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动物和谐共生的精神叙事

来源 :中国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hacmacy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的川流不息》(山东教育出版社2021年4月出版)是知名作家张炜的作品.该书以“我”的视角,向读者讲述了自己几十年间与动物相处的几段难忘的故事和心路历程.在作品中,张炜并不满足于狭义的动物叙事,而是将整个故事放置在深而远的精神叙事当中.他不仅抒写了人和动物的精神之光,还竭力复燃了数字时代文学的精神之光.
其他文献
苏绍连是台湾现代诗坛的“异数”.含羞草的性格狂热地“追着诗跑”,孤寂的内心埋伏着惊悚的“焰火”,本该安分的“天命”却成为最热烈的弄潮冲浪,矛盾的多面体铸成他幽闭的人格,以及冷郁疏隽的诗风.他先以惊悚的散文诗问世,续以璀璨的多媒体开辟航道,同时用物象思维渗透意象,鼓吹“无象”的旅次.本文在全面肯定苏绍连诗歌成就与变化的基础上,对其“无象诗”提出了商榷意见.
现实主义文艺理论自“五四”以来传入中国,因其自身的文学品格很快和中国的社会语境发生密切的互动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现实主义分别凸显出“理性” “斗争” “典型”“返本”“多元”等语义层面.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实主义在历史叙事、文化同置、世俗人道主义等方面继续做出积极的探索与实践.现实主义书写也从以往的单纯写实与直抒胸臆演变出层次更加丰富的意义空间,它不仅跳脱了昔日对主流话语的依附,也在新的文艺思潮的引导下,具备了自我解构与积极重构的力量.
“80后”作家郭爽在小说集《正午时踏进光焰》中,塑造了诸多小人物形象,大体可概括为“父辈”“女性”“青年”三类.郭爽的小人物书写受早年生活经历、媒体人生涯所影响,同时也是其文学观与创作观指引下的产物.秉持着现实主义写作姿态,郭爽自觉地从小人物的立场出发,为这一群体发声,再现了他们的生存状况、精神危机与情感诉求.郭爽在双线叙事刻画出一幅幅小人物的浮世绘,展示了小人物平凡而可贵的生命韧性,呈现出对当代社会变革的密切关注,表现出对小人物的深切关怀.
贺友直绘、董子畏改编的《山乡巨变》连环画是中国“新连环画”史上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在经历了“大跃进”时期连环画的“爆发式”创作与1960年的低谷后,献礼建党40周年的《山乡巨变》连环画为日趋黯淡的中国连环画界缀上了一点星光.《山乡巨变》连环画的脚本在1961至1978年间历经三度改编,每次改编都处于极具代表性的时间节点上,体现了不同时代对于文艺作品的特殊要求.通过探析《山乡巨变》连环画脚本的改编,可以透视中国文艺作品在政治环境与时代语境影响下的发展经历.
罗伟章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和极广的涵盖度,从微观生活世界到宏观精神领域都有所涉及.个人、时代与精神领域构成其小说三个逻辑上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和维度.关于个人的书写方面,秉持其一贯的现实关怀,对底层世界进行细致深入的描摹;关于时代的书写,从乡土社会出发,关注城市化进程带给乡土的裂变,揭露并反思现代化带来的各种人性“异化”问题;在人与时代的思考之后,罗伟章探寻小说更深层的表达内容,进入人的精神领域,通过作家这一“元身份”的设置,并借用超现实的笔法、元叙述手段等,讨论生命和存在这些“形而上”的精神层面问题.
超级平台的崛起重塑了数字市场结构,也带来了网络治理权力的变革.经由平台进行规制,成为近年来许多国家网络内容治理的政策选择.元规制模式是政府规制和平台自治的结合,核心要旨是对平台的内部规制机制展开规制.该模式对网络内容实施间接规制和过程规制,防控的重点是平台信息处理过程的科学、透明和可评价.但是该模式进一步赋权平台,用户权益处境更加脆弱,需要分级分类设置法定义务、完善用户权益保障机制,并且引进第三方监管等制度作为补充.
本文采取个案研究的方式,不把已经成为文学史共识的寻根文学作家李杭育作为“前理解”,而是试图重勘写作者李杭育和“寻根文学”之间的关系,探究李杭育被命名为“寻根文学作家”的这一过程如何在历史中生成,以及在这一生成过程中,李杭育文学创作脉络本身的创伤经历、另起炉灶和自我限制.
2021年11月27日至28日,首届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大会在北京成功召开.大会以“深度交叉融合,信息赋能健康”为主题,紧扣健康中国、数字中国发展战略,聚焦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明晰学科方向,推动体系建设,促进医学卫生健康与信息科学技术深度交融.全国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行业组织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会议累计1.44万人次.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姚建红主持了开幕式和主旨报告.
期刊
文章意在以《收获》为横截面,切入1980年代文学生产语境,深入具体地探究1980年代“先锋小说”生产关联的“先锋”话语以及这种“先锋”话语所承载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先锋”重新陌生化、历史化、问题化.具体而言,即通过考察彼时《收获》栏目设置、文体结构、作家构成特点,编辑、作家、批评家间的互动,探究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判定与生产,包括小说何以“先锋”的评价标准,以及编辑、作家、批评家三方对“先锋”何为的认识考量,挖掘与呈示“先锋”在1980年代的多重意涵.在进一步发掘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淹没和磨蚀的、历史地
从角色定位上看,书迷是出版IP受众需求的前测人群,也是共创出版IP口碑、消费出版IP产品的中坚力量.但书迷也常常因出版物情结而陷入质疑同中存异的“绝对忠实性”误区.因此,出版IP开发应适应不同文化产品类型和时代文化的变化,在视书迷为精准目标消费者的同时,着力推动出版IP全产业链上文化产品和衍生品消费者之间的多元互动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