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p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在汉英翻译中一直是一大难点,而影响文化负载词翻译的一大因素便是文化负迁移的作用。本文从词义空缺、受汉语表层结构影响、词义范围有广狭之分和语用不对等四个方面分析汉英翻译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并探讨解决方法。
  一、文化负迁移与文化负载词
  “迁移”一词本是心理学用语,指的是一种學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的影响。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某种技能、知识学习内部,也存在于不同技能、知识学习之间。根据迁移性质,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具有的积极促进作用,而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相互产生消极影响。
  学者唐振华认为,“文化负迁移”指本民族文化中的语言知识与外来民族文化中的某些语言现象相矛盾或冲突时,人们往往倾向于借助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及思维方式来进行自觉或不自觉的对比,并按母语文化的主体认识图式及尺度对新东西加以砍削,“削”外来文化之“足”以“适”本土文化之“履”,造成语言上的错误或跨文化交际的隔阂,对外语习得产生干扰作用。
  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通常更能显现出文化负迁移的影响。那什么是文化负载词呢?文化负载词,或者文化词汇,通常是指那些能反映特定国家或民族文化特性或文化差异的受文化制约的词汇。学者王国安认为,文化词语“当指那些直接反映中国独特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词语”。学者王德春将文化负载词分成了七大类:(1)反映我国特有事物,外语中没有对应词的词语;(2)具有特殊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语;(3)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背景意义的词语;(4)国俗熟语;(5)习惯性寒暄用语;(6)具有修辞意义的人名;(7)兼有两种以上国俗语义的词语。而学者张高翔则把文化词汇分成了四大类:物态文化词语、制度文化词语、行为文化词语以及心态文化词语。
  二、汉英翻译中文化负迁移产生的原因
  (一)词义空缺
  词义空缺,指的是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原因、宗教信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风俗民情等引起的一种文化中存在的事物在另一种文化中根本不存在的现象。因此,在翻译中词义空缺也是一大难点。
  在《北京四合院》这篇介绍中国特有建筑物的文章中,大量的文化负载词使得翻译难度大大增加,而其中因为许多词汇难以在英语中找到对应词甚至对应事物,所以在翻译时需多方考虑。例如,“照壁”“垂花门”“人气”“门墩”“讲究”“胡同和街坊”等文化词汇都是中国四合院独有的说法。
  而《天下功夫出少林》中介紹少林功夫的文化负载词更多,如“拳术、剑术、刀术、棍术”“观壁禅法”“少林七十二艺”“童子功”“招式”“罗汉睡觉”“童子拜观音”“童子拜佛”“一指禅”“气力”等。除此之外,还有“化妆和行头服饰”“唱腔与表演由胡琴伴奏”“天人合一”“正楷”“行书”“笔画””“套路”等,这些词汇在英文中无对应词汇,增加了汉译英的难度。
  (二)受汉语表层结构影响
  文化负迁移导致汉语译者在翻译时,不能摆脱汉语表层结构的影响。译者受汉语思维模式影响,而不能以英文的思考方式去翻译,这往往是译者对母语的理解还不够深刻的表现。
  例如,“高高吊在上面的窗户”,如译为“windows hanging high on the wall”,字面上似乎都一一对应了,但细读了才发现,窗户怎么可能是吊着的,这明显是受到了汉语表层结构的影响。原文作者只是说明,四合院的窗户安装的位置比较高而已,因此换用英文思考模式,译为“high windows”即可,简练达意。再例如,“规模很大,人员流动性强,南北交汇,八方通衢”句,若译为“was large in scale with large mobile population integrating local residents with people from other places”,选择将“流动性”对译为英语中的mobile一词,表明还是未摆脱汉语的影响,甚至还漏译了“八方通衢”。参考译文为“as a large city and a transport hub, had a large population of migrant people”中则用migrant people把“人员流动性强”和“南北交汇”的意思都包含进去,而将“八方通衢”译为“transport hub(交通枢纽)”,精炼达旨。
  (三)词义范围有广狭之分
  英汉两种语言中,各自的词汇所包含的词义范围各不相同。
  例如,伯父指的是父亲的哥哥,而英语中的uncle,可表示叔父、伯父、姑父和舅父等,翻译时应译为father’s elder brother。
  “街坊”不能简单对应英语中的street,因为汉语中的街坊不止包括了街道,还包括四合院的各道高墙,因此应改用block一词更为恰当。
  《书法大师王羲之》一文中,“对百姓要公正仁慈”中的“百姓”一词,如果仅用people来表达,似乎就难以表现出王羲之为官的地位,百姓是相对于做官的而言的,因此译为common people更为合适。
  (四)语用不对等
  文化负迁移会造成在寻求语用对等的时候,出现较大问题,这里指的是汉语中许多单个词在英语中能找到对应词汇,但一旦这些单个词组成短语时,如果采取语义一一对应的方法翻译,只会产生出让外语读者甚至译员自身都感到莫名其妙的译文。这种情况通常在英语初学者中更为常见,但在介绍浓厚中国文化气息的原文时,尤其是一些原文本身就值得品味的情况下,即使是英语专业者也未必能翻译得好。
  “‘家’的感觉”,如果按英语“家home”和“感觉feeling”两个词拼接起来就是a feeling of home或者home’s feeling,这两种译法被英语读者读后,他们应该会产生疑问,home难道跟人一样还有自己的五感。当然不能这么理解,这明显是受汉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这是《北京四合院》里面的短语,指的是四合院很温馨,给人的感觉就和家给人的感觉一样,这里就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即重伦理、重家族、重团结和谐。所以“家”指的是“家人”,而“感觉”是指四合院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所以这样解析后就可译为“family atmosphere”,这样外语读者读来自然也能联想出来,对四合院自然有了更清晰的情感认识。   “创立书法风格”,刚开始翻译时“创立”一词甚至想都不用想就找到了英文“表面上”的对应词create。虽然原文是这样,但仔细一想,在英文中“风格”一般是跟“develop”搭配的,而且回译成中文,似乎“形成某种风格”更为恰当。
  再比如,“學习知识”这一短语,在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但按字面对应翻译的“learn knowledge”在英语国家中似乎比较少见,更为地道的表达应该是“acquire knowledge”。又比如汉语中的“浓”,在组词后,其英语翻译却并非只有一个表达,像浓茶strong tea,浓墨dark ink,浓烟dense smoke,浓妆heavy makeup,浓汁gravy,浓缩compress,浓眉大眼with big eyes and thick/bushy eyebrows。
  此外,更需一提的是书名号,与英文书名不同,中文的书名要用书名号括起来,但仍然有不少学习英语多年的学生习惯性地直接将英文书名用书名号框起来,这也是中文的表达习惯带来的一种负迁移。
  这些文化负迁移问题虽然较难处理,但也最能反映出译者的基本功以及工作和学习态度。译者应该仔细查阅每个词的权威译法,认真反复检查原文和译文,必要时请他人帮忙指正,尽量避免让人啼笑皆非的译文。
  三、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方法
  (一)直译或音译
  这种翻译策略针对的是汉语中某些早已被世界其他国家接受的一些文化词汇,这种词汇如果换一种译法,反而会让国外读者不知所云。比如气,音译为qi,豆腐tofu,功夫Kung Fu,风水fengshui,胡同Hutong,太极taiji,麻将mahjong,阴阳yin and yang,道教Taoism等。
  (二)直译加注或音译加注
  在面对汉语中一些中国文化特有的、且如果直译或音译还是难以让国外读者了然于心的词汇,选取直译加注或音译加注的方法既可以保持中国文化的原汁原味,又可以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例如,“四种基本的表演形式:唱(唱腔)、念(道白)、做(面部、身体造型和表演)、打(武打)”这是京剧特有的术语词汇,充分体现了京剧的文化特性,仅采用意译恐怕难以做到。因此,选择将其音译过来后,再加上解释性说明,既能保留中国文化特色,弘扬中国文化,又能使英语读者理解具体涵义,不妨译为“four basic performing methods on stage: chang (singing), nian (recitation), zuo (facial and body posturing and acting), da (martial arts)”。与此相似的还有“演员角色分成四类: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丑角)”的翻译,“生旦净丑”对中国人来说,也并非人人知道其具体所指含义,因此更有必要进行加注,译为“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
  (三)意译
  意译是在直译和音译以及直译加注和音译加注无法实现等效甚至会引起歧义的时候,就需要运用英语思考方式,将汉语文化词汇表达的意思用英语表达出来的翻译策略。因此采取意譯的翻译方法,前提是以上两种方法不可行,关键是要理解原文真正涵义。
  比如“皇家围场”,如果不清楚围场的意思,仅按汉语字面意思就是皇室用的围起来的场院,将其译为royal enclosure,enclosure词源是enclose,表面意思是出来了,可是如果将其从原文中剥离出来,回译成汉语,也许就不一定能把enclosure的意思翻译回来,因为这一词多用来表示“圈地”,带有一定社会历史事件的烙印,如英国中世纪的圈地运动“enclosure movement”。再仔细查阅资料就知道“围场”指的是旧时围起来专供皇室、贵族打猎的场地,因此,将其意译为“imperial hunting ground”皇家打猎场地,倒更能让英语读者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而且皇家打猎场地也并非只有中国才有,而“围场”只是中国古代的说法。又如将“八方通衢”译为“transport hub交通枢纽”,也是按照了意译的翻译方法,精炼达旨。
  四、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在汉英翻译中,母语带来的文化负迁移不可避免,总会面临大量的文化负载词,因此如何将具有深厚文化沉淀的汉语翻译成英文或其他外语,克服文化负迁移带来的影响至关重要。在充分理解汉语本身的涵义之后,译者要善于透过语言的表层结构把握住其深层含义,根据有关理论原则,并灵活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充分考虑目标语读者的接受度,尽可能做到让译文呈现给目标语读者与原文呈现给源语读者的效果相同或相近,这样才能使翻译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与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流、借鉴的工具。
  (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洋务运动时期,随着“西器”、“西艺”的大规模引进,西方的文化也开始传入中国.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传教士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出版和译介了大量西学书籍.史著《泰西新史揽要》
原产于墨西哥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作为一个有害的外来物种在印度、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生长已有很长时间.在中国,尤其是在南方和西南地区其蔓延速度之快,
【主持人】所谓多面人,其实就是多面的人生。在多元的社会里,在纷繁的生活中,人性会带着不一样的面具跟世界互动。在触动心灵的一刻,让人思考,让人感受和体验,让岁月这个大舞
期刊
美国科学家利用简单的DNA计算机 ,在实验中为一个有2 4个变量、10 0万种可能结果的数学难题找到了答案。这是迄今利用非电子化计算手段解出的最复杂数学问题 ,表明DNA计算机研制又
近几年来,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为了深入了解美学的文学翻译“陌生化”手法,本文结合《洛丽塔》中的文学翻译理论和策略,全面展现“陌生化”手法的应用策略,以期能够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理论参考。  为了提高文学作品的翻译效果,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什可洛夫斯基最早提出了“陌生化”概念。“陌生化”主要被用来表现艺术的形式,表现出诗歌和文学作品的翻译并不
期刊
#
文章主要针对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对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摒弃思路构建进行分析,结合当下日本现当代女性文学发展现状为根据,从反母性思路构建、婚外情思路构建、性爱思路构建方
虽然我国法律体系建设日益完善,法律的重要性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实际情况却令人堪忧.据调查高中生在不同程度上触碰法律情况的超过百分之八十,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的公民对于法
期刊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学习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编程能力、计算思维及对智能化社会的深度认知,成为信息技术时代学生信息素养内涵的重要内容.在高中法律课中有效使
期刊
人类语言学是在人类学和语言学这两大学科中发展起来的.作为一个跨学科的领域,其在原有两大领域中始终没有一个固定的位置,根据学者个人兴趣和学术机构的不同,人们对人类语言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