研究,推动着未来月球和火星任务的发展,并改善着地面的生活。这里是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及联合国广大主持正义的成员国对联合国的一大贡献。8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联合国宪章》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发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在消
2013年5月,阿里巴巴以2.94亿美元购买高德软件公司28%股份.而时隔一年不到,其终于决定将这家中国地图领域的领导厂商尽数揽入囊中.2014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以每股21美元的价格
期刊
在充分肯定新刑法历史性意义的前提下,对老年犯罪者刑事责任的特殊处遇、劫持列车罪的设立、刑法第102条的罪状以及刑法等395条的罪名等问题作了质疑,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刑法法典的若干
与世界主要木质林产品出口大国(地区)相比,中国劳动密集型木质林产品出口比重过大。基于1981~2009年间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中国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
人是一种不断地创造和拷问自身的存在物。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条件下,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从事活动,创造价值,追求着自由发展。从现实的人出发,注目于关乎人的存在的现实环节,是人学研
高校师资队伍长期存在结构不合理、教育观念滞后、知识陈旧、中青年教师流失严重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树立符合高校教师队伍发展规律,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校师资队
张欣以她细致浪漫的笔调描绘都市女性的命运,选取以爱情主题展现其生存的困惑及情感的渴望。由此形成了她小说的主要特点:一方面从现实主义作家的理性精神,揭示“爱情”主题与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