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礼仪教育

来源 :幼儿教育·家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wnload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儿童的礼仪教育
  
  日本人从小学习礼仪。幼儿摇摇晃晃开始走路时,第一课就是学习尊敬父兄。孩子要给父亲鞠躬;弟弟要给哥哥鞠躬:女孩子则不论年龄大小,要向哥哥和弟弟鞠躬。鞠躬有详细的规矩和范例,比如,要知道向谁鞠躬,还必须懂得鞠躬的程度。鞠躬的方式很多,从跪在地上、双手伏地、额触手背的最高跪拜礼,到简单的动动肩、点点头。一个日本人必须懂得在哪种场合该行哪种礼,而且从孩提时就得学习。
  以性别、辈分以及长嗣等为基础的等级制,是日本家庭礼仪的核心。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就餐坐位都有等级、长幼区别。孩子在吃饭前必须说一声“那就不客气了”。
  
  韩国儿童的礼仪教育
  
  韩国人的问候无处不在。无论在银行,还是在医院、百货商店,都能听到他们亲切的问候。韩国的大人小孩,在问候别人时一定会先鞠躬,至少也要上身倾一倾,然后才是面带微笑地问候。
  韩国父母对孩子的礼仪教育,随时随地进行。在孩子刚会说话之际,礼貌教育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比如,大人给孩子东西时,孩子一定要双手接过,鞠躬道谢。儿童见到邻居、熟人,要主动上前鞠躬问候。鞠躬时腰弯得很低,头差不多快要碰到地面了。即使是路过门卫,父母也不忘提示孩子向门卫叔叔问候。
  幼儿入园以后,每天早晨上幼儿园,见到老师必须鞠躬问候。当家长离开时,老师还会要求孩子向家长鞠躬道再见。
  
  新加坡的礼仪教育
  
  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新加坡人出现道德危机。当时的李光耀总理及时提出,要把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富而有礼”的国家。80年代初,新加坡又进一步把“仁、智、勇、义、礼、信”确定为中学《儒家伦理》课的重要内容;把“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政府必须贯彻的“治国之纲”。既然新加坡把仁义道德、礼仪礼貌教育作为“治国之纲”,那就不难想象,他们对礼仪礼貌的重视程度以及自身的文明程度该有多高。
  
  美国儿童的礼仪的教育
  
  美国人强调社交技艺和常规礼节,教孩子如何以适当的方式与成人打招呼,如:用力地与对方握手,直视对方的眼睛,微笑着说一些好听的话或礼貌用语等。教导孩子要谨言慎行,而且要牢记“三个C”,即:关心(caring)、同情(compassion)和体贴(consideration)。
  美国人尤其注重培养孩子公共场合的文明礼貌,要求孩子讲究礼节,不穿着背心、短裤、拖鞋出入公共场所;衣须整洁,切勿身带异味。无论任何时候,接受他人服务时,都要说声“谢谢”,否则会被视为无礼。不随便露出令人误解的微笑,不在排队时插队,不乱丢垃圾,不勾肩搭背行走等。
  
  英国家庭的餐桌礼仪教育
  
  英国家庭素有“把餐桌当成课堂”的传统:从孩子上餐桌的第一天起,家长就开始对其进行有形或无形的“进餐教育”。这一做法的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培养良好的素质或性格。
  英国孩子一般2岁时就开始系统学习用餐礼仪,如:长辈入座后,晚辈才可以入座。吃饭时,不要大声喧哗或敲打碗筷。不要用手抠牙,如果牙缝里塞了食物,要悄悄地告诉妈妈,请妈妈帮忙。大一点的孩子要学会使用牙签,并用手捂住牙签剔牙。用餐完毕,要给长辈打招呼:“我吃完了。”然后才能离开。
  
  (长城 整理)
其他文献
珊姑跟刘婆是两个喜欢说长道短的家庭主妇。有一天,珊姑打电话给刘婆,神秘兮兮地说:“你快来,我给你说件令人喷饭的事情!”刘婆来了之后,两人就在窗户前窃窃私语。  珊姑说:“你看,我从望远镜中发现,那个人从早上五点钟开始钓鱼,到现在,一条鱼也没钓到,还坐在那儿,你说无聊不无聊?  刘婆问:“喔,真是够无聊的!他真的没钓到吗?你确定吗?”  珊姑得意地说:“我一直守着望远镜,寸步不离,从头看到尾!”  
前不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小故事《应听听乌龟的意见》——  在考察中,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泥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压死的危险。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障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它愤怒地咬了我一口。当我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对我说:“你知道,
外公不太舒服,躺在床上不想动。胖胖的大肚子,看起来瘪了不少。叫起小决的名字来,也没有平时洪亮了。  “小决,乖孩子,帮外公拿支体温计过来好吗?”  “好的,没问题!”小决放下正在看的绘本,先去客厅找了一个凳子。  药箱放得稍微有点高,没有凳子她怕够不到。  开药箱关药箱,咣咣当当。突然,外公仿佛听到小决在说什么。  “你在跟谁说话?要不要我自己过来找?”外公以为小决找不到体温计在哪里。  “呃……
国内父母很少能放心让孩子在外过夜,一来担心安全,二来也怕叨扰他人;但在美国,“外宿”对孩子来说,就像过节一样开心。  外宿活动(sleepover)看似简单,却也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准备的。让孩子偶尔外宿的好处很大、很多,只要提前熟悉注意事项,中国家长也不妨尝试一下——  前提:教养环境应相似  外宿不只是孩子间的事,父母双方也要先做功课。首先要双方都认可并乐于让孩子进行外宿尝试,不勉强,也别太有负
草地上,黑斑羚家族正在舉行欢迎春天的聚会。  请问参加聚会的一共有多少只羚羊宝宝?多少位羚羊妈妈?
脖子扭扭,转到背后  我的脖子有14根骨頭,是你们人类的两倍,所以扭动起来特别灵活。需要左看右看的时候,我就不停转动脖子。为什么不转动眼珠呢?哈哈,因为我的眼珠是圆柱状,不是球状,根本就不会动!右耳朵更高,听声音更准  我天生远视,近的东西看不清,所以只能努力把耳朵练得异常灵敏,靠听力判断目标物的位置。我的右耳比左耳略高,也是为了通过高低错位,更精确地校正声源在哪里,有多远。面盘长满细羽,听力更加
细节回放    琪琪和小表姐一起看《天线宝宝》,小表姐无意间换了台,琪琪又喊又叫,即便是小表姐换回台,也无法让她平息。全家人又说又哄,足足折腾20分钟才算告一段落。    原因解析    宝宝从2岁开始出现了独立性。他希望自己可以控制更多的事情。当一切让他顺心如意时,他会充满了成就感,感觉到自己更有能力了。而当他遭受挫败时,就会用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感受。导致宝宝发脾气的具体原因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对
這个暑假,在海边有欢笑也有眼泪。明年大家还要一起玩哦!
“可是,妈妈,我也想像你爱我一样多爱你,可是我的手臂就是没有你的长!”    最初读到由山姆·麦克布雷尼写作、安妮塔·婕朗绘图的经典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优美的故事和图画、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以及故事背后所蕴藏的浓厚的父母之爱,让我深深为之感动。尤其那一段:大兔子凝望着睡熟的小兔子,轻轻地说,“我爱你,有从这儿到月亮那儿、再从月亮那儿回到这儿那么多”,不知有多少次让我湿了视线…
100个学习有障碍的学生,85%都存在视动整合能力不佳的问题。  我们在打球或者教孩子打球的时候,常常会发现一个问题,有人打球上手很快,有人就比较慢!  同样是零基础的孩子,当球飞来的一刹那,有的孩子挥球拍能很准确地击到球,有的孩子挥拍子却总是会打空。打到球的孩子兴奋异常自不必说,打不到球的孩子则会垂头丧气,一边的妈妈就会着急地不断提醒娃,要他专心、好好打。  其实这真不是专心不专心的问题,是因为