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我之自然观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x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祚庥院士与汪永晨女士关于人类是否要“敬畏自然”韵论争,在媒体上已经持续了一个时期,我一直是个沉默的旁观者。沉默到今天,忍不住要说几句话。
  近年除了业余研究写作之外,我主要是从事环保方面的工作,不但亲自做实验,也曾写过一点科普的文字。
   我认识汪永晨女士是在十一年前,那时她制作的电视纪录片《最后的山神》刚获得亚广联大奖。印象中,她是一位纯真、执着的民间环保人士,我对此一直保持着敬重。三年前在清华大学一次研讨会上巧遇汪女士,当时正值盛夏,与会者过多,场内十分闷热;她忽然提出动议,要求关掉空调,理由当然是为了环保。这个主张显然有些偏激,没有得到大家的赞同。
  至于何祚庥院士,我一直无缘识荆,但拜读过他的不少文章。其中一篇还颇有影响,虽然我当时并不反对他的观点,但后来就很少读他的文章了。
  何院士与汪女士之争,不禁令人回想起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科学与玄学”的那场论战。1923年2月,北京大学教授张君劢在清华大学作了题为《人生观》的专题演讲,并整理成文,发表于《清华周刊》第二百七十二期上。张认为科学是客观的,它受因果律的支配,方法上则以逻辑与分析方式为主;人生观则是主观的,为自由意志的表现,了解人生观要采用直觉与综合的方法,主张科学不能支配人生观。针对这一观点,丁文江于同年4月在《努力周报》上发表《玄学与科学》一文,首先向张君劢发难。丁认为科学与人生观不可分离,科学对人生观具有决定作用,“今日最大的责任与需要,是把科学方法应用到人生问题上去。”这一论争涉及众多哲学问题,立时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梁启超、胡适、吴稚晖、张东荪、林宰平、王星拱、唐钺、任鸿隽、孙伏园、朱经农、陆志韦、范寿康等知名学者纷纷发表文章,并结合本体论与认识论,自然观与历史观等理论问题展开辩论。“科玄之争”成为学术思想界的热点,当时未成定论,至今仍有评说。
  何、汪之争的命题是“人类是否需要敬畏自然”,这场论争的背后,是经验科学与实证科学之交锋。这个命题虽然没有“科玄之争”那么大,但扩展开来,或许可以达到“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高度。
  何院士以“人类无须敬畏自然”立论,颇有当年伟大导师的浪漫情怀,我不由得替老先生捏把汗:科学家提出一个不确定因素甚多的论断,是相当危险的;汪女士的驳论为“敬畏自然不是反科学”,这题目本来选得还不错,但读了内容却不免失望。我感到双方皆持“非此即彼”的立场,话都有些过头。
  张申府先生曾说:“‘仁’与‘科学法’,是我认为人类最可宝贵的东西。仁出于东,科学法出于西。……其实这法的精神,本不外乎诚实二宇。反过来说,即是孔子之四绝:‘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而祛倍根之四妄:‘种妄,穴妄,市妄,戏妄”’。(张申府:《所思》,三联书店1986年版,第94页)张先生这段话,也不妨送给论战中的各位参考。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既是科学的,又是人文的。两者虽有思维方法上的不同,却殊途同归,没有绝对的科学和绝对的人文。
  上个世纪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充分享受了科技带来的文明生活,自以为掌握了利器,可以无往不胜。但过度开发所造成的生态破坏,在二十世纪下半叶日益凸显,于是不得不有所反思,环保理念和环境科学应运而生。
  中国古代儒家学说主张“天人合一”(这是另一话题,本文不赘)。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反其道而行之,号召“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而“战天斗地”的后果,是经济和生态的双重破坏,近年来重新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年多以前,笔者曾借祝贺钟敬文先生百岁寿辰的机会,组织过一次人文学者与自然科学家的聚会,百余位知名学者一道签名,呼唤“绿色文明”。寿星钟敬文老人的题词是——“我生平所最爱的颜色是新绿”。
  只要不怀学科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在环保理念上是很容易达成共识的,不应将科学与环保对立起来。即使是不同的宗教信徒,从平等教义出发提倡保护自然环境,也是应该欢迎并与之合作的,甚至有不少大科学家也信仰宗教。
  凡事一执便误,我认同“以人为本”的自然观,但不接受极端的环保主义,也不赞成极端的科学主义。倘有人“齐物”到了要“舍身饲虎”的狂热程度,也是他的自由;你若认为他偏激,只需提醒其“珍爱生命”。你尽可发出“人类无须敬畏自然”的豪盲壮语,但无法剥夺他人敬畏自然的权利,反之亦然。在不同的语境中,扣“伪善”、“反科学”的帽子是徒劳的。在这个多元化的地球村里,自然观也应该是多元的,并在多元中前进。
  人是否需要敬畏自然?首先要认清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人类生存在无边无际宇宙的银河系中太阳系某个星球上,属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虽自命为高等动物,但仍是自然界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整个宇宙(且不论有无“反宇宙”)中,更是极其渺小的一部分。
  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源于无知,无知产生了崇拜,崇拜演变为宗教。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源于生存的需要,需要产生了认知,认知发展为科学。
  自然界的历史,比人类悠久得无法估量。到目前为止,被称为“裸猿”的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或曰科学)仍十分有限,以有限的认知而自封“万物之灵”,改为向自己膜拜,也是一种异化的宗教观。
  同样,人类对自然的认知仍在发展,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因敬畏而放弃认知的努力,人类就不可能进化,难逃被自然界淘汰的命运。凭少量认知而自我膨胀,宣布拒绝敬畏(我指的不是宗教意义上的敬畏),也不见得是科学的态度。
  无论过去或现在,自然界都远比人类强大。人类的科学实验是在谨慎中进行的,往往要失败多次,才能获得少许成功,原因在于我们对自然还很无知,或只有少量的认知。任何科学的发现(例如原子能),任何物种基因的改变,都可能引发巨大的生态灾难。科学的失误时有发生,纵然一时成功,还须经受历史的考验。各国政府对原子能利用和基因工程,都采取了极其慎重的政策。科学的审慎中,未必不包含对自然的敬畏。
  才疏学浅的我,每当读到天体学说中的“黑洞理论”,都会不由自主地毛骨悚然,不得不承认“征服太空”只是一句探索口号。自然界只允许人类在有限的范围内改造它,如果想改变大结构,地球家园就会崩塌,宇宙何尝不是如此?我们至今只改造了自然界极少的一部分,就自以为“人定胜天”,恐怕是不自量力。
  是否敬畏自然,也是一种可供选择的人生观。目前在本星球上,可能不敬畏自然的是少数,敬畏自然的是多数;因不敬畏而破坏自然的是少数,敬畏而又不自觉地破坏自然的仍是多数。关键不在于你是否选择敬畏,而在于你是否选择破坏。而作为人类,无论你信仰科学还是宗教,在这一点上已别无选择。
  “凡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自然观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概念,今后恐怕也无法定于一尊。我既不反科学,也不反宗教;我敬畏历史,也保持着对自然的敬畏。在历史规律和自然法则面前,我永远是一名在海滩上拾贝的儿童。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灾和人祸,已经使人类蒙受过无数劫难。在敬畏中谨慎探索,科学地适度改造自然,争取与之和谐相处,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或许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妄图彻底征服自然,将是人类灭亡之始。
其他文献
《圣经》与“普法”    向:先谈谈你的两本书吧。我记得,《创世记》里的故事在《万象》杂志连载时,好像题为《尘土亚当》?  冯:是的。但是作为书名,一个多卷本的开篇,为了跟后边各卷的篇章衔接,觉得还是依照传统叫《创世记》的好。  向:你在前言中说,关于《圣经》的版本文字、历史和思想背景,拟另文讨论。这里能谈一点吗?还有,《圣经》早有中文译本,且被广泛接受,为什么还要重译呢?  冯:《圣经》对于现代
期刊
八十年前,清华学校成立研究院,聘请王国维、梁启超、赵无任、陈寅恪为导师,号称“国学研究院”。国学院建立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名师荟萃、人才卑出,且正值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深入发展之际,因而在二十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上产生了相当影响。不久前,清单失学历史系召开“清华国学研究院与二十世纪中国学术讨论会”,邀请一些中青年学者就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里发表部分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历史学家威廉·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Five Epochs of Civilization:WorldHistory as Emerging in Five Civilizations,以下简称《文明史》)出版以后,在史学界引起很大的反响,争论蜂起。事实上本书从传播学视角论述世界文明,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使得人们将它放到传播学书架或历史书架上都完全有自己的理由。  一种理论的建构往往有自己的核心理论
期刊
宽堂冯其庸先生积十数年之功倾力完成的《瓜饭楼重校评批(红楼梦)》于 2005年元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由墨色正文和朱色批语组成,共计160万字,书前彩色书影及印章20幅,书中彩色工笔画插图30幅,封面雅致,装帧大气,印制上乘。本书以其体式的包容性、内容的集成性展现出丰厚的学术涵量和作者的大家风范。  我们可以从文化品位、学术内涵和治学精神诸方面来认识这部新著(冯评本)对读书界和学术界的
期刊
我今年96岁,“好读书”的癖习依然未改。近读南开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梁吉生教授的新著《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不觉“欣然忘食”,衷心觉得这是一本好书,值得大家一读,因为它揭示了“南开现象”的秘密:私人创办的南开大学、中学、小学,为什么能在整个二十世纪中国局势的风云变幻中岿然不动,发展壮大,成为今日的巍巍南开。  冯友兰在其所著《中国哲学简史》(新世界出版社,2004年)的作者自序
期刊
1895年,青年军官温斯顿·邱吉尔有幸与威廉·哈考特爵士共进午餐。席间,邱吉尔谦恭地问道:“将会发生什么事情?”老资格的维多利亚时代政治家答道:“我亲爱的温斯顿,我漫长一生的经验使我深信,什么也不会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邱吉尔著,第30页)  当时那种一切平安无事的情绪又岂止是充盈在英伦上空?那几乎是整个欧洲共有的心态。奥地利诗人安岑格鲁贝尔更把这种无忧无虑的情绪概括成简洁的
期刊
问:最近,文化台独活动越来越明目张胆,两岸中国人都非常关心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待台独理论家的去中国化话语的?  林:文化台独是一个逐渐兴起的势头,要消解它,单向的批评或骂它,是无效的,需要回过头去了解台湾的历史,了解汉人到台湾拓垦几百年的历史,需要去了解台湾的孤儿意识、悲情意识是如何出现的。最近中央台播出了《沧海百年》电视剧,我大体看了,演得不错。如果能用闽南话配音在台湾播出,影响会很好的。这些东
期刊
法美两国从来不曾交战,法国堪称是美国最古老的盟友,但法美关系长期不和又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于可以说法国始终是一个“反美主义”最为强烈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法美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尖锐对立愈发刺激了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追问。  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菲利普·罗杰著,新华出版社翻译出版的《美利坚敌人:法国反美主义的来龙去脉》(以下简称为《美利坚敌人》)一书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回答。菲利普·罗杰声言,他早在9·
期刊
在人们的印象中,元诗在中国诗史上很没有地位。大多数人都以为中国的这个由异族建立的王朝肯定是一个文化落后、荒芜,生活困苦的时代,更不会有什么辉煌的诗篇。然而读过厚达七百多页的《元诗史》后,这种印象在我本人有了大翻盘似的改变。  首先,元朝是我国自秦汉以来,惟一一个没有文字狱的朝代。它虽然和清朝一样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所建的封建王朝,却没有像满清人那样,入关后为了彻底征服汉人强行剃发易服的暴虐行径,进
期刊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开始沉湎于钻研“语言与民俗”问题,并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有关“民俗语言学”著述,迄今约有二十年矣。期间,我发表的自认为比较重要的相关著述,一是1984年发表的被评论称之为“开创本学科的第一篇论文”的《民俗语言学发凡》;二是从1984年动笔开篇,1989年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学术专著——《民俗语言学》;三是1991年发表的意在重新清理民俗语言学理论思路的学术论文——《民俗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