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情感的源头是关爱,关爱的前提是心态。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感动、不断感悟,跟我们的学生一起成长。以激情的方式去教学,让一些美好的感觉在师生间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科学;平和心态;激情教学;情感共融;智慧相长;教育的守望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多样化,信息的来源日益扩大,青年学生的思想也日益复杂,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也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技校生源“质量”不高,许多教师抱怨“学生素质差”。“问什么,什么不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师生矛盾也日益显现,甚至出现冲突。
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来不得急功近利,不能固守自己的主张,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只要有良好的愿望就永远正确。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多变的个体,只有责任和学识是不够的。教育,从某些角度来讲是上帝给每个人重生的机会,教师就是“重生机会”的创造者,所以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厚的知识,而且要拥有科学积极的心态,然后用饱满的热情和激杨的情绪去演绎每一节课。
1. 面对教师教育,拥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当好教师最重要、最可贵的是心态——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一些“不遵守”或“不服从”不是先问自己“怎么办”,而是应该先问 “为什么”。考虑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儿,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起点。“问题”也就不再是麻烦,而变成师生共进的契合点。我们多一些耐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带着怎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就是我们的立场与他的立场融合,就会多一些谅解与关爱,心态自然就会平和,我们的教育就是愉快和有效的。有教育专家曾说:“有多少学生厌学就会有多少老师厌教,有多少老师厌教必然导致多少学生厌学!”所以应着力使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在传授知识之外,达到内心的融合,从而使学生知识熔铸、情操陶冶。
《论语》中记载,孔夫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它通常用和缓、因循善诱的口气。这是一种境界。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感动、不断感悟,跟学生一起成长。不要用成人的、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一句谚语:“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不论这朵云在什么高度,我们都应感知,这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在自己的“高度”。那样就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给学生的多是苛责抱怨。
一个老师面对学生,要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当老师就要钢柔相济,对一些简单的、表面的问题不必大动干戈,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即可处理好。但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重大的、深层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对待这类问题要多用心,多讲策略。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惟有以教师晴朗、平和的心态,才能给学生以健康、美好的心境。惟有老师的不断完美,才能让学生不断追随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有的老师说“我都做了,没有效果。”那就请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把心态放平和了?“播撒阳光的人,心中一定有太阳。”当我们教育学生时,是否心中有一颗“无怨无悔、真心实意、心平气和施以教育”的太阳?
2. 面对教师教学,拥有春风般激情的方式 人们常常探究一些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比较多的还是关注他的学识和水平,这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其实学识和水平之外的工夫就更应该引人注意,这就是激情,激情能够促进教育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我们经常会感到有的课堂教学平淡无味、波澜不惊,甚至死气沉沉;而有的课堂教学则波澜起伏、热情洋溢,如沐春风、充满活力。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种极大反差的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激情”。美国教育家帕尔默说:激情使教师出色,因为它把富有感染力的能量带进教室,使学生直接获取学习和生活的能量。拥有激情,我们才能使“震撼”、“感动”、“惊喜”、“默契”这样一些美好的感觉在师生间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拥有激情的教师,走进学校,遇到学生,处理教育的大事小情,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在困难面前不畏缩,繁杂面前不烦恼,能够。正确面对每一个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耐心,表现出宽容,从而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有敏锐性,对问题的处理有很高的预见性,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做到多样性,敏感地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课教学的策略,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调整内容或者改变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愿望。
所以教师要有激情,那么怎样才会有激情?首先要有爱,对事业的爱,对职业的爱,对生活的追求,对学生的耐心细致和诲人不倦。再者,激情是厚积而博发,这样的激情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病呻吟。试想,一个教师胸无点墨,或者仅仅就是一根教鞭,一本课本,那是产生不了激情的。教师应该博学多艺,有厚实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谐自然的心灵沟通,还应该有生动的语言表达。
真正的激情教师一定是一个永葆青春的人,一定是一个始终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人,博古还能通今,引经据典又能引来活水,体现成熟的魅力又不乏青春的活力。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在感受知识熏陶的时候 又在接受着时代的信息。这样的教师永远有着激情并且一直感染着自己,感染着学生,感染着周围的世界。
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情感的源头是关爱,关爱的前提是心态。 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感动、不断感悟,跟我们的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调控自己的情绪,改变学生的欲望不要太过强烈;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换一种方式来评价和看待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向学生学习。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以实现“问题学生”的问题变少、变小直至消失。
现在社会以人为本,其实是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现代教育强调教学互动,实际上就是强调了思想碰撞与激发,促进理解与能力的产生,这就需要教育者以激情调动激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无论是面对教材或直面学生,最重要的都是激情。可以说缺乏了激情,就暗淡了教育,缺乏了激情,就断了教育的血脉。激情的作用是“以情动人”,更多的是打动和感化。我们一直强调激情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为了强化沟通,增强共鸣。如果没有激情是做不到的,照本宣科,有气无力,索然寡味,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可言的。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我们用阳光般平和心态教育,用春风般激情方式教学。摆正心态,宁静淡泊,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把教育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让崇高的献身精神永远在心中涌动,从容淡定的做教育的守望者!
【关键词】教育科学;平和心态;激情教学;情感共融;智慧相长;教育的守望者
随着社会的发展,媒体的多样化,信息的来源日益扩大,青年学生的思想也日益复杂,思维方式的多元化也日益显现出来。尤其技校生源“质量”不高,许多教师抱怨“学生素质差”。“问什么,什么不会”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事实。师生矛盾也日益显现,甚至出现冲突。
通过我自己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来不得急功近利,不能固守自己的主张,不能盲目相信自己只要有良好的愿望就永远正确。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多变的个体,只有责任和学识是不够的。教育,从某些角度来讲是上帝给每个人重生的机会,教师就是“重生机会”的创造者,所以责任重大,我们必须把教育当作一门科学来研究,教育才能与时俱进,不落后于时代。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具备丰厚的知识,而且要拥有科学积极的心态,然后用饱满的热情和激杨的情绪去演绎每一节课。
1. 面对教师教育,拥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 “心态决定一切”。当好教师最重要、最可贵的是心态——阳光般平和的心态。面对学生的一些“不遵守”或“不服从”不是先问自己“怎么办”,而是应该先问 “为什么”。考虑问题的真正症结在哪儿,然后“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形成良性循环的起点。“问题”也就不再是麻烦,而变成师生共进的契合点。我们多一些耐心去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带着怎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就是我们的立场与他的立场融合,就会多一些谅解与关爱,心态自然就会平和,我们的教育就是愉快和有效的。有教育专家曾说:“有多少学生厌学就会有多少老师厌教,有多少老师厌教必然导致多少学生厌学!”所以应着力使我们的教育与教学在传授知识之外,达到内心的融合,从而使学生知识熔铸、情操陶冶。
《论语》中记载,孔夫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它通常用和缓、因循善诱的口气。这是一种境界。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感动、不断感悟,跟学生一起成长。不要用成人的、完美的标准来要求学生。有一句谚语:“两朵云只有在同一高度相遇,才能成雨,”不论这朵云在什么高度,我们都应感知,这就是因材施教。而不是以自己恒定的标准坚守在自己的“高度”。那样就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给学生的多是苛责抱怨。
一个老师面对学生,要有阳光般真诚的交流;面对教育,要有阳光般平和的心态!当老师就要钢柔相济,对一些简单的、表面的问题不必大动干戈,有时只需要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即可处理好。但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重大的、深层的问题,往往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对待这类问题要多用心,多讲策略。俗话说:“心急吃不得热豆腐。”惟有以教师晴朗、平和的心态,才能给学生以健康、美好的心境。惟有老师的不断完美,才能让学生不断追随你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如果有的老师说“我都做了,没有效果。”那就请大家问一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把心态放平和了?“播撒阳光的人,心中一定有太阳。”当我们教育学生时,是否心中有一颗“无怨无悔、真心实意、心平气和施以教育”的太阳?
2. 面对教师教学,拥有春风般激情的方式 人们常常探究一些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比较多的还是关注他的学识和水平,这固然是重要的因素,其实学识和水平之外的工夫就更应该引人注意,这就是激情,激情能够促进教育和教学效果的提升。
我们经常会感到有的课堂教学平淡无味、波澜不惊,甚至死气沉沉;而有的课堂教学则波澜起伏、热情洋溢,如沐春风、充满活力。原因何在?仔细分析就会发现,造成这种极大反差的主要原因就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激情”。美国教育家帕尔默说:激情使教师出色,因为它把富有感染力的能量带进教室,使学生直接获取学习和生活的能量。拥有激情,我们才能使“震撼”、“感动”、“惊喜”、“默契”这样一些美好的感觉在师生间传递,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一个拥有激情的教师,走进学校,遇到学生,处理教育的大事小情,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在困难面前不畏缩,繁杂面前不烦恼,能够。正确面对每一个学生,更多地表现出耐心,表现出宽容,从而思维敏捷,对新鲜事物有敏锐性,对问题的处理有很高的预见性,对教育教学的方法能做到多样性,敏感地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调整课教学的策略,随学生的反应和变化调整内容或者改变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愿望。
所以教师要有激情,那么怎样才会有激情?首先要有爱,对事业的爱,对职业的爱,对生活的追求,对学生的耐心细致和诲人不倦。再者,激情是厚积而博发,这样的激情不是空穴来风,不是无病呻吟。试想,一个教师胸无点墨,或者仅仅就是一根教鞭,一本课本,那是产生不了激情的。教师应该博学多艺,有厚实的文化底蕴,丰富的知识积累,和谐自然的心灵沟通,还应该有生动的语言表达。
真正的激情教师一定是一个永葆青春的人,一定是一个始终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的人,博古还能通今,引经据典又能引来活水,体现成熟的魅力又不乏青春的活力。在他的课堂上,我们在感受知识熏陶的时候 又在接受着时代的信息。这样的教师永远有着激情并且一直感染着自己,感染着学生,感染着周围的世界。
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情感的源头是关爱,关爱的前提是心态。 以平和的心态做教育,享受教育过程中的种种感动、不断感悟,跟我们的学生一起成长。教师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正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调控自己的情绪,改变学生的欲望不要太过强烈;降低对学生的期望值;换一种方式来评价和看待学生;改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宽容学生的错误;向学生学习。通过这些策略的落实,以实现“问题学生”的问题变少、变小直至消失。
现在社会以人为本,其实是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现代教育强调教学互动,实际上就是强调了思想碰撞与激发,促进理解与能力的产生,这就需要教育者以激情调动激情。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辅导,无论是面对教材或直面学生,最重要的都是激情。可以说缺乏了激情,就暗淡了教育,缺乏了激情,就断了教育的血脉。激情的作用是“以情动人”,更多的是打动和感化。我们一直强调激情在教学中的作用,就是为了强化沟通,增强共鸣。如果没有激情是做不到的,照本宣科,有气无力,索然寡味,这样的课堂是没有效率可言的。
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让我们用阳光般平和心态教育,用春风般激情方式教学。摆正心态,宁静淡泊,形成健康的自我认同感,把教育视为一种神圣的事业,让崇高的献身精神永远在心中涌动,从容淡定的做教育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