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油的提取工艺现状

来源 :河南畜牧兽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gnc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根据已有文献对虫油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与总结,分析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主要有水酶法、超临界萃取法、亚临界萃取法、索氏提取法、压榨法、有机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这几种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并进行未来展望,为虫油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原料价格屡创新高,饲料价格暴涨1000元/吨rn2021年1月玉米价格涨到近2900元每吨,创历史新高.与此同时,豆粕4350元/吨逼近历史最高价,部分地区报价更是高达4670元/吨,月涨幅超过1000元/吨.截至11月,磷酸氢钙价格突破历史高位后继续向上攀升,从年初的1780元/吨上涨至3600元/吨,上涨将近2000元/吨.尽管目前玉米、豆粕等价格有所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
期刊
2021年新冠肺炎变异毒株频现,冲击全球经济复苏形势,货币政策与贸易受阻令全球谷物价格大幅上涨,粮价上涨至近十年高点,小麦涨幅最为明显,部分国家因粮食价格飙升,引来剧烈的通货膨胀.2021年全球化肥价格上涨,玉米种植成本增加,同时乙醇汽油大量生产,再加上中国需求强劲,进口玉米超2700万t,全球玉米需求紧张,CBOT玉米涨至八年高位,国内玉米价格创历史新高.
期刊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方案对羊的康复以及妊娠结果产生直接影响,目前学术界将羊繁殖期分为哺乳期、妊娠期以及空怀期等几个阶段,在饲养过程中需要从母羊的生理特征入手,选择合理的饲养方案,以此来确保饲养质量.rn1 空怀期的母羊饲养方案rn空怀期是指羊羔断奶以及母羊再次妊娠之前的时间段,一般情况下母羊的空怀期约为90~100 d,并且不同产羔季节下会导致空怀期时间不同.例如在产春羔时,则空怀期大约在本年度的8-10月份;若产冬羔,则空怀期则是次年的5-7月份.
期刊
2021年12月20日,全省畜牧科长会在郑州召开,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处处长张全勇出席会议并讲话,二级调研员陈洪科主持会议.会议交流了各地畜牧业发展成绩和亮点,分析了形势与挑战,安排部署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
期刊
2021年,全球大豆供需格局由紧张转向紧平衡,美国大豆产量止降回升,南美大豆丰产预期较强,中国大豆需求放缓,全球大豆期末库存先降后增,全球大豆价格先涨后跌.5月12日,美国大豆期末库存降至7年新低,CBOT主力合约价格创下年内新高1667.5美分/蒲式耳,仅次于2012年9月的历史最高1789美分/蒲式耳;11月9日,美豆集中上市叠加南美丰产预期较强,CBOT主力合约价格创下年内新低1181.25美分/蒲式耳.
期刊
1 猪流行性感冒rn1.1 临床症状rn流行性感冒是生猪于冬春季节常发生的传染性疾病,致病原为猪流行性感冒病毒,多见于初春、初冬阶段.病毒采用飞沫传播方式传染,带毒猪、患病猪均能够促进流行性感冒的传播,因此,一旦发现该疾病,应立即隔离控制.流行性感冒发生后若未及时治疗,则易引发其他疾病,多种疾病继发加重病情,使疾病治疗更为困难.生猪感染流行性感冒后,其体温将在较短时间内升至40℃,并伴随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表现,症状较为严重的病猪将会停止采食.除此之外,患病猪开始出现肌肉酸疼症状,有黏性黏液从眼睛、鼻孔内
期刊
本文研究基层兽医在猪病诊疗中的用药常识.从正确诊断、选择合适给药方法、控制给药剂量、给药时间、给药次数、按照疗程给药、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对因对症治疗等方面,列举基层兽医在诊疗猪病时应当熟悉的用药常识;从盲目施用退烧药物、盲目施用止泻药物与过量添加抗生素等方面,列举基层兽医在诊疗猪病的过程中容易走入的误区.
在肉鸡规模化养殖的过程中,还应认识到环境中潜藏着的各种不利因素可能导致肉鸡疫病暴发,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环境控制与肉鸡疫病防治的关系,提出科学的环境控制措施,能够为肉鸡健康生长提供保障.
期刊
畜禽现代化生态养殖就是指在有限的土地空间内,应用现代科技与生态学原理,使同一环境下的动植物、微生物循环共生,也使养殖过程、养殖环境以及产品之间相互协调,为畜禽养殖提供环境友好型养殖形式.分析当前畜禽生态养殖的重要意义,结合生态养殖发展现状,通过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生态环境及粪尿处理技术的应用,降低粪便等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依据时代发展需求推动畜禽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现代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扩大生态养殖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 发热黄疸型牛病临床鉴别rn1.1 流行特点分析rn黄疸型牛病类型较多,首先是牛巴贝斯虫病,又被称作红尿热、蜱热病等,致病寄生虫多贮存于牛红细胞内,以微小牛蜱等为媒介完成传播,其流行多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7至9月份是其盛行期.病牛感染后会经历8~15 d的潜伏期,潜伏期结束后部分牛会出现明显的发病症状,2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较高,不过整体症状稍轻,病死情况并不多见;对于成年牛来说,虽然发病概率不高,但症状较重并且可能面临死亡的威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