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儿子的事情,不仅让韩雅琴关心起儿子们的饭碗,还开始关注对他们的教育和预防他们再次犯罪。而保持劳动状态是韩雅琴教育改造儿子们的首要原则
“如果将来你奶奶去世了,你不需要去哭,反正会有很多人去哭。”这段母子间的对话,最终传到了韩雅琴的耳朵里,当时她就心里一酸,因为对话的母子是她的大儿媳和长孙,那位奶奶便是自己。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年幼的长孙都开始在社会上打拼,未必记得儿时听到的那段话,但年逾七十的奶奶却对此记忆深刻,韩雅琴明白儿媳口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接纳,反而让亲情更加疏远。“我不怪家里人,毕竟不是谁都可以接纳这些人。”
这些人大多把韩雅琴称为“妈妈”,因为老太太在最关键的时候伸手援助过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个性差异巨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刑释解教人员。让韩家其他成员接受不了便是这种特殊身份,“一开始谁都会担心,毕竟他们都曾是罪犯,甚至杀过人。”韩的孙女坦承初期对此也很反感。
“做了整整三十年啊,除了亲生的3个儿子和1个女儿外,我还有448个‘儿子’和36个‘女儿’。”韩雅琴几乎每日都会接到众多子女打来的电话,与同龄的老太太相比,她的生活显得热闹很多。
虽然众多子女送给了老太太很多礼物,但是她唯独喜欢那块挂在客厅里的匾额,老太太说看着匾额上的“爱心妈妈”四个楷体大字,三十年间受的委屈瞬间全都会忘记。
初次收养
1983年6月,山西太原市第十三冶金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十三冶)进行企业分流,一部分职工离开这个国企,开始自谋生路,韩雅琴便是其中之一。别人是哭天抢地,认为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可她却是雄心勃勃,转眼就拉拢了一批被分流的女职工,成立了建筑队。
她先是花了两个月时间替一家医院盖了一个太平间,赚了3000块,没过多久又在原单位的帮助下弄成了几个活动板房,开始卖早点。让韩雅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几份早点完全改变了她以后的人生。
11月21日那天,韩雅琴正在收摊,没有注意到四个灰眉污脸的少年围了上来。“阿姨,能把卖剩下的油条和豆腐脑给我们吃点吗?”看着这四个孩子可怜,就让他们吃了个饱。“这几个小子吃完连声谢谢也不说,没点礼貌。”一开始韩雅琴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好。
午饭时,这四名少年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不过却是在早餐摊的厨房里刷锅洗碗,忙得不亦乐乎,韩雅琴一下子慌了神,急忙把这些来路不明的小家伙往外赶。为首的一名少年向其他三人使了一个眼色,四人顿时齐刷刷地跪在她面前,“阿姨,收下我们吧,我们什么工作都能干。”一问方知,这四人都是刚刚从劳教所出来,有的父母去世,有的家庭离异,基本都是无家可归,晚上全睡在水泥管里。
见韩雅琴没有马上表态,为首那少年突然说:“您要是不收留我们,我们马上去拿砖头砸银行的玻璃,这样就能再被抓进去,至少不会饿死。”这话深深地震撼了韩雅琴,几经权衡,终于点了点头,表示许可,而那四名少年随即“妈妈”叫个不停。四人中,为首的少年因为年纪最大,便被韩雅琴认定为大儿子,他叫王岳虎,绰号“二虎”。
当晚,他们便寄宿在早餐店里,第二天王岳虎又带了五名小兄弟,又是齐刷刷地跪成一片,在一伙人的“谁不听韩妈妈的话,天打五雷轰”大声发誓中,韩雅琴虽觉得进退两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天之内,小小的早餐铺里就多了九张要吃饭的嘴,这让早餐铺里其他老员工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当时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早餐铺开张没几天,自己能不能填饱肚子都是问题。”韩雅琴认为老员工提出的意见不无道理,她决定召开一个内部会议,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韩雅琴认为自己在早餐铺里是领头的,肯定有人向着她,但是投反对票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欢呼声中,“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从她嘴里脱口而出,这句话出自毛主席语录,老员工的欢呼声顿时停了下来,韩雅琴收容这些刚从劳教所里出来的少年自此也成为定局。
被怨言包围的院子
韩雅琴收容劳改少年的事情在周边地区传开后,有类似情况的劳改少年登门跪地叫“韩妈妈”的情景开始屡屡发生,韩雅琴的儿子们也越来越多,到1985年时已经有50多人,好在当时她已经成立了英辉建筑安装公司,自己修建了一栋房子,作为这些孩子们的栖身之所。
“孩子多,全部睡大通铺,晚上睡觉之前我就数脑袋。”韩雅琴不允许孩子们夜间外出,不仅担心他们的安全,更害怕他们会学坏。她晚上都会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经常出现的场面是,孩子们拥挤在韩雅琴的身旁静静地听她讲故事,或者看她缝补衣服。
虽然韩雅琴管教得相当严格,但是周围人对这些问题少年的担心却是丝毫不减,邻居们的猫猫狗狗丢了,第一时间敲的还是韩雅琴家的大门。
虽然她对此也颇有怨言,但也无可奈何,有一次最终还是动了手。
原来,韩雅琴早上有在院子里散步的习惯,偶然发现大门外有个女人朝着自己的方向指指点点,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这个女人是街道居委会主任,家里的石棉瓦不见了,直言是韩雅琴的儿子们偷的。
双方言语不合,而居委会主任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就是这些劳改犯们偷的,就是!”当时她手里还握着晨练用的扇子,韩雅琴特别讨厌别人称她的儿子们为劳改犯,一怒之下,夺过扇子就朝她的脑袋上一顿乱打。这口怨气算是出了,而她的区政协委员资格也随即被撤销。
进山
政协委员撤销事件显然没有阻止韩雅琴停止收留刑释解教人员,她的儿子数量一直在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问题少年都逐渐长大,而韩雅琴新认的儿子们也开始包括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这些人基本都被她安排在了太原市区。
周围邻居早年对问题少年已经是惶恐不安,现在居然要面对的是刚刚出狱恶行累累的刑事犯,抱怨声和责骂声更是越来越多,其中有些人直接要求太原市政府出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反对声依旧高涨,不过到了2002年,这些声音突然沉寂下来。从2002年开始,太原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六项整改,主要是修整小街小巷,拓展马路等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韩雅琴名下的十多处房产一夜之间都被划入拆迁范围。
“我能怎么办,我总不能带着几百个孩子在太原市区要饭吧。”韩雅琴认为他们在太原市区已经无法立足了,她把目光投向了农村,转了很多个地方,最终选定在了太原以北20公里的一个小山坳,那里归阳曲县管辖。
韩雅琴承包了这个小山坳里的50亩地,承包期为50年,她把100多个儿子全从太原市区带到了这里,建了一个农场和砖瓦厂。
小山坳远远没有太原市区的繁华喧闹,可也没有了旁人对他们的指指点点。
过失杀人
儿子多,吃饭的嘴也就多,不过韩雅琴从不担心这个问题,她担心的是这些人会再次闯祸犯罪,“和他们相处得多就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被别人欺负,因为长期被人指指点点,一旦牛脾气一上来,下手就特别狠。”
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她最放心的大儿子王岳虎身上。
在众多儿子中,韩雅琴对王岳虎非常看重,在收留他的第二年便送其到烹饪学校学习厨艺,学成归来后又帮他开起了一个小饭馆,眼见正步入正轨,却出事了。
有一晚,韩雅琴刚刚安顿好孩子们睡觉后,房门便被几个警察给敲开,查实身份后被带回了公安局,到了警局才弄明白是王岳虎杀了人,自己需要配合调查。
王岳虎杀死的是一名到处流浪的酒鬼,在此之前,这个酒鬼在王岳虎的小饭馆里吃霸王餐,坚决不肯付钱,为了教训他,王在其臀部刺了一刀,但正中坐骨神经,这名酒鬼当即死亡。
因为过失杀人,他被判了七年半,出狱后就一直担任韩雅琴的司机,整整跟随了她二十年。
让他们保持劳动状态
大儿子的事情,开始让韩雅琴不仅关心起“儿子们”的饭碗,还开始关注对他们的教育和预防他们再次犯罪。“很多人本来就很懒,如果老是让他们闲着,说不定会给你惹出什么乱子。”除了不停地说教,保持劳动状态是韩雅琴教育改造儿子们的首要原则。
这个做法从她收容第一个孩子起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刚开始就是在早餐摊刷锅洗碗,搞清洁,后来韩雅琴发现这些活还是太少,加之收容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就做起了义务劳动。当时集体供暖刚开始施行,很多人家都拆了煤炉子,砖头满街都是,她就开始组织这些孩子捡砖铺路,现今十三冶宿舍区的路就是那时铺的。
十三冶的总经理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特意召开了500人以上的处级干部会议,参会的很多干部后来见到韩雅琴就诉苦说:“总经理说我们这些人的觉悟还没你个老太太的觉悟高。”更意想不到的是,十三冶居然为铺路的事情特意奖励了她6万元钱。
就是这6万元钱,让韩雅琴的英辉建筑安装公司有了启动资金,加上人手多,公司揽下了很多工程,规模越做越大,韩雅琴开始有钱资助几个有能力的儿子搞起了实业。如今这些儿子们的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涉及到了餐饮、建筑、煤矿开采等几个行业。
韩雅琴对这些儿子们的成功感到欣慰,在她的提议下,这些企业都被定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为韩雅琴的新儿子们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不过她新认下的儿子们都必须先到小山坳的农场里待上一年的时间,参与各种劳动,“我就是想看看品质怎么样,比较适合哪些工作。”在考察合格后,韩雅琴才会把他们介绍给已经事业有成的儿子,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她的每个儿子就这样都有了工作,虽然有了相同的开始,但未必都是相同的结局。“大部分孩子有了工作就不一样了,很珍惜这个机会,就想多赚钱点,有些就懒惯了,老是图享受,刚干几天就没影了,没钱就动歪脑筋,最后又进去了。”韩雅琴摆了摆手,不愿再多提。
一封遗书
韩雅琴伤心的不仅仅是再次入狱的儿子,2008年一位儿子的自杀也让她愧疚不已。
那一年,由于非常靠近太原直通大同的高速公路,阳曲县政府决定拆毁韩亚琴在小山坳里的砖厂。考虑到这家砖厂的性质十分特殊,在拆毁当日,阳曲县政府特意抽调了100多名警力来维持现场秩序。
即便这样,双方当场还是发生了摩擦,在韩雅琴的儿子们中,张永刚表现得最为激进,不停地斥责当地政府寻求政绩,不顾他们的死活,最后韩雅琴亲自出面劝阻都没有效果。
“砖厂被拆后,这些孩子们的心也就散了。”韩雅琴知道很多人伤心,但没料到会出大事。心灰意冷的张永刚在砖厂被拆毁后跑到了西安,卧轨自杀,铁路方面发现了其身上的遗书,写道:“韩妈妈,你永远是我最尊敬的妈妈,但是你救不了我,连最后一点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拆了就拆了,我们还可以干其他工作,为什么要走上绝路呢?”韩雅琴说自己始终都不明白张永刚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只能认为他“钻牛角尖,认死理”。
特殊的儿子和孙子
在山西,韩雅琴被树立成为一个榜样,很多监狱都邀请她去监所为服刑犯人们讲课,而这些在押犯也将韩雅琴认定为自己出狱后的一个大救星。
阎建国便是其中之一,缺少家庭温暖的他自小便是少管所的常客,三进三出监狱,最后因过失杀人罪被判死缓,因表现良好于2004年提前释放,出狱时已经年满66岁,服刑时间加在一起大概有51年。
亲人大多在其服刑期间便已去世,无处可去的阎建国带着自己的释放证明直接跪到了韩雅琴的面前,“当时那张释放证明正好挡住了他的脸,他一站起来那苍老的样子吓了我一跳。”韩雅琴一问才知他还要长一岁,即使这样,阎建国依旧坚持把韩雅琴称为“妈妈”,对此他有一个“有妈才有家,有家才有爱,有爱才有温暖”的理论。
对这个还大自己一岁的儿子,韩雅琴是相当关爱,她去北京作报告时就带着阎建国,那也是阎建国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韩雅琴不仅是妈妈,现在还是奶奶。2005年,刚满13周岁的问题少年范辉因为盗窃在湖北武汉被捕,后送入劳教所,他自小便是孤儿,6岁开始在社会上流浪,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劳教所的工作人员直言这小孩出去后还会犯罪,恰逢司法部部长张福森来视察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福森立刻拍板说:“可以送到韩妈妈那里去嘛。”几天之后,范辉就被直接送到了太原,由于年纪太小,韩雅琴就认他做了孙子。
范辉的教育问题曾经让韩雅琴头疼不已,从未上过学的范辉已经14岁了,为了不伤害其自尊心,她还特意安排范辉去人数较少的乡村小学读书,但范辉对学习还是很抵触。“你不识字,以后娶不到老婆的哦。”在韩雅琴的连哄带骗中,范辉还是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小学学业。
不管具有经营头脑的韩雅琴如何想方设法地让这些刑释解教人员进入餐饮、运输、服务行业工作,除了大打温情牌,她始终无法在教育和防止这些人员再犯罪问题上走得更远。
冲突
随着年纪的增大,韩雅琴一直在不停地寻找合适的人选,希望他能够接替自己,继续开展帮扶刑释解教人员的工作。
2004年,生于台湾的澳籍华人张振国通过央视看到了韩雅琴的故事,不远万里赶到了太原,找到了韩雅琴,表示自己愿意从事这项事业,“其实他的心是最诚恳的,不过他并不认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韩雅琴曾几次收到张振国的建议,不过都没有采纳。
双方的冲突来源于对待刑释解教人员的不同理念上,张振国非常反感当地人大给韩雅琴下发的一些红头文件,有时会直接将其丢入垃圾筐,直言都是废纸,也不认可夜间限制外出的规定,认为这剥夺了他人的自由。韩雅琴有次在下雨时,要求大家尽快将还未晾干的土砖搬入室内,他第一时间出来阻止,认定这种要求侵犯了人权。而在韩雅琴看来,这些都是教育“儿子”天经地义。
韩雅琴知道张振国的一套都是西方国家的东西,她直言不适合中国,后来颇感不适应的张振国离开了太原,临走时留下了7000澳元,韩雅琴一直想归还这笔钱,却始终联系不上他。
图片说明
1 农场里有块地不太平,韩雅琴让范辉动手整整,为了图省事,他居然动用了挖掘机。2004年13岁的孤儿范辉因偷盗在湖北被捕,机缘巧合之下,被司法部门送到太原,韩雅琴收养了他,认做“孙子”。由于不愿意上学,韩就送他去学技术,然后介绍到一个桥梁工程队里,专门开挖掘机,是个好手。
2 赶上饭点了,裴卫国忙得不可开交,身为二号大厨,他一般做的都是很重要的菜。因为盗窃在晋中监狱服刑七年,在监狱里就干厨师,出来后被韩雅琴直接安排进了山西会馆,一直干到现在,前段时间刚刚升职。
3 吃早点的客人不停地在催,小黑也很着急,他揭开笼盖后发现包子还没蒸熟。小黑有毒瘾,前段时间才从戒毒所里放出来,因为吸毒,家里值钱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韩雅琴知道他家里困难,便把一个早餐摊盘给了他,由于经常晚起,早餐摊时不时就歇业,韩雅琴为这事念叨他好几回。
4 “阳曲县有个阳曲村,阳曲村有个韩明明,你来这直接报我的名号,保管有用。”韩明明在村里弄了个工厂,专门为太原钢厂做些加工活儿,固定资产已经过千万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板,小时候就是个问题少年,韩雅琴认他为“儿子”后,没少操心,想不到长大后居然成就了一番事业。
“如果将来你奶奶去世了,你不需要去哭,反正会有很多人去哭。”这段母子间的对话,最终传到了韩雅琴的耳朵里,当时她就心里一酸,因为对话的母子是她的大儿媳和长孙,那位奶奶便是自己。
十多年过去了,昔日年幼的长孙都开始在社会上打拼,未必记得儿时听到的那段话,但年逾七十的奶奶却对此记忆深刻,韩雅琴明白儿媳口中的“很多人”并没有得到家人的接纳,反而让亲情更加疏远。“我不怪家里人,毕竟不是谁都可以接纳这些人。”
这些人大多把韩雅琴称为“妈妈”,因为老太太在最关键的时候伸手援助过他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年龄个性差异巨大,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刑释解教人员。让韩家其他成员接受不了便是这种特殊身份,“一开始谁都会担心,毕竟他们都曾是罪犯,甚至杀过人。”韩的孙女坦承初期对此也很反感。
“做了整整三十年啊,除了亲生的3个儿子和1个女儿外,我还有448个‘儿子’和36个‘女儿’。”韩雅琴几乎每日都会接到众多子女打来的电话,与同龄的老太太相比,她的生活显得热闹很多。
虽然众多子女送给了老太太很多礼物,但是她唯独喜欢那块挂在客厅里的匾额,老太太说看着匾额上的“爱心妈妈”四个楷体大字,三十年间受的委屈瞬间全都会忘记。
初次收养
1983年6月,山西太原市第十三冶金建筑公司(以下简称十三冶)进行企业分流,一部分职工离开这个国企,开始自谋生路,韩雅琴便是其中之一。别人是哭天抢地,认为铁饭碗变成了泥饭碗,可她却是雄心勃勃,转眼就拉拢了一批被分流的女职工,成立了建筑队。
她先是花了两个月时间替一家医院盖了一个太平间,赚了3000块,没过多久又在原单位的帮助下弄成了几个活动板房,开始卖早点。让韩雅琴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就是几份早点完全改变了她以后的人生。
11月21日那天,韩雅琴正在收摊,没有注意到四个灰眉污脸的少年围了上来。“阿姨,能把卖剩下的油条和豆腐脑给我们吃点吗?”看着这四个孩子可怜,就让他们吃了个饱。“这几个小子吃完连声谢谢也不说,没点礼貌。”一开始韩雅琴对他们的印象并不好。
午饭时,这四名少年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不过却是在早餐摊的厨房里刷锅洗碗,忙得不亦乐乎,韩雅琴一下子慌了神,急忙把这些来路不明的小家伙往外赶。为首的一名少年向其他三人使了一个眼色,四人顿时齐刷刷地跪在她面前,“阿姨,收下我们吧,我们什么工作都能干。”一问方知,这四人都是刚刚从劳教所出来,有的父母去世,有的家庭离异,基本都是无家可归,晚上全睡在水泥管里。
见韩雅琴没有马上表态,为首那少年突然说:“您要是不收留我们,我们马上去拿砖头砸银行的玻璃,这样就能再被抓进去,至少不会饿死。”这话深深地震撼了韩雅琴,几经权衡,终于点了点头,表示许可,而那四名少年随即“妈妈”叫个不停。四人中,为首的少年因为年纪最大,便被韩雅琴认定为大儿子,他叫王岳虎,绰号“二虎”。
当晚,他们便寄宿在早餐店里,第二天王岳虎又带了五名小兄弟,又是齐刷刷地跪成一片,在一伙人的“谁不听韩妈妈的话,天打五雷轰”大声发誓中,韩雅琴虽觉得进退两难,但还是点了点头。
两天之内,小小的早餐铺里就多了九张要吃饭的嘴,这让早餐铺里其他老员工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当时几乎遭到所有人的反对,早餐铺开张没几天,自己能不能填饱肚子都是问题。”韩雅琴认为老员工提出的意见不无道理,她决定召开一个内部会议,通过投票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韩雅琴认为自己在早餐铺里是领头的,肯定有人向着她,但是投反对票的还是占了大多数,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欢呼声中,“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从她嘴里脱口而出,这句话出自毛主席语录,老员工的欢呼声顿时停了下来,韩雅琴收容这些刚从劳教所里出来的少年自此也成为定局。
被怨言包围的院子
韩雅琴收容劳改少年的事情在周边地区传开后,有类似情况的劳改少年登门跪地叫“韩妈妈”的情景开始屡屡发生,韩雅琴的儿子们也越来越多,到1985年时已经有50多人,好在当时她已经成立了英辉建筑安装公司,自己修建了一栋房子,作为这些孩子们的栖身之所。
“孩子多,全部睡大通铺,晚上睡觉之前我就数脑袋。”韩雅琴不允许孩子们夜间外出,不仅担心他们的安全,更害怕他们会学坏。她晚上都会和孩子们呆在一起,经常出现的场面是,孩子们拥挤在韩雅琴的身旁静静地听她讲故事,或者看她缝补衣服。
虽然韩雅琴管教得相当严格,但是周围人对这些问题少年的担心却是丝毫不减,邻居们的猫猫狗狗丢了,第一时间敲的还是韩雅琴家的大门。
虽然她对此也颇有怨言,但也无可奈何,有一次最终还是动了手。
原来,韩雅琴早上有在院子里散步的习惯,偶然发现大门外有个女人朝着自己的方向指指点点,上前询问后才知道,这个女人是街道居委会主任,家里的石棉瓦不见了,直言是韩雅琴的儿子们偷的。
双方言语不合,而居委会主任的声音也是越来越大,“就是这些劳改犯们偷的,就是!”当时她手里还握着晨练用的扇子,韩雅琴特别讨厌别人称她的儿子们为劳改犯,一怒之下,夺过扇子就朝她的脑袋上一顿乱打。这口怨气算是出了,而她的区政协委员资格也随即被撤销。
进山
政协委员撤销事件显然没有阻止韩雅琴停止收留刑释解教人员,她的儿子数量一直在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问题少年都逐渐长大,而韩雅琴新认的儿子们也开始包括越来越多的成年人,这些人基本都被她安排在了太原市区。
周围邻居早年对问题少年已经是惶恐不安,现在居然要面对的是刚刚出狱恶行累累的刑事犯,抱怨声和责骂声更是越来越多,其中有些人直接要求太原市政府出面来解决这些问题。
反对声依旧高涨,不过到了2002年,这些声音突然沉寂下来。从2002年开始,太原为了创建文明城市,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六项整改,主要是修整小街小巷,拓展马路等工程,在这个过程中,韩雅琴名下的十多处房产一夜之间都被划入拆迁范围。
“我能怎么办,我总不能带着几百个孩子在太原市区要饭吧。”韩雅琴认为他们在太原市区已经无法立足了,她把目光投向了农村,转了很多个地方,最终选定在了太原以北20公里的一个小山坳,那里归阳曲县管辖。
韩雅琴承包了这个小山坳里的50亩地,承包期为50年,她把100多个儿子全从太原市区带到了这里,建了一个农场和砖瓦厂。
小山坳远远没有太原市区的繁华喧闹,可也没有了旁人对他们的指指点点。
过失杀人
儿子多,吃饭的嘴也就多,不过韩雅琴从不担心这个问题,她担心的是这些人会再次闯祸犯罪,“和他们相处得多就知道他们心里想什么,他们最受不了的就是被别人欺负,因为长期被人指指点点,一旦牛脾气一上来,下手就特别狠。”
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发生在她最放心的大儿子王岳虎身上。
在众多儿子中,韩雅琴对王岳虎非常看重,在收留他的第二年便送其到烹饪学校学习厨艺,学成归来后又帮他开起了一个小饭馆,眼见正步入正轨,却出事了。
有一晚,韩雅琴刚刚安顿好孩子们睡觉后,房门便被几个警察给敲开,查实身份后被带回了公安局,到了警局才弄明白是王岳虎杀了人,自己需要配合调查。
王岳虎杀死的是一名到处流浪的酒鬼,在此之前,这个酒鬼在王岳虎的小饭馆里吃霸王餐,坚决不肯付钱,为了教训他,王在其臀部刺了一刀,但正中坐骨神经,这名酒鬼当即死亡。
因为过失杀人,他被判了七年半,出狱后就一直担任韩雅琴的司机,整整跟随了她二十年。
让他们保持劳动状态
大儿子的事情,开始让韩雅琴不仅关心起“儿子们”的饭碗,还开始关注对他们的教育和预防他们再次犯罪。“很多人本来就很懒,如果老是让他们闲着,说不定会给你惹出什么乱子。”除了不停地说教,保持劳动状态是韩雅琴教育改造儿子们的首要原则。
这个做法从她收容第一个孩子起一直保持到了现在。刚开始就是在早餐摊刷锅洗碗,搞清洁,后来韩雅琴发现这些活还是太少,加之收容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就做起了义务劳动。当时集体供暖刚开始施行,很多人家都拆了煤炉子,砖头满街都是,她就开始组织这些孩子捡砖铺路,现今十三冶宿舍区的路就是那时铺的。
十三冶的总经理偶然发现了这一情况,特意召开了500人以上的处级干部会议,参会的很多干部后来见到韩雅琴就诉苦说:“总经理说我们这些人的觉悟还没你个老太太的觉悟高。”更意想不到的是,十三冶居然为铺路的事情特意奖励了她6万元钱。
就是这6万元钱,让韩雅琴的英辉建筑安装公司有了启动资金,加上人手多,公司揽下了很多工程,规模越做越大,韩雅琴开始有钱资助几个有能力的儿子搞起了实业。如今这些儿子们的企业规模越做越大,涉及到了餐饮、建筑、煤矿开采等几个行业。
韩雅琴对这些儿子们的成功感到欣慰,在她的提议下,这些企业都被定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地,为韩雅琴的新儿子们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不过她新认下的儿子们都必须先到小山坳的农场里待上一年的时间,参与各种劳动,“我就是想看看品质怎么样,比较适合哪些工作。”在考察合格后,韩雅琴才会把他们介绍给已经事业有成的儿子,再安排具体的工作。
她的每个儿子就这样都有了工作,虽然有了相同的开始,但未必都是相同的结局。“大部分孩子有了工作就不一样了,很珍惜这个机会,就想多赚钱点,有些就懒惯了,老是图享受,刚干几天就没影了,没钱就动歪脑筋,最后又进去了。”韩雅琴摆了摆手,不愿再多提。
一封遗书
韩雅琴伤心的不仅仅是再次入狱的儿子,2008年一位儿子的自杀也让她愧疚不已。
那一年,由于非常靠近太原直通大同的高速公路,阳曲县政府决定拆毁韩亚琴在小山坳里的砖厂。考虑到这家砖厂的性质十分特殊,在拆毁当日,阳曲县政府特意抽调了100多名警力来维持现场秩序。
即便这样,双方当场还是发生了摩擦,在韩雅琴的儿子们中,张永刚表现得最为激进,不停地斥责当地政府寻求政绩,不顾他们的死活,最后韩雅琴亲自出面劝阻都没有效果。
“砖厂被拆后,这些孩子们的心也就散了。”韩雅琴知道很多人伤心,但没料到会出大事。心灰意冷的张永刚在砖厂被拆毁后跑到了西安,卧轨自杀,铁路方面发现了其身上的遗书,写道:“韩妈妈,你永远是我最尊敬的妈妈,但是你救不了我,连最后一点生存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拆了就拆了,我们还可以干其他工作,为什么要走上绝路呢?”韩雅琴说自己始终都不明白张永刚为什么要自杀,最后只能认为他“钻牛角尖,认死理”。
特殊的儿子和孙子
在山西,韩雅琴被树立成为一个榜样,很多监狱都邀请她去监所为服刑犯人们讲课,而这些在押犯也将韩雅琴认定为自己出狱后的一个大救星。
阎建国便是其中之一,缺少家庭温暖的他自小便是少管所的常客,三进三出监狱,最后因过失杀人罪被判死缓,因表现良好于2004年提前释放,出狱时已经年满66岁,服刑时间加在一起大概有51年。
亲人大多在其服刑期间便已去世,无处可去的阎建国带着自己的释放证明直接跪到了韩雅琴的面前,“当时那张释放证明正好挡住了他的脸,他一站起来那苍老的样子吓了我一跳。”韩雅琴一问才知他还要长一岁,即使这样,阎建国依旧坚持把韩雅琴称为“妈妈”,对此他有一个“有妈才有家,有家才有爱,有爱才有温暖”的理论。
对这个还大自己一岁的儿子,韩雅琴是相当关爱,她去北京作报告时就带着阎建国,那也是阎建国平生第一次坐飞机。
韩雅琴不仅是妈妈,现在还是奶奶。2005年,刚满13周岁的问题少年范辉因为盗窃在湖北武汉被捕,后送入劳教所,他自小便是孤儿,6岁开始在社会上流浪,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劳教所的工作人员直言这小孩出去后还会犯罪,恰逢司法部部长张福森来视察工作,得知这一情况后,张福森立刻拍板说:“可以送到韩妈妈那里去嘛。”几天之后,范辉就被直接送到了太原,由于年纪太小,韩雅琴就认他做了孙子。
范辉的教育问题曾经让韩雅琴头疼不已,从未上过学的范辉已经14岁了,为了不伤害其自尊心,她还特意安排范辉去人数较少的乡村小学读书,但范辉对学习还是很抵触。“你不识字,以后娶不到老婆的哦。”在韩雅琴的连哄带骗中,范辉还是磕磕绊绊地完成了小学学业。
不管具有经营头脑的韩雅琴如何想方设法地让这些刑释解教人员进入餐饮、运输、服务行业工作,除了大打温情牌,她始终无法在教育和防止这些人员再犯罪问题上走得更远。
冲突
随着年纪的增大,韩雅琴一直在不停地寻找合适的人选,希望他能够接替自己,继续开展帮扶刑释解教人员的工作。
2004年,生于台湾的澳籍华人张振国通过央视看到了韩雅琴的故事,不远万里赶到了太原,找到了韩雅琴,表示自己愿意从事这项事业,“其实他的心是最诚恳的,不过他并不认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韩雅琴曾几次收到张振国的建议,不过都没有采纳。
双方的冲突来源于对待刑释解教人员的不同理念上,张振国非常反感当地人大给韩雅琴下发的一些红头文件,有时会直接将其丢入垃圾筐,直言都是废纸,也不认可夜间限制外出的规定,认为这剥夺了他人的自由。韩雅琴有次在下雨时,要求大家尽快将还未晾干的土砖搬入室内,他第一时间出来阻止,认定这种要求侵犯了人权。而在韩雅琴看来,这些都是教育“儿子”天经地义。
韩雅琴知道张振国的一套都是西方国家的东西,她直言不适合中国,后来颇感不适应的张振国离开了太原,临走时留下了7000澳元,韩雅琴一直想归还这笔钱,却始终联系不上他。
图片说明
1 农场里有块地不太平,韩雅琴让范辉动手整整,为了图省事,他居然动用了挖掘机。2004年13岁的孤儿范辉因偷盗在湖北被捕,机缘巧合之下,被司法部门送到太原,韩雅琴收养了他,认做“孙子”。由于不愿意上学,韩就送他去学技术,然后介绍到一个桥梁工程队里,专门开挖掘机,是个好手。
2 赶上饭点了,裴卫国忙得不可开交,身为二号大厨,他一般做的都是很重要的菜。因为盗窃在晋中监狱服刑七年,在监狱里就干厨师,出来后被韩雅琴直接安排进了山西会馆,一直干到现在,前段时间刚刚升职。
3 吃早点的客人不停地在催,小黑也很着急,他揭开笼盖后发现包子还没蒸熟。小黑有毒瘾,前段时间才从戒毒所里放出来,因为吸毒,家里值钱的东西能卖的都卖了,韩雅琴知道他家里困难,便把一个早餐摊盘给了他,由于经常晚起,早餐摊时不时就歇业,韩雅琴为这事念叨他好几回。
4 “阳曲县有个阳曲村,阳曲村有个韩明明,你来这直接报我的名号,保管有用。”韩明明在村里弄了个工厂,专门为太原钢厂做些加工活儿,固定资产已经过千万了,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板,小时候就是个问题少年,韩雅琴认他为“儿子”后,没少操心,想不到长大后居然成就了一番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